122. 多事之秋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8118字 发布时间:2022-11-30

开学没多久,李志行便设宴为一个同学送行,那便是日后有“战神”之称的薛岳。

薛岳想退学回广东,一者是因为孙中山倡导的护法战争已起,他想回去参加;一者是自模范团事件后,薛岳心境一直有些不稳。

李志行希望他能完成学业,但薛岳心意已决,便不再相劝,安排酒宴为薛岳送行。

席间作陪的人很多,有叶挺、顾祝同、上官云相、余汉谋、李振球等,主要是南方的同学,大家心情其实都不怎么好,连李志行心情也不好,他老想着陕西的事,但在酒桌上不能表露。

李志行想活跃一下气氛,于是便开玩笑地问李振球,你是不是特别喜欢打球?不料李振球笑着答到“是”,那些南方的同学,闻言都笑而不语。

志行看着大家表情古怪,便问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故事?薛岳笑着说“学长,你可知振球兄的字是什么?”

这个志行真不知道,不等志行发问,李振球笑着说“学长,我字旋空。”

李志行一听,哈哈大笑,连说这个字妙!敢情这位振球兄,不禁喜欢打球,简直就是个球迷!

过去的中国人,名字一般都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字”一般是成年时长辈帮着起的,“号”一般有些名望或文人雅士喜欢用。

平辈之间,一般以“字”相称表示尊敬,但如果很熟,叫名字也可以。“字”男女都可以有,一般“字”的意思取与“名”相近、相反的,或者延伸。

历史上,有的人物的字非常形象有趣。如诸葛亮字“孔明”,让人就很有代入感,但似乎尚不及李振球的“旋空”有趣。

因李振球的名字,大家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就喝了不少酒,志行平时和这些南方的同学交流的少,因为不会粤语,沟通太难。

送别酒总是让人容易伤感。一会,大家气氛又有些低沉,志行见此,哈哈一笑,说“伯陵,你今此去,我便送你一首歌如何?”

薛岳闻言,就问“会长还会唱歌?”,众人也都没听过志行唱歌,便都请志行一唱。

志行端起酒豪饮一杯,然后开唱,却是粤语: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

一首《笑傲江湖》,被李志行唱的豪情万丈,大家不禁听醉了,这才是男儿应有的气概!薛伯陵一时间豪气万丈,站起来满饮一杯,大声说道“伯陵此去,定当不负江山!”

“哈哈,这就对了!我辈自当笑傲江湖,留名青史!”志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哈哈大笑。

“笑傲江湖,留名青史!”同学们都站起来一饮而尽。

送走薛岳后不久,李志行就接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张义安阵亡了。

张义安是胡景翼手下最重要的大将之一,最初掌管学兵连,带兵严谨守纪,英勇善战,后学兵连扩编为营,是胡景翼最倚重的力量之一,这番竟阵亡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却说年前张义安在三原击败曾继贤,陕西靖国军举旗。

陈树藩一见民军壮大,先是用了离间计,陈打电话给胡景翼说“你胡闹个啥?”,胡景翼因之前为陈部下,便虚与委蛇,但决心一点都没变。

然后,陈又给曹世英打电话威胁说“你造反我就派兵打你!”,不料曹回了一句“我弄驴就不怕被驴踢!”,把陈树藩气得扔了电话,直骂曹世英没文化。

但其实曹世英挺有文化,17岁就中秀才,后来还到日本留过学,只是陕西好汉脾气犟,一不小心就上了墙。

之后陈又按刘神仙的计策,引诱岳维峻去暗杀曹世英,结果岳告诉了胡,胡又告诉了曹,大家关系更好了,刘神仙的计策成了民军将领关系的润滑剂。

文的不行来武的。陈树藩发兵打三原,结果民军善战,陈军铩羽而归,树藩便又准备调集更大的部队来攻。

此时张义安表示应摆脱被动,以攻为守,趁陈部大军未集,立刻攻打西安!并慨然自任为西路军先锋,率本部人马出战。

沿途兵锋所指,陈部纷纷溃败,及至打到西安甘家寨,于雪夜中,派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登上城墙,守军一营不战而降。

张义安又劝降了陈部赶来救援的樊钟秀团。樊钟秀脱离战斗东去,结果在潼关缴了陈部一个新兵旅的械,然后带着人马,往陕南去举了靖国军的旗,后来成了靖国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张义安在前猛攻,胡景翼派兵跟进,及至到小雁塔,陈军派5个营兵马,竟拦义安不住!等到张义安攻打蒲阳村,陈树藩派10营人马来围,竟然又被义安攻破了蒲阳村,简直势不可挡!

陈树藩胆寒,急忙以省长之位为条件,电召河南镇嵩军头领刘镇华入陕解救。

刘镇华本盘踞在豫西一带,收拢兵匪,给养缺乏,常被河南督军赵倜耻笑为“匪军”,这番陈树藩以省长之位相许,千载难逢!遂亲率5路大军,进陕援助。

西路张义安和胡景翼打的顺手,但东路曹世英屡战屡败,以至于陈树藩腾出力量与刘镇华合兵,围了户县民军,义安急忙去救,乱军中中弹身亡。

民军又痛失一位勇将!

义安既亡,魂归故里,胡景翼葬义安于富宁县北今迤山中学内,泣书“龙城飞将今安在?每饭常思张义安”。

往日音容笑貌仍在,如今却已阴阳陌路,李志行也十分感伤,发了唁电,又派了桂萌生亲自去吊唁。

李志行情绪低落,偏又同时收到陈树藩和刘神仙的两封信。

陈树藩劝勉志行认真学习,别忘了替陕西拉些人才,许诺只要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去他那里就给排长干!原因是陈树藩最近被民军打的不行,忽然想起了加速自己的军队建设。

另一封是刘神仙的,先叙交情,又讲陈树藩对志行这个小师弟的关切,最后水到渠成,居然请志行去劝降郑玉琨!还说若能再劝降刘东山更好,若劝降两人成功,志行一毕业,他就保举志行干个营长。

原来是刘东山、郑玉琨两人最近表现比较抢眼,连打了几次硬仗,不由让陈树藩想起了刚战死的张义安,对刘神仙感叹说“我开始觉得耿直是个大患,想不到后来又出了个张义安,现在胡景翼手下又新出了刘东山、郑玉琨,真是让人寝食难安!”。

陕西自古出猛将,其实胡景翼手下能打的将领不少,不过陈树藩经过耿直、张义安事情的教育后,似乎有了独具慧眼的本领,认为刘东山、郑玉琨这两人以后威胁很大。

刘神仙想来想去,最后又出了个馊主意,让李志行去劝降二人。李志行和郑玉琨情同手足,刘神仙是知道的,不过刘东山和李志行交情有多深他没把握,但比一般人关系深是肯定的。

陈树藩觉得这事不太靠谱,但写封信也费不了多少事,于是便有了之前的两封信。

李志行看了信气得直骂,这老东西又把主意打到自己这里来了!不过既然没有撕破脸,还需要小心应付。于是分别回信,给陈树藩回信说感谢自己一定不负嘱托,拉个几十号人回去;给刘神仙回信则满口包票,说劝降二人,不过手到擒来,请刘神仙静等佳音。

陈、刘二人,本来对李志行还心有希冀,及至收到回信,一看李志行大吹大擂,尽皆失望,就对李志行彻底死了心。

至于劝降,李志行自然不会去做,陈树藩在陕西倒行逆施,所以才招致众人反对,况且自己和胡景翼有兄弟情谊,自己怎会去做这等事情?但还是写了信,却是劝郑玉琨、刘东山打仗注意安全。

似乎从南到北的人心情都不好,连广东的周一飞,也来了一封信倒苦水。

原来,之前周一飞被任命为广东一个县的财政局长,但他实在不愿意搞财政,便推荐了自己的学生干,就是李志行给他送去的学生,周一飞自己想办法进了护法军政府。

这番倒是被委以重任,让他帮忙在广东一带为国民党征兵,岂不料广东督军莫荣新不但阻挠,还大打出手,打死了与周一飞一起征兵的好几个同志,幸亏周一飞跑得快,保了一条性命。

此事后来被孙中山知晓,孙中山勃然大怒,指使军舰炮轰莫荣新的督军府,双方差点打起来。

周一飞原以为广州是革命圣地,这番中山先生成立护法军政府,自己要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岂不料也是天天勾心斗角,一肚子苦水又不能找自己的同志去诉,只好倒给老上级加知交李志行。

广东的情况志行原本知道些,因为送去帮周一飞的有好几个学生,他们经常与志行通信。

话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在法理上是以南下议员为基础的,大义举的是护法。声望方面,孙中山无与伦比,但军事力量则主要依靠桂系(此为老桂系,后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称为新桂系)陆荣廷和滇系唐继尧,以及从北洋政府投来的海军。

其实海军是孙中山唯一可以指挥的力量,军政府选举陆、唐二人为元帅,孙中山为居于二人之上的大元帅,陆、唐二人根本不愿意就职。2月,海军总司令程璧光遇刺身亡,孙中山对海军的控制又弱了不少。

唐继尧本来打的主意,就是依靠孙中山的名气,来帮助自己控制四川。

陆荣廷对军政府领导权心存希冀,但又不大赞成孙中山在广州开府,因为广东其实是他的地盘,所以比较抗拒。以至于广州军政府办公地点被设在了广州黄浦公园内,八面来风,非常亲民。

那些南下的议员们,本就是职业政客,不少人很快就发现了广州军政府谁最有实力,迅速开始向西南军阀靠拢。

“政学会”领袖岑春煊,先与西南军阀组织了“西南联合会议”来分孙中山的权力,被孙中山痛斥为“督军团第二”。只因“西南联合会议”内部有矛盾,未成气候,而后又酝酿各种阴谋,中山先生受够了各方的夹板气。

北洋政府则先是拉拢陆荣廷,拉拢不成,就免了陆的“两广巡阅使”和陈炳焜的广东督军之职。

陈炳焜被免后,接任的桂系将领莫荣新与孙中山关系极差,以至于发生了杀害国民党征兵人员,和后续孙中山炮轰督军府事件。

总之,广州军政府矛盾重重。

此刻,如果要问孙中山和段祺瑞这一南一北两个巨人,有什么深切体会的话,相信二人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喊出一句“打倒军阀!”

至于周一飞的苦闷,这个么……中山先生受困,这是暂时的!所以李志行写信给周一飞,让他一定要坚定革命信仰,紧跟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代表的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军阀们的腐朽统治一定会破产!革命一定会获得成功!

另外,得知因为革命经费困难,周一飞已经好几个月没拿到薪水时,李志行义无反顾地赞助了200大洋,并且叮嘱周一飞放心家里,有汉堂照顾。

正是李志行的话,坚定了周一飞的信心,让他在孙中山最困难的时候,成为中山先生最坚定的追随者之一,为以后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过了些日子,北洋府院之争又有发展。

原先段祺瑞召集督军在天津开会主战,直系大将直隶督军曹锟参加,冯国璋立感不妙,觉得北京已非久留之地,也不打招呼,坐了火车直奔南京老巢而去。

不料却被段祺瑞心腹倪嗣冲在蚌埠截住,只好又灰溜溜回到北京。然后,只好同意派曹锟去湖南与南方开战,曹锟保举吴佩孚为第三师师长,这位日后的闻名中外的“玉帅”,开始在南北战场扬名。

再就是张作霖大军入关,徐树铮以“关内奉军副总司令”之职持兵威压冯国璋,冯没奈何,又将段祺瑞任为总理,并同意成立以段为首的参战处,开始编练参战军。实际上,已经放手让老段编练私军了。

府院之争第二回合,冯国璋败!而且似乎连行动自由都没了。

老段一当总理,小徐立即派关内奉军南下助威,至此北军势大,不久即攻克长沙,湖南大胜。

这都是些什么消息呀!总是让人心烦意乱。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志行的事业也进了一步,就是他和秦国镛等人筹划的“大华航空公司”开始运行。

欧兰彬进入角色很快,带着人到保定给志行汇报了很多次,李志行惊奇地发现,自己启用欧兰彬真是意外之喜,欧兰彬其实很有商业头脑,于是只是在他的方案上做了少许修改,便让他尽快实施。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大华航空公司的首飞仪式在北京举行,机场聚集了不少达官贵人,以及报社记者。

秦国镛、厉汝燕作为嘉宾出席,出乎意料的是,段祺瑞竟然屈尊出席了仪式,还讲了两句话,说大华航空公司的开业,是中国走向富强的标志之一!段祺瑞的到来,当然是秦国镛的功劳。

那些达官贵人纷纷鼓掌表示赞同。记者们“咔咔”的拍着照,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段祺瑞的讲话。也有发怪论的,写到“中国走向富强耶?抑或走向分裂耶?”……。

且不论这些怪话,待段祺瑞走后,欧兰彬以总经理身份发表了致辞。

致辞里讲,大华航空公司的终极目标,是将中国所有的大城市用空中航线连起来,希望届时,从北京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大城市,时间不超过3天。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刚才那位正在构思段祺瑞讲话破绽文章的记者兄,立刻被吸引,赶紧新翻开一页写到“中华之大,三天内可到耶?骗子乎?……”。

不过欧兰彬口才很好,站在那里,西装革履,一表人才,说的天花乱坠,记者们将信将疑的记录着。

最后,欧兰彬甚至说,要将大华公司办成中国人的骄傲,总有一天,凡是属于中国领土的地方,就会有大华公司的飞机在天上飞!

最后的这句话,欧兰彬用了三种语言表达,第一次说的是汉语,第二次是英语,第三次则是法语,因为在座有很多是被请来看热闹的外国人。

在座的中国人不管信不信,但欧兰彬的话的确提精神,于是便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随后,欧兰彬拿起一面指挥旗,大手一挥,大华公司的一架运输机就轰鸣而动,风驰电掣钻入云霄。

因为是第一次,李志行没敢用客机,这架运输机也算十分先进了,驾驶员用的是雇佣的法国人,李志行可不想搞砸了。

既然是运输机,那是不是还装了货物?

对!

啥东西?

外卖!

啥?外卖?!谁定的?

陈佳伦定的!此刻陈佳伦正在天津等着接收呢。

飞机起飞后,北京机场的客人们并没有离去,因为欧兰彬请大家吃简易西餐,就在机场,法国厨师、法国服务员,而且男女都有。

怎么样?够下本钱吧?

还有呢!今天参加首飞仪式的,每人发一张卡片,银质的,上面有精美的飞机图案和大华航空公司的名字,最下面还有编号。没错,这是会员卡!

领过卡的客人大华公司会有记录,以后凭此卡可以享受北京城到机场的免费汽车接送,以及机场的免费西餐。

要知道,当时整个北京城汽车也不多,不少有钱人也没坐过汽车。现在好了,你只要买一张飞机票,就能连带坐汽车,免费的,还能享受洋人的服务!这种事能经历一次,这辈子算没白活!

那么……,有会员卡买机票能便宜不?对不起,这个不行,目前暂定的北京到天津机票是每张180块大洋。

哇!好贵呀!相当于一个纺织工三年的工资!对,飞机这玩意,现在暂时还不能服务于劳苦大众,是专门定位于达官显贵的。

不过,你可以运东西,东西便宜点,一封信只收5毛钱。

大约几十分钟后,大华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天津机场平稳降落,现场一片轰动,立刻有人冲上去打开机舱,从里面往外搬东西,机舱还出来人帮着一块搬。

这些东西里,居然还有蒸笼,丝丝的冒着热气,大家惊奇的看着这一幕,纷纷请教陈佳伦,陈佳伦笑着说“谜底很快揭晓!”

记者们对着飞机和匆忙的搬运者“咔咔”拍照。

陈佳伦进行了简短的讲话和合影,然后就请大家赶快进入天津机场的餐厅,还来了句“要是凉了就不好吃了!”

在场的中外嘉宾听了更加惊奇,议论纷纷,但不管如何,先进餐厅再说。

等大家落座,陈佳伦笑着朗声说“非常感谢各位参加大华航空公司的京津航线首飞仪式!正如大家所见,以后京津两地的交通方式又多了一条选择,那就是空中,可以不受地面任何情况的干扰!”

陈佳伦一说完,在座很多人就鼓起了掌,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天津是北洋的大本营,在座的,很多都是北洋政府的政要,有在职的,有幕后的,都是陈佳伦通过关系请来的。

陈佳伦一提到不受地面干扰,这些人立刻就明白了坐飞机的意义,正如前一段的冯大总统,如果有飞机能从北京飞到南京,老段拦得住他吗?想来现在早已在南京呼风唤雨了!

飞机这玩意想来比火车要快,但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呢?大家都着等陈佳伦继续说。

不料陈佳伦却不提这个,直接说到“为了感谢各位的赏光,我今天在请大家享用西点的同时,特意请大家品尝一道北京城的地道美味,那就是全聚德烤鸭!”说完一击掌,旁边立刻开始上菜。

这时候一位老者笑着说“佳伦,请我们吃西餐就好,干嘛要请吃烤鸭?全聚德的烤鸭,在天津可吃不出味道!要知道,烤鸭放过一天,就色香味俱变,吃不得的!”

旁边又有一位穿着西装的说到“是哦,佳伦,你恐怕不知,吃全聚德的烤鸭,一定要在店里吃!否则鸭子、面饼凉了一点,或者葱丝、面酱只要有一样不正宗,都会失去那种地道的滋味。”

在场的洋人尚不明白这二位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很多中国人已有共鸣,因为这些人里,很多都是美食家,饕餮之客。

不料陈佳伦胸有成竹地笑着说“徐伯伯、赵叔叔,不是小侄在这里夸海口,您二位先尝尝。”

众人闻言,不禁看着端上来的烤鸭,看着不错,鸭肉像刚片下来的,鸭皮酥脆金黄,面饼还冒着热气,细细的白葱丝一碟,面酱一碟,看起来和北京前门全聚德的也差不多。试着卷上一张,往嘴里一送,哇,香,就是这个味!这就是最正宗的全聚德烤鸭,跟刚烤出来没什么两样!

这一下大家沸腾了,纷纷问陈佳伦这是怎么回事?

陈佳伦哈哈一笑,没什么,刚运来的,就是刚才那架飞机!

众人这才明白,什么叫快?这才叫快!飞机这玩意就是快,快到在天津吃到的鸭子,就像在北京刚出炉!

不用再做什么宣传,大华航空公司的名头一炮打响!一个首飞就让这些达官贵人们对飞机有了最深刻的认识。

于是,大华航空的生意就在这种轰动中顺利开始,很快就成为京津上层圈子里的热门话题,并按照李志行的预想,慢慢变成一种最有钱人的消费标志。

现在,一些对吃很有研究的同学,可能会问“过了一个钟头,烤鸭真还能和刚烤出来的一样?”

哈哈,我告诉大家,飞机上不仅请了全聚德的两个师傅,里面还有炉子,你信不信?而且还有蒸笼你信不信?李志行是挑当时能买到的最好的运输机买的,里面空间很大,标准载重是3吨。

还有!……

还有什么?还有,你这个吃货!

虽然仪式搞得足够吸引眼球,不过坐飞机的人还是少,因为有些聪明人很快就意识到了坐飞机的风险。

原因在于买机票之前,航空公司总要和买票人签一份协议,写明出了交通事故公司概不负责。这是啥意思?直白点,就是摔死了不管!

所以,其实现在坐飞机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有钱,第二是勇敢,或者说有钱却不勇敢,但比较迟钝。

比较迟钝?为啥?

因为,假设你签协议的时候不明白,但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机械师手持工具爬出机舱,在天上维修飞机时,你还在呵呵的傻笑,你不是迟钝是什么?

关于这点,其实李志行很矛盾,签协议会影响生意,但不签出了事责任太大,没办法呀!

李志行估计,航空公司实现盈利的道路还很漫长,现在主要目的还是人才培养。他准备等航空公司运行一段时间后,再以航空公司的名义与南苑航校签个协议,每年培养一批飞行员,南苑航校的教学飞机有限,他准备也再买几架小飞机,依托南苑,慢慢培育自己的航空学校。

……

李志行静下心来等待毕业,除了打理好学校社团的事情,志行现在每天的消遣之一就是看信,看那些派出去的留学生发回来的信件,了解各国的情况,偶尔还会读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因为他鼓励留学生们多深入国外社会,根据信件的描述,志行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此时,志行正在看一封来自美国费城的信。

费城位于美国东海岸,是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美国现代医疗科技的发源地和最发达的地方,汉堂派往美国学习医学的5名留学生,都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医学。

写这封信的名叫田钟岐,是一名中医世家的子弟,在留学前就是比较有名的医生,下面是他信中的一部分内容。

“……最近有一个现象,附近凡是有美国军人寄宿的人家,几乎都得了“感冒”,但我却非常怀疑。因为据在医院做帮工的美国同学介绍,病人前一刻还健健康康,忽然就病倒了,1-2小时内变得虚弱无比,有的高烧发至华氏105度(40.5摄氏度),肌肉、关节、后背等酸痛,病人描述为感觉自己像“被人痛打了一顿”……”。

“……病人入院两个小时后,病人的颧骨上开始出现褐红色斑点,几小时后,病人显著出现发绀现象,症状从他们的耳朵一直扩散到整个面部,以至于都分不清到底是黑人还是白人。”

“已经有两名病人因迅速转化为恶性肺炎而死亡……。根据我的经验,我怀疑这是一场瘟疫的开始……”

“瘟疫?”,李志行拿着信忽然跳了起来,呼喊刘绣娘,想让刘绣娘帮他找一封信件。

他前一段,似乎在另一封美国发来的信件里,读到过类似的事情,但他没当回事。

刘绣娘闻声跑进屋来,李志行问道“美国发来的那些信件都存在哪里?”。

“都这柜子里。”刘绣娘说着打开柜子,准备拿出箱子。

“停!我自己来!”李志行急忙自己将箱子打开,一封一封捡看信件,终于找了出来,这是一封在肯萨斯州学习矿业的学生写的,比田钟岐的信早到了大概1个月的样子。

李志行急急将信看了一遍,找到了那段现在看来惊心动魄的内容,“……哈斯克尔县真是很荒凉的,大白天街上行人也不多,倒是有不少军人,附近的福斯顿军营里据说住着好几万人,应该还有不少骡马,因为马粪味很远就能闻到。美国军人们的生活想来并不很好,因为据说这几周,光因为感冒就已经死亡了近50人……”

肯萨斯州、福斯顿军营、感冒、死亡?这些信息突然在李志行脑海里涌现出来,李志行脸色苍白,难道自己千挑万选,竟是为了送这些留学生到美国去送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