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忆往惜重建百业街,展未来打造宜居村
书名:灼惠企业 作者:灼之惠 本章字数:7349字 发布时间:2022-11-28

第二天,一行人前往周秋水的家乡游玩了三天,随后欢声笑语地朝着柳泽惠的家乡进发。

当杨霞飞开车沿长江防洪堤坝驶进临江镇境内时,已经是从黄沙村出发后的第十天上午十点。

王心仪突然对地名感起兴趣来,不由问道:“泽惠,这个临江镇因靠近长江而得名,那这个临湖村必定是因为村里有湖而得名的。这个湖叫什么名字啊?”

“它叫沉塌湖。据说是因为地震引起地面下沉而形成的湖泊,方圆有好几十里,湖里鱼虾成群,肉质鲜美。”

周秋水大喊起来:“真的!有没有鳜鱼啊!”

林玉瑛笑道:“有!还有桃花流水呢!可惜不是春季,没有你喜欢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啊!”

周秋水偏着头,用调侃的语气说道:“没有关系!有莲叶何田田也行。‘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是我的莱。”

柳泽惠:“说得好啊!秋水。沉塌湖真有许多的莲叶。”

王心仪:“真的吗?那我们可以摘莲蓬吃了。”

石玉宝:“摘莲蓬我在行,我报名参加。”

周秋水正经说道:“宝兄弟,摘莲蓬是要乘船的,你看到船就不怕林姑娘要回苏州自己家去吗?”

众人开始一愣,紧接着就明白过来了。这是《红楼梦》里紫娟情试贾宝玉的一段话。

众人:“哈哈哈!”

弄得林玉瑛和石玉宝都面红耳赤。众人笑过一阵后,肖清香来了兴致,清唱起紫娟试玉的越剧选段来。大家一路欢笑着开始进入临江镇。

柳泽惠指着车前方,介绍道:“你们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就是临江镇境内的明月山脉,沿山脉分布着大小七八个村子。它们曾经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人民公社示范区,有些村名就带着红色元素,比如红巾村、红旗村、永红村、红烈村、江山村等。那里的人们有着很深厚的艰苦奋斗的情结。我们要去的临湖村还要走半小时。”

王心仪问道:“泽惠,我们要不要先联系镇里?”

“先不要打扰他们。我们直接去村里看看。我已经与黎运达联系上了。”

王心仪:“他在村里是做什么的?”

“以前是村里的支书,后来南下广州打拼赚了钱,现在又回村搞起了养殖业,属于乡贤返村创业那一类,但他对我诉苦说亏本了。”

王心仪:“这么说,我们这次来建灼惠文旅站,他一定是欢迎的。”

“你说对了,起码他养的鱼不愁销路了。”

正说着,车已经驶入镇里主街道上。初夏的太阳几乎将街道上的人影驱散尽净。街道两边留下的几乎全是空弃的房屋和布满蜘蛛网的大门。面对寂静的街市,众人默默无语。留在柳泽惠记忆中的百业繁华闹市早已不见了踪影。

柳泽惠不禁口中念道:“Ade ,我的猪血白粒丸子汤们!Ade,我的酸辣肉丝面们和老面馒头们!......”

王心仪听到柳泽惠在念食谱,忙问道:“泽惠,你是肚子饿了吗?”

周秋水笑道:“心阿姨,柳叔叔是在想念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了。Ade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哈哈哈!”众人大笑起来。

柳泽惠充满回味地说道:“我小时候上街最喜欢吃的就是刘家的猪血白粒丸子汤、黎家的酸辣肉丝面和孙家的老面馒头了。现在吃不到了,唉!”

林玉瑛安慰道:“柳叔叔,我们可以将镇上的这些空置房屋都租下来,将它们重新装修一下,把您喜欢吃的猪血白粒丸子汤们、酸辣肉丝面们和老面馒头们都请回来啊!”

大家齐声说:“真是好主意!”

柳泽惠听后开始流口水了。周秋水用手揉了揉肩膀,叫苦道:“坐累了,我们下车走走吧!”

杨霞飞顺势说道:“正好前面有个加油站,我去加油。你们正好可以下车走到加油站。”

说完,便靠边停了车,放大家下来,然后独自驾车向加油站驶去。周秋水下来后伸了伸懒腰,突然看到不远处的拐角处有一家水果摊,急叫道:“那里有西瓜卖,我们去买一个尝尝吧!”

柳泽惠笑道:“就听你的。你上次买西瓜上了当,这回你可要小心哦!”

“嗯!我决不会再上当!”

不一会,大家便围了上去。卖瓜的是一位老大爷。周秋水快步走到瓜堆边,开始动手东拍拍西啪啪地选起瓜来。其他人则在一边站着,听柳泽惠说着街道上发生的一些往事。

正说着,突然一辆黑色大众牌轿车停在了水果摊边。从驶车室下来一位身着灰白职业套裙、向后挽着发髻、面容美貌端庄的中年妇女。她边关车门,边向卖瓜的大爷打招呼道:“张大叔,我要选几个西瓜带回家。”

张大叔:“曹老师来了。你随便挑吧!西瓜都是新摘的。”

这时,周秋水已选好了一个大西瓜放在秤台上,招呼老板称重量。漂亮的曹老师突然对周秋水说道:“妹子,你不会选瓜吧!你选的瓜还没有熟哩!我帮你选一个吧!”

“啊!我又上当了?”周秋水伸了一下舌头。

曹老师说完后就干净利落地从瓜堆中选择了一个大西瓜放在秤台上:“妹子,这个瓜熟了,包你满意。”

柳泽惠一听,知道遇到了行家了,正要开口请教时,周秋水向曹老师微微鞠了一躬:“谢谢漂亮阿姨。”

曹老师笑开了花:“哎呀!妹子,你嘴可真甜啊!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

柳泽惠忙上前插话说:“大姐,我们是一起的,这里除了我,都是外地人。”

曹老师早就注意到了身边这群人与众不同,忙回问道:“你是哪家的?”

“我是柳家的老幺。我叫柳泽惠。”

曹老师:“哦!我知道了。你是运达的发小,柳兄弟吧!”

“对,对,就是我。可我好像不认识你,你是?”

曹老师:“我是黎运达老婆,曹淑华。”

柳泽惠双手抱拳:“原来是嫂子,小弟见过嫂子。”

“哎呀!柳兄弟,别这么正式,还是叫我曹大姐吧!”

柳泽惠放下双手:“是,曹大姐。”

然后,手指王心仪:“我来介绍一下。她是我女朋友,王心仪。”

王心仪点头问候道:“曹大姐好!”

“弟妹好!弟妹真是漂亮啊!”

柳泽惠又指着林玉瑛和肖清香她们说:“这几位都是灼惠公司的员工。”

“曹阿姨好!”

曹淑华忙回说大家好,突然想起什么来:“柳兄弟,运达打电话要我请假赶回家,说是有人今天中午要去村里商谈建设灼惠文旅站的事,难道就是你们?”

柳泽惠:“正是。我们刚到,车子在前面加油。”

“太好了!”曹淑华正说着,一眼瞅到周秋水正要扫码支付,忙阻止说:“妹子,你别付钱了,我再挑选几个后,我来一起付。”

说完就俯身挑起西瓜来,不一会儿,就挑好了四个大西瓜,并扫码付了钱,对柳泽惠说:“柳兄弟,你和弟妹上我的车,让年轻人开车跟在后面或者导航去村里。”

柳泽惠也不好驳她的面子,只好点头同意。几位年轻人赶紧一人抱一个西瓜放在车的后备厢里。柳泽惠陪坐在副驾位置上。

车子启动后,仍然忍不住请教买西瓜的诀窍来:“曹大姐,我看你挑西瓜干净利落,是不是有什么秘方啊?”

坐在后面的王心仪也随口附和:“对呀!肯定有秘方。曹大姐,教教我们吧!”

曹淑华不禁笑了起来:“哪里是什么秘方!不过是一些经验罢了。都是一次次试出来的教训。”

柳泽惠忙说:“这么宝贵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流传下来啊!”

曹淑华:“好吧!我来告诉你们挑西瓜的方法。主要是‘四看一拍’。一看纹路要清晰整齐;二看瓜藤要弯曲,根粗梢细;看底部黄色部位,要越小越好;三看瓜脐,要越小越好;一拍,就是越有震动感的瓜越好。”

柳泽惠满意地笑道:“果真是秘方啊!我记下了。曹大姐,听你的口音,我怎么觉得带有点河南味道呢?”

曹淑华大笑道:“我就是河南人,在广州认识的运达,来这里生活十几年了。真是‘乡音无改鬓毛衰’啊!”

柳泽惠:“曹大姐,你只是乡音未改而已。河南人被称为‘中国之人’啊!”

王心仪笑道:“我们都是中国之人呀!”

曹淑华忙解释说:“弟妹嘛!柳兄弟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的。河南位于九州之中,被称为中州,河南人当然可以称为‘中国之人’啦!”

王心仪点头明白过来。柳泽惠猜测曹淑华可能是教语文课的,立即联想起了《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河南为官时,对着腾子京送来的岳阳楼的绘画写出的故事,便问道:“曹大姐,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是不是你们河南人呢?”

谁知这一问,一下就打开了曹淑华的话箱子来,以致于柳泽惠认为她不仅是教语文的,还可能是教文史课的。

曹淑华回道:“他出身不在河南,却葬在河南。河南可是出了许多文学大家的。比如,被鲁迅称为先秦文学作家第一人的就是河南上蔡人李斯。”

说到李斯,柳泽惠立即想到了李斯的名篇《谏逐客书》来。

曹淑华:“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是河南孟州人。”

韩愈的《师说》《马说》名言柳泽惠能倒背如流。

曹淑华:“出身河南鹿邑的老子写下了第一部思想名著《道德经》。河南商丘人庄子写下了第一部寓言大作《庄子》。在160篇的《诗经》中,有95篇为河南人所写。‘建安七子’中有两人是河南人。阮瑀是河南开封尉氏县人,应玚是河南项城人。‘竹林七贤’中有四人是河南人,山涛,向秀河南武陟人,阮籍,阮咸河南开封人。”

王心仪连连点头,柳泽惠则浮想连篇。

曹淑华:“在古代文学界,有‘汉魏文章半洛阳’的说法。开创骚体赋之先河的贾谊是河南洛阳人,写下洛阳纸贵,名震天下的《三都赋》作者左思是河南洛阳人,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由河南洛阳史官所写。河南人不仅称霸古代文学界,更是称霸古代诗词歌赋界,因为有一半也为河南人所写。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是河南太康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杜甫是河南巩义人。广为流的《长恨歌》与《琵琶行》作者,号称诗魔的白居易是河南新郑人。与白居易齐名,写下著名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元稹是河南洛阳人。同样写出著名悼亡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刘商隐是河南沁阳人。诗鬼李贺是河南宜阳人,写下了‘雄鸡一唱天下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千古佳句。连诗仙李白都自叹不如的黄鹤诗人崔颢是河南开封人,梨花诗人岑参是河南南阳人等。”

王心仪与柳泽惠听得是“嘖嘖”称奇,不觉心有灵犀地同时想到了要用地方名人故事打扮乡村来增加消费吸引力。王心仪是学戏曲的,自然想到了河南豫剧,问道:“曹大姐作为河南人真是令人羡慕啊!你应会唱河南的豫剧吧!”

“我会唱。我们那里人都会唱。”

王心仪忙说:“那大姐就来一段呗!”

曹淑华也不推辞,顺口就来了一段《花木兰》选段。一路歌声过后,曹淑华开车越过村部,把车径直开到了自家宽阔的院子里。

黎运达已经站在大门口相迎,陪伴相迎的还有一位身着上白下蓝的休闲装、青春俏丽的女孩。黎运达一见柳泽惠下车就上前与柳泽惠热情地拥抱在一起,随后迎到了客厅。曹淑华则继续开车向大楼左侧驶过去。

客厅宽敞明亮,清凉爽快,中式装饰,满室散发出红木家具特有檀香味。柳泽惠赞不绝口,竟然忘了介绍王心仪,直等黎运达提及才想起。

黎运达也顺便介绍了他的女儿,黎桂花。大家相互打完招呼后,宾主依次落座在沙发上。黎桂花为大家倒了凉茶之后,转身消失在与客厅相通的过道里。

柳泽惠无不羡慕地说:“运达,你混得不错啊!就这红木装饰少说也得上百万啊!快招来,你在广州到底赚了多少钱?”

黎运达却不停地摆头叹息,诉起苦来:“唉!别提了,你兄弟我现在是欠了一屁股债。”

柳泽惠:“你在微信里多次提起亏本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亏本呢?”

“我总结了一下共三条,一是项目选得不准,二是摊子铺得太大,三是疫情影响巨大,人进不来,货出不去。”

柳泽惠正要追问细节时,黎运达忙说:“哦!你们等一下。”

然后,起身消失在中间过道口。王心仪俏然轻笑道:“这位刘大哥的面相俊美,是不是小时候被留发当女孩养的缘故啊!”因为柳泽惠曾对王心仪闲聊过这事。

柳泽惠不觉也笑了:“也许吧!玩过家家,他就是扮新娘的。”

两人正聊着,黎运达又从过道口出现了,手里拿了一张银行卡递给了柳泽惠:“卡上有三十万,是我代表全家捐给灼惠文旅站的。”

柳泽惠忙用手挡住,说:“你不是亏本了吗?我们现在也不缺钱,你还是拿去投资回本吧!”

黎运达:“我找儿子借的,赚钱的机会有的是。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柳泽惠只好收下:“好吧!我们收下。不过,我们有规定,捐赠者不能享受经济回报特权,但我们可以为你打一段时间的广告,也会将你的捐赠行为记录下来,作为灼惠文旅站的发展历史进行宣传。”

黎运达马上说:“不要记我的名字,记我儿子的名字就行。”

王心仪此前听柳泽惠讲过,黎运达想改回刘姓,没有改成,但还是把儿子改姓刘了,想到这些,忍不住失声笑了起来。黎运达正要询问,突然从外面传来了阵阵惊呼声,是杨霞飞他们开着车进了院子。

“我的天!在农村还能见到这样豪华的房子和庭院。”

“你们看庭院下面,曲廊、水榭和凉亭一样不少,菜田、花甫和养殖场错落有致啊!”

“庭院外面,还有一湾大水塘,应该可以钓鱼。”

“还有通向后庭院的带顶过道啊!”

“能生活在这样,真是爽歪歪啊!”

“……”

大家的赞叹声勾起了王心仪好奇声,忙对柳泽惠说道:“我们还没来得及看看外面,我们出去欣赏一下吧!”

柳泽惠:“说的是。运达,带我们参观一下你的花园吧!”

于是,众人起身,朝室外走去。黎运达在大门旁边拿出一把遮阳伞递给了王心仪。来到庭院时,天空中一大堆白云已经将太阳包裹起来,清风送爽,只见众人正在四周指指点点。王心仪见没有了太阳,悄悄地将太阳伞放了回去。

柳泽惠拍了拍双手,说:“大家静一静。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和我小时候一起玩耍长大的小伙伴,你们的黎运达叔叔。”

周秋水带头高喊着黎叔叔好。黎运达可能有些受用不了,忙回应说声大家好之后,便急忙借口去帮忙准备午餐,向柳泽惠和王心仪告别一声后,就朝位于主楼右侧的厨房走去。

柳泽惠站在台阶上,这才发现,房屋地基位于一块山坡之上,地基下面是一块用砖石栏杆围起来的平地。平地上有水榭凉亭和用于灌溉的水池喷洒设备,有菜地花甫纵列其间,鸡舍猪屋端置一侧,花草树竹点缀四周。平地的围墙之外与一湾青波大池塘隔着小路相邻,围墙正中央开有小门可以直通池塘取水。地基正面通过石阶与平地相连,地基右侧则通过一条有附腾顶篷走廊与平地的水榭凉亭相通。

王心仪随同肖清香她们早已沿着右侧走廊到了水榭凉亭处。柳泽惠走到庭院中间回望发现,这是一栋三层别墅建筑,第二三层正中央建有突出的露天半月形阳台;别墅楼右侧是厨房,它与别墅楼通过露天带顶过道相连;从过道看出,又是一个建于上一级山坡上的庭院,庭院中隐约可见翠叶景观树和果树林;随着一阵凉风刮过,只见落叶缤纷,黎运达的女儿黎桂花右手提了一篮带叶鲜桃,正从后院门走入过道,向厨房走去。

忽然,一阵欢声笑语从屋基下面的菜园传来。柳泽惠顺声转身看出,只见周秋水正蹬在辣椒地里,手抓一串辣椒,大声叫唤,让杨霞飞拍照;林玉瑛和肖清香也想学样,周秋水让她们在后排队等拍。王心仪则站在凉亭里跟石玉宝对着她们的一侧比画着什么。受到感染,柳泽惠也信步拾级下到菜地。

王心仪瞧见后便迎了过来:“泽惠,你看这里,装扮得多么优美舒畅啊!你发现没有?黎大哥利用这荒山野坡所建的庭院式住房和我们设想的家居民宿房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啊!”

柳泽惠:“说得不错。有这样的休闲庭院房不怕留不住消费者。这样的庭院房不用来做民宿,实在是浪费啊!”

正说着,刚摘完鲜桃的黎桂花手拿竹编篮子,穿过凉亭来到辣椒地。周秋水急忙叫停肖清香的拍摄,拉黎桂花取代肖清香位置,然后招呼大家围拢在黎桂花的身边,要杨霞飞拍摄下来。黎桂花很开心,笑容如花。

拍完照后,大家齐手采摘辣椒,很快就摘满了一篮子。黎桂花笑着告别大家,转身款款而去。随后又是一阵清风徐来,吹乱了美女们的秀发,也吹响了她们凉爽的欢笑声。

柳泽惠见此情景不禁念道:“摘桃女儿又摘椒,庭院清风人面笑。留此画景长伴月,何必白鹿访名山。”

众人大叫好诗。杨霞飞提议大家拍一张菜园合影。

在一众年轻人拉着王心仪嬉闹拍摄之际,柳泽惠趁机环顾了一下四周,稻田依旧,只是少了曾经的繁忙“双抢场景了。田里务农的年轻人少,只剩下许多老人还在田里耕耘着。真是时过境迁,大变样了啊!”

柳泽惠正在感叹时,黎运达在上面喊开饭。众人停止了拍摄,鱼贯而上,依次走进厨房餐厅。宽大的餐厅,一张大圆桌摆满了鸡鸭鱼肉和各色青菜。曹淑华解下围裙招呼大家开吃。大家一路上没见过这样丰盛的绿色食品,客套之后便大吃起来。

吃完饭后,黎运达陪大家走进客厅,黎桂花将破好的西瓜和洗净的鲜桃端了出来。曹淑华挑的西瓜果然好吃。黎桂花选摘的红桃也好吃,柳泽惠不禁连续吃了两个。

柳泽惠边吃边问道:“运达,你这个庭院和房子设计得真美。你什么时候学的设计。”

黎运达:“嗨!这哪里是我设计的,全都是我老婆搞的,我只负责出钱。”

王心仪不禁赞道:“曹大姐可真是个能干人啊!”

黎运达:“弟妹,你可不要当面夸她。否则,我在家里就没有什么地位了啊!”

“哈哈哈!”大家的笑声把曹淑华招了过来,忙追问:“运达,你在柳兄弟面前说我坏话了吧!”

黎运达急忙辩白:“我没有!淑华,你待会儿陪柳兄弟上楼参观参观,我去厨房洗碗去了。”

说完,便起身去了厨房。一会儿,大家随曹淑华上了楼。楼上布局为过道分隔的前二房一厅和后二房结构。客厅房间仍然采取了中式风格,客厅为红木家具,客房则是高档的钢木板材。各个房间灯饰、墙壁和地板都进行了精致的打扮,风貌各不相同,宛如画展室一般,又像待嫁的新娘一样。参观者不断点头称赞。这样精美的房屋装饰出现在农村,让人大开眼睛。

从曹淑华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居屋设计和兴趣爱好来判断,柳泽惠猜测曹淑华应该是出身于城镇书香之家,不禁问道:“曹大姐,我看,你很有生活品位。房间装扮得如此精美,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豫剧唱得又好听,我猜你爸爸妈妈之中,至少有一位是艺术家吧!”

曹淑华一听,不由放声大笑起来:“我说柳兄弟,你可真敢想象!告诉你吧!我爸妈是地地道道的西瓜种植户,哪里是什么艺术家啊!”

难怪会选西瓜,柳泽惠心中释然,又问道:“那你一定上过艺术学校,不然,怎么会这些?”

曹淑华:“我也没上过艺校,我都是在广州打工期间自学的。”

“你真了不起!一般打工者都把休息时间用在打牌娱乐上了。”

曹淑华:“各有各的活法吧!我爱好这些。运达也为我创造了培养这些爱好的物质条件。”

“如果我们也为这里的村民们提供参与这些爱好的物质条件,那么会有村民们像你一样吗?”

曹淑华:“肯定会有的。我最近就收了几个徒弟呢?其实,每个村民都是爱打扮自己的,只是没有打扮的条件。而且我认为,为了提高全体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必须要对他们精心打扮。如果你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整个村子的生活品质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宜居环境和品质甚至会超越城市生活。”

柳泽惠:“‘必须要对他们精心打扮’,说得真好!我举双手赞成。灼惠企业打算伤照你的庭院在全村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曹大姐,我们就聘请你来当指导,如何?”

曹淑华:“不,不,我不行。”

王心仪忙说:“曹大姐,你行的。”

柳泽惠半开玩笑地说:“是啊!曹大姐,你真行,不行也行。”

“哈哈哈!”大家不觉轰然一笑。曹淑华只好答应试试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灼惠企业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