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春节,柳泽惠和王心仪做了个决定,留在大雁灼惠文旅站,陪小七斤一起过年,让其他成员都回家与家人团聚。石飞花夫妻俩得知后,也坚决要留在大雁村灼惠文旅站过年。他们给出的理由很实在,说是这样便于过完年,一同前往北方的家乡,着手建设灼惠文旅站。
也不知柳含秀用了什么办法,大年三十晚上,王心仪终于盼来了儿子张约翰从国外发来的新年问候。那一刻,她激动得眼眶泛红,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一晚,她兴奋得难以入眠,满心都是为人母的幸福与欣慰。
大年初一,小七斤早早地就去找同学们玩耍了。柳泽惠、石飞花等四人则早早吃过午饭,随后结伴围绕着湿地竹林湖堤悠闲地散步,一边漫步,一边尽情观赏着周边的风景。石飞花抬眼望去,只见青山连绵,碧波荡漾,竹帘摇曳,水天相接之处,一群群候鸟起起落落,时而展翅高飞,时而低空盘旋,那灵动的身姿与这如画的美景融为一体。石飞花不禁感叹道:“这里可真是漂亮啊!我们家乡就没有这般如诗如画的景色,我心里直犯嘀咕,在北方建灼惠文旅站,能有多大吸引力呢?”
钱鹏举也跟着叹了口气:“我们那儿风沙大,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而且地广人稀,没什么人气。”
王心仪微微点头表示认同:“是啊,北方确实没有太多绿水青山来吸引消费者。”
柳泽惠看着三人满脸愁容,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禁仰头大笑起来:“谁说只有南方的绿水青山才有吸引力?真正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是文化,尤其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知道,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源可是在北方黄河流域啊!最近有个节目叫《黄河文化大会》,特别受欢迎。唐诗宋词里,有不少都是描写黄河边塞的。要是周秋水在这儿,她肯定能背诵一箩筐。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就一定能创造出强大的吸引力。”
钱鹏举一听,眼睛一亮,拍手说道:“对呀!我们那儿还有闯王李自成的故事呢。”
石飞花连忙接上话茬:“说起李自成,我最近偶然看到一篇自媒体文章,说《红楼梦》里隐含着李自成攻入北京的事件,讲得头头是道的。”
柳泽惠笑着回应:“这篇文章我也看过。我还看过另一篇文章,里面的观点也挺有道理。”
王心仪顿时来了兴致,急切地说:“快说来听听!”
“那篇文章里说,《红楼梦》描写的肯定是明末清初的故事。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忠顺王抄了贾家,而贾家三个人的名字——贾珠、贾元春、贾璋,这是贾宝玉的原名,合起来读就是‘朱元璋’,贾家暗指的就是明朝。”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按照这个逻辑,《红楼梦》反映的就是明朝灭亡前后那段时期,发生在朱姓皇家里的故事,比如皇帝上吊、公主四散、皇子遁入空门。”
石飞花激动地拍手大叫:“说得太对了!要是对《红楼梦》里主要人物和故事进行考证,肯定能发现不少我们还不知道的秘密。就像探春远嫁海外,说不定真有其事。”
钱鹏举接着说:“这么看来,红学专家把《红楼梦》当成九子夺嫡的故事来解读,确实有点牵强附会。”
王心仪看向柳泽惠,问道:“你觉得呢?”
柳泽惠微笑着说:“对此,我不发表意见。《红楼梦》确实是一部很容易引发争议的奇书。其中,关于原稿作者、黛钗判词与秦可卿身份的争议最大。”说完,他继续向前走去。
王心仪见状,缠着劲又上来了,赶忙拉住柳泽惠的手臂说:“不许走,《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吗?你得给我们讲清楚。”
柳泽惠笑着解释:“说《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是民国大文人胡适说的,可后来他自己承认是猜的。”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三人纷纷点头,不禁惊呼出声。王心仪紧接着追问:“那快给我们说说你的看法吧!”
“我觉得作者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至于那个牵头的作者到底是谁,恐怕没有确切答案。最近有人考证后认为是崇祯皇帝与田贵妃所生之子永王朱慈炤。不过,我们暂且就当是曹雪芹写的吧!”
“那黛钗判词有什么争议呢?”
柳泽惠思索片刻,说道:“黛钗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大家争议的点在于,林黛玉是不是上吊而死,薛宝钗是不是雪埋而亡。”
钱鹏举抢先说道:“林黛玉肯定是上吊而死,‘林中挂’嘛,不就是上吊的意思吗?薛宝钗肯定也是雪埋而亡,‘雪里埋’写得清清楚楚。”
石飞花反驳道:“不对,林黛玉不是来还泪的吗?她应该是泪尽而亡,怎么可能上吊呢?再说,能写出这部奇书的作者,也不会用这么直白的笔法来写主要人物的判词,那样多没意思呀!”
王心仪摇着柳泽惠的手臂撒娇道:“我要听你说。”
柳泽惠笑着说:“我觉得黛钗判词表达的不是对她们死亡方式的暗示,而是对她们命运不完美的遗憾。”
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柳泽惠。
柳泽惠接着说:“一开始,我也以为这首判词是在暗示她们的生命结局。但就像小花说的,如果作者真用这么直白的方式,那就太无趣了。后来,我发现这首判词另有深意。”
“什么深意?”
“这个深意就藏在判词的顺序里,它表达出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大家都觉得,第一句‘可叹停机德’与第四句‘金簪雪里埋’相对应,说的是薛宝钗有贤德,最后却雪埋而亡;第二句‘堪怜咏絮才’与第三句‘玉带林中挂’相对应,说的是林黛玉有诗才,最后却吊挂而死。对不对?”
“对啊!”
“错啦!因为这种对应顺序不符合汉语复合语句的交替顺对规则。这首判词正确的顺对关系应该是第一句‘可叹停机德’与第三句‘玉带林中挂’相对;第二句‘堪怜咏絮才’与第四句‘金簪雪里埋’相对。也就是说‘可叹停机德’说的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同样‘堪怜咏絮才’说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但这和书中对她们特点的描述正好相反。”
三人疑惑地问:“判词的这种顺序安排,会不会是作者的笔误呢?”
“不会。因为书中明确写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作者对这么重要的判词,绝对不可能出现笔误。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理解错了。”
王心仪急切地问:“那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我的理解是,林黛玉,可叹你太孤洁,不愿学习迎 合世俗的停机贤德,所以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只能在缺水的枯林中空挂闲置;薛宝钗,堪怜你太世故,不愿展示咏絮的才情,所以得不到丈夫的守护,只能在少暖的寒雪里掩埋废弃。这样的理解,能从第五回的《终身误》曲中词得到验证: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钱鹏举不禁赞叹道:“太有道理了。我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解释。”
石飞花学着《红楼梦》里的用词:“真真的是奇闻啊!”
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心仪又要求道:“那你再说说秦可卿身份的争议吧!”
“对,说说吧!”石飞花与钱鹏举也跟着起哄。
柳泽惠想了想,说道:“也罢!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说说也没关系,就当是找点乐子。”
“哎呀!你快说吧!”王心仪着急地催促道。
柳泽惠说道:“秦可卿身份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她到底是不是皇家公主。一些人根据门当户对的婚配原则、房间里珍稀高贵的陈设和超高规格的丧事,认定秦可卿就是皇家公主。而另一些人则觉得,秦可卿就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只是因为机缘巧合,加上她长得美丽风情,得到了贾家上下的赏识,所以才获得了特殊待遇。”
“那你认可哪一方呢?”王心仪像个小学生一样,目不转睛地追问道。
柳泽惠很享受这样的互动,笑着说:“我哪一方都不认可。如果她是皇家公主,贾家对她做出‘爬灰’这种丑事,导致她非正常死亡,这不是自寻死路吗?可如果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子,那她又怎么能仅凭自己的婀娜风 流,就破例嫁入讲究门第与身份的贾府豪门,还成为正妻,享受超高规格的特殊待遇呢?要知道贾家又不是皇家,平凡家的女子可没法通过公开选秀获得皇帝宠幸而一步登天。”
“那她到底是什么出身呢?”
“她没有确切出身!她是作者设计出来的,用来引导全书主线、暗示贾府衰亡和人物命运结局的情 色化身。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情 色二字。”
王心仪听到这儿,忍不住“啐”了一声,轻轻捶打了一下柳泽惠。石飞花和钱鹏举随即掩口笑了起来。石飞花忽然恍然大悟道:“柳大哥说得对呀!你们看,秦业、秦钟和秦可卿,他们名字的谐音都和情字有关。还有,秦可卿房间里的物品,也都是些稀有的情 色之物,像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武则天照过的宝镜、打伤杨贵妃的木瓜、赵飞燕跳舞的金盘、寿昌公主睡过的卧榻、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西子浣过的纱衾和红娘抱过的鸳枕。”
王心仪忍不住称赞道:“哎呀!小花,你也是个红迷啊!”
石飞花笑着说:“红迷算不上,不过教语文的至少得看一遍。”
钱鹏举也笑着说:“在她的影响下,我也看了一半。”
柳泽惠接着说:“作者设计这么一个情 色人物,用意相当高明。我觉得与秦可卿相关的章节,暗含着清朝皇室的八卦传闻,也就是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多尔衮与侄儿豪格媳妇之间的暧昧关系。”
钱鹏举高声喊道:“嘿!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石飞花拍手说道:“这就对了,难怪第13回少了四五页。我看是作者故意把一些太敏感的内容删除了。《红楼梦》中期被清朝列为禁 书,恐怕就和这个隐藏的八卦有关。”
柳泽惠向石飞花竖起大拇指:“这说明,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清朝对以前不讲上下辈分的婚嫁习俗感到羞 耻了。”
这时,石飞花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走上前问道:“柳大哥,你说秦可卿房间物品提到了四大美女中的两位,为什么就没提到我们陕北米脂县的美女貂蝉用过的物品呢?比如梳妆台、洗脸毛巾之类的。”
“哈哈哈!我也不知道啊!你得去问曹雪芹。”柳泽惠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石飞花还真会提问题。大家也都跟着笑了。
突然,王心仪双手一拍,兴奋地说:“有吸引力了!”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王心仪脸上。
王心仪解释道:“这个吸引力就是美女文化和英雄文化啊!陕北既有美女貂蝉的故事,又有英雄李自成的故事。”
柳泽惠笑着说:“说得对!不管貂蝉出生在山西还是陕北,也不管她是不是虚构人物,总之是在黄河流域。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的故事、传奇和思想,尤以黄河流域居多。它们形成了多样的特色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些特色文化,尤其是农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农民起义运动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人停下脚步,齐声说道:“愿闻其详?”
柳泽惠如数家珍般,掰着手指说道:“如果没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抗争文化;没有东汉的黄巾起义,就没有《三国演义》的忠义文化;没有隋朝的瓦岗起义,就没有《隋唐演义》的英雄文化;没有唐朝的黄巢起义,就没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霸气文化;没有明朝的李自成起义,就没有长城内外的民族融合文化;没有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耕者有其田’的民权文化……”
王心仪轻轻推了柳泽惠一肩膀,眼神含情,嗔怪道:“呀呀呀!你真是口若悬河啊!不过,你说得确实有道理。”
柳泽惠接着又说:“现在,国内有不少学者和作者,都想否定农民 运动的历史作用。其实,农民 运动对历史发展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太平天国的伟大功绩是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直接影响了三民主义的诞生。李自成农民 运动的伟大功绩是让长城内外成为一家,不然东三省早就成他国领土了。朱元璋的伟大功绩是让华夏政权再次被占绝大多数的汉族掌控,中华文明才得以传承和发展。大革 命农民 运动的伟大功绩是直接催生了新中国的成立,让华夏复兴进入最好的历史时期。”
大家听了,无不点头称是。
石飞花一下子明白了:“依我看,否定农民 运动,就是在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是农民 运动推动了朝代更替,而朝代更替传承和发展了文化。”
钱鹏举有些气愤地说:“说得没错,那些公知用历史虚无主义来否定我们的文化。我最近在网络上还看到了另一种否定我们文化的手段。”
王心仪急切地问:“快说说看!”
“这种手段就是明赞暗否。他们说‘我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军事和科技水平,这就是我们创造的现代文化。为什么我们谈到文化,总要炫耀历史上那些过时的文化呢?谈现代文化不好吗?’,你们听听,这不是明赞暗贬吗?不过,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这种言论。”
石飞花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难反驳的?历史文化就是用来炫耀的,这样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拼命偷窃我们的文化,来伪造自己的历史。现代科技的东西一两句话就能说完,可给人带来诗和远方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能说得完吗?”
大家齐声说道:“说得好啊!”
过完初二,季红梅和李黎明就来到了大雁村的灼惠文旅站。林玉玥也抽空赶来了,七个人一起驾车在周边乡镇考察,还把考察视频传到灼惠群里,供大家讨论和敲定。
初九,林玉玥直接返回青山县,协助黄秀秀做青山全县建站的收尾工作,季红梅则开始为本县推广灼惠文旅站忙碌起来。柳泽惠交代李黎明留在季红梅身边,和钱鹏举通过网络,远程协作开发灼惠平台的视频分享功能。
同一天,把小七斤托付给季红梅后,柳泽惠一行四人驱车从四川进入陕西,向石飞花的家乡黄沙镇黄沙村驶去。一路上,他们欣赏不尽青天蜀道的壮丽,探访不完秦汉遗迹的厚重,聆听不完三国故事的传奇。
正月十四这天,四人一行又从西安出发。路过一家大型超市时,王心仪让柳泽惠和钱鹏举待在车上,自己带着石飞花进了超市。不一会儿,她们就从超市里出来,王心仪手里还拿着两盒白色的巧克力,分别递给柳泽惠和钱鹏举。两人一脸惊愕。石飞花抿嘴一笑:“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两人摇了摇头。柳泽惠笑着说:“我只知道明天是元宵节,不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今天是情 人节啊!”石飞花直接说道。
柳泽惠忙说:“情 人节是七月初七啊!怎么会是今天?”
钱鹏举突然反应过来:“我知道了,今天是外国的情 人节。”
柳泽惠“哦”了一声,连忙对钱鹏举说:“走,我们也去超市,给女士们买礼物去。”
王心仪赶忙制止:“别去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柳泽惠还想坚持,王心仪急忙用手捂住柳泽惠的嘴,对钱鹏举说:“鹏举,快开车。”
柳泽惠只好作罢。正月十五,大家正好赶上了黄沙村举行的腰鼓表演。那表演极具西北的狂野和劲爆,风声萧萧,黄沙漫天,气势腾腾,赤鼓遍地。
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元宵。柳泽惠突然停下,说:“昨天情 人节,我和钱鹏举白吃了两盒巧克力,今天我出一副对联当回礼,怎么样?”
“好啊!好啊!”王心仪与石飞花拍手欢笑。
柳泽惠说道:“今天是元宵节,它前面是外国的情 人节,后面的七月七是中国的情 人节。所以,我的对联是:去年元宵今又元宵,团团圆圆度良宵。前面情 人后也情 人,欢欢喜喜找佳人。哈哈哈!”说完,自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
钱鹏举也大声叫好。没想到,王心仪却嗔怪道:“不好!你们男人就知道借机找佳人,坏死了!”
“对!以后不许你们男人过情 人节。”石飞花附和着说。
柳泽惠笑着说:“好了,我改一下,‘心心念念许佳人’,怎么样?”
王心仪转嗔为笑:“这还差不多!”说完,又给柳泽惠盛了几个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