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游苏堤秋水展诗情,登高塔泽惠释画意
书名:灼惠企业 作者:灼之惠 本章字数:6905字 发布时间:2022-11-28

午餐花了将近一个钟头,此时已是下午1点左右。四人走出餐厅,说笑着漫步到湖边的曲院风荷处。然而,因季节原因,虽阵阵轻风似有笑意,可田田荷叶却不见踪影。众人一阵叹息后,便朝苏堤入口处走去。

 

吃饭时,柳泽惠通过手机地图就已规划好旅游路线。此刻,他再次打开手机地图,指着对大家说:“你们看,我们在这儿。现在沿苏堤步行到雷峰塔和柳浪闻莺处,在钱王寺码头乘游船到达三潭印月,再乘船前往花港观鱼。要是有时间,就去灵隐寺,随后走到哪儿算哪儿。晚餐后,各自返回,全程AA制。到时候,红梅提前把李黎明约到饭店,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霞飞马上举手赞成,周秋水点了点头。季红梅说:“柳叔叔,您这路线安排得井然有序。一起外出游玩,就得有像您这样有主见的人,才能玩得开心。”

 

柳泽惠笑了笑:“这没什么。我只不过编写程序习惯了,考虑问题有条理罢了。要是没什么问题,那我们就出发吧!”

 

四人随着人流,沿苏堤缓步前行。微风拂面,阳光倾洒,水面上荷叶稀稀落落,垂柳相互掩映,游人如织,这里果真是西湖十景之首!在苏轼雕像前留影后,四人继续朝苏堤深处走去。没走多远,周秋水便拉着杨霞飞去前面拍照了。

 

季红梅边走边对柳泽惠说:“吃饭的时候,我又看到关于贸易战的消息,感觉打得越来越激烈。您说今年的公考会不会考这方面的内容啊?”

 

柳泽惠思索片刻说:“还真有这种可能,每年的公考总会有时事方面的考核内容。”

 

季红梅急忙问:“那我该怎么答题呢?”

 

柳泽惠平时就很关注贸易战,对于季红梅的问题,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很好答,可以从起因、经过、本质及对策等方面入手。”

 

季红梅条理清晰地将起因和经过说了一遍。

 

柳泽惠惊叹道:“你记忆力真好!我可记不住这么详细的信息。”

 

季红梅笑道:“我记忆力好,这对我来说不算难事。这次贸易战的本质就是要打压我国的高科技产品和产业。至于对策,就是发动人民战争,打持久战。只要把消费者组织起来,通过消费行为支持我们的高科技产品,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贸易战。”

 

柳泽惠一听,右手一挥,大声说道:“有了!”

 

原来,这些天柳泽惠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王心仪经营酒店和山庄的模式发展成一项事业,以实现“资本与劳动力正循环”的目标。听季红梅这么一说,他立刻觉得做好这项事业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发展农村经济,还能通过引导消费者支持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这实在是太棒了!

 

季红梅好奇地问:“柳叔叔,您又想到什么好点子,能把消费者吸引到农村去啊?”

 

柳泽惠笑道:“红梅啊,我现在不是在想怎么把消费者吸引到农村,而是在思考如何引导消费者都使用国内产品。”

 

季红梅大声惊叫:“真的!”

 

柳泽惠点点头,笑道:“其实,振兴乡村经济和实现国产替代,都是经济双循环发展模式中的国内循环。”

 

季红梅使劲点头认同,随后突然恨声怒骂:“真是无耻!打不过人家,就扣押人家的女儿当人质。”

 

柳泽惠立刻明白她在骂谁,心中也愤怒难平,不禁口出无赖、下 流之类的粗话。这时,正在不远处摆姿势拍照的周秋水看到柳泽惠与季红梅似乎在激烈争论什么,不禁好奇地走回来一探究竟,杨霞飞也跟了过来。

 

“你们没吵架吧?”

 

“我们没吵架啊!”

 

“可我看你们在……”

 

季红梅随即笑道:“你们拍你们的照,管我们干嘛?”

 

柳泽惠笑着说道:“我问你们,要是打贸易战,让你们出份力,你们打算做些什么?”

 

周秋水与杨霞飞相视一笑,同声说道:“当然是购买国货啊!”

 

季红梅忍不住笑道:“你们俩还真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周秋水连忙转身看向湖面,杨霞飞用手摸了摸头,憨笑着。柳泽惠笑了笑说:“红梅,你说的这句诗是谁写的?”

 

没等季红梅回答,周秋水就转身说道:“我知道,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他还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杨霞飞问:“他有没有写过关于西湖的诗啊?”

 

季红梅对杨霞飞说:“肯定没有,西湖到宋代经苏轼治理后才出名的。”

 

周秋水说:“我不知道李商隐有没有写过,但我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三首诗。”

 

柳泽惠忙说:“不妨念来给大家听听。”

 

周秋水清了清嗓子念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柳泽惠点赞说:“好一个‘烟波澹荡摇空碧,蓬莱宫在海中央’啊,可见,当时的西湖应该也叫柳湖,西湖水面应该比现在宽广得多。”

 

季红梅说:“是啊,否则湖面怎么会成烟波澹荡呢!”

 

周秋水又念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柳泽惠叹道:“这首诗写出了周边环境春 色映衬西湖的如画美景,确实让人留恋,不忍离开啊!”

 

季红梅也叹道:“我要是有钱,就选择在西湖边买房了。”

 

周秋水再念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杨霞飞听后拍手称赞:“秋水,你真是太有诗才了。”

 

季红梅也连连点赞。柳泽惠问道:“这首描写西湖春天的诗,我最喜欢里面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早春的典型特征。秋水,现在已经是晚春了,有没有描写晚春时节的西湖诗呢?”

 

周秋水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有的,我记得这首《西湖暮春》,是宋末元初诗人陈允平写的。”于是款步生情而吟道:

“云山叠叠树重重,浙水迢遥客梦中。

啼鴃数声春去日,落花满地夜来风。

松关鹤立吟坛静,竹院僧眠丈室空。

明日马蹄何处所,夕阳芳草画桥东。”

 

杨霞飞快步从后面、侧面和前面为周秋抓拍不停。季红梅颇为欣赏地说:“我喜欢这首诗中的‘落花满地夜来风,夕阳芳草画桥东’。这画桥是不是指断桥啊?”

 

柳泽惠摇头说:“我认为不是单指断桥,应该是指各种像画一样美的桥。”然后用手指着前方掩映在树荫中的一座桥说:“你们看,前面的桥是不是特别美啊?称其为画桥是不是很形象呢?”

 

周秋水也点头认同。杨霞飞用相机对着柳泽惠所指的远桥抓拍了一下。这时,季红梅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们都知道,这个苏堤是用西湖中的淤泥杂草堆砌而成的,苏东坡当时这样做,很大原因是为了节省劳力和处理废弃物。结果把本来一个完整的湖,生生分割出两部分来。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条堤却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假如没有这道堤,西湖还有十景吗?”

 

柳泽惠很欣赏季红梅的这种辩证思维,说道:“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许后人还是会弄出十景来。那么到底哪一个十景更美呢?换句话说,就是完整之美与残缺之美哪个更美呢?”

 

杨霞飞马上说:“是残缺之美,龚自珍不是说了吗,‘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杨霞飞突然发觉,季红梅在向自己瞪眼,马上停下来不说了。柳泽惠意识到,季红梅的名字中含有梅字,同时想起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特点:男子女性美,女子病态美,比如贾宝玉像女孩,林黛玉是个病人,于是不禁大笑起来。

 

周秋水反驳说:“是完整之美。”

 

季红梅也赞同完整之美。于是三人注视着柳泽惠,想听听他的答案。柳泽惠说道:“完整之美一般源于自然,而残缺之美一般源于人为。其实两种美各有千秋。不管哪一种美,只要赋予了传奇故事就会让人产生遐想之美。比如这个苏堤,如果没有苏轼的故事,它不过就是一条泥土堤而已。这个断桥,如果没有借伞定情的传说,它也不过就是一座石拱桥而已,……”

 

周秋水忙抢过话头说道:“这个西湖,如果没有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它不过就是一个可以划船,能够长荷花的水塘而已。”

 

“哈哈哈!”众人的哈哈大笑引得刚刚从身边走过的游客也不禁微笑起来。

 

季红梅笑完之后,透过柳丝条,环指湖面,叹息地说道:“可惜,现在还没有满塘荷叶荷花,无法体验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装;也不是雨天,无法感受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淡妆。”

 

周秋水拍手赞道:“讲得好啊!红梅”并随口念道:“西子不知何处去,翠堤碧水惹人思啊!”

 

大家听后,不由得点赞说好。这周秋水还真是才思敏捷的姑娘。柳泽惠说道:“西子不在,有秋水与红梅啊!”一时诗兴大发,沉思片刻说道:“荷叶碧尽迎秋水,雪花白透现红梅啊!”

 

柳泽惠吟完后,仰天笑步前行。身后留下阵阵嗔怪之声。杨霞飞则在身后大喊叫绝,并引得一群游人驻足回望。三人快步赶上了柳泽惠。

 

季红梅惬意地笑着说:“柳叔叔,您可真是个老顽童,拿我和秋水比西子,寻开心吧!”

 

周秋水接着对柳泽惠,俏然一笑地念道:“画桥静塔无东坡,潋波拂柳有泽惠啊!”说完掩面侧身而笑。柳泽惠对周秋水指手而笑。季红梅则是弯腰而笑。杨霞飞一边大声叫好,一边快闪相机,将三个人的笑态拍了个够。

 

众人漫步苏堤,只觉翠风阵阵、芳草萋萋;倚桥捉迷藏,花木缤纷;醉步似梦,欢笑如歌。可以说,苏堤之游,实在是令人赏心悦目,爽心惬意。四人说笑着来到雷峰塔前,只见七层宝塔,锥顶闪光,通体黄亮,檐翘八角,铜铃串挂,摇曳叮当,令人追昔怀古,思绪悠长。

 

众人伫立塔前广场,感怀万千。周秋水突然叹息地说:“白素贞应该不在塔下了吧!你们看这座塔,修得多么坚固。如果还在塔下,只怕永无出头之日啊!”

 

看来,白素贞千年等一回的爱情故事,已经深深打动了周秋水。杨霞飞忙说:“不在了,早就升天。”

 

季红梅笑着对周秋水说:“秋水,你别为她操心了。她住在塔下好好的,上塔顶还有电梯坐呢!”

 

柳泽惠开玩笑说:“说的是。当年白娘子被镇雷峰塔下,完全是冤假错案。现在已经平反了,并获得了国家赔偿,法海也被送进了蟹腹监狱了。”

 

大家都笑了。周秋水又说道:“那个软骨头许仙,应该怎么处理?”

 

季红梅愤恨地说:“让他净身出户,永不录用。”

 

杨霞飞大喊叫好。周秋水高兴地说道:“霞飞,快给我们拍几张照片吧!”

 

众人照完相之后,说笑着来到售票处,各自付账买票后,手拿门票向塔门入口走去。柳泽惠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为了丰富人们的旅游生活,继承传统文化,为什么不来一个门票奖励的飞花令活动呢?柳泽惠的这个想法,在后来的灼惠事业中得到了实现。

 

这时,杨霞飞说:“我们是先乘电梯直上塔顶观看,还是从下往上逐层参观?”

 

周秋水说:“先到底层看起,参观一下白娘子的旧居吧!”

 

季红梅说:“先上塔顶赏断桥。”

 

双方各执己见,僵持不下,都看着柳泽惠。柳泽惠笑着说:“我赞成秋水的。先到塔底参拜白娘子的旧居。如果白娘子在家,就请她一起上塔顶,听一听她当年在断桥的故事。”

 

周秋水高兴地挥舞手机叫好。季红梅嘟了一下嘴唇后也点头同意。杨霞飞忙说:“还要问一下白娘子,到底是谁借伞给谁的。”

 

这时,一位在杨霞飞身边的小女孩听到后,说道:“我听妈妈说,是白娘子把雨伞借给了许仙。”引得周边游客都哄然而笑。四人伴随着笑声,就近参观起四壁被玻璃笼罩着的宝塔遗址来。在遗址二层,可以俯视整个遗址全貌,是参观宝塔遗址的最佳位置。面对堆堆黄土和残砖断瓦,让人追思不已。

 

这时周秋水指着满地的祈福钱币,悄声说道:“人们抛撒钱币,是为白素贞祝福,还是在为自己祝福啊?”

 

季红梅悄声笑道:“这是在为白素贞扶贫啊!”

 

柳泽惠与杨霞飞不觉苦笑起来。没办法,“保护遗址 请勿抛物”的醒目警示标语也没能阻止游客的祈福行为。参观完宝塔遗址后,四人来到宝塔暗层。《白蛇传》故事浮雕展现在众人眼前。那激 情燃烧的断桥相遇,缠 绵缱绻的红烛共剪,义无反顾的仙山盗草和哀怨绝望的水漫金山,都历历在目,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季红梅提议从外廊爬梯而上。大家都点头同意。于是随人流逐级而上。在依次参观完宝塔二、三层所展示的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和彩绘壁画之后,众人来到了第四层的“西湖十景”画展室。首先观赏的是,被称为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图。该画描绘了早春的苏堤上,柳丝团簇,亭桥隐现,湖波如镜,令人叹为观止。其余画作均各有特色,尽显婉约俏丽之美,令人流连忘返。

 

“西湖十景”画的创作始于南宋,盛行于晚明。它们不仅仅是一幅幅自然实景画,更是人文景观画。因为画景的背后都有着众多的歌谣、传说、典故,是杭州西湖千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画景的取名,秀雅、柔媚、温润、幽玄、舒缓,尽显如梦如愁的江南文化气质和意蕴。创作者们各显绝艺才情,将景融于画里,画映于景中,造就了赏画思景,观景想画的美妙效果。

 

众人静观“西湖十景”展后,走出画展室。杨霞飞说道:“现实中的西湖十景比画中的西湖十景漂亮多了。”

 

季红梅说:“这是自然,古画依旧,而现景则在与时俱进。”

 

柳泽惠笑道:“这古画依旧,正显示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让人感怀的韵味。”

 

众人一边点赞,一边登上了五层楼,仰望穹顶,只见从一朵金灿莲花卷边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又沿光线聚集到内嵌金身佛像上,置身穹顶之下,顿感佛光笼罩,法力无边,不禁令人合十祈拜。听旁边的导游介绍,这些金身佛像为印度的阿育王,数量总共有2002尊。这个数字寓意为2002年重建此塔。

 

众人在感受佛光普照之后,来到塔顶观景层,只见西湖的风景尽收眼底,断桥苏堤遥相辉映;三潭柳浪尽收眼底。柳泽惠凭栏俯瞰渺渺湖水,顿生魏武挥鞭之感,指点江山之意,不觉有感而发:

“画中十景换旧容,淡妆浓抹添新颜。

荷叶碧尽迎秋水,雪花白透现红梅。

忧愁如烟随风散,绝情似尘伴雨净。

捧心西子泛舟笑,怨眸素娘借伞欢。”

 

周秋水拍手点赞:“好诗,绝妙好诗啊!”

 

杨霞飞大声附和。季红梅边叫好边问道:“这捧心西子作何解释?”

 

周秋水忙说:“这西施有心痛的毛病,一旦发作,就捧心皱眉头,众人见后,更觉好看,因而引来东施效仿,贻笑大方。”

季红梅点头表示领会,紧接着又微微皱眉,看向柳泽惠问道:“我只听闻过西施浣纱的典故,可从没听说过她泛舟的事儿啊?”

 

柳泽惠笑了笑,并未作答,只是将目光投向周秋水。周秋水心领神会,笑着对季红梅说:“红梅,这是柳叔叔希望西施能和范蠡一起在五湖之上泛舟归隐呢!”

 

季红梅恍然大悟,感慨道:“原来如此,用得妙啊!”

 

柳泽惠瞧着她们俩一来一往的问答,满是趣味,又想到她们都即将收获美好的爱情,心中一动,随即吟诵道:

“烟波秋水伴霞飞,俏艳红梅映黎明,

四季西湖美如画,八方游人尽开笑。”

 

其中“黎明”谐音李黎明,暗指季红梅与李黎明将会成双成对。三人听后,既觉得欣喜,又有些不好意思,脸都微微泛红。杨霞飞见状,赶忙招呼大家一起拍照留念。拍完照后,就听见周秋水轻叹一声:“这西湖十景大多和季节时令紧密相关,咱们来得不是时候。像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曲院风荷、苏堤晚春,还有这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以及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致,都看不到了。”

 

杨霞飞急忙接话:“我们可以晚上再来观赏呀!”

 

柳泽惠摇了摇头,解释道:“三潭印月晚上是不开放的,它的开放时间截止到下午五点。其实啊,只要心中有美景,那么景色也就不分四季早晚了。”

 

季红梅笑着附和:“对对,咱们现在还能去看双 峰插云,去柳浪闻莺逛逛,到花港观鱼游玩,再去灵隐寺感悟禅意呢!”

 

柳泽惠补充道:“关键还是得看时间是否充裕。要是时间足够,不仅能赏遍这传统十景,就连新十景也能一一领略。”

 

柳泽惠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三点了,便提议道:“大家照片也拍了,感慨也抒发了,要不咱们转战下一站?”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一同搭乘电梯下楼。在简单游览了妙音台与状元台等景观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雷峰景区。一行人来到柳浪闻莺公园,只见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柳条随风轻舞,当真是百柳成行,千柳如烟。园中不仅有黄莺轻盈飞舞、竞相啼鸣,还有其他鸟儿成群结队地栖息、翱翔。杨霞飞忙着寻找最佳角度,不停地按下快门拍照。

 

这时,季红梅突然冒出一句:“我觉得这个公园不该叫柳浪闻莺,叫柳浪闻鸟才更贴切呢。”

 

柳泽惠笑着回应:“叫柳浪闻鸟可就没什么诗意啦。这莺,也就是黄莺,也叫黄鹂,它的叫声清脆悦耳,所以古往今来,描写它的诗句数不胜数。秋水,你给大家吟诵几首听听。”

 

周秋水思索片刻,缓缓开口吟诵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映阶碧草自春 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季红梅听完,欢快地笑道:“哎呀!这么一听,还是叫柳浪闻莺更妙,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忍不住留恋。”

 

在公园里,有的悠然漫步,享受清新的空气;有的嬉戏玩耍,留下美好的瞬间;有的驻足观棋,欣赏着岸边的垂柳。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五点了。柳泽惠看了看手机,颇为遗憾地宣布:“来不及去三潭印月了,已经错过上岛的游船了。”

 

周秋水豁达地说:“看不了就算了,反正我们在雷峰塔顶已经远远看过了,而且现在也不是看月亮的时候。”

 

柳泽惠笑着安慰道:“也好,留点遗憾,下次再来就更有理由了。”

 

杨霞飞连忙对周秋水说:“秋水,下次我陪你再来。”

 

周秋水听后,脸颊瞬间泛起红晕,侧过头去,略带羞涩地回应:“谁要你陪!”

 

柳泽惠和季红梅见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杨霞飞有些不好意思,抓耳挠腮,憨憨地笑着。柳泽惠笑罢,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花港观鱼我们就不去了,说到底也就是个公园。咱们直接坐公交车去灵隐寺吧。红梅,你现在可以通知李黎明,让他下班后直接到灵隐寺附近和我们碰面,咱们就在那儿吃晚饭。”

 

于是,大家一起走出公园,来到清波站,乘坐公交游2线,向着灵隐寺的方向出发。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灼惠企业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