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泽惠点头示意林玉瑛坐下。两人落座后,柳泽惠心中一动,想验证自己对林玉瑛身份的猜测,便试探着问:“你是大学生吧?读大几了?”
女孩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道:“是啊,我在星大上学,读大三了。”
柳泽惠凝视着她,心想她在上学期间匆忙回家,想必是有急事。女孩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赶忙解释:“学校放三天假。”
“哦!是清明节放假三天。”柳泽惠这才想起来,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按照家乡“前三后四”的风俗,他一个星期前就已经给父母扫过墓了,原本还打算去伟人铜像前祭拜,伟人可是他最崇敬的人。他又暗自思忖,这女孩清明节赶回家,莫不是去祭扫亲人?
“没错,我要回家给爷爷奶奶扫墓。”林玉瑛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双眼泛起泪光,低下头去。
柳泽惠不禁轻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想断魂啊!”他有意将“欲断魂”说成了“想断魂”。
林玉瑛立刻抬头纠正:“柳叔叔,是‘路上行人欲断魂’。”
柳泽惠尴尬一笑:“对,是我记错了。”他顿了顿,接着问:“请问,你家乡在哪儿呢?”
“义乌佛塔村。”女孩轻声答道,情绪已逐渐平复。
柳泽惠顿时来了兴致,义乌可是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自己此次出游首站便是义乌,正想感受那里的商业氛围呢。他迫不及待地问:“义乌现在发展得咋样?佛塔村有啥美景不?”
林玉瑛正要回答,喇叭里突然传来检票上车的声音。刹那间,通道两边座位上的乘客纷纷起身排队。女孩也站起身来,说道:“我们佛塔村可美啦,有机会您一定要去看看。”
柳泽惠赶忙回应:“好,我肯定去你那佛塔村瞧瞧。”
“您要是微信联系我,我恰好还在村里,就给您当向导。”
“那敢情好啊!”
“柳叔叔,再见。”林玉瑛打过招呼,便随着人流向前走去。柳泽惠侧身检查了一下行李箱,等两个拎着大包的旅客过去后,也跟着人流缓缓前行。
上车后,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半小时后,林玉瑛发来一个一千元的红包,柳泽惠毫不犹豫地拒收了。
柳泽惠进入站台,按车票所示的车厢号上了火车。车厢内人还比较多。但回想当年自己上军校乘火车时,人挤人的情景,柳泽惠觉得,现今的乘车环境已经改善很多了。
柳泽惠边走边用眼光搜寻自己的55号座位,发现是个靠窗口的位置,再向座位上方的行李架望去,发现还有一个空位,心想运气不错,连忙将旅行箱放到空位上,并调整好箱体方位,以使箱体稳固,然后从箱体外面拿出从超市买的水和花生,坐下来开始吃起来。
柳泽惠吃完第一颗花生后发现,专门用于放垃圾的铁盘子堆得满满的,便将吃剩的花生壳扔在自己的落脚处。柳泽惠边吃着花生,边向窗外看去。此时,站台时钟显示21点47分,火车准时开始起发动。
十多分钟后,旅客们基本上都已找到各自的位置。有些旅客互致问候并小心交谈起来。车厢过道上,不时传来卖零食的吆喝声。
这时,与柳泽惠同坐在一起的两个中年人聊起了现在生意难做的话题来。柳泽惠打量了他们一下,只见他们风霜满面,有一个喝着水,有一个摆弄着手机,就坐在柳泽惠对面。在他们的座位下塞放着两个大塑料袋。柳泽惠这才发现他们就是进站时排在他前面的那两位拎着大包的旅客。看他们应该是去外地的打工者或者是去进货的生意人。
只听喝水的男子摇摇头说道:“现在生意真他妈难做,我进的一批货花了三个月才勉强卖完。要放在前几年,半个月不到就要进货了。”
那个玩手机的旅客也无奈地说道:“谁说不是,我也一样。所以我干脆不做生意,还是去打工算了。”
柳泽惠忍不住插话道:“你们可以开网店啊,这样就不用进货了。”
因为柳泽惠有位当老师的同事就是开网店的,他还招了三个帮工呢。
喝水的男子仍是摇头无奈地说道:“开网店?这是高科技。我们玩不转。”
玩手机的男子接过话说道:“我侄女学开网店,结果一件衣服也没有卖出去。”
柳泽惠有些不相信的举例说明:“不对吧,我的那位同事一天下单好几百呢?”
也许柳泽惠他们的对话惊动了周边的人。有个戴眼镜的男孩忙说:“你那个同事肯定请人刷单了。否则上千家店铺,根本找不到的。”
柳泽惠疑惑地问道:“刷单?”。
眼镜男忙解释说:“就是花钱进行虚假交易后,写上好评,这样你的店铺排名就会靠前。”
玩手机的男子恍然大悟地说道:“就是,我侄女也说要请人刷单才行。”
柳泽惠平常很少网购,担心地问道:“这样的话,不就是玩假吗?网购物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啊?”
眼镜男显然很熟悉网购,忙说道:“有保证的,七天之内可以随时退货。真正想做下去的网店,还是不敢发假货的。刷单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能排在前面。”
这时,柳泽惠突然想起来,女儿就很喜欢网购,还经常退货。这时,喝水的男子叹息道:“我们已经被淘汰了。网店不会开,门店又没有生意,只能打工啰”。
柳泽惠正准备说一些安慰的话。突然传来列车员收检桌面垃圾盘的吆喝声:“把盘中的垃圾倒一下啊”。
听到吆喝声,围观旅客纷纷回坐本位。坐在桌面旁边的,有的将零散垃圾放入盘中,有的将整个垃圾盘倒入列车员手中垃圾袋中。柳泽惠这一桌上的铁盘中垃圾堆积如山。一袋花生被柳泽惠吃得差不多了。列车员一眼就发现柳泽惠脚下满地的花生壳,便斥责道:“你看看,没有一个坐位像你这样。花生壳撤了一地,怎样这样不讲公共卫生啊?”
这时大家的眼光齐刷刷地投向柳泽惠。柳泽惠听到列车员的指责后,连忙说了声:“对不起,我来清理”。
说完,柳泽惠立即将桌面上铁盘中的垃圾倒入列车员手拿的袋中,看见列车员并没有带扫把,就先用脚收拢了一下花生壳,然后又蹲下身,用手将花生壳捧到铁盘内,再将花生壳倒入手拿袋中。
一阵忙碌之后,柳泽惠放好铁盘,拍了拍手,侧身向车厢后面的厕所缓慢走去。身后的列车员继续他的吆喝。
因为厕所现在有人,柳泽惠在厕所门边等了起来。柳泽惠有个习惯,就是一有时间就喜欢胡思乱想,他在想刚才眼镜男所说的‘刷单排名’的事,再联想到‘竞价排名’,这些做法都是广告宣传。再联想到以前的口碑宣传,柳泽惠立即想到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来:广告宣传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强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所宣传的产品,而口碑宣传则是通过较长时间的用户体验而让消费者主动接收和长期认可。
这时,咔嚓一声打断了柳泽惠思考。厕所门被人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名高个子。当四目相对时,柳泽惠发现走出来的正是那个霸坐的盖头男。盖头男显然也认出了柳泽惠,随即“哼”了一声,擦身而去。柳泽惠没有与他计较,上完厕所后回到了座位上。
此时,列车早已进入夜间行驶,旅客们大多都是昏昏入睡的状态。那两个拎包男子也停止了闲聊。柳泽惠将手机和证件放入夹克衫的内口袋中,双臂护胸,双眼微闭地靠坐仰睡起来。
柳泽惠并没有真正入睡,继续思考着广告宣传的问题来,在内心展开一段对话。
问:为什么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广告宣传呢?
答: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商品并被购买,才能快速获利,并打败竞争对手。原因是同类型的产品太容易生产了,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同时冒出来。
问:那又如何让消费者下决心购买呢?
答:只有在宣传的内容和方法上做文章。比如,夸大产品功效、请名人代言、播放煽情搞笑节目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可以说广告宣传无时、无处不在,简直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一个明显的例子,只要你打开浏览器,就会不停地弹出广告窗,只要开手机,就有数不清的短信和电话。真是防不胜防啊!
柳泽惠将这种主要依靠广告宣传来实现商品交易的活动定义为广告经济,并认为,这种广告经济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首先,广告宣传是需要成本的。它的制作与传播是需要浪费资源的。而这些资源的消耗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并没有任何实质帮助,反而会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因为广告费毫无疑问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其次,广告宣传会诱惑人们去追求超越实际能力的欲望,象鼓吹过度消费和为消费数字狂欢的消费节即是如此。在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中,你能看到,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至于生活用品,几乎见不到。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全社会都在不遗余力地助推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泛滥背后,就是毒广告横行的客观现实。为了利益,它们往往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搅乱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毁掉整整一代人,也在所不惜。
广告正疯狂地煽动人们无脑消费,甚至将消费与身份、阶级、品味、智商、爱情、亲情统统联系在一起,引发过剩产品的生产,从而消耗宝贵的地球资源。
受广告影响最深的就是女性。她们深信广告的夸张宣传,导致她们宁愿单身也不愿将就,比如,她们深信不愿为女人大手花钱的男人就是不爱她的男人。她们深信房地产商所说,女性必须拥有自己的房产,否则就没有家的安全感;她们深信西餐厅老板所说,爱她就带她去高档餐厅;她们深信化妆品老板所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她们深信名牌包老板所说,女性值得拥有一款昂贵的奢侈品手袋。这些言论就像地铁上的算命先生一样,让人听得心潮澎湃。这些话语让人感到非常满足,仿佛有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然而,很多女性在这些赞美中失去了自我,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开始追求起精致利己的生活来。如果一个普通女性经常听到这些赞美之词,她的想法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要求的择偶条件远远脱离现实生活需要,但她们深信了广告的宣传,选择了宁愿单身也不愿将就。
广告宣传的虚假信息,损害了人们心身健康,由此引发的案件屡屡出现。
最后,靠广告宣传吃饭的媒体会联合起来,并在外部反华势力的支持下,摸黑和攻击我们优秀的民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从来不出钱请媒体作广告宣传。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或者减弱广告经济呢?柳泽惠想着想着,不一会,便迷迷糊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