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贵,你这问题,可又问错了。师门有教,修习一说,专门对应五感之术,乃强起于弱,大生于小。虽然我们宗门没有此类功法,但我们最好避免弄混而贻笑大方,切记!而修炼一说,才对应一干功法秘术,乃无中生有,有生于无。你应当问——你的修炼无须开灵,现在仍可修炼——才对。而我的回答,然也!正如方才所说, 我的法力源自内在,只要意识尚存,就不会断绝。进度之所以缓下来,只是在冥地的吐纳效率,不可同日而语……嘿嘿,我怎么感觉在教徒弟呢。事实上,抛开两种绿引不说,我的本事,可差你一大截。光你那一手飞碗接物,就够我学的了。要是让我恩师知道,只怕也不会选我通冥,他巴不得亲自过来吧。正好,他一边向你学习,一边对你教授,让你不再孤陋寡闻,一举两得。”
教徒弟?
项坚虽大言不惭,但丁贵内心却是认可的。
自己可不就在跟他边学边悟么。
而对方,同样有此想法……
怪不得凝神诀上,一直用字都是修习,可不就是专修意念之术么?
这下终于能确定了。
须知不久前,自己才注意到“炼”与“练”的区别。
不想,马上又得知“修习”与“修炼”有别,还真是颇多讲究,甚为及时。
很明显,对方不类少年那般有誓言约束,所以敢于吐露平生所学。
而且,其所修炼的,定然是和吐纳相关的法力。
“好了,我知道自己寡闻少见,远不及你。若你生前没什么誓言约束的话,还请仔细说说你的修炼功法……放心,我的上好法诀,也不介意传授给你……这样很公平吧。”
不就是交换吗?
以对方的尘世修炼法术,换取凝神诀,各取所需罢了。
恐怕少年结识对方,又提及自己,便有此打算。
因为少年很清楚他丁贵,对于各类法诀及法术的研习渴望,是有多么强烈。
哪怕,对方的法术,极可能毫无用处。
毕竟,项坚亲承不如自己。
居然,连飞碗接物也当成了不得的法术……
“当真?那可太好了,正好免去我的一番口舌之苦。要是早知如此,昨天,我也不会费心去和小九交代了……那我就再简单说一说吧。不过,得有言在先,我所说的一切,只是个人见解。毕竟,我们尘世并没有记载过真正仙人,一切流传,未必作准。如今看来,各尘世千变万化,连同环境周天都可能不一样,又何来一定之理?适于我者,未必适于你呢。当然,到了冥地,应该趋同,也不一定……但是,我只会说一遍,你能不能明白,也莫要多问。我可不想真当了你的师父,那样岂不折煞我了,哈哈……”
项坚果然大喜,又玩笑几句。
果然和小九有什么交代。
见丁贵点头,才转而郑重道:
“在我们尘世,修道之人颇多,所以我们所修的功法,也是名目繁多。但除了一些旁门左道之外,本质上来说,便只有一种,统归蓄炁术。炁者,体内精气也。任何世人出生后,都会随身自带,贮存于肌体各处。事实上,连魂魄之中,也无法缺少。或者说,此炁,根本便是魂魄自带。它一旦随婴儿降世,存量便已既定。从此以后,若无机缘,只会消减,不会增加。而且,每人个的炁,有强弱之分,并不均等。唯有极少之人,能自我察觉并调动之。还有少数之人,经过长久修炼,也能察觉。像这两类人,便颇具修道之资,特别是前一种,堪称天纵之才。但现在看来,最终成不了仙,也不过如此罢了。在有生之年,他们未必能蓄起足够精气……你可能也听出来了,此炁,实际关乎寿命,多者则长寿,少者则命薄。不错,正是如此。所以,我们尘世中各种修炼者,包括我们修道者,才想尽办法增强自身精气,也为了挖掘出更多精气。因为,它就在体内,就看谁能更多的发现并利用起来。”
说到这,项坚稍饮一口,润了润口舌,才道:
“罢了,时间有限,这些不甚相关的,我就不再多说,还是说回蓄炁术吧。此术,分支极多,据我所知,便有三类术法最为主要,分别是炼心术、炼体术和炼气术或炼魂术。毫无疑问,三种术法所积蓄的精气,实为一种,但却成了,我们尘世道者三大宗派划分的依据。只是因聚炁所在不同,产生的效果各异,而叫法也不一样。顾名思义,炼心术,聚炁于心,是以心炼气。以食补、药补、丹补等为主,辅以气术,达到一定强度,便能施法。此处的‘心’,并不是单指脏器之心,而是五脏六腑全部。而‘气术’,便是炼心功法。这你能理解吧?”
项坚又顿住,稍作喘息。
很贴心,实际是为了给丁贵一点消化时间。
见差不多了,才道:
“同理,炼体术,聚炁于体,是以肌体上的气穴经脉,来蓄养精炁,以强身健体为主要修炼手法,融合武学技法,辅以气术。最后一种,也是我的师门一直修炼之术,乃聚炁于魂,即脑颅某处。也只有该种法术,才能阴阳不忌,但不足之处是最难出效果。此术,以自身吐纳为主,气术为辅,来达到蓄炁目的。吐纳又分两种,口鼻吐纳为主,肌体吐纳为辅,如泡药浴等。你也许会认为,这和炼心术的食补,或炼体术的锻练,从手段上来看,岂不相当?对吧。那可大错特错了。笼统来说,炼心术和炼体术,所蓄之炁,皆存于肉体之内。但炼气术,所行精气,实则贮藏于脑腔之中。哪怕阴阳两隔,环境大变,此炁,依然会转存于鬼物脑洞,而且能借助冥地环境继续增强。只是,如今看来,效果不如尘世理想罢了。吁……好了,又渴死我了……你的法术呢?还不交出来。”
似完成任务一般,项坚长喘一口气,佯装急切道。
毛躁得有点像调皮的孩子……
但丁贵算是听明白了,蓄炁术的简单原理。
此炁和少年尘世的元气,表面来看,颇有相似之处。
不仅能够贮存全身,而且修到一定程度,都能够驭使随心,施放各类法术。
但实际上,二者差别极大。最本质的,精炁源于自身,存量既定,只是“开采”出来,越修越强,似乎可以谓之修习之气。而元气源于外界,贮于下丹田,乃是仙阳的前身,越修只会越多,当得起修炼之气。当然,这两种提法,只是根据先前对方所说,稍加变通,未必真有此种说法。
“不急,修魂法术便装在我脑中,随时可以给你。但听君一席话,除了获益匪浅,我倒有两个疑问不得不提。其一,便是你自己刚才强调的修习与修炼区别,怎么上一番话中也搞混了?难道,不是应当称修习蓄炁术吗?”
明知对方强调过不准提问,但丁贵仍是无法克制,便问出来。
想必,此问,对方当无法回绝。
既然这些都是常识,那就得一次性弄通透,以免以后再有丢人之举……
“噗……好小子,都会学以致用了,哈哈……“
项坚听罢,不由得喷洒一口。
果然没提先前拒问之语,只乐道:
“那我再给你解答一回吧。炁者有成,的确能不同程度地增强五感,也具有技法之效,但其本身并不属于五感,更不能单独当作五感之术驭使。这是事实,所以不能称修习。虽然我们普遍认为,炁是魂魄自带。但也有传闻,它非常神秘,可能是尘界之气转化而来,或有人说,是冥界之气转化,不一而足……但于每人身上,其总量是一定的,由个人自身决定。再怎么修炼,都无法改变,所以这算是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听闻仙人难出,可能这便是最重要原因。万幸的是,修炼蓄炁术,会增强炁之强弱,也会将体内隐藏之炁,一丝丝探究出来。炁每增强一分,或每多探出一分,实力的进步便明显一分,所以这也提供了两种修炼途径,让修炼者多了一种方向选择,呃,扯远了……难怪你会误解,莫不是以为炁是由强起于弱,由大生于小?定是因此缘故吧。嘿嘿,须知我曾问过恩师类似问题,可难不倒我……你应该这样想,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终其一生,并不知道体中藏炁,这也是事实。根本发现不了,自然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称为修炼,便无不妥了。”
原来如此。
魂魄的神秘,两界的神秘,的确不是简单想象便能理清。
丁贵听过便记于心底,马上又问道:
“那再劳烦解释一下吧,我的第二个疑问是……”
“等等,丁贵,莫不是我刚才说,没感受到你的求知欲,你便要当面表现一番么?我可是将蓄炁术和盘托出,难道你还只给我一个充饥画饼吗?那可不成!”
不待问完,项坚便打断道。
“哦,那好吧……我先传你修魂之术,你可有纸笔?”
既然对方如此在意,那便先传凝神诀好了。
其实,其所说虽多,却全与修炼相关,真正的蓄炁术,却没道出。
但,自己并不在乎先后。
“要纸笔作甚?”
项坚竟疑道。
“自然是让你作记录之用。我的凝神诀,共有一千两百字,没有纸笔,你要怎么记?”
不会吧,难道对方和少年一样,也是个天才?
“笑话!别说一千两百字,就是一万两千字,身为修道者,也会过耳不忘。在我们尘世,但凡有过修炼之人,都能办到!难道,你竟敢如此小看我?”
项坚忽然不满道,似遭受了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