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毕业季(七)
书名:风雨丽人路 作者:燕笑语 本章字数:3258字 发布时间:2022-11-28

早晨,班主任领着齐莹和她的实习搭档到了初二145班的教室。这是一群13,4岁的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活泼好动,齐莹他们一进去,教室里就一阵骚动。


语文老师是个女教师,40多岁了,原来是教高中的,刚接这个班不久。接下去的两天,都是先听语文老师上课。


下了课,一群女同学围着齐莹,问长问短,对齐莹似乎有种天然的亲近。


 “你不象老师,象大姐姐。”


“现在这个语文老师一点也不好玩,太严肃了。”


 “希望你能早点来给我们上课。”


“你们要在这里多久啊?”


“以后你们就教我们班吧,不要走了。”


齐莹看着这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仿佛自己也回到了中学时代……


班级去植树,刚下过雨,道路泥泞,路途遥远,同学们都自己骑自行车。


车子停到山脚下,要经过一条泥泞的田间小道,才能开始爬山。齐莹穿着平跟皮鞋,几乎挪不开步,心中不免有些着急。


班主任路过齐莹身边,对她笑笑,说:“齐老师别急。”


然后转头对一位女同学说:“你陪着齐老师,不用赶路,安全第一。”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可树差不多已经种完了。


班主任看到她,笑了:“齐老师,呆会我们一起走吧。我载你。”


回来的路上,齐莹坐在班主任的自行车后座上,两人边走边聊。


从班主任这里她了解到不少金堂镇和学校的信息。金堂镇是西南州的四大镇之一,交通发达,通火车,铁路和客运都很发达,是西南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到西南州的首府青凤和西南州的重要工业城市柳城都只需要乘2个多小时火车。


这两年,从北方到金堂做生意的人不少,镇上的商业很发达,每年都开些南北货交易订购会之类的。班上的同学家都是镇上的,大多数家里都自己开小店做小生意,经济条件都不错,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不高,觉得以后孩子都要接自己家里的生意的,学习过得去就行。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也不是很上心,班级的整体成绩不算好,但学生们思维都比较活跃。


班主任有个很少见的姓,呼延,单名一个旭字。其实比齐莹大不了多少,两年前刚从西南州师大物理系毕业。高个子,剑眉朗目,是个英俊挺拔的男人,人群中很出挑。


几天相处下来,齐莹隐隐觉得这位班主任对自己似乎有某种超乎寻常的好感,总之对她很耐心。但愿是自己的错觉吧,齐莹想。


平江县和紫田县相邻,坐班车二小时就可以到了。趁着没课,齐莹请了假,回了趟家。满以为爸爸妈妈都在家的,满怀期待回到家里,却见房门紧闭着,吃了个闭门羹。


齐莹去了场部医院,想找爸爸。


“齐医生啊,他去深圳了。”


“什么时候的事?”


“两周前吧。”


爸爸请假去深圳了,并且已经去了两周了。齐莹的心情一阵低落,家里也没有写信告诉她,她一点也不知道。爸爸一定是到哥哥那去了。


没有钥匙,齐莹进不了家门,只好爬房门。她从门上方的窗户翻了进去,从里边打开了门。然后到小卖部买了鸡蛋,又到自家菜地里摘了一些豆角,西红柿,简单地炒了两个菜,煮好饭菜,妈妈回来了。


妈妈拿出爸爸的信给齐莹看。原来,场部医院改革,爸爸的待遇降到了一般医务人员的水平,一个月工资才170元----这要人怎么活下去?欺人太甚了。正好哥哥在深圳的那个小诊所说缺医生,一个月1000元工资,包吃包住,爸爸就请了假过去看看。


“爸爸现在是请了两个月的假,如果那边待得好,就回来办停薪留职手续。”妈妈说,“现在场里的工资这么低,你马上毕业也要用钱,不去就在这等着饿死了。”


齐莹心中悲凉:爸爸都近60的人了,本来是该享福的年纪,却还要奔波劳碌。如果不是她这么不安分,想着毕业不回紫田,不当老师,爸爸也不需要操心那4000元的改派费,之前还借了2000元跑分配的活动费,还没还上呢,还有前几年哥哥读自费医专也欠下不少债,场里的工资又这么低,真的是要逼死人。


齐莹心中难过,更希望自己早点毕业,能早点为家里分忧,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妈妈又在念叨:“如果你同意嫁给华声,房子有了,还可以帮跑分配,家里也不用这么紧张了。华声也是师大毕业的啊。两家又是世交,知根知底。也不会担心嫁过去受气。” 齐莹不作声。


妈妈继续说:“刘春哪点好,毕业了对你也没有一点帮助。”


齐莹心中好难过。她欠父母的太多了。她发誓,她会还,尽管她知道很有可能她一辈子都还不清。


可是她是不可能答应嫁给华声的,她就是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志。牺牲自己的爱情选择权利,她做不到。那样的生活对她而言生不如死,她也不能忍受。毕竟她是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子,毕竟她不是商品。


离开紫田县时,妈妈送她出门,给她煮了几个鸡蛋,还硬塞给她300元钱,其中200元还是找人借的,“这钱你省着点花,妈妈也没有钱给你了,到时你到青凤跑分配会用得到。”


齐莹鼻子酸酸的,妈妈毕竟还是爱她的,虽然埋怨齐莹不会享清福,但妈妈也了解齐莹的脾气,不会真的强迫她。


3月14日,齐莹上第一节正式的实习课,上的是《背影》,语文老师和齐莹的那位男生实习搭档在教室后听课。


虽说之前在师专附中有过小实习,但不算正式的上课,现在这才是第一次正式的上课,齐莹心中有些发慌,她在心中稳定了下自己的情绪,总算把第一节实习课挺下来了,她自己感觉中规中矩吧,她希望自己下一节课能表现得更好。


晚自修时,齐莹下班级。一进教室立刻被同学们问个不停, 提的问题不光语文科目,其他数学,英语都问遍了,英语齐莹还能应付,遇到提问数学问题的,就推给了自己的实习搭档。


一节晚自修下来,齐莹已经口干舌燥,想想真正的老师们天天晚上晚自习要下班辅导,真的太不容易了,太伟大了。


一个男生问齐莹:“老师,毕业后你想干什么?”


“当老师啊!”


“老师,你那么好看,当老师太浪费了,你应该去大公司,当老师没钱,还整天站在那里,吃粉笔灰……”男生说。几个男生在他身旁附和。


齐莹一下语塞,不知如何答话。她很想和他们说,其实钱是次要的,选择一份工作首先得看你自己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份工作,那样才会有激情。但终究是没说,她想等他们长大了,会自己悟出来的吧。


3月17日早上,上《听潮》,一节课准备结束时齐莹发现漏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只好又拖堂讲完,下了课,她觉得自己很窝囊,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下午开主题班会,“为什么来学校读书”,齐莹的搭档主讲,齐莹最后总结了一下,又给学生分组布置了出黑板报的任务。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


齐莹想给洪军打电话问问工作单位的事,但学校没电话,只好作罢。


这天齐莹收到了爸爸寄自深圳的信。信中说:


阿妹:

爸爸到深圳已经将近10天了。我多次打电话到学校给你,然而打不通。想寄信到学校,又怕你实习去了,这封信暂且寄到金堂中学,收信后赶快复信。


我和哥哥在的这家诊所,是挂靠在边防武警某支队下边的。诊所就在支队里边,安全很有保障。这个诊所专门采用中药治疗乙肝、胃痛、胆结石、甲亢。老板是我们林州(西南州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以药材批发著称)人,主任医师,过去他曾三次到深圳下海,但都失败而归,91年再次到深圳,靠治乙肝打入市场,现在在青凤已经买了房,资金也不下50万了。这两天,从青凤来了一些医师,找不到工作,都来找他帮忙。林州人在深圳开办诊所的有60人以上,大部分身家都在50万以上。


我在这里三个月为试用期,包吃包住,每月工资1000元,满期后看工作成绩提高工资,有副主任职称的可提高到1500—2000元一个月。在深圳,只要持有主任医师职称,就算国家科技人才,随便到哪个诊所打工,每月都能拿3000元以上。如果能吃苦耐劳,有资金,有中医知识,自办诊所,几年下来,几十万是能挣到的。


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打工只是学别人的先进经验,最终,还是要自办诊所,这才是出路,也只有这样才能甩掉贫穷帽子。


哥哥由于没有职称,工资一直提不上来,我也一直叮嘱他工作之余再进修本科文凭。就怕他没有事业心,坚持不下来。


我们早上8点--12点上班,下午2点半—6点上班,总体上工作不算太累,生活水平也过得去,你无需担心。我请了两个月假,假期期满再回来打停薪留职报告到明年9月份,明年9月份我也到退休年龄了。


你实习回到学校后,我再寄钱去给你。收到信后,请及时回信。祝你


安康!

实习顺利!


1994.3.10

 

知道爸爸的情况 ,齐莹也放心了。她想爸爸一定是报喜不报忧的,如果待得很好,他就不会有“最终,还是要自办诊所,这才是出路”的感叹了,寄人篱下,为人打工都不会舒服到哪去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雨丽人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