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神仙最近很忙,他作为陈树藩的第一智囊,自然每天想着怎么对付民军。一见李志行来,也就是几句寒暄,志行提到明年自己毕业的事情,刘神仙满口包票。
李志行提出想见见陈树藩,刘神仙则说恐怕树藩最近心情不好,李志行问为啥?
原因无非一是遇刺,二是反军的事。
李志行一听遇刺,立刻大呼小叫,“这还了得,师兄遇刺?我更要去看看师兄!”
刘神仙无奈,只好陪着前往,而李志行又不嫌麻烦,给陈树藩买了不少礼物。
陈树藩倒不似刘神仙那般焦头烂额,见志行来看自己,跟志行谈了一会话。志行关心地说“师兄要注意安全呀!”,陈树藩则大无畏地说“些许小鱼小虾,翻不起什么风浪!”,又让志行认真学习,早日回来为政府效力,还一再叮嘱志行多拉些人回来,到时候有赏,至于啥奖赏倒没说。
有这些就够了,赶快回三原吧。
李志行回到三原,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听取各方面对保卫工作的安排,却忽报有人求见,问是谁,来人只说是老朋友,见了自然知道。志行便让进来。
一会,进来两个人,志行一看,却是胡景翼手下的张义安和一个随从,两人都是便衣,而且帽子压得很低,显然不想被人认出。
李志行急忙屏退左右,然后问道“义安哥,你怎么来了?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去看你。”
张义安现在是胡景翼手下的营长,奉命驻守三原。
张义安笑笑说“志行,我这不来先看你了嘛!”
随后落座叙话,原来张义安是来借东西的。借啥?枪支弹药,想借50枝步枪,再借点弹药。
这是为啥?怎么借起弹药来了?李志行说完,不禁看了看张义安的随从,张义安笑笑说“志行放心,这是我手下的邓宝珊连长。”
志行笑笑说声“久仰!”,邓宝珊也笑着回礼。
至于借弹药的理由,张义安说自己太穷,想来打打李志行这个小老弟的秋风。
李志行脑筋急转,张义安莫不是要搞什么事?最近陈树藩派了手下旅长曾继贤,带了一团人马进驻三原,两人莫不是起了矛盾?
其实李志行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事还得从耿直说起。却说耿直兵败西安,与郭坚汇合,打出“靖国军”旗号,又转战白水、岐山等地。
陈树藩除了派亲信部队围剿之外,又故伎重演,以夷制夷,派胡景翼去打耿直。
不料胡景翼到岐山后网开一面,放耿直跑了。
陈树藩本来就不信任胡景翼,但却立刻加封胡为“渭北剿匪总司令”;另一面,却派亲信带兵到三原,打算将胡景翼的部队“请”出去,直接接管三原,压缩胡的空间。
张义安比胡景翼激进得多,如果说胡此时还在等待机会,张则早就有想揭竿而起了!所以曾继贤一让他让出防务,张一面假装同意,一面就开始暗中布置。
陈当督军后横征暴敛,以致民生糜烂,对陕西人也没啥好处。而且三原一定不能让陈树藩的部队进来,那时候自己将十分被动!所以,他们要打陈树藩,李志行并不反对。
那么,自己要不要趁机加入呢?
李志行想了想还是放弃了,目前的局势,其实是一趟浑水,此时自己貌似主动,但如果一动,就会很快陷入被动!因为自己同这些民军不同,自己有必守之地,比如汉堂新城。
张义安看李志行半天不语,就笑着说“怎么?志行,为难了?”
李志行笑了笑说“义安哥,不为难!我给你50枝最新的毛瑟枪,2万发子弹。”
张义安闻言,鼓掌大笑道“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别人不了解你,我还能不了解吗?”
志行笑笑说“老哥过誉!你和景翼哥那里联系畅通吗?”。
张义安听后一愣,随即笑道“畅通,三原离富宁又不远!”
志行听后不再问什么,便和张义安商定了军火的秘密交付方式,张、邓二人就急急走了。
等张义安走后,李志行立刻找来赵定安,安排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收拾枪弹给张义安。第二却是安排所有武装人员,守好新城的各个要点,悄悄把机枪架起来。并传令,不管谁的队伍,胆敢攻击汉堂新城,就往死里打!
因为汉堂新城不比三原老城,没有城墙保护,兵乱之下很容易受到攻击。
随后志行又想了想,让赵定安安排了20个师侄,“回镖局去好好练练功”,分批回,都带上枪。还让给镖局带话,说自己过几天回镖局。
安排好这一切,李志行哪也没去,亲自坐镇汉堂新城。
到第三天晚上,三原老城枪声大作,间有炮火的声音,响了一夜,天拂晓时,一队残兵冲出三原北门,想窜入新城。
李志行借着晓光仔细观察,原来是陈树藩的手下大将曾继贤。便让自己这边放了一排长枪,因为远,倒是没打着人。
曾继贤一看新城不让进,直接带着残兵败卒奔西安去了。
据说是张义安以一营之力,打败了曾继贤一个团,加上一个旅部的人马!逃出来的,也就是李志行看见的那近百苗人,其他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
李志行不由赞叹张义安真是一员猛将!
此战,张义安缴获大炮两门,重机枪3挺,步枪1千多条,子弹6万多发,军马上百匹。
张义安此战算了赚大了!不过他也没有提给李志行还枪的事。
当然,李志行也不要,现在革命正需要,我本来就是准备支援革命的!再说了,这种乱世,谁借了军火回还还回来?借的时候,李志行就没抱啥希望。
当天,胡景翼、曹世英就带领人马分别从富宁、耀州赶来,与张义安合兵一处,不少民军也纷纷赶来,不过却少了一位英雄,那就是在西安起事的耿直。
原来耿直从岐山出来后,与郭坚、高峻汇合,又去攻打蒲城。
蒲城只有陈树藩亲信李天佐的一个团,本来攻破蒲城问题不大。但碰到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城里忽然多了胡景翼手下岳维峻的一营多兵马,而耿直完全不知道。
话说岳维峻营,本来是胡景翼奉了陈树藩命令,派到蒲城附近支应差事的,但由于岳维峻家在蒲城县内,提前带了卫队进城回家,一起进城的,还有归岳维峻管辖的李云龙营。
顺便说一下,这个李云龙,就是历史上与杨虎城“二虎守长安”的李虎臣。
耿直作战勇猛,很快占领了蒲城西城。
但乱军作战,当时胡景翼又未举义旗,敌友难辨,最后岳维峻和李云龙也加入了护城之战,结果耿直于乱军中不幸中枪身亡。
真是弄巧成拙!
耿直本来也是民军中的一员猛将,辛亥时与郭坚共同组建的“冯翊军”,是一股重要的革命力量。后来在西安举义反陈,以600人与陈树藩3千人激战两天两夜,还能带队安然而去,足见其勇猛。其人枪法又准,素有“枪夫子”之称,这番死于乱军,实在是陕西民军一大损失。
胡景翼一回三原,就忙着和各路民军开会。过了几天,民军在三原重举“陕西靖国军”大旗,却还是选不出一个统一领导,靖国军仍分为左、右两翼,曹世英统领左翼,胡景翼统领右翼。
李志行既然决定不去趟这浑水,所以有了时间,便去了到会友镖局去见了众人。魏金仲这才知道,志行之前给镖局派了20个枪手的用意:志行这是为了保护镖局周全,所以看着这个小徒弟满眼欣慰。
志行随后又去见高三老爷子,高三老爷子还在研究那杆铁枪。
还有一件事,就是志行在镖局遇见了刘二旦。就是之前因赌博误事,被李志行当众开除的刘二旦。
刘二旦当时正在门口扫地,一见志行,急忙恭敬地问候“小师叔!”。
志行一看是刘二旦,就问“二旦,怎么你在这里扫地?不让师弟们扫?”
“我这会没啥事,就扫扫地。”二旦一边说,一边伸手帮李志行推开镖局半掩的大门。李志行忽然发现刘二旦左手无名指少了一截,就开口问道“二旦,你手怎么了?”
刘二旦急忙将手藏在身后,脸红着说“没啥没啥。”
李志行觉得奇怪,但也没多问,就先进镖局了。
后来听大师兄魏振山说,刘二旦的手指是自己砍的,原因是发誓戒赌。
原来,刘二旦自从被李志行开除,回到镖局老实了一阵子,但很快又故态萌发,押镖途中又去赌博,结果打乱了镖车的行宿时间,晚上行镖,被劫了镖车,还是魏振山亲自出马才解决了问题。
魏振山对刘二旦严加训斥,结果刘二旦回来后痛下决心,将左手无名指斩下一截。
“他后来真不赌了么?”李志行问道。
“真不赌了,镖局上下就没人再见他赌过。”魏振山说到,然后又看着志行说“志行,二旦其实还想回到你那去当队员。”
志行想了想,说“师兄,让二旦年后到陕北找小五去报道吧。”
……
胡景翼一帮人天天商量着怎么打仗,搞得郑玉琨和刘东山也天天不能在家。志行和萌生要操心战乱之下汉堂事业的各项安全,也不得清闲。
公元1918年的新年,大家过的忧心忡忡,唯一让李志行高兴的是,陈利生从上海赶回来过年。
“虞美人”缝纫机的成功,让陈利生之前的腼腆和拘谨少了很多,居然硬拉住李志行连敬了12杯白酒,李志行也放开了喝,那天着实畅快。
过完新年,李志行不得不万般忧虑地回去上学,这是军校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挺一挺就毕业了。
刚回到学校,就听乔修远说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徐树铮唆使张作霖劫了陆军部的军火。
劫了陆军部的军火?张作霖这厮也太胆大了!这是怎么回事?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当初,段祺瑞联手冯国璋,打败了张勋,三造共和。段、冯二人都是国家的功臣,瓜分胜利果实,一个做了总理,一个代了总统,两人关系十分融洽。
后来,冯国璋进京,怕丢了南方地盘,便让亲信李纯接了江苏督军,又提陈光远任了江西督军,段也都答应。不过段也开始布局,任了徐世铮的知交傅良佐为湖南督军。
湖南这地方,位置很特殊,有傅良佐在此,一是好据住长江中游,抵制李、陈,二是好控御岭南一带,抵制滇、粤的南方势力,算是一招妙棋。
再说南方。当初段祺瑞和黎元洪斗法,请来督军团,解散议会,很多议员对段祺瑞极其不满。孙中山马上在广州摇起了橄榄枝,于是有大批议员南下。
国会是什么?国会就是议员,因为国会就是靠议员组成的;议员是什么?议员就是国会!
于是孙中山组织这些南下议员,在广州组织召开“国会非常会议”。会议决定,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前,由“国会非常会议”行使国会职能,并在广州成立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西南实力军阀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
这里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约法》),正是在张勋逼迫下,被黎元洪作废的那部“宪法”。张勋被赶走,段祺瑞却迟迟不愿意恢复《约法》。
这样,中国就成了一国两府,北京提出要统一,广州提出要护法。
广州政府说是要护法,但并没有主动出击,毕竟政府刚成立,有不少争权夺利的事情需要处理。却不料,护法的第一枪,在傅良佐的地盘湖南打响了。
傅良佐到湖南,段祺瑞体贴部下,先将省长国民党人谭延闿免了职,傅良佐一身担了督军和省长,大权在握。
傅良佐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先撤了地方实力大员零陵镇守使刘建藩的职。刘建藩立刻联络人准备武力反抗,恰好段祺瑞最近很顺,因为借得日本三千万元,算是有钱有人,马上向湖南发兵,又下令通缉孙中山,吹响了武力统一全国的号角。
这下倒好,刘建藩本是地方上争权夺利的事,这下趁机举了护法大旗!结果湖南马上有人响应,傅良佐派去进攻刘建藩的李右文率军投降。接着,老段便调了两师人马入湘助阵。
国家正规军非同凡响,立刻把刘建藩打的到处乱窜。
正顺手时,这两师人马却忽然不打了,结果刘建藩回血复活,又联络广东队伍,直接把傅良佐从省城赶到了岳州。
湖南失利,完全是那两师人马忽然停战搞得!这两个师怎么回事?一调查,原来是受冯国璋授意,因为这两个师本都是直系人马。
直把段祺瑞气得奶疼!
那冯国璋为啥干这事?据说是冯国璋怀疑段祺瑞卖国。这也不是没有根据,因为段祺瑞向日本人贷款时的确有不少卖国条件。
老段去找冯国璋理论,痛责王汝贤、范国璋两个师长违抗命令。老冯却说傅良佐擅离职守,弃省而逃。
气得段祺瑞要辞职,冯国璋却是不允,段祺瑞便索性不再管事。
那刚好,冯国璋便撤了傅良佐的职。然后冯国璋又发动直系大员,反对与南方作战,最后段祺瑞势弱,不得不真正辞职,而且连兼任的陆军总长一职也一次辞了。
府院之争又起,第一回合,段祺瑞败。
不过段祺瑞树大根深,哪有那么容易败?更兼有“小扇子”徐树铮这样的奇才,一边帮老段积极联络皖系力量,一面分化直系,拉拢了直系大将曹锟。另外,还出了一个大“杀招”,那就是将东北的张作霖拉进来反对冯国璋。
张作霖实力雄厚,有他加入,足以压倒冯国璋。
但张作霖是个老江湖,哪有那么容易替人火中取栗的?
不过不要紧,“小扇子”自有妙计!他只拿出了一件东西,张作霖立刻表示愿意介入。
啥东西这么神奇?一张军火提单,大概价值1800万日元!老张立刻答应。
原来这批军火,是段祺瑞在任时,代表政府向日本人买来编练“西北边防军”的,现在老段也不担任陆军总长了,这批军火眼看要落在冯国璋手里。于是徐树铮便自作主张,把军火拿来与张作霖做交易。
不过这到底是中央政府的东西,一个地方军阀随便就拿走了?
徐树铮胆大包天,在任陆军部次长时,就留了空白盖章的文书,这会直接填好,张作霖立刻派了张景惠带兵到秦皇岛,直接将这批军火“接收”后运往关外。
这就是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喜的老张从五姨太床上爬起来,连说“你男人发达了!”的那批军火,后来利用这批军火,老张装备5个旅。
这也就是著名的“秦皇岛截械事件”。
说起此事,其实是徐树铮自作主张。这批军火,不管是老段用还是老冯用,其实都算是中央的。徐树铮的行为,其实是教唆地方军阀截械,挖中央的根基,北洋政府有这种人,你说能好的了么?
事后段祺瑞也不满意,据说段认为小徐的行为就像“教猱(音náo,一种猴子,行动极其迅速)升木”,意思是说徐世铮这是教老虎上树,徐树铮却反驳说:那是谁教“长江三督”那些人上树的?
“长江三督”,指的是江苏督军李纯、江西督军陈光远、湖北督军王占元,都属于冯国璋的粉丝团,经常帮老冯与老段唱对台戏的。这下,老段也被戗的没话说。
小徐的招是损招,但非常有效。
“发达了”的张作霖,立刻派兵入关,并成立“奉军关内司令部”,以徐树铮为“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徐树铮的同学杨宇霆为参谋长,分驻滦州、独流、廊坊一带,对北京虎视眈眈。
然后徐树铮又发动东三省督军,山西、陕西、河南、福建、浙江督军,上海的护军使卢永祥、及苏、皖、鲁、豫四省剿匪督办张敬尧等在天津开会,提倡武力统一。
这些人中,竟有直系大将曹锟,也由反对武力统一变成了拥护,与冯国璋唱反调,形式为之一变。
乔修远说完一阵感喟,感喟列强环伺,中国政局却无法稳定!乔、李二人难免有国将不国的担忧。
可李志行其实更担心陕西!陕西大战已起,枪弹无眼,他更担心郑玉琨和刘东山等人的安全,便叹了又叹。
但叹也无用,李志行转换话题,谈到两人行将毕业,“军事强学会”的未来发展问题。
最后,两人一致决定,将“强学会”继续延续下去,乔修远推荐培养顾祝同为下任社长,李志行倒也同意,又决定花些钱在保定城繁华处开个铺面,收入用来支撑以后社团的开销,因为社团的壮大,校门口那个茶馆的收入已经法支撑社团运行。
这样做,就算走了李志行这个“财神爷”,也不至于使社团因为缺少经费而塌伙。
其实在这期间,世界上还发生了几件大事,最大的莫过于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新政权一是开展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二月革命”政权的武装斗争,一是单方面与德国进行了和谈,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然,这时候叫欧战。
1918年3月3日,苏维埃政权正式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按照和约规定,苏俄割让(含允许独立的地区)了300多万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对德赔款 60 亿马克。而割让区煤炭开采量占全国的90%,铁矿石占73%,工业占54%,以及铁路占33%。还有,此举使苏俄失去了约5000万人口。
真是蔚为壮观!也真是“毛熊”的耻辱呀!看来,国家内部不稳定的时候,“丧权辱国”是个大概率事件。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列宁的做法似乎是可取的。因为通过签约,新生的苏俄摆脱了德国这个可怕的敌人,获得了争夺和稳定国内政权的宝贵时间。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同学要问了:俄罗斯不是号称“战斗民族”吗?投降干什么?跟他们战斗!
战斗个屁呀!“二月革命”的克伦斯基政府,就接过了以前沙俄在欧战中的角色,结果被德国打得满地找牙,对其政权稳定性产生了不小影响。
从这一点,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出,能成为领袖人物的人,根本就不会拘泥于教条,只要佛祖心中留,酒肉穿肠又能如何?
但苏俄单方面退出战争,并不是没有副作用。
此举让让英、法等协约国非常生气。还有苏俄的一项决定,让他们更恼火,那就是废除外债和没收外国人资产。
据后来统计,因此项规定,美国人损失了共约 6.36 亿美元,其中3.36亿美元是被没收的,其余是政府和民间债务,被直接废除了。
最惨的是法国。同为欧洲大国,法俄经济合作非常紧密!十月革命前,法国占有了俄国全部铁产量的 55%、煤产量的 74.3%、石油产量的18.5%的权益,大概相当于130亿法郎,还有巨额的国债。十月革命后,全化为乌有。
英国也挺惨,不仅有巨额国债,后来对“二月革命”政府(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又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据后来统计,贷款和物资援助总共约 70 亿美元。
这些钱后来怎么样了?
苏俄当然不会还!但英法一直对之念念不忘,惦念了近一个世纪。直到后来普京大帝当政,俄罗斯为了加入欧洲组织,竟然答应将此款还了一部分,算是老树开出了新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普京还钱这件事提供了灵感,后来一个美国女政客,竟然提出让中国偿还清朝和民国的债务,真是可笑!
苏俄单方面停火和一切财产国有这两件事,成为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国内统一的直接诱因。
1918年3月,也就是苏德停战后刚几天,英、美、意等国借口德国在俄港口修筑弹药库,从俄国的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军事登陆。
日本人则惊呼遇到了千古良机!4月,日本军队以保护日侨为由,在海参崴登陆。因为日本在亚洲争霸,一直以来,最强硬的对手就是俄国。英、美两国不甘示弱,随后登陆该地。
协约国开始明火执仗派军队进入俄国,干涉俄国统一。
其实,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国内统一战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苏俄政权的建立,其实代表着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行为,他第一次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也成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实例!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苏俄,从心底充满了恐惧,必欲灭之而后快。
从俄国到中国,从北京到陕西,莫不风起云涌,但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出,大家基本上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陈树藩作为皖系“四大金刚”之一,在直皖之争中表现平平,因为在忙着收拾自己的地盘;北洋政府不想办法统一中国,因为先要处理内部的派系之争;俄国列宁与德国签订了屈辱的条约,因为先要巩固布尔什维克政权;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
那么“攘外必先安内”就一定正确吗?李志行认为不是,他的观点是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这些历史上的政治家们,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