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烫手的,烫手是缘于他的珍贵,600元的津贴费刘八百寄回家了500元,留下了一百元零用钱,无钱一身轻,再也不害怕丢失而东放西藏。
没等几天就到了期末了,那年的春节来得比较迟,放假时间是1月28日到2月20日共计23天,警校和其他学校不一样,警校的教学设施、训练用武器装备以及同学的衣物用品需要人看管,所以要留下一部分人护校,每个班2人,由各班自行决定。
按要求各班长组织召开班务会,并将留校人员讨论结果上报学员大队,各班拿小板凳围成一圈,集合完后,按程序唱了一首军歌,为了简单,通常就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最短,而不是多好听。
唱完歌,班务会正式开始,赵军坐在正中间,拿出小本子,传达了学员大队队务会关于留校护校的通知精神,赵军讲话有严重的口头禅,说话结结巴巴,凡事都带个“的话”。
赵军讲道:“马上要放寒假了的话,每个人都想回家,特别是考上警校后的话,已经半年没有回家了,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这么久的话,但是我们是警校,必须要有人留下来守校的话,每个班是2名,按照上级的要求的话,为了兼顾公平的话,回家的同学可以对护校的同学进行适度补偿,但是不能超过每人500元的话,因为大家都是学员,也没多少钱的话,我建议是每人200元的话,你们看没有有什么意见,有没有人愿意主动留队的?”
赵军认为200元肯定有人愿意主动留队,反正他自己是不愿意留队的,那样他可少出点钱,但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没见有人发言。
等了几秒钟,赵军继续说到“确实留队比较辛苦的话,没有人愿意留校可以理解,我建议是每人补偿400元的话,你们看怎么样?”,他左右打量了一下,还是没人吱声。
刘八百想,每人400元,一个班10人就是4000元,两个人留校除去自己出的400元,每人可分得1600元,相当于一年多的津贴费了,差不多抵得上他母亲每年喂的两头肥猪了,相反如果不留校,自己要出400元,加上回家来回的车费300多元,一进一出就相当于多了2300多元,要是把这个钱寄给家里,爸妈不知有多高兴了,而且寒假才23天时间,每天100元,比父亲刘建国出去打零工还挣得多得多,父亲去给别做小工每天早出晚归才60元一天。想到这里,刘八百有些心动,但见别的同学没人主动要求留校,他也不好意思主动申请,也怕为了钱伤自尊。
最后赵军决定抓阄儿,赵军写了十个纸条,有两张写着留校,8张写着不留,然后揉成纸团,为了表示公正,赵军最后抓。其实刘八百是想抓到留校名额的,如果抓不到,自己也没那么多钱补偿别人,早知道前几个月的津贴不寄回家就好了,2月份的津贴费还没发呢,说是说放假前提前发放,毕竞还没有到手,到手了自己也只够回家的车费。
因为只有2票留校名额,只占20%的机会,不留校却有80%的机会,所以留校要比不留校要难得多,刘八百就更加紧张一些,但这一切就是为了面子和自尊心,本来可以主动申请的,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让留校名正言顺,表明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力争掩盖贫穷造成权利不平等的事实。
刘八百没有如愿以偿,留校名额最终被韦国立和赵军两人抽到了,在上报名单之前,赵军害怕有人赖皮,所以要求及时支付补偿金,早点落袋为安,他本人也是受益者,每个人向他们两人各支付200元,韦国立那两百元凭他们的关系可以先欠着,可赵军那两百元就非给不可。
赵军见刘八百拿不出钱连忙说到:“八百,如果你没有钱的话,我可以把名额让给你”
刘八百想,这样说很难听,好象自己留校是接受他赵军施舍一样。于是当着赵军的面对韦国立说“韦哥,借两百元给我,过完年后还你”,刘八百借钱故意让赵军听到,以此表示我刘八百虽然一时拿不出钱,但我还是有办法借的。
韦国立没有考虑就承认了,他从刚收的补偿金中给了刘八百两百元钱。
韦国立又说到:“八百,要不你就留校算了,我一人在这里过年也没意思,就算陪我”
刘八百见台阶就想下,便对赵军说:“赵班长,我留校也可以,我和韦国立有个伴,我可以跟你换一下,但不帮你留校,下次轮到我留校的时候你就顶替我了”
赵军满口答应,又害怕刘八百反悔,把别人给他的补偿金加上自己的400元一共应该是1800元,给了韦国立200元,应该给刘八百1600元的,却只给了刘八百1550元,说道:“不好意思,回家前要买点东西,没有那么多,先欠50元”
刘八百心想,老子欠他的就不行,他欠我就可以,于是有些不高兴地回答到“还是按规矩全部交清吧”
赵军带着生气的语调说道:“就50元,算我借你的好不好”。
赵军他自己不讲规矩,欠钱却欠得理直气壮,班里那么多同学都在场,刘八百也不好再争辩,毕竟只有50元,怕同学们说他小气,只好不了了之。
刘八百本来可以主动申请留校的,简单易行,但为了面子却让大家陪他玩了一大圈游戏,面子或许对他太重要了,从小到大母亲张贵花就教育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至于面子值不值钱,肯定不值钱,但它比钱重要,因为穷人的命运得不到改变时,面子是他们活下去的勇气,相当于信仰,刘八百从小贫穷卑微就很少人给他面子。因为少所以贵,打肿脸也要把面子撑起来,就象病人炫耀健康,穷人炫耀财富,越是稀缺的越是在乎。
放假那天,开了大队全体会议,主要是对假期的安全事宜进行了强调,然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赵军提议大家到门口的小饭店聚一餐,提前团个年,以此表示他当班长这学期大家工作学习都很顺利的庆祝。警校学员队的班长和副班长是轮流当的,每人一学期,所以也是一个阶段性总结,这个提议出来后,大家都表示赞成。
聚餐由罗继忠组织,大家AA制付款,罗继忠是副班长,组织活动也是他的职责。M警嘛,时间观点都很强,晚上6点钟,大家都准时到位。罗副班长客气地说:“你们留校的辛苦了,国立、八百你们点菜”,刘八百从来没有点过菜,也不知道怎么点,对于他来说,吃啥都一样,吃啥都好吃,就叫韦国立点。
韦国立也不想点,就推迟到:“赵班长整个学期为我们班级服务,赵班长辛苦了,赵班长点”。
赵军当仁不让,他是官宦之家,他爸爸赵局长经常带他出去吃饭,见过世面的,怎么点菜轻车熟路,他拿着菜单就点了起来:“一个剁椒鱼头、一个毛氏红烧肉、一个腊味合蒸、一个血鸭、一个辣子鸡、一个小炒肉6个肉菜,再加上三个素菜、一个青菜和一个汤菜”一共十菜一汤。
平时小饭店客人比较少,40分钟就把菜上齐了,中间是主菜剁椒鱼头,脸盆大个盘子放在中间,周边一荤一素间隔着围在主菜一圈,显得吉祥合协,虽然小饭店都是些家常菜,但鸡鸭鱼、汤菜肉齐全而没有重复,搭配合理。
大家就给赵班长点赞,说赵班长点菜有学问,赵军就开始吹嘘起来,赵军说:“点菜的话,我没什么经验,我爸经常带我出去应酬的话,也经常叫我学习点菜,按我们家乡的规矩的话,从份量上讲的话,一般是几个人就几个菜再加一个汤,八人就是八菜一汤,十人就是十菜一汤。从种类上讲的话,一般三分之二的荤菜,三分之一的素菜,如果遇到喜欢吃肉的客人的话可以适当加个荤菜减个素菜,遇到喜欢吃素的话可以减少个荤菜加个素菜……”赵军讲起接待经来,头头是道,但也改不了“的话”的口头禅,大家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也无心听他讲解。
罗副班长身材高大结实,家庭条件不是好,而是非常的好,他爸开了个养猪场,有几万头猪的规模。他性格也比较活泼,平时赵班长还是给他面子的,他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打断赵班长的话说:“赵班长的话,菜已经上齐了的话,我们还是边吃边聊,不然菜冷了的话,就不好吃了。赵班长的话,由你先提杯酒”
罗副班长算是拿赵班长“的话”的口头禅开了个玩笑,大家都笑了起来,赵班长也停止了吹嘘。赵班长很少被嘲笑,这次是罗副班长嘲笑他,他也没办法只是自我解嘲的和大家一起笑笑。
饭局终于开始了,大家都倒好杯里的啤酒,赵军端起酒杯提了一杯酒,大家都站了起来,赵军说:“感谢大家一学期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的话,做的不好的话请大家原谅,我敬大家一杯。”
赵军还是改不口头禅,就象狗改不吃屎一样,说完将一杯啤酒全部干掉了,然后将杯子倒了一下,表示喝酒的爽快。大家都纷纷喝完了杯里的酒方才坐下,饭局正式开始了。
每个人都轮流互相敬一杯,叫做打圈,打一圈就得喝9杯,别人再轮流敬你一次又是9杯,一来一回18杯酒,按1瓶4杯算,就得四瓶半,好几个同学都有些支撑不住了,当时M警还没有禁酒令,只是不准酗酒,平时节假日还是可以适当喝一点的。刘八百也不胜酒力,平时也很少喝酒,练得少主要是节俭舍不得钱。
几杯酒下肚,刘八百感觉头有些晕,但还是很清醒,大家都在兴头上,怎样也得走完这9加9 十八杯。刘八百借着酒劲也有些兴奋,他敬赵军酒时,他也拿赵军的口头禅开了个玩笑,他对赵军说:
“赵班长的话,感谢你对我的帮助,特别是在军事训练上的话……”话还没说完,赵军借着酒劲一巴掌拍在了刘八百后脑上,狞笑着说:“你这个卵崽,调戏我是吗?”
刘八百胶袋被拍得嗡嗡直响,但又不便发作,毕竟是自己挑事在先,刘八百忍疼说到:“妈的,感谢你也有意见”
赵军见刘八百有些生气了,轻抚了一下刘八百的肩膀说到:“ 兄弟,什么都不说了,干了”。刘八百也只好没有脾气地干了这杯酒。
回到座位上,刘八百再也开心不起来了,自己白白地挨了一巴掌,一肚子火不便发作,为什么别人可以开这个玩笑,为什么他不能,罗副班长当着全班的面调戏他就可以,他就是随便开了个玩笑就要翻脸,如果自己也长得人高马大,家里条件也好一些,赵班长还敢拍他一巴掌吗?所以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欺软怕硬的性格,刘八百只恨自己不够强大,虽然在一个班上,别人未必把你当同学,虽然在一桌吃饭,别人也未必把你当朋友,有时候别高估了自己,当然也只恨自己嘴贱,下次嘴巴得收敛点,不是谁都有资格开玩笑的。
聚餐后,好几个同学就离开了学校,有的是晚上的车,有的去住了外面的酒店次日早上的车,大家都以各种方式离开了生龙活虎的警校校园,只有刘八百等小部分留校人员守着这片难得宁静的地方。
刘八百去M警服务社给家里打了电话,M警服务社打长途电话1元钱1分钟,因为他家没有安装电话,只能打到刘大军伯伯家,打通后就把电话挂了,刘八百家和刘大军伯伯家有一百多米,等十分钟,刘八百父母赶到后,刘八百再打电话过来才能正常通话。
刘八百离家半年了,还是第一次通上电话,因为平时警校作息时间都很紧,白天父母都在外面种地是接不了电话的,晚上刘八百又要不定时接受集合点名,而且警校学员打电话还要排队,接上电话后还要预约接电话的人再次通话是很难的。
张贵花去接电话时,带了十个土鸡蛋,以此感谢刘大军能叫她去接电话,刘八百再次通上电话时,双方明显感觉非常激动,刘八百以报喜藏忧的方式讲了学校的生活,让父母感觉他生活得很好,吃不完用不完,津贴费用不完,所以寄了500元回来了,留校费又赚了千多元,准备寄1500元,嘱咐父母不用担心。
张贵花说:“留校也很好,没回家过年也没关系,我和你爸身体也好,不用担心,你们有出息了,我们心情好,身体自然就好,还有你有钱就留着自己用,你读书不用父母钱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了,我们家里有钱用,你就不用往家里寄钱了……”,最后还说了些春节快乐的祝福语,然后将话筒递给了刘建国。
在母亲给话筒这几秒钟,刘八百从电话里听到母亲在向刘大军说:“我家八百读书不用家里钱,前几天给家里寄了500元钱,现在又要给家里寄1500元,这个娃儿懂事,什么都想到父母”
刘建国拿起话筒喘着粗气说到:“说什么嘛”
刘八百说 “过年不回来了”
刘建国说:“好嘛”
刘八百又说:“现在身体怎么样,要保重身体”
刘建国说:“身体还可以,还有什么事情不,挂电话了”
接着刘八百听到了一连串的咳嗽声,然后就是挂电话的盲音。
刘八百和父亲总是很少有话说,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加上尘肺病让他说话变得艰难,他就越是不想说话。
但他知道父亲还是非常关心他的,只是不善表达,或者是在节约1元钱1分钟的电话费,又或者他不想在刘大军家接电话太久,打扰别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