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王士行幸遇及时雨
书名:定风波 作者:榴莲千层 本章字数:2744字 发布时间:2022-11-28

次日一早,小朝会上,涪城急报,涪城四月间滴水未下,颗粒无收,河水干涸,民不聊生,近日突生暴乱,百姓聚众起义,衙门被洗劫一空,官兵镇压不住,军民死伤无数,情势危急。

帝听完,大怒:“岂有此理!刁民安敢!”

“赵奉远,赈灾钱粮可有如数派往涪城。”

年过半百的户部尚书赵钊慌忙出班跪于朝堂之上,“启禀圣上,自涪城旱灾已来,臣谨遵圣上旨意,调遣钱粮赈灾,未敢松懈,此次距上次调拨钱粮仅月余,不致应接不暇,请圣上明察。”

头发花白的赵尚书涕泗横流,恍若遭了天大的冤屈似的。

随后户部侍郎谢家三房谢连出班跪于老尚书身旁,“启禀圣上,赵尚书所言极是,户部亦有记录在册,圣上一察便知。”

随后两人一起喊道,“圣上明察。”

杨成蓦地一阵头疼,和合观刺杀一案牵连甚广,此事尚未有个分明,这涪城又遭动乱。

正思索间,宰相傅礼出班奏曰:“禀圣上,涪城动乱一事另有玄机,应是有不安好心之人煽动所致,臣提议,理应派遣朝臣前往涪城,查明真相,安抚百姓。”

“傅爱卿所言极是,谁人可愿往涪城啊?”杨成说道。

此事于王权而言,正是离京的好时机,但涪城之危险重重,不亚于扬州之危,正思索间,听到洪亮的一声,“臣愿往!”

打眼看去,此人正是定远将军余姚,往届武状元,素有大志,此人身长八尺,即便身处朝班末,仍是极其惹眼,宽脸廓耳,孔武有力,贫农出身,幸得贵人相助,习得一身好功夫,甚是勇猛,因在剿乌连山之匪中立得头功,圣上喜爱,得封将军。

他常怀报国之心,无意儿女私情,虽年已二十有六,但未有婚配,妾室亦无。

杨成见此,龙心大悦,“余爱卿真乃朕之肱骨,朕予你三千精兵前往涪城,解涪城之危。”

“谢陛下,解涪城之危无须三千精兵,予臣五百军即可,臣定不负所望”,余姚重声道。

“爱卿果然勇猛,朕予你八百军,待卿归来”,杨成笑道。

余姚微顿,随后回道:“叩谢陛下洪恩。”

杨成开怀大笑,正此间,宰相傅礼道:“陛下,余将军虽勇猛但为武将,查案之事还需旁人协助。”

余姚不以为然,涪城起义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觉得自己一人足矣,何须旁人协助,故心中不悦。

杨成思索傅相之语甚觉有理,于是问道:“谁人可愿同余爱卿前往涪城?”

王权早已在余姚出班时便觉遗憾,不能趁此时脱身,此时听得圣上之语,慌忙出班奏曰:“臣愿协助余将军彻查涪城之案。”

王权话落,朝堂之上顿时静默,下一刻,不少大臣交头接耳,度其何意。

朝堂上王家本家的世家兄弟亦心中纳罕,思索着莫非族长对王权另有安排?

就连杨成也未曾料到,王权放着好好的京兆府尹不当,偏要去那危险之地,实在令人费解。

王权自知自己这番举动实在匪夷所思,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将要说些什么祛除圣上疑虑时,忽然吏部侍郎常悦出班奏曰:“启禀圣上,王府尹乃宣治元年的榜眼郎,才高八斗,素有智慧,臣认为,派王府尹前去涪城查明真相,甚妥。”

王权惊然,他与常侍郎素无交情,此番相助,不知何意,难道是那位?

常悦话落,众大臣以及圣上这才想起来王权乃一甲出身,殿试榜眼,虽这些年来并无大绩,但也并无差错,杨成思前番庞阳之事,王权亦是甚有主意之人,令他前去涪城,不失为奇招。

于是杨成说道:“常侍郎所言极是,王权听令,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往涪城查明真相,余姚封为副使,辅助王权镇压暴民,明日启程,不得有误。”

“臣领命”,二人同时答道。

王权一阵心喜,自打他中榜眼以来,整整十一年在都城磋磨,此番前往涪城定要做出实绩,以图后动。

余姚心中郁闷,他本是首个站出来说要前往涪城之人,本以为能独揽大功,此番莫名被降为副使,心中不甘,更加之,他认为王权乃庸碌之人,不堪大任,屈于其下,更是不服。

待散朝后,余姚特地在殿外等待王权出来,王权走近,余姚冷哼一声,“王大人,真是胆子大,你是个读书人,身上没有半点功夫,到了涪城,可莫要吓出胆来。”

王权知道余姚心中不甘,但见他此刻出声挑衅,心中亦不悦,若一开始自己便露怯,更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即使余将军有雄才伟略,但本次涪城之行,本官才是长官,还望余将军谨遵圣旨。”

“本官得圣上眷顾,舔居京兆府尹一职,官阶远大于将军,此次将军失言,本官既往不咎,还望将军日后谨言慎行,切莫以下犯上,伤了你我之间的和气。”

说完甩袖大步离去。

徒留余姚原地跳脚,心中郁闷,这群读书人也就是嘴皮子厉害,哼,没有半点用处,此次涪城之行,可是急行军,到时候,我看这世家出身的贵公子受不受得住,思及此,心情略好,抬脚大步离去。

落后他们几步的刘琅与傅相将两人之间的冲突看得分明,傅相向刘琅笑道:“刘尚书,这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真好。”

刘琅笑而不语,什么朝气蓬勃,倒不如说是针锋相对,王家这小子指不定会遭到什么刁难。

两人拾步下阶之时,皇帝身旁的齐公公慌忙跑过来叫道:“傅相,刘尚书,请留步。”

两人相携着转头看去,只见齐公公笑语盈盈地弯腰行礼道:“圣上有旨,命两位御书房觐见。”

傅相与刘尚书对视一眼,随后傅相伸手向齐公公道:“有劳齐公公。”

“哎呦,傅相可真是折煞奴才了”,齐公公忙拱手道。

“两位大人,圣上已经等着了,请随奴才前往御书房。”

于是两人随着齐公公前往御书房。

两人行礼毕,圣上赐座,“朕留你们在此,是有要事相商。”

“刘爱卿,和合观刺杀一案,你调查的如何了?”

刘琅忙起身行礼道:“回陛下,臣无能,只查到这批刺客来自扬州宁家,他们称是王宇放火烧死了宁家上百口人,求告无门,这才铤而走险。”

“放肆!”杨成怒道。

傅相与刘尚书忙跪地道:“圣上息怒!”

“大晋在朕的治理下,河清海晏,岂会有求告无门的地步!真是岂有此理!”杨成怒道。

傅相与刘尚书顿时一噎,两人对视一眼,满心想着,圣上究竟是从哪得来的这份自信?

“刘尚书,那群刺客可有拿出证据?”杨成问道。

“回陛下,并无”,刘琅慌忙答道。

傅相见圣上又要发怒,忙止之曰:“启禀陛下,此案牵连甚广,为今之计,当遣使前往扬州暗访才是要紧。”

“臣虽年迈,但仍有报国之心,恳请陛下派老臣前往扬州查明真相,以报陛下之恩。”

圣上忙扶起傅相道:“相爷有心了。”

一旁的刘琅看着他们君臣情深,轻咳一声道:“臣认为此事不妥,原因有三:一则,即为暗访,当不使人察觉才是,而傅相您位高权重,您离了都城岂不让小人察觉,必定早作防范,此为一不妥;二则,傅相高寿,此去扬州,路途遥远,恐相爷身体有碍,此为二不妥;三则,若是这群刺客故意攀扯王家倒还算好,若是这群刺客所言为真,那此行必定危险重重,若是失了相爷,岂不是朝局动荡,此为三不妥。”

杨成与傅相皆暗暗思索。

刘琅见此,轻叹一声道:“陛下,臣有一言,不得不说。”

“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说来,你我君臣一体,无须担忧”,杨成说道。

“陛下,臣的长子云风,在扬州东阳县任职,据他所查,王家有贩卖私盐之嫌,亦有不臣之心,但人单力薄,苦无证据,恳请陛下派臣前往扬州暗查,臣定能查出证据,将不法之徒绳之于法,以报国恩”,刘琅以头抢地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定风波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