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易水泮的小镇上多了位身形枯槁,衣缕阑珊的外乡人。只见他步履蹒跚,满是风尘的脸上揣着茫然与失意。
“老人家!老人家!”
外乡人似是没有听到,小男孩不禁有些着急。
“老人家!老人家!”
外乡人低下头疑惑的看着拉着自己裤腿的孩子。
“阿娘说,世事纷乱,家国无常,老先生失魂落魄于街头,怕也是位可怜人。叫我给先生您带份窝窝头。阿娘还说……”
西风渐起,合着一首熟悉的童谣。
丹阳迟,宜阳暮,垂沙随风千戈折。
伊阙残,阏与疾,长平难安百鬼愁。
烽火连绵近百载,马革裹尸几兆余。
王可感?
东风残;西风肃,家书欲寄愁何处?
王可知?
千家烛;万家粟,试问谁家不缟素?
王啊王!
何时见我黄花娘,何年盼得青衣郎?
王啊王!
何时伴我椿与萱,何年陪我麒麟儿?
王啊王!
何时开我三分田,何年醉卧一大白?
外乡人像是被勾了心神,不断喃喃道,“千家烛;万家粟,试问谁家不缟素?”如此三番后,两行浊泪倾流而下。外乡人再无力支撑径直跌坐下去,而后更是掩面失声痛哭了起来。
小男孩不禁有些慌乱,不知再说些什么的好,只能静坐一旁默默陪着那人。
良久,那外乡人停了哭泣,转而问道,你阿娘还说了些什么呀?
“嗯…阿娘还说呀,世道再坏,只要不丢下期盼,天下太平的好日子总会到来的。那时候我们就不用再受战争的苦了,相亲相爱的人们也不用再天各一方了。”
外乡人看着小孩眼中那片祥和,不禁心中一阵绞痛,低声道,“徒儿,终究是为师错了。”说罢便轻轻闭上了眼,再睁开时已复了神睿。进而正了身子,沉声道,“世事艰苦,愿天下人人生而得太平;愿世间老幼皆可得安生;盖聂不才,愿执一剑为世间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