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易水河泮筑铮铮,荆轲山上风萧萧
清晨,燕太子丹携宾客将荆轲一众使节送至易水边上。
三月易水,万象更新,南北两岸一片郁郁葱葱。太子丹及一众宾客却皆身着白衣、头戴白冠,尤显突兀。此刻,易水北岸早已有太子近侍摆放好一众祭祀用具。
近侍见众人抵达后,分别敲响雷鼓,演奏起祭祀时用的乐曲来。等到曲奏三重,太子丹携众人立于供桌前。
“今日,我燕丹率燕国众子民,向社稷二神、燕国先祖先烈、道神供奉祈福。愿佑我燕国繁盛安泰,愿助此行功成!”
说罢便一拜到底,众人随同。
“再拜!”
“起!”
“礼毕!”
而后,燕丹与荆轲踱步至易水近前。
“荆卿,此行不易,望珍重。”
“诺!臣谨记太子教诲。”
“去跟大家道声别吧。”
“诺!”
东风渐起,一阵悲壮之音在易水之畔随风荡漾而开,不知何时高渐离已轻敲小筑,在场众人尽皆默然。筑音渐重,荆轲合着节拍轻轻哼起哀歌来,附和者寥寥无几,更多的早已低头掩面暗暗哭泣。
太子丹静静看着这一切,只是越听越发烦闷。恩师常言,哀乐最能消磨斗志,如今哀音渐盛,这荆轲若是怕了退缩了怎么办?想要出声提醒其启程,但又觉得此时出言太过唐突,深怕后者误会不满,只得把临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良久,筑音渐转,激昂而悲愤。荆轲慷慨附声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多宾客听到此言,都停止了哭泣。眼中亮起了一丝光,随即却又堕入了无尽的黑暗。筑音渐淡,太子丹抓住时机上前一步向荆轲请求到,“日子已经没多少了,您难道还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从刚开始的惊愕,到随后的屈辱,继而勃然大怒道。“今天去了而不能认真履行使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孬种!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强秦,胜负难料。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同伴好同他一起出发。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请允许我告别吧!”而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西边更西处,便登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
此时易水南岸的荆轲山上冒出一个黑点来。中年人刚翻过山腰,东风就送来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年人听出这是自己同伴的声音,他想振臂高呼,可无奈口干唇裂嗓子沙哑发不出声来。随后便看到一线黑影逐渐远去。中年人有些恍惚,身影也不由得晃了一晃,手中的树棍顿时难以支撑应声而折。噗,中年人重重摔倒在地。他喃喃道,“为什么?为什么?上天有灵,得道者助,失道者阻,可却为何如此待我,难道是我错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