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九)总为浮云能蔽日(上)
书名:闲话《大明王朝1566》 作者:北宫伯玉 本章字数:3237字 发布时间:2022-11-25

总为浮云能蔽日(上)

 

本篇参考剧情第四十集

 

李妃黛眉微皱,眼中古井不波,故作惊讶地问道,“你怎么会有这个心思”,其实芸娘从动身前往京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要跟裕王还有徐阁老他们深度绑定了,之所以冲着李妃哭哭啼啼、叫苦连天,无非是想替自己多争取些保障罢了,可惜李妃自己就是个茶艺大师,早就看穿了芸娘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把戏,眼中没有丝毫同情,脸色越来越黑,语气也越来越冷,芸娘见状心中已是慌了,满脸清泪,委屈万分地答道,“娘娘,您还记不记得四年前,民妇献给娘娘的那部张真人的血经嘛?”血经可是李妃亲手献给道长的,至于假古董的来历,严党能查到,李妃自然也能查到,只不过李妃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儿,听芸娘亲口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儿。芸娘选这个时候主动坦白,就意味着这场两个女人之间的交锋,自己已经认输了,芸娘用敞开心扉彻底交底的方式,来换取李妃的信任,这便是她最大的诚意。

 

李妃心如明镜一般,脸色稍缓,一言不发地盯着芸娘,芸娘站起身,暗自咬着牙,掏心掏肺地说道,“民妇见到娘娘,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就什么也不瞒娘娘。民妇在嫁给我丈夫前,跟的就是南直隶和浙江一带最大的丝绸商,那个人就是为江南织造局经商的沈一石,那部血经就是他给民妇的,要论心计、论对付朝廷和官场的谋略、论通天的手段,高翰文都不及沈一石十分之一。连沈一石到最后都被逼得,一把火将自己烧死了,无数的家产顷刻间化作了灰烬。娘娘,他不但没有沈一石的手段,更没有沈一石的心狠,他只是一个书生,他这是在往深渊里跳,到时候既害了自己,也会误了朝廷的事。娘娘,民妇把心都掏出来了,望娘娘体谅,求娘娘成全!”芸娘看见李妃,就如同见到亲人一样,只不过这瞒与不瞒之间,差了足有四年之久,好在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有些事只要说出来,也就没事了。有一说一,论心计、手段、财富,高翰文不及沈一石的十分之一,这芸娘尚且能忍,若是论颜值、尺寸、时间,高翰文也不及沈一石的十分之一,对芸娘而言,怕是只能克死本夫另嫁人了,讲道理,“潘、驴、邓、小、闲”五个字里,“潘”、“驴”二字可是排在“邓”字前面的,这其中的道理,你得仔细品。

 

高翰文是个什么货色,不用芸娘说,大家心里都清楚,李妃也从没指望,靠一个书生能做成什么大事,之所以特地在寝宫里召见芸娘,就是要考察一下,自己男闺蜜选的这幅手套,到底有几斤几两。如今芸娘底儿也交了、心也掏了,招式也展示的差不多了,李妃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经认可了这幅手套,迈着方步款款地走出寝宫,带着芸娘坐在了书房的一个角落,和裕王他们遥遥相望,循循善诱地说道,“你的心我体谅,可你的想法未必全对,常言道‘此一时彼一时’,又说道‘事在人为’。你拿现在跟过去比,过去是严党在江南以国谋私,他们干了那么多坏事,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你拿高翰文跟沈一石比,更不对”。高翰文正坐在不远处,彼此之间的声音清晰可闻,“此一时彼一时”也好,“事在人为”也罢,大道理谁都会讲,可李妃偏偏说了句,“你拿高翰文跟沈一石比,更不对”。

 

芸娘把现任老公,跟前男友放在一起比较,这事儿干地确实不太地道,正常男人一般都忍不了,何况高翰文本身就是个小心眼,芸娘也没料到李妃会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心中一沉,担忧地瞟了高翰文一眼,急忙开口说了句“娘娘”。李妃嘴边挂着一抹坏笑,幸灾乐祸地望着芸娘,不容分说便抢过了话头,“你听我说,嘉靖四十年,你曾经帮过朝廷的忙,那时我就记下你了,于今高翰文要为朝廷、要为王爷做事,你又肯把心里的话都对我说了,往后我和王爷都会关照你,关照高翰文。王爷是储君,大明的天下,总有一天要靠王爷来治理,好好干,干几年帮朝廷渡过了难关,到时候我替你做主,给你封个诰命,让高翰文也回朝廷重新任职,你们夫妻俩风风光光地回高家去,看谁敢不认你这个媳妇,不让你们认祖归宗!”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李妃语气温柔,可话中却隐隐带刺,四年前芸娘对血经的事有所隐瞒,李妃那个时候便记下了芸娘,若不是芸娘今天主动坦白,哪怕她日后替裕王做再多的事,这一篇怕也是揭不过去了。好在今天把话说开了,这满天的乌云也就这么散了,只要

裕王爷是大明的储君,高翰文夫妇替裕王卖命,裕王和李妃自然会关照他们,只不过这关照归关照,到底是嘴上说说,还是真的会在关键时刻,拉他们夫妻一把,芸娘心里也没底。李妃拍着胸脯,一个劲儿地给芸娘画饼,说未来让高翰文重新回朝廷任职,再给芸娘封个诰命什么的,只可惜几年后的事儿,现在谁也说不准,织造局当年还赏过沈一石六品顶戴呢,事实证明,真到东窗事发的时候,那是半点儿卵用也没有。李妃信口开河的几句话,打消不了芸娘的顾虑,能风风光光地认祖归宗自然是好,就怕这钱来的烫手,高翰文夫妇是有命挣没命花啊。芸娘怔怔地望着李妃,眼神中藏着一丝失望,却又不好再说些什么,李妃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嘴边荡漾着一抹浅笑,故意卖了个关子,“你刚才说有事求我,我倒真有一件事要求你呢,不知道你给不给我这个情面”。

 

听说李妃有事要求自己,芸娘受宠若惊地站起身,刚想下跪却被李妃用手止住,只得小心翼翼地坐了回去,满脸堆笑试探着问道,“娘娘有什么吩咐,但说就是”,李妃笑靥如花,云淡风轻地说道,“我有个弟弟,蒙皇上恩典封了个云骑尉,在朝廷不能任实职,我想让他去南直隶,兼个收税的闲差,这还是可以的。你们到淞江替朝廷经营棉业,我这个弟弟也可以帮你们做点事,一来呢让他历练历练,二来你们有了什么难处,他也可以直接写书信告诉我,我也好帮你们”。李妃本是贫苦人家出身,早些年的时候,这位弟弟真的就仅仅是个弟弟罢了,每天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如今姐姐做了王妃,弟弟也封了云骑尉,虽说饱暖之后可以思淫欲了,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前几年道长倒是赏了娘家10万匹丝绸,却被自己那没良心的死鬼丈夫给退了,对此李妃一直耿耿于怀,总想帮自己娘家多谋点福利,争取把这10万匹丝绸给找补回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李妃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经营松江棉布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既然他徐阶能派个弟弟过去,李妃自然也可以派个弟弟过去,当“扶弟魔”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关键是要把这一碗水给端平了才行。

 

对芸娘而言,无论是让老公重返官场,还是给自己封个诰命,那些都是虚的,李妃肯把弟弟派出来替自己站台,这才是实的,哪怕多给这位弟弟分点茶叶,自己夫妇天天喝白开水,这心里也能踏实点,毕竟钱赚的再多,那也得有命花才行啊。不吹不黑,李妃的弟弟再加上徐阁老的弟弟,把这俩两弟弟放一块,芸娘手里等于捏着一对王炸,别说是南直隶了,整个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基本都可以平趟了。冥冥之中只能感叹一句造化弄人,沈一石都混成浙江首富了,也只配给杨金水当个干儿子;再看看人家高翰文夫妇,不声不响地就成了裕王府的座上宾,芸娘都快跟李妃处成闺蜜了,连未来的国舅爷,也上赶着来给他们帮忙,端的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芸娘闻言心头一喜,两眼含春地望着李妃,嘴边挂着谄媚的笑,发自肺腑地说道,“娘娘这哪是求我们,这是在着实关照民妇夫妻。娘娘放心,只要国舅爷跟我们在一起一天,我们便会悉心敬他一天”。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弟弟醉,日日笙歌、夜夜风流,总算是给自己弟弟谋了个好归宿,念及于此李妃也是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站起身拉着芸娘的手,笑吟吟地说道,“这下不会担心你丈夫,什么海呀、浪呀了吧”。讲道理,就高翰文这尿性,芸娘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海里没浪,那浪全在自己丈夫心里,妥妥一个浪里白嫖的海王,要不然当初也不会中了自己的美人计,男人至死都是少年,高翰文这辈子是没戏了。两个女人亲如姐妹似地手牵着手,笑作一团,那银铃般的笑声传到了裕王耳朵里,引得裕王心中一阵不快,自己小舅子那点破事儿,非要当着徐师傅、张师傅的面说出来,自己刚刚还在劝老恩师,说什么“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让你的家人来做”,结果扭头就被自己媳妇儿给打了脸,这不就是只许自家放火,不让老恩师点灯了嘛,实在是特么尴尬的一匹,气地裕王黑着脸吼了一嗓子,“你们小点儿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