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梁老师说的好,父母催婚,其实他们真正的关注点是你是否幸福?他们想的是当节日降临,彼时人们都是一家人在庆祝,只有你自己是一个人,他们担心你孤单。抓住关键点,然后结不结婚,看你选择。
结婚之前先找到自己,高中时代吧,在读到的一篇文章中写说为什么国外大学读社会学之类的科目的人要比读经济金融这些实用类的人要多,而中国则相反,文章说,因为大学四年本就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是为了给学生四年的时间来过渡来成长,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充分认识自己然后再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我很认同这种观点,较之于之前的寒窗苦读的中学时代,大学的我们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去思考去认知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埋头苦学。一席精讲的《梁老师的爱情课》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我们并不是为了等待爱情而等待爱情,而是在等待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爱情。你与他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寂寞为了他人的目光而简单在一起,然后套用一些恋爱公式,去约会,去看电影,去拥抱,去接吻……去做这些你与任何一个异性或同性做了之后都会产生的东西,然后把它叫做 爱情,不是这样的。爱情应该是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实自己,你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在这条路上,你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他,你们有相同的兴趣相同的努力方向,你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共鸣,你们越来越与对方契合,你们相爱。再者,只有你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你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不是吗?
对于我而言,在结婚前有很多想做的事,如果不完成就去结婚可能会不甘,这样的话即使日后幸运的生活和睦也会时常想起这些遗憾吧。至于我嘛,我想去学习芭蕾,想要身体能够随时随地的舒展(有些舞蹈基本功的女孩子应该知道这样睡觉会有多爽),想要实现小时候,站在舞台中央的梦想;我想学习书法,想要再看到别人的好字时,能够提笔成字,想要在博物馆里看到状元的书法时能够虚心求教;我想用相机向世人展示我对生活的热爱;我想学习国画来记录,我在山顶时看到的水水青山黛,云雾飘渺。我想多读书,尤其唐诗宋词,做个眉间温柔舒展的女子,能与先生在书信间交流美好,表达爱意。我想能够发现女子身上的所有美好。私密又性感的玉足,柔软纤细的腰肢,纤长柔荑玉手,软糯的轻语,乌黑亮丽的及腰长发,飘飞的裙裾,大婚时红色的罗帳……女孩子结婚生子之前可以考虑去拍一下私房照,纪念一下自己的美好年华。
只为了等待他而结婚?那个唯一与我契合的精神伴侣。
对于结婚,曾经这样思考过,首先婚后一年内不能有宝宝,要用这一年去磨合,看看对方和对方家人的三观和生活模式是否适应,然后有了宝宝后,倾力孩子长大,等到他们年满十八岁便和对方分开,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没错,这结婚至孩子成长的这一段时间就当做是自己作为人的必要生活经历去看待,只是为了完成这一人生重要体验,不为其他。所以即使伴侣婚后出轨也可以接受,只要你配合我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无所谓,当然,既然你出轨,就不要再奢求原谅浪子回头什么的,如果真做了错事,那你就只是孩子的父亲,不再是我的伴侣,我不care,这想法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因为我确实不敢保证能够找到一个这样忠诚的人啊。所以想想,如果真的这样认为的话,好像找个三观和人品好的人就可以,与你是否精神契合不重要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