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祁王回京(一)
荣威公主这厢,回到了公主府后,盈儿还有些惊魂甫定,问道,“这次难道又是太子妃?”
之前济善堂和慈心院的麻烦刚刚过去不久,怎么太子妃又对公主找麻烦了。
荣威公主摇了摇头,道,“不是她!洪国相上次敲打过她了,她短期内不敢再动手。”
洪真昭被她一番威胁,必然已经狠狠地敲打过了洪婉儿,这妇人之妒不敢再朝她发了。
而且,这次骚乱虽然见了血,看似有人在趁乱行刺,但并不是真的朝着她的性命而来。
真的是饥民暴乱?还是有人故意挑唆?荣威公主皱着眉头,一时半会儿也没想明白。
但不论真假,这次骚乱无异于让她让人觉着是她荣威公主小家子气,因为她的吝啬不舍得对可怜的饥民大方施舍而导致的民意愤然,足以让她名誉扫地,
果然,之后城门守兵抓住的那几个煽动闹事的人,他们在府尹衙门十几下杀威棒的逼供,也一口咬定自己的无辜,当时就是因为这几日吃不饱穿不暖方才哄抢吃食的。此事最终归于民愤,只能不了了之。
只是那礼部尚书府当晚却闹了起来。
“那公主吝啬不堪,没有大家风度,到时候娶进来日子要怎么过,京中夫人又会如何笑话我?”礼部尚书安顺思的夫人王氏坐在那椅子上,手掩着帕子不停垂泪。
安沐上是她的幼子,本来她就很宠爱这个儿子,一直想在京中给他找个温婉的贵女婚配。却不想宇文皇后就直接下了懿旨,让安沐上尚公主,还是个二嫁的身份尴尬的公主,她满心地为幼儿委屈。
“浅薄,妇人之见!沐上能尚主,那是我们的福气。荣威公主身份如此尊贵,又深受皇宠,娶了她进门,不仅能给沐上的仕途大加助力,而且还能给洪国相纳投名状!就算是太子也会将我们纳为心腹!”
四下无人,安尚书将其中的厉害关系掰开了给自己的妇人说明。
“可是,不是一直传言太子对这荣威公主还余情未了吗?”王夫人嗫嚅道,她可不想哪天儿子的头上突然绿了。
“只要洪国相在一天,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而且,太子妃已经诞下皇长孙,她也不会让别的女人威胁自己的地位!”
“这就好这就好,到时候嫁进府了之后,我再多加管教约束吧!”
听到了安尚书的解释,王夫人的心方才安定许多。
十二月十四日,小寒,祁王归京。
万胜门城墙上虽然冷,但站满了京中权贵,众人不顾严寒一直守在这处等待祁王和匈奴和谈使入京。
等了小半日之后,终于眺目望去,众人的视线中出现了一支官兵装束的队伍,四面旗帜高高举起,迎风飘扬。于是城楼之上,鞭炮烟火声不断响起,城门口的唢呐笙箫队得到了讯号,也开始吹拉弹唱起来。
城内原本平静的现场顿时沸腾起来,数以万计的人,簇拥着城门外,踮着脚尖,翘首以望。
城中街道早已清空,但两旁楼房中观看的民众一点也不曾减少,还有商户在自家门前主动燃起香案,以示欢迎。
荣威公主自然不会来这的,但是她昨晚看见抑制不住兴奋的余小玉,于是特意允了她今日与莫珍子二人一同出府看热闹。但莫珍子今日临出门的时候却道还要照顾风寒未好的王尚仪,于是余小玉便一人出府了。
余小玉花了大价钱才在店家手里占了一出临街窗户的桌子,她不顾寒风一直坐在窗前,满心期盼地等着。随着众人的欢呼雀跃,队伍也逐渐到了这酒楼下。
在翘首以盼中,余小玉总算看到了骑着白马领头的祁王,身后跟着一众随从。祁王的样貌没有余小玉想象的俊伟,但棱角分明,目光坚毅,果然是十几岁就与父兄在战场行伍历练过的,自带一股杀伐之气。
跟随在祁王身后的卫兵,不愧是经历过战场的厮杀,他们手执枪戟如标杆,脸上绷得紧紧的,每一柄枪尖都擦得锃亮,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随着祁王队伍的前行,两旁看热闹的众人也看到了在队伍之后的匈奴人,不仅有和谈使官,还有十余匹产自草原的马,那马儿肌肉线条流畅,个体不凡,一看就是顶级良驹。
每匹马上都骑着一名姿色艳丽的匈奴女子。她们不似梁国的女子穿锦披袄,却都着皮毛各异的斗篷,展现出了梁国女子所没有的野性与活力。
虽然大家的目光都盯着眼前身份最为尊贵的祁王,但余小玉在人群中不停地寻找哥哥余克己。一年未见,再加上沙场的淬炼,她花了一番功夫才在祁王身后骑马的随从人群中,认出她的哥哥,他样貌与一年前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健壮了黑了,眼神举止间和身边的战士一样,都带着几分沙场的肃杀,余小玉的眼睛立马湿润了。
不知是哪位妙龄娘子最先拿起绣球抛向队伍的,一时间便有无数的手帕香囊抛向祁王他们一行队伍最前面。
猝不及防的余克己被这些东西弄的好不尴尬,在大庭广众之下却还不好躲避,只能硬生生地保持笑容忍受着这些暗器。一旁的霍柳庭很是淡定,与祁王一样,都没有理会那些肩头马上的相帕。
只有那龚尚拾起掉落在他马头上的香囊,在鼻尖闻了一下,引得部分看热闹的青楼娼妓调笑起来。
余小玉身边另一桌坐着几名书生,他们其中一人看到了祁王部下如此轻佻的动作,不仅讥笑起来,“如此张扬,不知太子一 党看到了此番场景,会如何作想?”
旁边另一人却道,“祁王文治武功,超群绝伦,如今又智勇克敌,解决北境之危,如此功劳堪得如此荣耀!”
“正是!”一人附和道,“如果心有猜疑,那就算祁王处处小心谨慎、韬光养晦,也免不了旁人寻个理由无端指责!”
见旁边的人都被他们的声音吸引过来了,其中一人觉察到了不妥,立马打了圆场让同伴们熄了声音。虽然太子之位已立多年,但祁王在朝中也有诸多大臣拥泵,几年前甚至还有大臣上书更立太子。
德武帝不知为何,也一直未曾对祁王一 党有过打压。直至两年前,祁王不知在御前做了何事,才被德武帝以御前失仪之罪,夺斥了军权。朝中的祁王一 党方才熄了之前的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