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1月16日
主题:关于黛玉的一些想法
无由地想到林黛玉,实在毫无征兆。
合卷《红楼》至少已有七八年,一直揣着莫大遗憾。既为末四十回的狗尾续貂,亦为书中几女子的悲凄结局。
无法去猜度曹雪芹自己执笔会给世人一个怎样的交代,英年不寿,再多的才情横溢终只能浅埋在荒野的孤冢里。
于是,这遗憾便久久不散。于是,数百年来,争议不息。
我得庆幸自己浅薄的识见实在不能跻身于这场纷争里。考证,那总是学者们的事情。于我而言,读着书中的诗句,绮想着书中的人物,便已如饮甘露。
黛玉,无疑很轻易地就深伫在了记忆里。而我之所以用这个伫字,实在是一垂首,一沉思,便仿若看见一个娇怯怯的柔弱女子正倚着记忆的门槛向我凝望。
或许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黛玉却一定只有一个。说实话,我还真是没法组织精确的语言来描绘她。病胜西子三分,心多比干一窍,身姿是纤柔孱弱的,心气却是敏感孤高的。
因这身姿,注定难抵风邪相侵。因这心气,注定落落寡合。
一切其实都早已预设了伏笔。
曹雪芹再深爱她,也没法让她不凄凉地悄然离去。皆大欢喜,素来都是一厢情愿。
所以,去就去吧!
一曲葬花吟,足以痛倒宝玉,也足以不没于这苍茫的尘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