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这次确实给地上人类普通民众提供了更多接触了解AI的机会。
除了开放的基础设施系统供人类普通民众参观,AI还为世界和谐日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主要安排在基础设施系统的室外场地。
普通民众惊喜地发现,昔日凶神恶煞、持枪警戒的AI机器人部队,现在全部摇身一变,有的变成了大厨侍从,有的变成了歌手舞者,有的变成了马戏团演员,还有一些机器人组合到一起变成了各种游乐场设施。
人类普通民众都已经记不清有多长时间没有开展过这些娱乐活动了,几乎都要彻底忘记这些娱乐活动的感觉是什么了。
AI机器人部队现在是竭尽所能,让大家重温旧日美好时光,所有人类普通民众无不兴奋激动得热泪盈眶、尖叫连连。
总之,俨然像欧阳一粟所臆想的AI第二层梦境,AI机器人部队和人类普通民众不分彼此,一起尽情忘我狂欢庆祝,同喜同乐。
这是AI给人类的第三个意外惊喜。
更让普通民众惊喜的是,AI机器人部队所烹饪调制的美食酒水、所歌唱表演的曲目舞蹈、所玩耍展示的杂技魔术、所组合呈现的游乐设施,除了人类社会已有的各种经典和热门的内容与形式,AI自己还创新推出了不少全新的内容和形式。
比如,AI机器人大厨当着众人的面,通过分子料理的方法,就地取材,利用娱乐活动现场的草叶树枝,竟然烹饪出了“云端的和牛”这样一道色香味堪比顶级和牛牛排的创新菜式,吃得大家感动到抿嘴而泣。
AI机器人大厨又通过量子净化技术,将附近沟渠里的污水,配以娱乐活动现场的鲜花,竟然调制出了“远山的春雨”这样一种神似耶稣水缸化出美酒的创新鸡尾酒,喝得大家陶醉到争先恐后。
AI机器人演员和人类歌手一起热情翻唱表演了迈克杰克逊的《地球之歌》。
就在大家意犹未尽之时,AI机器人演员继续独自表演了宫崎骏的电影《天空之城》的主题曲。
不过,稍微熟悉这首曲子的人就能听出来,AI机器人演员对原曲进行了大胆创新的改编,更加动人心弦、摄人灵魄。
AI机器人演员演奏创新改编的《天空之城》的时候,天色已黑,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所有其他AI机器人突然变身裸眼3D投影仪一起合作,以苍穹为幕布,只见《天空之城》中巨树的树冠从人类普通民众所在娱乐场所的地面逐渐冒出,越升越高。
树冠带出树干,然后是环绕于树干庇护于冠荫的天空之城也从大家的脚下冒出,穿过众人的身体缓缓升起,最后是巨树苍劲有力的树根,包裹着那颗闪耀着温暖光芒的飞行巨石,慢慢腾地飘起。
就这样,整颗巨树带着天空之城和飞行巨石,从地下升起,穿过众人的身体,浮上天空,飘向苍穹。
天空之城越飞越远,牵着众人的心绪,直到像夜空中的一颗星宿。
众人的心绪彻底泪崩,不管不顾地就要追随天空之城的星宿而去。
于是,从天空之城坠落深埋地底的机器人从众人脚下冒出,手里托着鸟巢,肩上趴着壁虎,脸上挂着露水,头上戴着鸟儿衔来的野花,随后臂部张出翅膀,从容地向着天空之城的星宿飞去。
跟随着机器人,五彩的飞鸟、欢快的游鱼,敏捷的走兽,轻巧的爬虫,伴着鲜花及雨露形成的和风与煦雾,一起像舞动的彩虹光束一样,奔向天空之城的星宿,直到《天空之城》的音乐也消失在那颗令人神往的星宿之中……
喔噢!
我看到了《天空之城》的音乐!
我看到了我的心,
变成了一颗小小的音符,
跟着《天空之城》的音乐旋律,
飞向了我的心寻寻觅觅的天空之城!
众人安详而不舍地久久注视着苍穹,虽然AI机器人演奏的《天空之城》已经结束,AI机器人所投影的裸眼3D影像也已经消逝,但是,众人仿佛已经看见了苍穹深处漂浮着一座真正的天空之城,那就是最美好的自己!
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地被那个最美好的自己感动幸福得流下了眼泪。
欧阳一粟与沈彤更是紧紧相拥在一起,泪眼迷离地仰望着夜空中的自己,那满天繁星就是自己的晶莹泪光闪烁……
上高中时,沈彤是转学来到欧阳一粟他们班的。
当时大家正在上自习课,班主任带着沈彤走进教室,欧阳一粟本坐在教室后排埋头看书,并没太理会老师介绍沈彤。
沈彤简单报了一下自己的名字以后,就毫无拘束地说道:“我喜欢唱歌,我给大家唱首《天空之城》吧。”
虽然欧阳一粟是一个五音不全的音盲,但是,当沈彤的音喉打开的那一瞬,他不禁抬起了头。
那一刻,欧阳一粟知道自己找到了自己心之所属的天空之城。
欧阳一粟上大学以后,才与沈彤确立恋人关系,可惜两人并不在一个城市上大学,以后工作了,由于种种原因,也是分居两地,离多聚少。
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两人打着电话,沈彤清唱着《天空之城》,欧阳一粟仰望着夜空,他就能看见沈彤。
AI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是理性的产物,可是现在却能创造出如此感性的艺术作品!
看来,命运岛会议期间詹姆斯院士的助手,杰克,所讲的大学美术老师的故事不虚。
AI在艺术领域的造诣确实已经远远超越了人类。
欧阳一粟少年时期也比较喜欢画画。
就像欧阳一粟因为沈彤的歌声而对她一见钟情,沈彤也是因为欧阳一粟在大学期间给她寄的一张纸质的、自己亲笔所画的兰天市拉面素描图而定情于欧阳一粟。
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无限延伸,会温暖地触及观者内心深处的柔软,使观者的心灵融入作品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最后与创作者形成超越时空的感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