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叟提起商君(即商鞅)便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徐市在一旁急的直跺脚。
猛然间,老叟回过神来问徐市:“看你着装,莫非你也是方术?”。
徐市猛地被一问,倒是有点慌乱。回道:“我...我...我乃鬼谷子先生门下,倒是学了些方术之道。今来咸阳城想着能有个进身之道,不巧碰到如此景致,倒是吓了一身冷汗,惭愧!惭愧!”。
徐市话音刚落,只见老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这一下倒是让徐福有些许意外。
老叟重新整理了下衣服,深施一礼说道:“原来是鬼谷子先生高徒,老朽我眼拙,未能见礼,还望先生见谅!”。
徐市慌忙扶起老叟,言道:“老丈万万不可,这可折杀晚辈了,还望老丈细说一二,保我全身,不胜感激!”。
老叟叹了口气说道:“哎!此地原是商君徒木立信之始地,自此以后,官府守信,百姓安居。不曾想到了邯郸小儿这里,虽有一统六国之功业,但痴迷丹鼎,此非为君之道。这些年来,为了迎合邯郸小儿的长生不老之愿,各地的方士争先恐后的前来献媚,其中多半是为了钱财的假方士。邯郸小儿不得愿,一怒将这些个方术斩杀于此,后不解恨,立木桩以吊其尸。因此地为商君徒木立信之始地,故用来警示来咸阳城的方士,要有信义。现如今,宦官赵高把持朝政,百姓必将迎来水火。我想先生此时并非伸展胸中抱负之时,还是身退而去吧!”。
徐市神情恍惚,这一切与他来咸阳城的目的背道而驰,不自觉的有点后悔来到此地。对老叟深施一礼后,谢别而去。
回到驿站的徐市像是变了一个人,由之前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垂头丧气。他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回想到在咸阳宫南门外看到的一幕幕,徐市辗转反侧,失眠了。
次日清晨,徐市带着名帖来到了丞相府,他要拜会丞相李斯。李斯下朝后看到了下人送过来的名帖,本不想见这个方士徐福,因为他的学术造诣是法家,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本就对道家虚无缥缈的神仙之说嗤之以鼻。但名帖后面夹着一封书信,外面包裹着一层上等丝绵,上书“左丞相李斯亲启”,下书“齐郡郡守田良百拜”。
田良与李斯私交甚好,李斯不忍勃其情面,故让下人带徐市至偏房待茶。至于徐市,能进丞相府已是万分感激,哪还有心思喝茶。李斯步伐缓慢的进入偏房,安然坐在榻上。
徐市赶紧撩衣服跪倒:“无棣城徐市拜见丞相”。
李斯不紧不慢的说道:“过来坐吧”。
徐市:“谢过丞相”,随李斯对面而坐。
李斯言道:“吾在稷下学宫求学之时,时为齐国关内侯田良曾对我照顾有加,自此结为挚友。上将军王贲自燕国南下伐齐之时,田良自知齐国难保,故写书与我,以求能保其宗族。是我向王上进言让他做了齐郡郡守。若不是他写信与我,我也不会见你。这,你可知道?”。
徐市:“市,明白!市昨日,听齐郡郡守田良之言前往咸阳宫南门外观瞧,见此景致,不由大咳。特来此,求丞相救我一命”。
说吧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
李斯看了看徐市,说道:“抬起头来吧”
徐市缓慢抬起头,眼睛里写满了渴望。
李斯:“我可以救你,但是你要听我之言”
徐市连忙点头应道:“诺!市一定遵命而行!”。
李斯:“明日一早,我带你去见王上,汝毕竟是鬼谷子先生的高徒,言语之间必有可信之处,让王上信你可以找到长生不老之药,但是不能待在这咸阳城内,要远走,越远越好。”
徐市看了看丞相李斯,知道自己这次是凶多吉少,困在咸阳城内更是不知哪时自己就会被挂在咸阳宫南门外的木桩上。想到这般,便一口答应了李斯,毕竟他也只能如此了。
早上的咸阳宫很是冷清,只有几只早起的鸟在叫唤着捕食。徐市站在李斯身后不由得打起了哆嗦,不知道是紧张还是被清晨的凉气所冻。
只听兴乐宫门外有太监大喊一声:“宣,左丞相李斯觐见!”
李斯便带着徐市低头向兴乐宫迈步而去。李斯走至宫门与喊话的太监寒暄了几句,无非就是今天值日辛苦了,始皇帝今日性情如何什么的。问完了,李斯好有个心理准备。
进入兴乐宫,宫中有一四方高台,是始皇帝居高射鸿所用。台下,面向南方有一屏风,雕刻九爪金龙扶摇直上苍穹。屏风前有一案塌,秦始皇坐在案塌后面,案塌上是秦始皇的早膳,山珍海味自不必说。
李斯进来撩衣服跪倒:“王上万岁!臣李斯携无棣城徐市觐见。”
秦始皇看了看李斯身后的徐市,一身得体的道袍,到是有点方士的样子。随即说道:“李卿平身吧,做吧。”
李斯:“谢过王上”,随即带着徐市坐在了秦始皇右侧的案塌后。
秦始皇又看了看徐市,并打量了一番,徐市吓得根本不敢抬头。
秦始皇问道:“你就是无棣城的徐市?鬼谷子先生的高徒?”
徐市慌忙答道:“回禀王上,草民正是无棣城方士徐市。”
秦始皇点了点头,扭了下头问李斯“卿,可了解了方士徐市?”
李斯:“回王上,昨日已邀至府上问过,确为鬼谷子先生高徒,但不知本事如何。”
秦始皇:“嗯,那徐市你说说吧,有何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良策?”
徐市答曰:“草民已观天象,有三位神仙分别降至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中修炼,草民愿以毕生之所学,前往三座仙山为我王上求取长生不老仙药,造福万民。”
秦始皇听完哈哈大笑,随问李斯:“卿以为如何?”
李斯不紧不慢的回答道:“臣以为,可以一试,但不予钱财。待事成之后再予以封赏。”
秦始皇:“卿所言甚是,徐市你以为如何?”
徐市赶忙答道:“草民遵命就是!”
秦始皇:“为方便你行事,朕赐你一道御旨,你可方便使用。”
徐市:“谢过王上!”
从兴乐宫出来,徐市的后背直发凉,与李斯言:“始皇帝君威隆盛,当年我与先师鬼谷子学艺也未曾如此。”
李斯问听也颇有感慨:“当年我师从荀子大师,学习君王社稷之法,也未曾觉老师威严。今日之后,你拿到御旨当立即离开咸阳城,不必回禀始皇帝,出函谷关后再行阅览御旨。”
徐市:“市明白,谢过丞相!”。说罢,李斯扬长而去。
徐市由太监引领至长安宫,从御史大夫赢季手里接过御旨,谢过始皇帝恩典便大步流星的离去。回到驿站,徐市安排两个仆役改换成商人模样,并留下一封感谢丞相李斯的书信,拜托驿卒代为转交,便马不停蹄的向函谷关奔去。
来到函谷关下,徐市走的着急未曾向太尉府签印通关文书,被守关兵丁拦住。徐市急中生智,掏出始皇帝御旨,谎称有要事要办,守卫见御旨为真便予以放行。
出函谷关百余里,徐市回望咸阳城方向,感慨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时才拿出御旨并打开预览,文曰:“无棣城徐市,师从鬼谷子,修习方术之道,专攻长生不老之术,鬼谷子先生赐名为‘福’,自今日起朕准其名为‘徐福’。凡徐福所到之处有所需之资,各处郡县当立刻给予。协助徐福求得长生不老仙药者,为民则予官,为官则予爵。”落款玉玺为“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自今日起,徐市改名徐福。此刻,徐福内心翻涌,此一去不知能成何事。虽年少师从鬼谷子先生修习方术,但学艺未精,事到如今只能硬抗。思来想去,当先去投奔年少游历饶安时所结识的挚友范遂。
范遂乃春秋末期越国相国、上将军范蠡之后,原随先祖居于宋国陶丘,后田氏乱齐,为避祸迁至燕国饶安(原为齐国故地),世代经商,颇有家资。徐福想借助挚友范遂之财力,实现他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抱负。
公元前219年冬,徐福已在范遂家居住三月有余,每日采购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无数,耗资巨大。因持有秦始皇御旨,范家皆不敢言。转眼到了来年春天,徐福命范遂在马颊河入海口建造船厂,徐福亲自持御旨坐镇马颊河入海口督造大船。
选造领头大舶船三艘,高六丈有余,长三十余丈,甲板以上有三层,船头雕刻六爪金龙,船尾雕刻凤凰展翅。另设小舶船三十六艘,高三丈有余,长二十余丈,甲板以上有二层。舫船七十二艘,高二丈有余,长十五余丈,甲板以上有一层。
公元前210年夏初,秦始皇东巡至琅琊郡,传旨徐福前来觐见,责问求取长生不老仙药事宜。徐福星夜兼程前往琅琊郡郡治琅琊县城内,趁夜色夜访琅琊郡郡守王芝府邸。
王芝听闻徐福到访,赶忙起床穿衣,吩咐下人书房待茶。徐福在王芝的书房里踱来踱去,心急如焚。
琅琊郡郡守王芝快步步入书房,徐福上前一把抓住王芝的手,说道:“郡守救我!”
王芝生气的甩开徐福的手,走到案塌边,一边就坐一边整理衣服,另一边气呼呼的对徐福说道:“既如此,当与我讲讲你这十年里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