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有无棣城绅士徐市上书秦始皇。言曰:市齐地琅琊郡赣榆县人士,年少拜在鬼谷子先生门下,为其关门弟子,教习方术,特赐名为“福”,以望长生不老之道。今已游历天下数载,乐居于无棣城。近日观天象,有风云相聚,雷电相随。遂致丹鼎于马谷山顶以测其象,得知有神仙降凡山修炼。东海有紫气环绕,分三股落于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中。草民不才,愿前往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中,拜会神仙,以毕生所学为始皇帝求取长生不老仙药。
咸阳城章台宫内,始皇帝正襟危坐,宫内左、右两侧位列文、武两班。台阶之上,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赵高慷慨激扬的念完徐福的上书书简。台阶之下,文、武两班大臣无不摇头叹息,唯有丞相李斯不以为然。
始皇帝嬴政遂问于李斯:“卿,为何高扬头颅不以为然?”
李斯内心知道,自六国一统之后,始皇帝嬴政痴迷于丹鼎之道,以求长生不老。期间已有不少假冒方术大师之人,假骗始皇帝,敛取钱财。有的得到金银财宝之后隐匿于乡间不知踪迹,也有被斩于南门宫外挂尸以警众人。
李斯深施一礼,回曰:“禀明王上,臣当年在稷下学宫求学之时,时常困惑不解,斯之一生所求为何?有同伴曾与我言说若不知所求为何,可学丹鼎之道以问神仙。斯以为玩笑,却有一次同伴邀我至学宫听道家徐市讲学,即所称鬼谷子先生门下徐福是也。其人所讲虚无缥缈,毫无根据。所谓神仙之说,不过始于商,而胜于周。乃君王治世之手段,而使百姓顺从。所讲长生不老之道,更是荒谬。所谓生死,乃天之道,不可违背,人岂能改之?徐市,不过又一方术骗子也。请王上明鉴!”。
秦始皇嬴政听完李斯之言顿感失落,神态黯然。
旁边的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赵高观始皇帝的神态便知其内心想法。遂进言道:“王上,丞相所言不无道理,但其为鬼谷子先生门下,所学并非全是虚假。万一可为真,岂不是错失了王上的长生不老之愿?小臣妄言,虽不知真假,但可一试。若为假,大不了挂尸南门宫外罢了。倘若为真,岂不是天下百姓之福气哉!”
听闻此言,始皇帝嬴政顿时两眼放光,拍案而言:“宣无棣城徐市觐见!”。
齐郡无棣城,徐府内张灯结彩,众人皆贺徐市老爷万福之喜。徐市也自以为有了进身之道,自思当学师兄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毛遂等,施平生之所学,展胸中之抱负。
原来,始皇帝嬴政下旨徐市觐见后,已有一个传旨官骑快马先行,告知当地官府和徐市,隔天会有御旨到达不可远行。防止御旨到了后不见人影,无法回去交旨。
另一班奉旨官待御旨书写完毕并经始皇帝观阅同意,加盖皇印后骑快马隔日便到了这无棣城。奉旨官在齐郡郡守田良、无棣县县令张安等一众当地官吏的陪同下前往徐府宣读御旨,徐市一家无不高兴万分。
御旨宣读完后,齐郡郡守田良道贺后言道:“徐公乃鬼谷子先生高徒,一生修习方术之道,并游历天下数载,想必也知道这天下的君臣之道。妄尊为兄劝弟一言,莫学他人好大望功,小心进言,事有不好,便急身隐退。另,进咸阳宫时万望到咸阳宫南门外一观,切记!切记!”说完别挥袖而别。
徐市不解,直眼望那郡守,不知其所以然。
无棣县县令张安,观徐市神态,笑道:“徐公不必挂怀,有不解之处,到了那咸阳宫南门外一观便什么都知道了。”
徐市急忙转身,望着无棣县县令张安深施一礼,言道:“市必牢记于心!”
随后,无棣县县令张安施礼告别。
徐府内连夜收拾行李,准备妥当。第二天清早,徐市带领两个仆役便跟随奉旨官回咸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路无书,转眼便到了咸阳城。
因为徐市是奉旨觐见,所以被安排住在了咸阳宫东门外驿站内。奉旨官告诉徐市要等他回宫与始皇帝当面交旨后,才知道始皇帝召不召他觐见,到时候自有传旨官来传旨,在此期间需在驿站歇息。
徐市也是第一次来到这咸阳城,远远望去咸阳宫,那宫殿层峦叠翠,气势宏伟。
徐市站在驿站门外不禁感叹道:“真容六国之城池,纳六国之财力!”。
驿站门口看门小吏听到后顿觉好笑,讥讽道:“你这才能看到些啥呢!”
徐市转身向看门小吏陪笑道:“我只是无棣城内一蝼蚁,初入这咸阳城,首看这咸阳宫,确实不知所以,还望尊驾告知一二。”。
看门小吏笑着说道:“无妨!无妨!我也是在这驿站待得久了些,看到的达官贵人也多了几个,都是问这咸阳宫如何如何。小人我也是有幸伺候过郎中令大人,带着瞧见过这咸阳宫里的情况。要说这咸阳宫呀,可真是大。我大秦昭王时才初具规模,在始皇帝统一六国时,又不断进行扩建。如今已是这天下最大的王宫,也是最难找清楚的王宫”,说完便闭口不言。
徐市急忙说道:“还望尊驾详细指点”。
看门小吏眉头一紧,斜眼说道:“我是看你外地来的,一口一个尊驾倒是虔诚。我跟你说了,可不要与外人说道!”
徐市身躯一恭言道:“那是自然”。说罢便从袖口里掏出一些银钱递与看门小吏手中。
看门小吏垫了垫手便将银钱揣进怀里,笑道:“你呀,倒是识相!这咸阳宫最主要的是章台宫,在渭河以南。中央各公卿机关、全国各郡县的奏章便向这里汇集,是我始皇帝‘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之所在。正所谓‘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其次是这兴乐宫,是我始皇帝观宇、射鸿之地。再着是六英宫,当年会见各国诸侯之所。再有华阳宫,原是华阳夫人的专属宫殿,现为太子扶苏居住之地。另还有甘泉宫,乃是太后之居地,万万不可靠近,太后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其他还有芷阳宫、步高宫、步寿宫、橐泉宫、蕲年宫、械阳宫、萯阳宫、平阳封宫、羽阳宫、长杨宫、高泉宫、虢宫、兰池宫、望夷宫、宜春宫、曲台宫等等大小几十座宫殿。想你能去章台宫面君就很是不错了,估计会在兴乐宫见你,你好早做准备”。
徐市赶忙深施一礼,言道:“多谢尊驾提醒,市必当牢记于心!另多问尊驾一句,这咸阳宫南门怎样去得?”
看门吏抬手一指,说道:“沿此街巷向南,到第六个路口右转,多行五百余步便到了。”
徐市谢过看门小吏后喊着两个仆役,换一身得体的道袍便奔南门而去。他想要知道为什么齐郡郡守田良一定要自己去咸阳宫南门外看一看。
前往咸阳宫南门的路上,徐市一行三人边走边欣赏街景,看着往来行人喜笑颜开,街边商铺琳琅满目。徐市又发感叹不愧是秦国的咸阳城,规模宏大、商贾聚集、百姓富足。
走着、看着,便来到了看门小吏说的第六个路口。徐市站在路口向西望去,这条街与来的这条街少了些许热闹,没有多想便沿着此条街向西而行。
走了约五十余步发现,街两边都是仓储货栈,来往客商、行人都用好奇和惊讶的眼光打量着徐市一行三人,并转头与旁人私下嘀咕。徐市心中暗自纳闷,不知所以然,遂喊两个仆役加快脚步向南门行去。
咸阳宫南门原是各外来使臣和商贾进出的城门,秦始皇登基后在咸阳宫的基础上大肆扩建,形成了现在的咸阳城。咸阳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大城门,各大城门两侧各有一个小城门,也分别与咸阳宫门遥相呼应。因此咸阳宫南门与咸阳城南门之间成了各地商贾进行货物集散的场地,也因此这里商贾云集、货栈众多、贸易往来好不热闹。
徐市一行三人急急忙忙的来到咸阳宫南门前,一眼就看到了咸阳宫南门外西侧立着很多木桩,木桩上吊死了很多身穿道袍的方术之人。很明显,许多吊死的方术也有许久了,躯干已快风干,身上的道袍都快被风撕碎了。猛然看去,不禁令人毛骨悚然。徐市与身边的两个仆役硬是愣在了原地。
半晌过后,徐市回过神来,问身边的仆役:“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仆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头晃脑不知所以然。徐市看向四周。在木桩南边有一货栈,货栈门口有一老叟依门而坐,货栈门楣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柳记棺材”。
徐市带着仆役着急忙慌的赶到老叟面前,深施一礼,言道:“见过老丈,无棣城徐市这厢有礼了”。
老叟睡眼惺忪的打量着徐市,随即一拱手,回到:“老朽有礼了,不知客官是买棺材呀还是卖棺材呀?”。
徐市答道:“皆不是,晚辈有事不明,想向老丈请教一二。”
老叟:“何事不明,尽管问吧。我已垂垂老矣,也已无大用处,客官请明言吧!”
徐市右手一指那些吊死在木桩上的方术,问道:“老丈,这是为何?”
老叟头也不抬的说到:“呵呵...你说的是这些个该死的方术呀,那还得先跟你说说商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