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甩追兵(下)
书名:亡命八荒 作者:杨铎 本章字数:2897字 发布时间:2021-01-18

          张承宇从农舍前驰过,瞥见那篱笆墙和后山,心中一动。急忙调转马头,跳下马来,拉着马从那篱笆墙之间挤了过去。他想从后山逃走,谁知到了后山,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路。他想,再回到原路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好拉马让它卧在坡下隐藏,自己则从灌木后面偷偷往前面的小路上张望。很快就听到马蹄声渐近,随即就见那队羽林军从农舍前飞驰而过。

         原来他们在叉路口发现了张承宇的马蹄印记,沿小路追了过来。张承宇急忙低下头,听得马蹄声渐渐远去,直到听不到了,才起身拉马,准备返回原路。

         他刚一抬头,却见到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站在眼前。男孩儿八九岁的样子,女孩儿稍小一点,大概六七岁。张承宇忙对两个孩子道:“路经此地,多有打扰。”

         男孩儿用手往身后一指,道:“路在那边。”

         张承宇点头道:“多谢。”言毕,正要拉马去挤那篱笆墙,忽听到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大牛,与谁说话?” 随着声音,一老妇人从房子里走了出来。

         那个叫大牛的男孩儿回答道:“奶奶,他是过路人。”

         张承宇急忙向老妇人行礼,道:“老夫人,在下北上冀州,路遇响马遭劫,逃难迷路于此。多有冒犯,还望见谅。”

        老妇人道:“既如此,无需过谦。”

         张承宇道:“在下即刻便行。”言毕正要拉马而去,忽觉一阵眩晕,险些摔倒。他本来人长得白皙,加之失血过多,更显脸色煞白。

         老妇人道:“公子身负创伤,亟需静养。如不嫌弃,可暂于敝舍歇息。待伤养好,再行不迟。”

         张承宇本不想拖累他人,只是伤处阵阵钻心般疼痛难忍,加之疲惫不堪,已无力再行。遂应道:“相待之恩,它日必当涌泉相报。” 老妇人叫大牛扶张承宇进屋,在床上躺下。自己出来把张承宇的马牵到马圈,放些草料喂将起来。

         张承宇今天一直高度紧张,脑中的弦总是绷得紧紧地。加之打斗负伤,体力极度透支,已近崩溃边缘。他身子一着床,浑身便像散了架一般,忽悠一下就睡过去了。没过多久,便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自己回家了,来到了大门前,只见大门紧闭着。他伸手去推门,可怎么也推不动。他去扣门上的铜环,没有人应。他急了,双手用力去拍,院内仍然寂静无声。他大喊:“娘,哥哥,姐姐,速速开门!” 他见还是无人应声,心急如焚,决定去撞开那门。他于是后退几步,侧身冲着门猛冲过去,用左肩猛撞大门。忽觉左肩一阵剧痛,遂大叫一声,一下醒了过来,方才知道是在做梦。

         此时已近黄昏,听到张承宇叫声,一位老者走进屋来,说道:“醒矣,醒矣。”张承宇睡得昏天暗地,正不知是黑天白夜,听见老人声音,立即挣扎着坐起,要下床来。老人道:“莫急,莫急。”这时又进来一位年轻妇人,拿来一套衣裤和长袍,并端来一盆水,道:“醒来便好,先洗手,洗面。”

        张承宇挣扎着下了床,躬身行礼道:“承蒙接纳,实是感激不尽。”

        老人道:“莫过谦恭,莫过谦恭。” 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听说公子被响马刀枪所伤,吾此处备有自制金疮药,敷上不日即可痊愈。”说着,从妇人手中接过药瓶,帮他敷上,并重新包扎好。

         那年轻妇人道:“公子若不嫌弃,可将这套粗布衣服换上。家内小叔之物,目测尚感合身。”张承宇看自己所穿,虽是丝绸锦缎,可早已血迹斑斑,污秽不堪。于是接了衣物,又是一番感谢。

         老人又道:“粗食淡饭已备,随时可用。”言毕,即与那妇人退了出去。

         张承宇心中感激,禁不住流下泪来。农家朴实无华,淳朴善良,不似那官场,勾心斗角,尔诈我虞。稍不留神,即可能人头落地,性命不保。想到此处,不禁长叹不已。

         张承宇换下长裤和长袍,因父亲传给的钥匙藏于贴身衣服衣角,故没换内衣。

         出了里屋,即是外屋,老汉和两位妇人都在,张承宇再次鞠躬致谢。他们均已吃过,并专为张承宇准备了饭菜。张承宇稍作谦让,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饭毕,便与三人闲聊了起来。张承宇不敢吐露真情,怕连累他们一家。只说去冀州公干,路遇响马,随从尽数被杀,只身逃出。

         老汉一家,却因连年战乱,多年前逃难于此偏僻山间。可最终,还是被官府发现,两个儿子均被充军,至今生死不明,连自家的马匹亦悉数被官府征用。平日里,只有奶奶和两个孙子在家,老汉和大儿媳下地料理农田。因地处偏僻,响马也不来此,日子到也平淡安静。

         张承宇虽心急北上,无奈伤口未合,体虚无力。加之老汉一家竭力挽留,于是决定暂住几日。

         与此同时,却说东都洛阳城内,刑部刑部司主事,人称“铁笔神捕”的杜显龙,刚从刑部尚书卫玄处回来,便拉了老搭档 —— 捕头魏不鸣,出了皇城,来到一家僻静的茶馆,在楼上的一个角落里坐了下来。

         他点了几样茶点, 两个人便轻声聊了起来。魏不鸣低声问道:“此番是何案子,如此神秘?” 原来通常办案,杜显龙都会在皇城衙门里交代,今日却是异常, 故有此问。

         杜显龙神情严肃,先四下瞧了一下,见无异常,方缓缓回道:“魏兄可记得前几日,宋国公张伯诚满门抄斩之事乎? 其全家均被斩杀,唯其二子在逃。此案即缉拿其二子张承宇。”

         魏不鸣早知此事,只是不知内情。于是问道:“常闻那宋国公乃朝廷重臣,精忠为国,缘何竟遭此不幸?”

         杜显龙道:“据闻,起初因力阻皇上兴建丹阳宫,皇上以诽谤朝纲罪将其下入大牢。后有人秘告于丞相宇文化及,称宋国公谋反,故有此大难。”

         魏不鸣不解道:“可张承宇却如何逃得出去?”

         杜显龙道:“据闻当日宇文化及亲带羽林军赴张府捉人,张承宇外出不在,逃得一劫。其余人等或杀或捕,无一漏网。”他停了一下,又道:“据卫大人言,朝中一众大臣曾奏请皇上,待捕得张承宇,再一并处斩。无奈宇文化及极力阻挠,皇上听信其言,故宋国公以下,除其二子外,被捕之三十余口,已于昨日全部处斩。” 魏不鸣听罢,嗟叹不已。

         杜显龙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又道:“朝中之事,盘根错节,非吾等可以左右。吾等只当尽心尽职,领命交差。”

         魏不鸣点头道:“这个自然。卫大人可有具体指示否?”

         杜显龙道:“卫大人言,此案虽已按律转入刑部,宇文化及必不肯罢手,定会暗中插手。故吾等一定要按律,将张承宇捉拿归案,决不许任何人当场诛杀。”

         魏不鸣一听,摇摇头道:“阻止宇文化及杀人? 却是难也。只可尽力而为矣。”

         杜显龙撇了一下嘴,道:“卫大人指示,吾等只能按令行事。”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便离开茶馆,各自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办案不提。

         张承宇在老汉家住了几日,经老汉一家人精心护理,虽然伤口未完全愈合,却也觉得无碍大事,遂急着上路。两位妇人已将张承宇的衣服洗干净,晾干后包在包裹里。这时给他背在身上,又给他带上一大包干粮和一壶水。又将那喂养得极好的白马牵来,将缰绳和他的长剑一并递给他。张承宇与老汉一家人一一道别,这才上马,沿屋前的小道,向北驰去。

         张承宇一边走,一边感慨万分:“虽遭此大难,说来世上还是好人居多。老汉一家与自己陌路相逢,竟尽心尽力相助,不求回报,实是令人敬佩。此番若能逃过此劫,它日定当登门致谢。”

         他一路走一路想着,饿了便吃口干粮,渴了便喝口水,晚上便在路边的树下睡一晚。就这样走了几日,带在身上的干粮已吃光了,于是遇到山,就找些野果充饥;偶遇农田,便讨些玉米等物来吃。 若四处无人,就只好“借”些来果腹。因走的是荒郊小路,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人。偶尔遇到的,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户。

         他不知道前面会走到哪里,不知道是否会碰到羽林军,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其它官府的人在抓捕自己。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要一路北上,投奔北方的马叔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亡命八荒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