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将嘴附在知州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知州点了点头,按照他的意思,继续向厨子提问。
知州说:“一个右脸有刀疤的人和一个年轻人到你厨房里做什么?”厨子说:“他们向我询问店里的招工情况。”
“我说,招了,招两个伙计。那个右脸有刀疤的人便和我闲聊起来,向我了解起店里的情况。”
知州说:“你和那右脸有刀疤的人聊天的时候,感觉他有什么异常吗?他没向你问工钱待遇情况吗?”
厨子说:“感觉那人有些奇怪,不是诚心来找活的。既然来找活,却不问工钱,净和我胡扯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知州说:“你们俩闲聊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在哪个位置呆着?”厨子说:“在脸有刀疤的人身后站着。”
知州说:“你站在脸有刀疤者前方,是否能看清楚那年轻人的一举一动?”厨子说:“这个,当时我没注意。”
知州说:“倘若那年轻人在你已切好的肉、菜中掺进蒙汗药?你当时可曾觉察出来?”
厨子先是一惊,后眼睛一亮,说:“难道是他下的药?当时,我只顾和那脸有刀疤的人闲聊,未曾注意到他。”
知州说:“那你可记得那人相貌?”厨子说:“不记得了。我只是那日见过他一面,而且还是在两年前。”
知州说:“那日,你在衙门附近胡闹,是故意装出来的吧?实是让我把你关进牢中,躲避官差的抓捕。”
厨子说:“是的。我得知大人将店主抓进了牢中,知道大人接下来会抓我,便想到这个办法,躲避官差的抓捕。”
“我知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官府做梦也不会想到,我竟然躲在牢中。”
“所以,我故意在衙门附近闹事,激怒大人。大人果然中计,命衙役把我关进牢中。”
“我知道,我犯的是小错误,并非杀人大罪。大人顶多将我囚禁两三个月,便会将我放出去。”
“本来想等两三个月后,大人将我放出去,不想被大人识破玄机,自投罗网。实在是愚蠢之极!”
陈平听了这话,心想:“好个狡猾的厨子!若是遇到一般人,必被你骗过。只可惜你命苦,遇到的人是我。”
知州指着陈平,对厨子说:“是这位先生识破了你的伎俩,并非本官。”厨子用敬佩的目光看了陈平一眼。
知州又问了几句,便宣布退堂。众人走了后,知州看着陈平,说:“现在,先生对此案有什么看法?”
陈平说:“须得用排除法查此案。咱们可先做个假设,倘若真是厨子在饭菜中下药,他会有什么企图?”
知州说:“第一种可能是谋财。厨子在饭菜中放药,将店中所有的人迷倒,是为了盗走众人的财物。”
“第二种可能就是行奸。我观你的未婚妻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姿。厨子不会觊觎你未婚妻的美色吧?”
陈平说:“第二种可能基本上可以排除。行奸少女一般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不可能在酒店这样嘈杂的地方。”
接着,陈平骗道:“再说了,据我未婚妻交待,酒店失火之时,她在外面,根本就不在店中。”
“厨子总不会先将酒店所有的人迷倒,然后等我未婚妻回来,欺凌她吧?万一我未婚妻不回来,他岂不是白忙?”
“白忙也就罢了,万一众人醒来,查出是他下的药,将此事报知官府,他这样做岂不是画蛇添足,作茧自缚吗?”
知州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陈平说:“大人再想想,是否还有一种可能?”
知州想了想,说:“除此之外,本官实在想不出另外一种可能。”陈平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劫持店中的人。”
“据店主交待,大火熄灭之后,大人勘察现场,并未发现死者任何遗物。由此推断,酒店起火时,店中没人。”
“既然店中没人,那就有一种可能,店中的人被人劫走了。在店主放火之前,我未婚妻三位亲人就被人劫走了。”
知州拍手赞道:“好一个心思缜密的推理!合情合理,符合逻辑。只可惜没有证据支撑。”
“那依先生之见,歹徒劫持你未婚妻三位亲人,意欲何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查?”
陈平说:“这目前是个谜。我们只有找到我未婚妻的三位亲人,才能揭开谜底。
“当务之急,我们应搜查一下厨子家,看能否搜出店主哥嫂和我未婚妻一家人的财物。”
知州说:“好。先生看着办吧。衙门里的差役,任由先生调遣。”陈平说:“多谢大人信任!”
陈平便来到牢中,见了厨子。厨子看着陈平,说:“先生应该是个明白人,饭菜中的蒙汗药不是我下的。”
陈平说:“你说不是你下的,可明明店中众人是吃了你做的饭菜昏倒的。你让大人如何相信你?”
厨子听了这话,登时面如死灰,说:“我早就知道事情会这样。看来,这场官司,小人是吃定了。”
陈平说:“也未必。只要你让我们搜一下你的家。若搜不出店中人的财物,就能洗脱你谋财害命的嫌疑。”
厨子顿时喜出望外,说:“先生,是真的吗?只要从我家搜不出店中人的财物,大人便会放我走?”
陈平轻轻地“嗯”了一声。厨子大喜,说:“那好啊!我的家你们随便搜。”接着,他便告诉了陈平自己家的住址。
陈平便让衙役们带着店主,来到厨子家门外。陈平让十个衙役将院子围起来,自己带着六个衙役进入厨子院中。
其中,两个衙役押着店主,让店主指认哥嫂的财物。陈平和四个衙役搜了半天,店主说未发现有哥嫂的财物。
陈平只好吩咐衙役将店主带回牢中,自己来见知州。知州向他询问搜查情况,陈平如实回答了他。
知州说:“那如何处治厨子?”陈平说:“厨子虽有嫌疑,但我们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在饭菜中下过药。”
“所以,我们目前不能定他的罪。大人还是把他放了吧。我秘密跟踪他几天,兴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知州说:“好办法!若真是厨子放的药,本官将他无罪释放,他必定会得意忘形,露出马脚。
“先生趁此机会跟踪他,探察他的言谈和一举一动,必定会有所收获。这正是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之计。”
知州便下令狱卒将厨子无罪释放。陈平独自一人跟踪了厨子几天,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陈平心想:“看来,厨子并没有撒谎,他很可能是被人陷害的。”便不再跟踪、探查厨子。
他回忆了一下酒店失火案整个过程,但觉进入厨房的那两个人甚是可疑。饭菜中的药很有可能是这两个人放的。
两个人谎称到酒店找活,进入厨房。脸有刀疤者假装和厨子胡扯,吸引他的注意力。年轻人则将药放进肉、菜里。
陈平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便来到牢中,向店主询问案件中的细节,希望能有新的收获。
陈平说:“那天夜里,你到哥嫂酒店之前,曾在一位朋友家饮宴过。这位朋友姓甚,名甚,以何为生?”
店主说:“就是那个右脸有刀疤的人。曾向我哥提出高价租用酒店,被我哥拒绝了。”
“听他本人说,姓王,名云,以贩卖珠宝为生。详细底细,我也不了解。他只是我当铺中的一位客人而已。”
陈平说:“他请你吃饭,应该有所求吧?”店主说:“还不是租用我哥酒店的事情。让我劝我哥,将酒店租给他。”
陈平听了这话,心中大奇,寻思:“这王云在失火案中三次出现,难道他真的和本案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