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边,黄世超就礼金太重推辞着,刘怡心见真来方双手举着一包银元要黄世超 收下,说俞大人再三说了,这点钱是表达对黄世超夫妇养育福全的感激之情,连忙说: “真家表叔、表婶,我与世超养儿育女是应该的,俞先生如此大礼,我两个老的消受不 起,只要两个孩子日后好,我们不计较这些,一切简单着办,只要热闹就行。”
俞培英一直未开口说话,他思想着自己在外边长大,没有接受过乡里的礼仪教育, 怕万一说错了,给未来的岳父母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日后不好相处。现在见两位老 人坚决不收礼,便站起来,对黄世超夫妇深深一鞠说:“黄世伯,伯母,这点钱不是我 父母亲的,是我在外边做事积下来的,如果两位老人家不嫌弃侄儿无礼,就算是我对 你们的一份孝心。,
黄世超夫妇见俞培英站起来如此说话,一时愣住了,如果承认这个准女婿,他孝 敬岳父岳母再多也是应该的;如果不承认,收一文钱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对女儿的 污辱。现在既然答应女儿的这门亲事了,女婿孝敬自己,也应该,再推辞就不应该了。 黄世超支吾了半天,从真来方手上接了银元,说自己给女儿、侄儿存着,日后急用再 来拿。给自己,也给真来方一个台阶下,也表明了自己欢喜纳笑地接受了俞培英这个 女婿的心愿。转手将银元递给内人说:“福全她娘,替女儿、侄儿收好这钱,日后添了 外甥,用钱的地方多,再叫福全回来取。”他又吩咐内人赶快弄午饭,刘怡心答应着, 拉着石玉叶的手一起进了福全的厢房。
福全见表婶来了,羞羞地笑着对石玉叶道了福,石玉叶哈哈笑着压低声音向表侄 女道了喜,因为这桩喜事还没有公开,不便张扬。怡心把女儿要表婶打听俞家父子脚 大小的话对玉叶说了,石玉叶笑着说,人家都进门来了,还用得着表婶去问,你自己 去看看不就行了,也顺便看看新姑爷,那是要同吃同睡一辈的人,看看怎么样,心里 也有个底。
表婶这样一说,福全的脸红了起来,特别是那句“同吃同住一辈子”的话,让她 心跳,哪个女儿不怀春呢?正当花季的她,梦里过往过几多才华横溢、相貌俊美的郎 君,这个已经进了门的男人,她早就听说过,也仰慕不已,没想到他鬼使神差地就要 与自己同吃同睡了,这是命运呢?还是福分?她说不清楚。在汉口姑母家生活的两年, 她上过女校,也见了不少新式男生,不像这乡里的女孩子那么保守。因此,听表婶说 叫她去看看俞培英,她也觉得没什么不好,便默认了。
怡心见女儿不反对,想想让女儿见见新姑爷也好,便拉着表弟媳出了门,把钱放 进自己睡房的柜内后,便转身到厨房内大柴大火地做起了饭。玉叶要帮忙,她客气地 推了两句,便不反对了,一起说说笑笑地弄着饭,问一些俞知章家里的情况,石玉叶 尽挑好话说,让表嫂很开心。
福全呆呆地坐了一会,起身走进父亲的卧室,拿了两双布鞋走进客房,见了真来 方低头对他屈了屈膝,叫了声表叔,把一双鞋放在他的面前,叫他换下脚上的湿鞋。 真来方连忙笑着答应了,赞不绝口地说福全就是这么懂事,就是这么让人心痛。福全 又低着头向俞培英屈了屈膝,说请先生换双干鞋,俞培英这才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十之八九地猜准了她是谁,见她个子高挑,一脸白嫩,细眉细眼,口鼻端庄,心内一 阵欢喜,连忙站起身来,对她躬了躬腰,道了声谢,坐下来换了鞋。福全将两双鞋提 到厨房,将真来方的一双靠在炉边烤着,又将俞培英的一双拿进厢房内,用擦桌布擦 干了鞋上的雪水,找一张纸,将鞋的大小画了下来,然后放在火盆边烤着,找出笋壳、 碎布开始铺鞋底。这门婚事,双方的长辈都欢喜。俞培英经过家庭的突然变故,麻木了,把自己的 后半生都交给了父母亲安排,只要能找一房女人,生儿育女就行,其他的诸如门当不 当,户对不对,女方长相如何,都不是他再选择的条件了。昨天听真来方介绍了这个 即将成为他内人的女孩子,了解了她识得字,不缠足,还在大汉口生活过两年,俞培 英的心稍稍宽了一点,至少,他们有话可说。刚才,福全拿鞋给他换,他看了她一眼, 白皙的肌肤,还算雅致的长相,使俞培英的心安了下来。尽管心如止水,但是,人性 里那潜在的对美的渴望,使他对这个将要与自己同食同衾的女人寄予了莫大的希望, 现在看见了,他从内心里欢喜,暗自惊呼着在这大山里还有如此出类拔萃的女人,这 真是天不绝他。
吃过饭后,真来方起身告辞。黄世超同内人一起把他们一行送出了山岭,看着他 们消失在山野里才转身回了家。当天下午,黄世超就赶到了县城,买全了女儿的嫁妆, 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回了家。刘怡心请了屋场里的几个巧手婆娘,同她一起给女儿、女 婿做起了新衣。
俞知章请俞家窝这个小村子所有的老少爷们,长幼媳妇帮忙,扎扎实实忙了几天, 把几间旧屋弄得红红火火,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请了一班锣鼓、唢呐,吹吹打打地 用八抬大轿将福全接进了门。
要娶儿媳妇了,熊秀芳心里又燃起了希望,人又仿佛有了点精神,她强迫自己这 几天吃了点东西,到福全进门时,她被人扶着换了身干净衣裤,梳理了头发,同俞知 章一起坐在祖堂屋的八仙桌前,接受了儿子、儿媳的叩拜。礼仪一结束,她就坐不住 了,又被人扶着躺到了床上。
俞家窝在这石川販人们又叫它俞家铺,虽然人不多,却是石川販上上下下几十个 屋场中响当当的地方,过去出了两朝举人,有读书的风水,因此,俞家铺也是这十里 八乡有名的私塾馆。俞家铺有不少田地,但是,俞家铺的人不种,都租给了那些不识 字的农夫种了,他们靠授徒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