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高架桥上遍布笑果岛黑帮的党羽,有的人开着摩托车在高架桥上来回游荡,有的人藏在行驶的小汽车里面,有的伪装成两侧人行道的普通行人,他们身上都有枪。
只要罗小鲸在高架桥上出现,必死无疑。
起到绿化高架桥作用的野迎春在冷冷夜风中静静沉睡,表面上形单只影的王彪轻而易举地跨过了栽种野迎春的机非分隔带,来到高架桥西侧的人行道。他在高架桥的夜灯下点着了一根香烟,倚着绿色护栏吞云吐雾。
十几秒后,王彪的手机响起,他把手机掏出裤兜,是一个陌生号码。
在2005年的时候,不存在手机号码实名制。此时,直觉告诉曾与罗小鲸打过交道的王彪,来电人应该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罗小鲸。
“喂。”王彪接通来电。
罗小鲸的声音果然在手机里面响起:
“喂,彪哥。”
王彪一边观察行走在高架桥西侧的机动车,一边问道:
“我到了。按照你跟我老大(王阳)说的,在八点前到达高架桥的西侧通道最高点位置。”
罗小鲸直接问:
“钱带来没有?”
王彪如实回答:
“在我的车上。”
“都是真钞吗?”她追问。
“没有假钞。”王彪回应。
“你们有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把200万分成2个袋子装?”
“有。”王彪冷冷道。
沉默三秒后,罗小鲸在电话里面说道:
“很好。你现在扛起两袋钱,从西侧的机动车通道走到高架桥的东侧人行道。”
困惑的王彪问:
“你说什么?”
罗小鲸说:
“你走到那里就可以看到我,以及那一批货(超级四号)。从现在开始算,在一分钟内,假如我看不到你,交易终止。”
在王彪还想说话的时候,罗小鲸已经在电话里面开始倒数:
“60,59,58,57……”
在罗小鲸的倒数声中,王彪不情愿地扔掉了手中的点燃香烟,重新跨过了高架桥西侧的机非分隔带。他很快走到了警示三角架前方的黑色丰田霸道,从后尾箱扛起了那两袋钱。
与首次交易一样 ,每一袋钱都用黑色大背包装着100万的百元现钞,总计200万元,每一袋钱的重量为11.5千克(每一张百元人民币的重量为1.15g,一万张的重量则为11.5kg),两袋钱总重23千克。
然而,不同的是,在首次交易时,一袋钱是真钞,另一袋钱却是假钞,而且在真钞里面放了追踪器。
在罗小鲸倒数的同时,高架桥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车喇叭鸣笛声,只见在万圣夜的夜光中,威猛魁梧的190丧彪(王彪)在高架桥过路司机们的恶毒咒骂声中,颇为艰难地翻过了那道分离南北对开机动车的中央铁栏栅。23千克的两袋钱(200万)重量不轻,高架桥上的中央铁栏栅之高度也不矮。
“10、9、8、7……”
有惊无险地翻过高架桥的东侧机非分隔带后,站在东侧人行道的王彪对着诺基亚手机愤怒大喝:
“不要再倒数了!我已经从西侧人行道走到东侧了!我压根看不到你!你罗小鲸TMD到底在哪里!”
停止倒数的罗小鲸淡淡说道:
“彪哥,你现在看向老商业区这边。”
“什么?”冒火的王彪说。
电话里面的罗小鲸反问王彪:
“你看不看得到那一排老商业区的陈旧骑楼?在高架桥的东面。”
“我看到啊!”王彪对着诺基亚手机嚷道。
罗小鲸说:“我站在某一栋骑楼看着你。”
骑楼,东来市的特色南洋风情建筑,最早由英国佬引入中国大陆,他们称其为“廊房”。
在刚开始殖民印度时,英国佬适应不了南亚气候的炎热湿润;后来,他们为了享受宜居的居住环境,发明了早期的骑楼(廊房)。随着殖民扩张,骑楼传入晚清时期的中国。
东来市的骑楼大多修筑于民国时期,其根据本土的气候以及建筑文化,出现了不同于南亚骑楼的创新。东来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无雪,春无尘沙,沿街店铺不需做北方的封闭式门面设计。
雨天时,骑楼是行人的雨伞;炎热时,骑楼有遮荫之功能;台风来时,骑楼又可以使行人免受落物的伤害。楼上住人,楼下开铺,连续的骑楼柱廊与沿街建筑立面,形成东来市的“骑楼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