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传闻炎帝还教万民识草药、弄舞蹈、学养生、行德智、作礼仪、描画草木自然等等。”
“其实,今人真的很难去想象前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
“至今仍然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以前的种种习俗和规矩,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无法理解,又不去调查,只凭自己臆想,或靠着书本上的字眼,就来批判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这样的人很可悲。因为他很无知,明明什么都不懂,却偏偏非常自信地喊着不合理的言论,去欺骗自己,欺骗别人。”
“真正有智慧的人,当他遇到某些看似不合理的事情时,或碰到某种感觉很迷惑的风俗行为时,他一定是先怀疑其背后的原因,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的一个情况。”
“如果,他想不出原因,那么他就会去调查,有时候就算是想出了‘有可能会是这样’的一个原因,他也还是会去调查、询问。”
“在没有得知确切的情况,确定那就是形成这样的‘事情’或‘风俗、文化’之前,他是不会轻易就下定论的。”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做一个有知识的人,那么请问现在的社会,有谁又没有知识呢?”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那么请问现在的社会,又有几个人真的拥有智慧呢?”
“智慧和知识是两个回事,不能活用知识,那就是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活用知识。”
“如果,我们满脑子都是知识,而不能活用,那就像什么?”
“书和书架子,身体就是书架子,而脑袋呢?是储藏知识的书本,可以给旁人讲解知识,而无法将其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上,日常上。”
“以前的智,不仅包含智慧,更是将知识含括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智慧和知识是两回事。”
“我们这些后人,需要去向往前人的生活吗?”
“好像不需要,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好与坏,我们不能只看到对我们有利的一点,就忽略了有害的一点,这样是很不好的。”
“前人的整体环境,相较于后人的整体环境,那是天差地别。就算你有心想要恢复那种环境,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所以最好是向往前人的精神世界。”
“不要有这种‘前人早已不在,我们要如何向往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想法,只要你诚心地去感应他,去学习他,他就会活在你的心里。”
“反之,如果你不相信,那就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他也是不会存在你的心里地。”
“身体不是永恒的,因此没人可以做到永生不死。”
“但人的精神是真的可以永远不死,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们知道了人文始祖,他们就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间,我们也将永远地铭记他们的圣德,向他们学习。”
“古往今来的圣贤,皆不忘根本,所留之经典,是我们世代流传下来的精华。要勤而习之。”
“所谓‘习’,是学了就去做,然后变成习惯。”
“就像孔夫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你将所学的,通过行为,变成了自己的习惯,这不是很愉快嘛。”
“为什么有些老师要把‘习’说成是温习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没法在生活中实践;二,没有正确理解‘习’的意思;三,所学到的知识‘等’是空的,或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难以做到,更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凡是事物,都有两面性,而我们炎黄子孙,却可以看出三种结果,或多种问题或结论。”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受伏羲氏的影响,受易经的智慧的影响。”
“易经由简入繁,通过阴阳二爻,生出四象、八卦,甚至是后来周文王重演的后天八卦与六十四卦;但是,易经也可以由繁入简,明白六十四卦,就知道先后天八卦、四象、阴阳,最后在合而为一。”
“八卦从自然来,只要懂了八个基本卦,天下的万事万物,都会在你的手里。”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因为万事万物,都在我们头上、脚下的这个天地当中。”
“还有什么事情是在天地之外的嘛。”
“好像没有,有好像有。”
“准确的说,凡是人事,与人有关的事情,皆不可能离开天地。”
“再高的天,还是天,再低的地,还是地。天无所不覆,地无所不在。即使出了地球,到了外太空,我们还是在天的下面,就算打个洞,钻到地心,钻到地球的另一边,我们也无法改变我们在地的上面。”
“既然离不开天地,那我们就不可能离开历代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那是不知道要多少年、多少人、多少智慧和心血,才能凝结出来的无比宝贵的精华。”
“每一个人生下来,或多或少都是非常无知和好奇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不管社会怎么变,天地怎么变,人类怎么变,万事万物怎么变,天还是那个天,人还是那些人,万事万物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只不过,每一个新的生命,都有一个机会,他可以一边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又可以一边去思虑自己对这个天人地的看法和理解。”
“我们的人文始祖,是天生就异于常人的吗?”
“并不是,始祖也是普通人。只要人还活着,就不会离‘人’太远,因此我们和历代的圣贤,都差不了多少。”
“譬如读“论语”,我们可以做圣人;又如读“道德经”,我们可以做神人;或者做仙人、贤人、高人、君子等。”
“自从我们的社会,再也没有皇帝后,我们所有人,就都成了黄帝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人人都要负起责任,承担起自己所做过的一切事情,千万不要欺骗自己,一定要坦诚地面对自己。对于自己的缺点,不要自卑,因为缺点也是优点,只是看你能不能运用得好,如此而已。”
“譬如说写这本书的人,他有个不好的缺点,就是太笨了。可是呢,正因为他笨,所以写书时,不敢乱写,也不敢乱说话,怕误导人。”
“这样一来,他的缺点,不就变成优点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