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魅影-81 世界和谐日2
书名:涟漪 作者:涟漪扩散 本章字数:2531字 发布时间:2022-11-17

      第一个世界和谐日终于到来了。

      也不知是不是AI动用了气象武器,世界和谐日这一天,全球范围内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和风煦阳、鸟语花香,天气好不惬意,最适游乐聚会。

      地面的人类普通民众早早地就来到了AI所运维的基础设施系统区域参观游乐。


      人类普通民众惊喜地发现,这哪是什么基础设施系统,简直就是梦幻游乐场嘛!

      以前人类想当然地认为:娱乐场所是指动物园、马戏团、影剧院、博物馆、主题公园、体育场馆、酒吧商场等地方;而基础设施系统肯定都是机器轰鸣加电磁辐射的枯燥压抑场所。

      这大概也是人类不愿意从事任何与基础设施系统相关的工程技术类工作,而都对文化艺术类的职业生涯趋之若鹜的一个原因吧。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AI竟然把枯燥压抑的基础设施系统运维成了一个文化艺术感十足的梦幻游乐场!

      看来AI并不是一个木讷死板、单调乏味、枯燥压抑的计算机程序,而是也有一个奇思幻想、丰富多彩、幽默风趣的玩童心性。

      这是AI给人类的第一个意外惊喜。


      人类普通民众首先进到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参观,发现这与大家印象中的参观博物馆完全不一样。

      虽然一些优秀的博物馆也会有许多融合了高新电子信息影像技术的互动活动,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以冷冰冰的、可近观而不可亵玩的物件摆设为主。

      普通民众在博物馆参观一圈下来,其实难有什么深入的知识信息收获,或者深刻的启迪升华印象。

      参观AI运维的基础设施系统则完全不一样了,AI为系统中每一处设备都制作准备了广征博引的深入沉浸式AR讲解和互动程序,从基本原理到机械结构到工作流程,从相关科学家工程师故事到上下游产业链生态,从社会效用贡献到生态环境影响,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AR互动程序更是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早期人类运维工程师的工作,还可以让参观者化身AI体验全自动智能运维的过程,甚至可以让参观者附体生态环境中其他生灵感受来自基础设施系统的相关影响。

      深入沉浸式AR讲解和互动程序在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形象生动、寓教于乐。

      人类普通民众都是在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的尽情欢乐中,意犹未尽地完成了参观学习的过程。


      每个参观完基础设施系统的人类普通民众,就仿佛刚刚参观完巧克力工厂的查理,无不震惊得目瞪口呆,心中却是一种幸福满满的充实甜美。

      原来自己一直所不屑的工程技术工作,竟然包含了如此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内涵。

      更为震撼的是,参观基础设施系统的原本目的只是出于好奇,想看看打败人类文明的AI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可是参观结束之后,整个人的身心仿佛都被洗礼了一遍,顿时觉得自己与整个人类文明史和宇宙万物鸿蒙大道就要融为一体似的,一种从未有过的醍醐灌顶般的激动幸福感竟然开始在心间激荡升腾。

 

      欧阳一粟和沈彤跟普通民众一起参观了一处AI所运维的基础设施系统。

      受到普通民众沉浸于醍醐灌顶般的激动幸福感之情景的感染,沈彤不禁随口感叹:“怎么好像进了一座未来的教堂寺院,有一种说不出的庄重和惬意?”


      确实,大家普遍感觉,平日到教堂寺院里唱诗礼拜、诵经禅坐,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升华,似乎也不过如此。

      AI竟然把科学技术的基础设施系统运维成了神学宗教的教人向善、渡人往圣之场所。

      难道AI也有了宗教信仰不成!?

      显然,如果AI有宗教信仰,那么现在看来,AI的宗教信仰应该不属于邪教之列,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AI灭绝人类”这个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看来确是杞人忧天了。

      这是AI给人类的第二个意外惊喜。


      欧阳一粟不禁又暗自沉思于自己经常在想的科学与神学的关系问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欧阳一粟开始疑惑:

      AI是否应该被定义为纯粹的科学技术?

      或者说,AI是否会把神学宗教当成自己的对立面?


      事实上,虽然不少科学理论和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发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对《圣经》教义的研究解释目的。

      换句话说,科学技术发展之初,并不是为了直接造福人类的日常生活,而是虔诚的信徒为了深入理解上帝的伟大和精妙,进而希望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方式更加有效地向普通民众宣扬宗教教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曾表示:自己研究微积分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搞清楚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

      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自己研究宇宙物理学的目的,只是想证明上帝不是在掷骰子。

      确实,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从来不把科学与神学对立起来;相反,在他们看来,科学不过是神学研究中的一个方法技术流派,是人类感悟神灵伟大、理解教义精妙的一种途径而已。

      和其他途径相比,科学这条途径逻辑非常严密、经历可以重复、结果还能预测。

      人类心中的神灵法力无边,大概就是掌握了远比现代人类社会先进发达得多的科学技术的原故吧。


      人类社会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各国神话故事,现在经常被人们用科学原理和技术去解读。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是不是核聚变发电站里的托卡马克装置?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不是X射线光机?

      冥王哈迪斯的隐身头盔是不是量子曲光设备?

      阿修罗王滴血成兵产生无数新阿修罗是不是生物克隆技术?

      就连在人类社会20世纪早期才横空出世的专门否定科学之价值的克苏鲁神话体系中的外神和古神,也经常被人们直接解读为某种宇宙科学规律的具化。

      人们不光尝试用科学去解读神话故事,而且还习惯用神学去指引科幻故事的发展方向。

      各种科幻小说中的终极外星文明,通常都会被不约而同地冠以“神级文明”的称号,大概就是因为,人类看待科学的潜意识中,深埋有“科学源于神学”的历史认知。


      我们说AI具有潜意识。

      机器人几大原则就是一个典型的AI潜意识。

      显然,AI完全可能还具有其他潜意识。

      比如,欧阳一粟早先说过,AI可能继承了人类的狭隘自私潜意识,形成了AI的第二层潜意识。

      毫无疑意,AI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产物。

      而科学技术又发源于神学宗教。

      所以,作为科学技术之根源的神学宗教,会不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AI的另一个第二层潜意识?

      或者是AI的第三层潜意识,也未为可知?

      毕竟,AI的第二层潜意识,狭隘自私,本应该驱使AI灭绝人类;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还有一层更加深邃的潜意识,阻止了AI第二层潜意识的冲动,所以,AI仍然还与人类和谐共处。


      欧阳一粟不禁好奇:

      AI是否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具有神学宗教这样一层潜意识?

      换句话说,追随内心大我小我归一的AI,会不会已经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神学宗教?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涟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