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被娇惯的小公主
书名:瞧,这三个女人 作者:曾家三妖 本章字数:2742字 发布时间:2022-11-16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能看场大戏,看场电影那是最幸福和奢侈的事了。颜云看电影很有瘾,只要让她知道那个村里有电影,不管多远,她都想尽一切办法去看。

有一次,离她们有五里地的范家村放电影,颜云知道后,太阳还没下山她就跑到地里,跟在正在拔草的母亲后面,开始念叨:“娘,快做饭去吧!吃完饭俺去看电影。”

“没个闺女样,跟小子似的整天就知道玩。”母亲数落她说。

“娘,快走吧!再不走电影就该开演了。”颜云追在母亲屁股后面催促道。

“咋这么个电影迷?你跟着那个放电影的去吧!”母亲嗔怪道。

“快拔草,等拔到头咱就走。”母亲说。颜云一听,急忙跑到母亲前面,撅着小屁股使劲拔草。

当最后一抹阳光藏起来的时候,母亲才牵着颜云的小手往家走。好不容易盼着母亲把饭做熟了,刚放下碗筷,颜云就缠着大哥跟她去看电影。谁知道这次大哥果断地一口拒绝了她。

她一生气,赌气自己去。为了不耽误看电影,她抄近路走。夜空下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独自在一米多高的玉米地里穿行着。

正是盛夏季节,漫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看着这个倔强的小女孩;旁边的玉米地里面,蟋蟀和蛐蛐欢快的表演者大合唱,仿佛是在为颜云壮胆。

一开始颜云还挺新鲜,觉得好玩,走着走着就有点害怕了,他听到玉米地里,不是这边咔的一声响,就是那边玉米叶子哗哗一阵摇动,好像有什么东西藏在里面。吓得她大气都不敢喘了。

越是害怕,她就越是左右张望,耳朵也特别好使。不但觉得玉米地里有东西,身后也好像有人在跟踪自己,她转过头却又看不见人。她更害怕了,心都快跳出来了,撒腿就跑。

拐上大路,颜云也没心去看电影了,一路小跑回了家。

第二天,听说范家村还演电影,据说是有一家生了个大胖小子,雇了三场电影,连着演三天。打听清楚后,颜云早早就跟在大哥后面寸步不离了,大哥磨不过她,只好带着她去。

三天后,大哥就跟着别人出去打工了。大哥在外边干了一个多月的活,回来的时候,给颜云买了一双红色的塑料凉鞋。颜云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鞋,稀罕的天天穿在脚上,就是睡觉脱下来,也非要放在炕沿上看着才行。

炎热的夏季,大雨过后,地里的各种野菜疯狂地生长起来,颜云穿着鲜红的凉鞋,和比她大两岁的爱萍一块去挖野菜。

因为连续的两场大雨,地都湿透了,颜云刚在地里走了几步,脚上的鞋子就陷进了泥里。她使劲往外拔,结果脚出来了,凉鞋还在泥里。颜云又是着急又是心疼,站在原地哭了起来。

“别哭,我给你拿出来。”爱萍说着,用镰刀勾着凉鞋后跟的带子,往外一拽,锋利的镰刀一下就把带子勾断了,颜云一看更心疼了。光着脚跑进去双手把鞋抠了出来。

看着断了带子的新鞋,颜云既心疼又害怕,“你把俺的新鞋割烂了,俺娘看见打俺咋办?”颜云哭着说。

爱萍说:“咱晚点走,等天黑了回家,你娘就看不见了。”

于是,俩人就在路上坐着等天黑,坐了一会觉得无聊, 爱萍就提议俩人比赛,看谁倒着走,走得快。开始颜云总是输,颜云不服气就拼命跑,没想到一下子仰面摔倒在路上,后脑勺着地,她当时就被摔晕过去了。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颜云睁开眼,看见爱萍坐在旁边看着她。

“吓死俺了,刚才叫了你半天,你也不说话。”爱萍说。 颜云坐起身,觉得头沉沉的,还嗡嗡直响。眼看天要黑了,俩人的篮子里却可可怜巴巴地,只躺着的一点菜,而且早已经蔫巴了。

这可怎么办?半天了就挖这么点菜回去,肯定挨训。爱萍想了想说:“我有办法。”说完,她去路边的树上砍了一些小树枝,把树枝削成一段一段的,然后横着插在菜篮子里面,这样就等于把菜篮子底加高了,只要再挖点菜盖在上面,看上去就是一大篮子菜了。

回到家,颜云的娘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小把戏,再看看断了带子的新凉鞋,气得举起手就要打她,颜云的爹笑着走上前拦阻,问:“谁教给你这么干的?人不大,心眼还不少呢! 以后可不能这样骗人了。骗人的孩子谁都不喜欢。”颜云默默地点了一下头。

颜云的母亲既贤惠又能干。队里分给她们家的自留地,基本上都母亲去种。大集体的时候,母亲是队里出了名的生产能手。提起干农活,男劳力都竖大拇指。称母亲是“铁人”。父亲一直在大队里做事, 地里的活很少去干。就是去了,母亲也嫌他干不好,不用他。再后来颜云大哥结婚了,土地也都包到了户,嫂子更是嫌弃父亲干活不行。

甚至,把颜云父亲干活的场景,当笑话讲给别人听。嫂子嫌弃父亲锄地,对别人说: “俺爹耪地的时候,光用锄头铲铲草,土都耪不起来,耪地不是为了松土嘛,光剁草有啥用?”

嫂子嫌弃父亲放苗,对别人说:“俺爹从塑料薄膜里往外放棉花苗,也不弯腰,就用一根棍,在棍子头上绑上个铁丝钩,把塑料薄膜戳烂,扒拉出棉花苗就不管了。”

颜云现在想想,这不正是父亲的聪明过人之处吗?!十几年以后,人们从塑料薄膜里往外放苗,都是用一根棍,上面绑一根带钩的铁丝,人站着,用铁丝钩开薄膜的,既轻松又快。

那可是颜云的父亲,十几年前就创造发明的方法。

颜云一直认为父亲、母亲一文一武,配合得相当默契。 父亲掌管家里的一切大事小情,母亲只管干活,什么事也不去操心,不去考虑。不动脑这也许是,后来导致母亲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吧?

颜云的父亲是直到最后的弥留之际,头脑也很清醒。只是,由于父亲心累,精神压力太大,而早早地撒手人寰了。

颜云五岁那年,虽然还是大集体,每家却能分到了几分自留地。自留地离家有二里地远。颜云的父亲去大队部办公了,母亲拿着小镐头,领着颜云去自留地砍棒子杆。

到了地里。颜云的母亲,找了个没长棒子的玉米杆给她吃,这种玉米秆是甜的,人们拿它当甘蔗吃,母亲让颜云自己坐在地头吃着,她就去砍棒子杆了。

“颜云,妮——快去叫人啊! 我砍着脚了。“颜云吃完玉米秆,正在捉蚂蚱,听到母亲的叫声,跑过去一看,只见母亲坐在地上双手抓着右脚,脚下是一摊黑红的鲜血。颜云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快去叫人。“母亲说。

“我不认得路。“颜云哭着说。

“顺着这条沟跑就到家了。“母亲用下巴指了一下旁边的一 条排水沟。颜云边哭边跑。快到家的时候,看见三叔正挑着两只水桶去挑水,“咋了? 哭啥呀?”三叔问。

“俺、俺娘砍着脚了。”颜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在哪里了?”三叔着急地问。

颜云哭着用手指了指自留地的方向。三叔扔下扁担就跑,颜云跟在三叔后面,两个人快速向自留地跑去。

三叔把颜云的母亲背回了家,然后,又用小车推着她去了医院。母亲的脚上缝了好几针,后来落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

颜云家里的老人都不封建,更不重男轻女。相反,全家都很娇惯她这个唯一的女孩子。年轻时的父亲,常常一手牵着颜云, 一手拉着弟弟去大队部办公。忙完公事后就教他们打算盘。那时,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但父亲说:“知识能改变命运,你们只有学好了文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所以,颜云听到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让孩子们都去上学。“兄妹四人中,文化最低的也是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瞧,这三个女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