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过年的习俗
书名:瞧,这三个女人 作者:曾家三妖 本章字数:3823字 发布时间:2022-11-16

冬天的田野被冰雪覆盖以后,男人就无事可做了。不干活,吃饭也成了一件浪费的事。所以,到了冬季,村里人大多数都只吃两顿饭。

冬至长,夏至短,冬季的白天很短, 再加上屋里没有取暖设施,屋里屋外基本没有温差,所以,人们也就早早地钻被窝睡觉了,并不觉得饿。

有勤快的人,天一亮就躺不住了。便早早起来,背个柳扁的粪筐,顺着大路找夜行动物拉的粪便,把粑粑捡回去后,倒进一个挖好的池子里, 再往池子里填一些草木灰,或者烂菜叶子,等夏天一发酵,那可是上等的土杂肥,既养地又养庄稼的好肥料啊!

也有的扛着长长的土枪,带上土狗去打兔子。七八个人一伙,十几个人一帮,用最原始的捕猎方法,狗也叫,人也喊,藏在洞中的兔子,被惊吓的狂奔。或者,用烟去熏藏在洞中的兔子,总之,基本每天都或多或少地有点收获。

颜云的二哥,是个勤快又爱动脑子的人。他在自己家闲置的宅基地上,种了地环和洋姜,到了秋天刨出来,腌成一缸咸菜,那可是农村人过冬时,餐桌上难得的一道美味佳肴。

二哥还把家槐树上成串的槐连豆摘下来,放进水里泡去苦味后,那豆粒绵绵黏黏的,那味道,颜云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

女人可就没有这么悠闲了,一家人的吃、穿都有女人操持。纺线织布,缝棉袄做鞋子一个冬天紧忙活。

颜云躺在被窝里,看到娘坐在炕上盘起腿,腿上围着颜云小时候的小褥子,右手摇着纺车,左手不紧不慢地变魔术般,把手里的棉花团拉成了细细的棉线。

在纺车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中,颜云刚要睡去, 猛地被一阵凄厉的猫叫声惊醒了。在寂静的深夜,猫嘶哑的叫声有些恐怖。

“猫咋这个叫声的呀?”母亲说着话,放下手里的活,溜下炕去开门。

“哎呀!还是咱家的猫! "话音未落,娘抱着浑身颤抖的猫回到了屋里,猫那身灰白相间的皮毛上,糊满了血和泥巴,两个眼睛红红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的样子,腿上吊着一个打黄鼠狼用的铁夹子。

母亲没敢动它,赶紧把父亲叫起了来,两个人费了很大劲,才把那个约有2公斤多重的大铁夹子从猫腿上卸下来。真不知道它拖着那么沉的东西是怎么回来的。

求生,是任何动物的本能。求生的欲望,激发出的潜能和力量真是无法估量。可是,有些人,不知道是过分聪明,还是愚蠢到了极点,时常闹点自杀、自残的悲剧。

试想一下,有哪一种动物可以和人类的生存条件相比? 世上还有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吗?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用生命去交换?

本以为可怜的老猫,恐怕是难逃此劫了,却没有想到两个月以后,猫的伤痊愈了。四个月以后那条残废的腿萎缩并退掉了。老猫就这样三条腿蹦跳着又活了两年,最后,无疾而终。

岁月是最无情的,任何力量也不能使它改变一分一毫。岁月不会因为人们的贫穷,寒冷而缩短冬季;也不会因为孩子的童真和快乐,而停留半秒。

进了腊月就是年,农村人过年是有很多讲究的。在颜云的记忆中,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唉! 人家都过年,咱过火焰山啊!”

多年以后,颜云想起娘这句话的时候,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这句包裹着操劳和汗水的话,太沉、太沉。

过年穿的新衣服、新鞋子要做;旧衣服、被褥、单子要洗;屋里屋外还得大扫除;还要准备好一家大小, 以及过了年以后,来拜年的亲戚的饭菜。这一切,几乎都是家里的妇女做的。

冬天冷,农村没有条件洗澡,被单子也洗得少。所以,油性皮肤的人,那被褥就像被刷了一层油, 黑亮黑亮的,白被里都油成了黑被里,洗起来相当费力。

后来生活稍微好了点,颜云记得母亲就另外在被子的一头加一层布,也叫被头,这样冬天就能在不耽误盖的情况下,拆下被头洗洗,被子也就比较干净了。

洗衣服、洗被单前,颜云娘开始做准备工作,她先是在院子里,用砖块把背柴用的筐支起来,再在筐里垫上一层麦秸,然后,把灶膛里攒了两天的草木灰倒在麦秸上,再往灰上倒水。这样,水会慢慢渗透进草木灰里,最后,再一滴一滴的,滴进放在筐下面接水大盆里。

淋下去的水很滑,村里人叫它灰水,灰水洗衣服洗得很干净。淋得灰水太凉,颜云娘就再从大铁锅烧一锅热水,兑上灰水,在大盆里用搓衣板吭哧吭哧地搓那一大堆床单、被头,还有一家大小里里外外都衣服裤子。

那些纯棉线做的被褥、衣服洗起来特别费劲,颜云的母亲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了这一”工程“。等老老少少一家人的衣物都洗完,家里和门口的柴火垛上都凉满了衣物,娘的手上磨起来好几个大水泡。整个手红肿的好几天下不去。手好点后,就开始发面蒸干粮了。

包子、馒头、玉米面和面粉两种和在一块蒸的“两面子”馍馍,还有年糕等等。半人多高的大缸里,满满一大缸干粮,一般都能吃到正月十五。

颜云的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在邻近的几个村里,也算是位小有名气的大秀才了。无论是过年的对联,还是结婚的喜联,都出自他老人家之手。甚至是邻村的熟人,也有来求“墨宝的。”来求字的人,一般都是自己买好大红纸, 拿来后,颜云的父亲给他们剪成对联的形状,最后挥毫泼墨,一副对联一挥而就。

常言说:育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的人是最快乐的。所以,春节是颜云的父亲最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

每当六七岁的颜云看见父亲把大红纸,裁成一副副对联后,就急忙爬到左边的太师椅上等着去,她知道爹要写对联了,她得去帮忙。父亲把纸在八仙桌上放好后,让她按着对联上边,他自己用左手,从上到下把大红的对联纸抚平后,右手拿起毛笔,在早已倒满墨汁的砚台里润好笔,再在砚台的边缘刮去沁出笔尖的墨汁,凝神屏气笔走龙蛇,洋洋洒洒的字就出来了。

写三到四个字,父亲松开按纸的左手,让颜云把纸往上拉一下, 以便好写下面的字。写好一联,颜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一边去,放平等墨汁干了再收起来。

父亲每次都反复嘱咐,必须把对联放平,否则墨汁在字上流下来就不好看了。不一会对联便摆了满满一屋,空中飘着浓浓的墨香。等晾干后,颜云便拿着对联,乐颠颠地挨家去送,换回来一把糖果吃。


过年时,在农村有很多讲究和禁忌,说是迷信也好,说是风俗也罢,总之,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事,人们都严格遵循着。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过年模式便启动了。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蒸年糕、祭灶。先把灶前墙上供奉的阎王爷画像摘下来烧掉。这样灶王爷就可以去天上,跟老天爷汇报这一年来,这一家人所做的事了。蒸年糕则是为了贿赂灶王爷,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日子就是腊月三十了。三十早上一般吃烙饼,烙饼的时候,不是得把饼翻过来,翻过去的两面都烙吗?寓意翻身。三十上午就开炸了,炸鸡、炸鱼、炸丸子,再炖一锅白菜猪肉汤。一家人吃完中午饭后,下午男人去贴对联,女人开始包饺子。

这一切都做完后,就该去烤火了。晚上不管天多冷,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出来,聚在一起放鞭炮, 放花、烤火。放鞭炮烤火必须得找个十字路口进行,(找十字路口就不知道是什么讲究了,有知道请在评论区赐教。)此时,只见满大街都是人,大家喜气洋洋的烤着火,看着花,互相问候着,据老人说,三十晚上烤烤火一年不得病。

放鞭炮能赶走霉运穷神,烤火可以祛病驱邪保平安。小孩子打着纸灯笼,去照屋里的墙角和果树。照墙角可以把邪恶的鬼怪赶跑,照果树明年会结出更多的果实。

烤完火,孩子便打着灯笼,围着门前的枣树转圈,有时不小心把蜡烛碰倒了,蜡烛的火苗顿时就把灯笼罩烧着了。于是,家里大人牵着哭哭啼啼的孩子,回家换个绘着彩色图案的新塑料纸灯罩,欢欢喜喜地再出来玩。

在北方除夕的风俗是,晚上早睡,初一的凌晨早起吃饺子,而且是起得越早越好。早早起来吃饺子能抢到福气;抢到财气。

老人还讲究年夜饭不准女人来点火烧锅,必须是男人烧火,等锅烧开了女人再去下饺子。这是过去农村的男人唯一一次 下厨房的机会。至于,到底是什么典故,不得而知,只是觉得,这是承传下来的,唯一一次让男人干活的习俗。

除夕早上还不能乱说话,什么少啊!没有了呀!等等类似这样的字不能说,只能说吉祥话。也有信佛的人家,初一这一天吃一天素。据说吃这一天素食,比平时吃一 年素的功德都高。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不信神不信鬼,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自然是大鱼大肉,啥好吃吃啥。

不管吃素还是吃荤,这顿水饺里面,都要包上几个硬币馅的,包上几个红糖馅的,谁要吃到硬币今年就会发财,吃到红糖馅的,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生活甜甜蜜蜜。

所以,不管是被硬币硌痛牙,还是被红糖烫痛舌头,有那吉祥的寓意支撑着,都会高高兴兴欢欢喜喜。

饺子下熟了得先敬天地,再敬鬼神、敬先人。在正房的门口旁边,摆上一个小方桌,方桌后面的墙上贴着一个箭头形状的黄纸,纸上面写着 "天地神君之灵位”,桌子上摆上一块方方正正的五花肉, 枣糕还有水果和水饺,酒等。

然后,颜云的娘跪在前面烧纸,嘴里念念有词,给各路神仙送钱,讨要吉祥,家里的其他成员,跪在地上跟着磕头。

敬完天地神灵后,还得给祖先拜年。先是冲着挂在墙上的族谱,结结实实地磕几个头,再给爷爷奶奶、父母磕头,这个头不白磕,都是有压岁钱拿的。

这一切仪式都结束后,才能坐下来吃饺子。吃完饺子就坐等天亮了。

天亮以后,就以家族为单位,组成拜年大军,去向村里的老辈人拜年。拜年大军分两队,男人一队女人一队,进进出出,大的村庄要两三个小时才能拜完年。

初二就开始走亲访友了。颜云老家的风俗是,初一不走亲戚,初二走姥娘家,初三去姑家,初四走娘家,没结婚的初四去姨家。以后就随便走了。

走亲访友结束后,开始跑秧歌耍龙灯,排练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节目。

“坐年下,跑十五。”过年,在家陪老人坐着。十五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他们追着鼓声跑。听到哪里有敲鼓打锣的声音,就知道有演节目,有跑秧歌的,便循着声音去凑热闹。

年在热闹的元宵节后,正式落下帷幕。人们也开始了又一年的忙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瞧,这三个女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