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瞒报车祸
书名:瞧,这三个女人 作者:曾家三妖 本章字数:3316字 发布时间:2022-11-15

小瓶车间的制度是,才进厂的新包装工,和干了好几年的老包装工工资一样高, 而产品质量,又只能依靠老包装工把关, 瓶子的很多问题新包装工根本看不出来,尺寸也量不准。所以,老包装工意见很大,负面情绪严重,工作肯定就不认真。这也是造成客户频频反馈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领导好像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了,在办公室开班会时,主任就提出给老包装适当地涨涨工资,老包装工的积极性高了,产品质量自然也就好了。

许真真马上反对说:“老包装倚老卖老怎么办?你没看见现在老包装工都很牛吗?”

“就是,老包装仗着自己干的时间长,根本不把我们新包装工放在眼里。我说啥她们都不听。“玲玲马上附和。

“这才是武大郎开的店,比他高得都不要。你看出有问题,我非说没事。你看很好,我非给你找出点毛病病,以显示我班长的能力。“在更衣室里杨香云跟颜云发着牢骚。

换好工服,班长点名开会,许真真说:“以后谁也不准再去车间吃饭了,在打包的那里也不行。一律到车间外面来吃。还有都赶紧去交更衣室厨子的押金。”

“人家别的班都没交。以前也从来没交过。再说谁还能把厨子扛走吗? " 颜云说。

“那是以前,咱也不管别人,领导让交,咱就得交。再一个就是赵芳辞职了,她不是让你给她领回押金去吗?你不用交了,赵芳的押金就顶了你的了。”许真真转脸对颜云说。

“你把押金退给人家,我的我另交。“颜云说。

“我已经跟办公室说好了,要不回来了。“许真真阴沉着脸,看都不看颜云一眼。

“那押金说不定早进了她的腰包了。不要脸的,拿着鸡毛当令箭, 领导放个屁她都怕凉了,赶紧去接着。“杨红云在一边偷偷骂道。等她们到了车间一看,餐桌都搬到车间里了。这又是闹得哪一出? 这不是打许真真的脸吗?


公司又出新制度了,一张大红的纸贴在了车间的墙上。

瓶子掉在地上,罚款五元。

热缩袋放不好,罚款五元。

劳保服穿戴不整齐,罚款五元。

卫生打扫不好,罚款五元——

在这一连串的罚字面前,刘桂芳连续三个班“中标”。许真真强调:必须交现钱。没钱交也不要紧,那就继续罚,以后从工资里扣。

刘桂芳找颜云说:“大姐,你看见了吧? 她就是因为我没去甲班,找我的事,你说咋办啊?”

颜云说:“还能怎么办啊?只能忍下这口气,把罚款交了。这种罚款咱还真没法跟她较真,卫生干净不干净,热缩袋放没放好,都是她一句话的事。 不过,给她钱的时候跟她说明白,要是再找事罚款就对她不客气了。”


最底层的劳动者,自古以来就是被剥削的对象,他们在不公平的事情面前,只能有两种选测:

一是,无言地离开。

二是,为了生活委曲求全。

既然留下来的都是,被迫委曲求全,那人们的心态会好吗?会为企业着想吗? 还能认真工作吗?所以,谁都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在混日子,没有一个人认真负责地去干工作。

最底层的打工者不会害怕企业倒闭。他们到哪里出力干活不给钱?这一家倒闭了,还有很多家企业在招工呢!有什么好怕的,不过是换个工作环境的事。

领导就不同了,越是级别高的领导损失越大。按理说,这样浅显的道理,领导会比员工更明白,应该千方百计地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才对。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工人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资却拿的越来越少。不干活的什么责任也没有,工资还高高的。干活的却这也不对,那也没干的不好,动不动就被罚款,所以,工厂里的工人,像走马灯一样的频繁更换着。

上个月工人的工资低得有点离谱,工人也是怨声载道。就在这时,某制药厂质量反馈过来了,说瓶子严重破损,要退货。随即,办公室就发出通报说,公司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接受罚款。消息传出,班长首先跳了起来,三个班六个班长集体去办公室,找到主任问:“凭什么罚我们的钱?一个班那么多瓶子,我们能验得过来吗?

“就是啊!包装工把质量关,要罚也是罚他们才对啊!”

“也罚了。"杨主任说。

“她们罚得少,我们凭什么罚这么多? 以前不都是罚她们多吗?“许真真这次发言最积极。

“你们工资高啊!按照工资的比例算,工资高罚的就多。” 杨主任不温不火地解释说。

“我们工资高我们累啊! 一个班那么多瓶子都是我们验,我们多累啊!”人多嘴杂,说着说着就自相矛盾了。

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六个女人起围着主任吵吵,主任那里扛得住啊! 差点没被吐沫星子淹死。

主任只好妥协了,说:“这次和以前不一样, 厂家都把事情捅到总公司那边去了。说我们的瓶子质量越来越差, 再这样下去就和我们解除合同,不要我们的瓶子了。罚款方案也是总部那边制定的。说从上到下按照工资的比例罚。你们放心,现在罚了你们的钱,下个月咱们再从包装和操作身上找回来。“杨主任这样一解释, 众班长这才转怒为喜,顺便请主任出去搓了一顿。


听说瓶子严重破损被罚款,颜云忽然想起一件事,那好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那天,颜云刚走出车间的大门,就听杨红云说:

“又要加班了。“由于瓶子质量问题,下了夜班后加班翻检瓶子,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谁说的?“颜云问。

“你没看见吗?那边办公室的人,还有许真真都在哪拆箱子呢!“杨香云指了指车间的门口说。

“我还得回去接俺婆婆呢!又加班真烦人。”接着杨红云又说。

“俺婆婆从老家过来去地里拾棉花了,我每天都得和她一块去,她不会算账,我去帮她过称、算账。我得请假去。”杨红云说完,转身回车间找杨主任去了。

“这个杨红云心眼太多了,她婆婆挣的钱她都拿着,说给老人攒着,等她走的时候一块给她。为这事她婆婆和我叨叨好几次了,人家那么大岁数了,天天那么累,挣点钱不容易,老人想自己拿着钱,可红云就是不给人家。”杨红云走后,刘桂芳悄悄地对颜云说。

她们两家住的是前后楼,两家的四孩子又差不多大,孩子们经常在一块玩, 所以,刘桂芳对杨红云家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

“今天不加班。”这时,杨红云回来了,她远远地就大声跟颜云她们说。

“真的吗?”人群里有人问。

“真的,杨主任刚说了。”杨红云满脸喜气。

这就怪了,明明有一辆大车停在仓库门口,车上的货已经卸下一半了,许真真亲自站在车上指挥,办公室的小领导和质检人员,都在进进出出干得很卖力,会不让职工加班?这真是太阳要从西边出了。

后来,颜云才从别人的嘴里,知道了这里面的猫腻。

原来,质检部于部长的弟弟在物流公司开车,那天是他拉的瓶子,计划送往东北某制药厂的。结果,车在半路上和另外一辆大货车撞在了一起, 好在人没事,只是各自的货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于部长怕弟弟被单位处罚,就没让他弟弟上报,私下里修了车,又请办公室的人帮着,把破损了的箱子子重新换成了新的,简单地捡了一下瓶子,重新装好后,就又发了出去。

结果可想而知,人家制药厂,在再三强调质量无果的情况下,忍无可忍给总部下了最后通牒,加倍赔偿。另外,下一批货要是还这样,就直接取消合作。


“你干啥?”第二天刚接完班,颜云就看见杨红云,在那啪啪地从包装盒里往外扔瓶子,就走过去问了一 句。

“整天让严把质量关,严把质量关,光咱们班严把有什么用? "杨红云气急败坏地指着地上大一摞瓶子,说:“你看看都给我扣下了,让重新翻检。咋不扣甲班的? 光咱一个班质量再好也白搭,我看了看甲班的和咱们的一样,人家咋不翻检?”

“又怎么啦?” 李克华也走了过来问道。他现在已经回到了车间,这些瓶子就是他做的。

“你看,天天扣咱的瓶子,在人家别的班上没事,到咱班上就不能要了,这活还有法干吗?“杨红云说。

“你也请请质检部的那帮大人物不行啊? 请完咱们的活也好干了,你也挣大钱了。“颜云打趣说。

“我请他们?等着去吧!要是再找我的事,我就去告他。”李克华说。

“告谁啊?告人家啥?“杨红云问。

“他兄弟送货出了车祸也不报,拉回来让我们加班给好歹翻了翻,又拉走了,这种货送到制药厂不反馈才怪呢!”李克华说。

“奥!那天你们加班,是干得这活啊? ! "杨红云问。

“办公室的人一天天地屁事不干一点, 拿着那么高的工资,出了事就推在我们身上。平时就知道往自己腰包里划拉。这次总部来检查,发现五年前发的一批货,还没给货款,去厂家要货款,人家厂家说没收到货,可咱们公司就说,货早发出去了。我看这批货早晚还得算在车间里。办公室里又得从咱们身上扣。”李克华说。

“那货到底发没发啊?”杨红云问。

“那谁知道啊!那不是咱该管的事,你就别打听了。”李克华发现自己说得多了,赶紧往回收。

“那咱还受这累干啥?我也不翻检了,爱咋咋地吧!“杨红云说完,把准备翻检的一大摞瓶子又搬了回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瞧,这三个女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