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高下立见
此时 余小玉听闻“与人共事一夫”的言语心中不禁警铃大作,虽然寄人篱下,但她不想和苏慕薇、莫珍子那样沦为荣威公主的棋子。 所以,她思索之后答道,
“虽然这世间男婚女嫁是常态,但我见我姑母虽然终身未曾婚嫁,孤身在古寺修行,自耕自足亦可衣食无忧。
她也无需同山下世俗妇人那样从早到晚整日为家中男人儿女终岁忙碌,也无需担心与他人分享夫君的欢爱,更不必浪费自己的时间与无聊妇人闲扯家长里短的口舌。
所以,我觉着就算同我姑母那样,一辈子不婚不嫁也挺好的!”
荣威公主第一次感受到余小玉的幼稚,轻叹了一下,然后哂笑道,
“如你这样说,倒真是让本公主对你姑母那样的生活有几分羡慕了!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那般能轻松从凡尘中脱身……出家做姑子倒是清净,但不婚不嫁,于个人而言,最终是形影相吊,孤老终身!于家族而言,没有子嗣便家业无从有继,祖训不能传承!于国家而言,庶民乏婚会导致人口渐少,国力衰微!
届时,家将不家,族将不族,国将无国!”
不知道是因为余小玉的不识抬举,还是对这种不婚不嫁思想的斥责,说道最后,她的声音隐隐还带着怒气。
“对不起,是我的眼界太低了!”
余小玉不敢再回话。她心中已经明了,她们二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她只是从一个小女子的角度来看,而荣威公主则是从宏观的家国天下来看。
两者相比,立见高下。
这么简单的婚嫁问题荣威公主都能从国家朝廷的大格局来思考,余小玉此刻方才觉察到荣威公主这等胸怀和抱负,只是在京城当一个闲散公主、开办两个专惠女子的机构太过屈才。
难道,这就是东宫妃一直以来对荣威公主不曾婚配比较忌惮的原因吗?
虽然荣威公主当年和太子并未生下一子半女,但凭借当年她与宇文皇后守住景州的功劳,与林氏一族出生入死的情谊,以及现在在京中百姓间的声望……
余小玉意识到,恐怕东宫妃是在害怕荣威公主再次夺走自己的位置……
可是以国相洪真昭两朝经营下来的势力,按理荣威公主这辈子应该都难以入主后宫。
东宫妃究竟在担心什么?难道只是想专宠于太子的怜爱?可是按照洪婉儿的出身,她必定早已看惯了世间男子的三妻四妾、朝秦暮楚……
余小玉有点想不明白,但她能感觉到其中的利益牵扯很多。
或许其中还掺杂着宇文皇后的一些莫名的原因,毕竟是她一手为荣威公主和安沐上促成的赐婚。难道是为了避免因为太子对荣威公主余情未了而触怒国相洪真昭?
不管余小玉心中如何千回百转,荣威公主之后便恢复了之前表情恹恹的模样,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见此情景,余小玉心中方才一松。好歹逃过一劫,没有被荣威公主当场示意安排给了哪位人物。
在荣威公主身边,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太强了,余小玉时刻都害怕她会像莫珍子和苏慕薇那样被荣威公主给安排了。
她垂着头,掩住了自己脸上的情绪。
自从进宫谢恩了之后,荣威公主就很少出府了,似乎也开始专心致志地待嫁,连慈心院的事务也交由掌事院子田夫子全权处理了。
如此这般,导致本来只需给院中的女学生们教习学文识字的田夫子,现在焦头烂额。
十二月初五这天,他只得上公主府来请示荣威公主,说必须得再请一个专职的教书先生。
“上个月老夫刚为老友处理完身后事,此番也有点心有戚戚了。院内事务虽然不多,但终究是分身乏术。老夫怕这样下去,自己这把老骨头就连这个冬天都怕是要过不了了!”
说到为难处,田夫子的白胡子都开始颤抖,似是要哽咽了。这番诉苦,让他本就满是褶皱的脸更显苦相了。
荣威公主体谅地点点头,也不曾打听田夫子到底要请是秀才还是举人、哪里人氏,便直接同意了他的请求。
看到素来用人颇为谨慎的荣威公主此时这般爽快,倒是让本来准备了一肚子话的田夫子讨了个没趣。他见好就收,立马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因着荣威公主每年的十二月初八腊八节都要去城门外为城外饥民连续施粥五日,所以莫珍子和陈楼氏她们这几日都被王尚仪安排一起帮着厨房准备腊八粥的各项事宜。
近来荣威公主身边只有余小玉和盈儿跟着在一旁伺候着,但盈儿已然把她当作自己人。
此时盈儿看到田夫子离开后,向荣威公主正色请示道,
“公主,要不要去查一下那位新来的夫子是何来历?”
“没有必要,田夫子多年来对慈心院都是倾心尽力,对本公主也是忠心不二,他的人品我还是信得住的!”
荣威公主的语气笃定。
八年前,创建慈心院时,她为找授课夫子花费了很多心血。
年纪太轻的不适合给女子教学,古板的不能包容女子的好学,所以当时久久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老儒生来为女子授课。
田夫子当年年过六旬,又学识渊博,思想开明,在京中颇为声誉。虽然当年他本已归隐山林,但她锲而不舍三顾茅庐将他请出山来为慈心院的女子们授课教学。
也正是因为田夫子对女子教育的支持与表态,所以这么些年来,儒生中对女子学堂的支持声压过反对声。
“是婢子多心了!”盈儿回道。
荣威公主笑了笑,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轻轻摇头道,“我们在京中这么多年下来过的如何暗流涌动险象环生,你是最清楚的,‘小心不为过’,你的谨慎没有错。只是有些人还是应该要信任的,他们是骄傲的,一旦对方发现你不信任他,反而真的将他推远了!”
盈儿似有所悟,点了点头。
荣威公主又看向一旁静默的余小玉道,“听闻北方大雪封道,料想祁王率部回京的时间要往后延一延,你和你兄长看来没有办法一起喝腊八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