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书名:童年在乡村▪秋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4105字 发布时间:2020-07-11



  唐白桦曾经是生产队的保管员,又是我妈妈的本家,按照辈份,我理应叫他舅舅。他正直、善良,深得村民的信任,因此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唐白桦和梁秀云夫妇一共生育了五个男孩,心中非常渴望能够有个女儿,我和他们的幺儿唐建军恰好同岁。有好几次,妈妈去他们家串门,也带着我同去。于是,我就和四表哥唐建文、五表哥唐建军一起玩耍。我们三个小朋友从不吵架,也不打架。我隐隐约约地觉察到,他们一家子都很喜欢我。

  不多时,鲁海啸挺着胸脯,大摇大摆地走过来,站在梨树下,微笑着和妈妈打招呼:

  “唐小鹰,这棵树结的梨儿有多又大,品种不错!”

  “鲁海啸,吃梨儿!”妈妈说着,从树上扔下几个梨子。

  “嘿嘿,我正口渴得很。”鲁海啸答应着,拾起地上的青梨,迫不及待地地啃食起来,“嗯——这梨儿皮薄,水分足,好吃得很!我再拿几个梨儿回去吃。”他把手里的那个青梨啃完,又捡起地上的那几个梨子,默默地走开了。

  不多时,树上的梨子摘完了。妈妈取下挂在树枝的小背篓,背在身后,双手抱着梨树,慢慢地滑下来。清脆味美的青梨装满了我的小背篓,足够吃上好多天了。我们都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中。接着,大伯挑着满满一担稻谷回来了。大哥、五哥挑着稻谷跟在大伯身后。妈妈看见了,招待他们吃梨子。

  妈妈背着梨子回到家,吩咐我们拿筲箕,装了青梨,准备给奶奶和大伯送去。这么一来,梨子就只剩下半背篓了。

  姐姐有些舍不得,吃惊地说道:

  “啊——妈妈出手好大方哦!梨子被送出去那么多了。”

  二哥低头看着背篓里的梨子,眉头微微皱起,肯求道:

  “妈妈,给大伯家的梨儿装了满满一筲箕,能不能少送点?上树摘梨儿也不容易啊!前不久,我们捡了他们家被风吹落的几颗核桃,大嫂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

  “唉——都过去了,不要再提!各人做事各人当,我们不能跟人家计较。大伯家人口多,就要多送些梨儿才够吃。快拿着筲箕给他们送梨儿去!”妈妈叹息道。

  二哥把眉头一皱,摇摇头。

  “不行!送给大伯家这么多梨,我不愿意。但是,送梨给奶奶,我没有意见。”

  我一想到大妈和大嫂板起的苦瓜脸,六哥和八姐起哄嘲笑人的模样,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妈妈,我也觉得背篓里的梨儿少了好多。姐姐说得对,妈妈出手真是太大方了!平时,人家是怎样对待我们的?我和九儿一起玩,大妈很不高兴。八姐和六哥都是吝啬鬼,他们有好吃的,有时候关上门藏着吃,有时候当着我们的面吃,从来就不愿意拿出一丁点儿东西给我们尝一尝。大伯、九儿、五哥还不错,其他人……妈妈,少拿点梨儿给他们,好不好?”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就少送点梨儿给他们。”妈妈说着,从筲箕里捡出几个梨,放回背篓里。

  二哥双手接过筲箕,语调平和地说:

  “妈妈,这还差不多。我马上就给他们送梨儿去。”

  姐姐微笑着说:

  “那我也给奶奶送梨儿去。”

  “妈妈,大门前还有沙梨,什么时候摘?”我问。

  “沙梨成熟晚些,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摘。等到沙梨在树上成熟了,变得黄亮亮的,那才叫‘好吃’呢!”妈妈心平气和地说着,把背篓里的梨儿搬到八仙桌旁,“外面晒着玉米,你要勤翻晒哦!看着点,免得雀鸟、鸡进去捣乱。我和你二哥、姐姐采摘棉桃去了。”

  “知道了。妈妈,棉花地里的金龟子特别多。顺便逮几只回来给我玩儿,可不可以?”

  “不!田里、地里的活路多如牛毛,我心焦得很!——你倒是无忧无虑,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妈妈的语气相当生硬。

  我撅起嘴巴,咕哝道:

  “唉——这么小的要求都办不到。”

  妈妈带着二哥和姐姐外出摘棉桃去了。我遵照妈妈的吩咐,留在家里晒玉米。

  这个四四方方的院坝一分为二:东边晒的是一片黄澄澄的玉米,西边晒的是一片金灿灿的稻谷。大妈双手拿着一面竹筛,坐在阴凉处的石阶上,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筛稻谷。一只慵懒的大白猫从西厢房走出来,在屋檐下“喵呜喵呜”地叫着,一会儿抬头仰望蓝天,一会儿伸出两只前爪捕捉眼前的蜻蜓、蝴蝶,一会儿在摊开的谷粒上打滚。突然,大白猫把尾巴一翘,屁股一低,在稻谷中拉了一堆屎。紧接着,大白猫抬起一只前爪,刨了刨谷粒,把那堆猫粪遮盖起来,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成群的麻雀落在草房顶上,“唧唧喳喳”地叫着,跳着,俯瞰着地上的粮食。十几只鸡正在屋外踱着方步,不时“叽叽咕咕”地议论着什么,不时站在西、南两侧的大门口,探头探脑地向院坝里张望。只要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它们就会一窝蜂地涌进晒场,糟蹋粮食。最令人气愤的是——它们不仅会边吃边刨,将粮食蹬到石缝里,还会在粮食里面拉屎。

  当大妈拿起竹耙子,翻晒稻谷的时候,蓦然间翻出一堆黏糊糊的猫粪,顿时火冒三丈,恨得咬牙切齿。

  “唉呀,啧啧啧!好臭好臭!该死的畜生!钻到哪儿去了?才偷吃了桌上的肉,又跑到谷子里来拉屎撒尿。哼——讨厌的臭猫儿!不抓耗子,老是存心捣乱,养了你这种白吃白喝的家伙,简直就是浪费粮食。看我不斩掉你的尾巴,剥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

  大妈拿来一把锄头,将猫粪和谷粒一并铲走,扔到大门外。接着,大妈回到院坝里,厌恶地瞪着奶奶,咕哝道:

  “哼——都怪你这老不死的,白吃我的午饭,还不帮忙做点事情?猫儿跑到谷子里拉了屎都看不到,没长眼睛嗦?”

  奶奶拿着一把蒲扇,刚跨出堂屋门槛,就发现大妈在说什么,却听不清楚,于是就问:

  “吴知,啥子事情哦?咹?你说大声一点,我的耳朵不好使,听不清楚。”

  大妈提高嗓门,粗声粗气地吼道:

  “聋子!猫儿跑到谷子里拉屎了,你睁起眼睛看不见哦?”

  奶奶很难为情,结结巴巴地解释:

  “嗯——天气太热了……我……我进里屋……去拿把扇子,哪想到,猫儿这么快就……”

  大妈冲奶奶翻了个白眼,低下头,继续翻晒稻谷。奶奶端坐在堂屋门口,一面摇着蒲扇,一面看着晾晒在院坝里的粮食。这些天,奶奶的身旁总是放着一根一端开裂的长竹竿,只要她拿起竹竿,在地上拍打几下,那些前来糟蹋粮食的动物们就会望风而逃。

  我想跟猪猪和兔兔们玩,走近猪圈,轻轻地把它们呼唤:“小猪,噜噜,噜噜——兔兔……”

  它们一听见我的声音,就一骨碌爬起来,昂起头,伸长脖子,深情地望着我。一双双眼睛大放光芒,期待着主人给它们送来好吃的。我给它们又是喂青草,又是捋毛。猪猪和兔兔都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它们。两头小猪已经长大了不少,三只兔子也长大了不少。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晾晒在院坝里的稻谷和玉米都已收进屋里。

  晚上,我们一家子坐在灶房里剥棉桃。

  爸爸愉快地说:

  “终于轮到我们家收割稻谷了,希望明天是个大晴天。我给我哥哥和小强说过了,他们都答应要来帮忙。水井田两亩多地的稻谷已经成熟了,我们先收割这块田。另外两亩多田的稻谷,还没有完全成熟,可以再缓几天。”

  接着,妈妈说:

  “哦,如果不下雨,就收割稻谷。我们家人手少,劳动力不强,所以说更要抓紧时间抢收、抢晒。收割稻谷又累又热,吃素食经不起饿。我们可以不买烟,不买酒,但总得买一块猪肉回来吃啊!记得上次卖了蜂蜜还留有几块钱,明天一早,我去公社割两三斤猪肉回来招待大家。只要天气好,打谷子的人就很多,如果去晚了,恐怕买不到猪肉。……趁着太阳升起来之前,天气凉快,我们要多做点活路,争取一天之内把水井田的两亩多稻谷打完。要晒稻谷,要拴稻草,要晒稻草。……陈兴隆,明天一早,你带着秀芝和二娃下田割稻谷,然后把稻谷堆成堆,记得留出通道来放拌桶哦!丽文还小,只能留在家里煮饭。”

  二哥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

  “哈哈,打谷子就会有‘嘎嘎’吃,好安逸哦!”

  我高兴得连连拍手:

  “太好了!明天,我们就要吃猪肉了!”

  姐姐咧嘴一笑,说道:

  “我们好久好久都没有吃过一次荤菜。因为要收割稻谷,才会买肉吃。呵呵,我巴不得早点收割稻谷。”

  妈妈一本正经地说:

  “农民一年忙到头,平时没有肉吃也很正常。可是,打谷子和过新年的时候,总是要想方设法买点猪肉回家,打打牙祭嘛!盼丰收,盼新年,盼好吃的……要不然,还有什么盼头?我们家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稻谷和大米,我也是巴不得早点打谷子。等稻谷晒干以后,再把欠他们的稻谷、大米都还清了,心里也就踏实了。要不然,老欠着人家,心里很不是滋味。”

  爸爸微微一笑,说:

  “今年天时好,粮食收成不错。除了上交国家,如果余粮充足的话,我们可以多喂几头猪,多养几只鸡,还可以养鹅……”

  我双手抱拳,喜笑颜开地说:

  “好呀!我早就想喂一条狗,一只猫咪,一群鸭子。”

  爸爸点点头。

  “嗯,丽文说得好!养条狗是必须的,狗帮主人看家,我们就能安安稳稳的睡觉。当然,养只猫也是必须的——自从我们把玉米收回家以后,家里的老鼠简直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看见老鼠们活动的踪迹。它们不仅偷吃玉米,还在房间里打了不少地洞。每天晚上,只要一熄灯,讨厌的老鼠就会集体钻出地洞,跑来跑去整得‘咚咚咚’的响,‘吱吱吱’的叫个没完,让人得不到片刻安宁。养小鸭子,最好是在春天……”

  妈妈催促道:

  “时候不早了,准备洗脚吧!今天晚上,大家都要早点睡觉——明天一大早就得起来。”

  于是,我们从水缸里舀了几瓢凉水,洗洗脚,闩好门,躺在爸爸编制的竹凉席上,摇着蒲扇,准备入睡。妈妈伸手扯了一下拉线开关,“咔嗒”电灯熄了,屋子里一片漆黑。

  老鼠们又开始活跃起来:脚步声、啃食声、追逐声、尖叫声……没完没了响个不停。

  妈妈细声细气地学猫叫:

  “喵呜,喵呜——”

  我也跟着学猫叫:

  “喵呜,喵呜……”

顿时,四周安静下来了。可是,不到片刻的功夫,老鼠们又肆无忌惮地活动起来:有刨地洞的,有啃玉米的,有打架的,有奔跑的……

  爸爸和二哥睡在外屋里。父子俩在小声地说话:

  “爸爸,老鼠不光偷吃我们的粮食,还在里面拉屎,真是太可恨了!我们家的老鼠多得数也数不清,为什么大伯家养的那只猫儿就不来管一管呢?”

  “那只猫儿瓜兮兮(傻乎乎)的,又不爱抓老鼠,真是一只不管事的大懒猫!前段时间,我在家里做拌桶,有好几次看见老鼠从那只猫儿的眼皮底下路过,猫儿都无动于衷。我十分怀疑,那只猫是不是有啥毛病?或者说它是老了,不中用?”

  “爸爸,为什么大伯家养的猫猫、狗狗都不管用呢?”

  “嗯——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挑选聪明的动物的缘故吧。不少人以为,同一种动物,反正都差不多。其实不然……”

  “爸爸,有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收拾老鼠?”

  “儿子,收拾老鼠的办法,我倒是想好了——要准备一把尖嘴钳,一把铁锤,一面竹筛,一根长绳,一根短棍棒……”

  渐渐地,外屋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