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参观对象,陈小东组织的是各村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各村分管农业的村干部。
二批参观对象一来,种芦荟赚钱的消息就传开了。
一时间到钱雪平芦荟种植基地来看的人是络绎不绝。
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杰米特公司派车现场进行收购,车子开到钱雪平的芦荟基地,钱雪平组织人员现场采摘、装车,杰米特公司的采购员当场掏出一叠票子付款后,车子轰轰隆隆开走。
现场当场掏钱付款,哗啦啦的点票子的画面,看的在现场的农民都震动不已、心动不已。
大家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
五月份,正好春花作物刚刚收起,心急的马上决定要去种植。
种苗钱雪平那有,他的芦荟正在分芽,每株大芦荟边都在长出几个小芦荟,剥离母体就可移栽。他的50亩大棚芦荟,小苗足可以供应3000亩种植面积。
陈小东想,要将农民自发种植和引导动员相结合,各个村里都动员发动几个农民种植。从面上加以引导。
他跑县农业局,跟局里要政策。县农业局答应每株芦荟苗补一半钱。钱雪平答应尽可能降低价格。他的小芦荟如果没地方去移栽,也要被清理掉。
钱雪平很热心,表示其他农民种植的芦荟他会帮助联系杰米特公司销售。
在陈小东的帮助下,钱雪平注册成立了“桃源镇芦荟园艺社”。
陈小东让各村做好有种植意向的农民及亩数统计。
很快数字出来了,桃源镇全镇有150户,合计1800多亩。主要集中在钱塘村,占了1000亩。
杰米特公司的人曾特别的、反复的强调,不得使用化肥和农药,出口检测十分严格,发现化肥和农药残留,会拒收退回。必须坚持这个要求。
一定要在农民种植之前,把要求讲清楚。
陈小东把任务落实给农科站马月祥。
马月祥让钱雪平编写下通俗易懂的芦荟种植要点,用粉红A4纸打印,最上面的加粗加黑的印了一行,严格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大的占据了A4纸三分之一的空间。然后才是种植要点。
马月祥说,发给农民的宣传资料要简单、粗暴、有效。洋洋洒洒弄太多字,农民看都看不懂,有个卵用。
陈小东见过报纸上报道的有些地方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实在是简单粗暴的典型代表,看得人触目惊心。
“该扎不扎,见了就抓!”“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一胎环,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一胎生,二胎扎,三胎四胎刮!刮!刮!”“投水不救人,吃药不夺瓶,上吊不解绳!” “谁超生就叫谁倾家荡产,谁超生就叫谁家破人亡!”
相比之下,海川乃至加海这类的宣传标语没有。总体而言,海川墙上宣传标语还是比较温和的。
其次马月祥让所有愿意种植芦荟的农民签订承诺书,承诺书明确,芦荟鲜叶由桃源镇芦荟园艺社帮助销售。生产过程不得使用化肥、农药,如果发现违反规定,园艺社拒绝帮助销售,一切后果由种植户自己负责。
镇农科站在钱塘村开办了芦荟种植培训班,培训班在钱塘村村委会的会议室,可谓盛况空前,开班的第一天,连外面的走廊上也挤满了人。
培训班由钱雪平连着讲了五次课,把所有的技术要领讲清讲透。
马月祥还给农科站全体人员分了工,建立日常联系制度。将150户分头落实到9个农技人员身上,每10天走访一次。一是技术指导,二是监督是否按照承诺书要求,看是否用化肥农药。
1000多亩的芦荟种植大棚陆陆续续的捡起来,钱塘村的大棚远远望去,一大片整整齐齐,蔚为壮观。陈小东觉得,在田野里出现的千亩大棚,比化纤厂的气势还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