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安启十三年,夏。
在这本应是麦子丰收的季节,却因接连数月的大旱几乎颗粒无收,百姓们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甚至易子而食。
眼看着家家户户都要断粮了,下河庄老萧家却传出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消息——老萧家给昏迷不醒的老幺儿买了个童养媳!
“这老萧家,都快饿死人了,竟然还买了个童养媳回来,这种时候白白多养了一张嘴,本就揭不开锅了,这雪上加霜的,家里怕不是要闹个鸡犬不宁哦!”
“谁说不是呢,这年头,谁家不是要清减人口,就他们家,竟然还多养个人来,听说是用这个童养媳来冲喜,他家那老幺儿,这都昏迷十多天了,谁知道还醒不醒得过来!”
“说到他家这老幺儿,那本是咱们下河庄最有出息的了,小小年纪便考上了童生,原本早就打算考秀才呢,被夫子压着不让考,听说打算今年下场的,不出意外能中个秀才回来,结果呢,也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不仅断了胳膊,现下还昏迷不醒。”
“听说这姑娘是大李子村姜家那个五年前被扔出去的闺女,那夫妇俩为了萧家的粮食死皮赖脸去了玄天观把人要了回来!”
……
姜柒柒听着周围一群婶子们的议论,安静地跟着前面清瘦的妇人萧母苏氏往前走,心里忐忑不安,唯恐因脸上的伤疤招来他人的恶语相向。
说到这姜柒柒,也是个苦命的。家在和下河庄隔了两个村子的大李子村,有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因是女孩,姜柒柒打小不招姜家父母待见,小小年纪挑起家里所有的活计,稍有做得不好便是一顿拳打脚踢。
七岁那年,看顾调皮弟弟的姜柒柒没干完姜母李氏安排给她的活儿,被逮着一顿毒打,打得姜柒柒奄奄一息,直至脸上破了相姜母才惊觉下手过重。
姜氏夫妇都生了普普通通的面貌,偏这个女儿姜柒柒,也不知道像了谁,打小儿就长相不俗,是十里八乡难得的美人胚子。
因此这姜家夫妻俩虽说不待见女儿,却也是打算让这个女儿好好长大,以便将来卖给大户人家当小妾换笔银钱,谁知今天一时手重,破了相。
眼看姜柒柒进气少出气多,还破了相不值钱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姜氏夫妇一合计,不愿给破相的姜柒柒花银子看伤,索性将她扔到后山上,任其自生自灭。
也是姜柒柒命不该绝,被遗弃在后山上的姜柒柒凭借顽强的意志醒了过来,在她醒来的附近爬着寻了些可入口的草根菌子,硬生生地挺了过来,然而却又因伤势过重再度陷入了昏迷,再次醒来就在黎山的玄天观内了。
姜柒柒在玄天观跟着当初途经后山救下她的玄天观观主玄青道长识字、学医,虽说玄青道长未收她为徒,在她心里他却不仅是她的救命恩人,也是她的恩师,这一过便是五年。
直至今年,大旱,恰逢萧家幺儿出事,寻找冲喜娘子,然而附近十里八乡都清楚萧家的情况,原本前途无量的儿郎,不知得罪了哪路人马,不仅被打断了胳膊,还至今昏迷不醒,以至于十里八乡家有适龄待嫁女儿的人家都不愿将闺女嫁入这萧家。
无奈之下,萧家退而求其次,要寻个冲喜的童养媳,并许以五十斤粮食。
这个年节,粮食那就是命啊,五十斤粮食的诱惑下,还真有些心动的,姜家那对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那对夫妇不知打哪儿听说了姜柒柒在玄天观,便把主意打在了姜柒柒的头上,见天儿的去玄天观撒泼,终是见到了姜柒柒。
姜柒柒本是不愿跟着姜氏夫妇走的,那对夫妇却惯是那没脸没皮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搞得前来玄天观的香客都少了很多。
彼时正好玄青道长做完法事归来,私下和姜柒柒谈了谈,姜柒柒便跟着姜氏夫妇下山了。
在姜家待了一天,这一天内周围的邻居都来看热闹,搞得姜柒柒总觉得自己像猴子似的。
女儿家没有哪个不爱俏的,在玄天观这些年,虽说学了些医术,脸上的疤痕浅了不少,但还是可见的。故此姜柒柒在被人打量时,总有些怯怯。
第二天大清早,姜母寻了萧母来看姜柒柒。
萧母看着眼前的姜柒柒,果真如传言说的,难得一见的美人儿,可惜脸上有一片疤痕,虽然很浅,但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就像是一副画,被人染了油污,虽说后来极力补救,却怎么也无法还原最初的美。
『可怜见的!』姜母心道,『别说是这样美的容貌,就是一副普通相貌,自己的亲生女儿,那也下不了手吧?!这老姜家的也太狠了,这夫妻俩太不是东西了!』
“萧家嫂子,不是我说,我家这闺女,那可是我家的宝贝,十里八乡难得一见的美人儿,虽说脸上有一小块疤痕,但不明显,不影响容貌,更何况我这闺女,那可是识字的,还会些简单的岐黄之术,一般人家我可不会把闺女嫁过去!”姜母说着,那双泛着贪婪的眼睛滴溜溜地转来转去。
听着姜母无耻的话,看着姜柒柒因姜母提到她脸上疤痕时低了低头,萧母心疼又愤怒:『要真宝贝这孩子,还能把孩子打得破相了,快没命了扔出去?睁着眼睛说瞎话,打量谁不清楚谁呢?』心中腹诽,面上却不显,姑娘爱俏,这孩子明显因为脸上的疤痕不自在。
“萧家嫂子,不是我自夸,这要是个普普通通的,我也就不和你开这个口了,但你也看到了,我这闺女,无论哪方面,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好,就是将来嫁入大户人家都使得。这也就是家里揭不开锅了,再没粮就饿死了,无奈之下才打算把闺女给你家送去,但这样好的闺女,肯定不能按你说的五十斤粮来,按着我家闺女这般模样和利落能干,怎么也得再加一百斤粮食才行!”姜母李氏眼珠子一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