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失踪的事情禾令秋是第二天才知道的,事实上还是警方人物前来对他询问他才知道。
警员在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就离开了禾令秋的家里,留下了禾令秋一个人默默发呆自己遇到的问题。
流浪者的到来给他提供了一种可能。如果自己穿越了平行世界的壁垒,那么见到自己所爱的人将不会是不可能。在万千个平行世界里,总会有一个世界存在着自己魂牵梦绕的女孩。
在那个世界里,她风情依旧,身体健康,与自己可以平静的度过生命中剩下的岁月。而这一切意味着自己将要放下此刻的人生,放下已经拥有的舒适工作开始为了爱人而活着。
甚至于放下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责任。放下所爱之人一心向往的白血病终结技术。
禾令秋为此深深地焦灼。一方面是自己答应过那个女孩,会为了她所向往的未来而坚持到底,一方面是自己一心所爱的人,跨越了十几个年头都一直不能磨灭的感情。
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选择了听一听岳父的回答,作为张的父亲,作为国学教授,在哲学与情感之间他都比自己更有判断的慧眼。
大约是一个月后,当心情调整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禾令秋向上面申请了假期。这是他在研究所里这么长时间,第一次选择清明节回家看看。以往的这个时候,他都会无常的呆在研究基地去担任某些研究项目的领导工作。
张秋现在住在四川,那里是继云南之后最好的环境保护省份,而因为经济发展,那里也成为了养老中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先进的基础设施,让那里还保留着天府之国的美名。
当高铁停下来的时候,禾令秋一个人轻飘飘的走下了高铁,什么行李也没有的来到了自己熟悉的疗养院。
在花园里,一颗老槐树下,一个老人正在欣赏着刚刚开出来的几多小花。洋槐的花并不香甜,树木高大是真的,就是你更不可能嗅到洋槐花的香气,尤其是在这个才开了几朵小花的时候。
岳父就坐在那树下,看着花,看着树,看着书,像是张一样在阳光下安详。
禾令秋从他的身前看到了他,站在远处的小径上,看着这位老人享受自己的晚年。
他也算是禾令秋的亲人。
当一场小雨飘飘而落得时候,他绕到了老人的身后,推着他到了温室里,这里也有花,是老人们在这里栽培的,大概也算是在调养自己的情趣。
张秋头也没回的就猜到了女婿在身后,他把书放在了腿上,勾勾自己的手指头。等待着年轻人给他一份最近的研究成品。
亚特兰种子的实验商品被拿了出来。
老人把水晶一样的种子放在阳光下审视,种子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在地面上呈现色彩过渡以及内部的水晶纹理。
老家伙看了一会儿时间,算是收下了还没说送给他的礼物。
“又是一年清明了。你是要回来给我送终吗?”
“回来要送也是送我的张,您这把老骨头肯定不会这么快就要我送终的。”
“那么我可得早点弄得鸡犬不宁,不然我那女儿都不会知道她丈夫如此狠心。”
“她还说那个负心汉到现在都没有把药研究出来,害得她那唯一的老爹都要升上去了。”
“我都在寻思着这是不是在说我那个女婿就快要成了?”
“有进展,亚特兰种子的基因发现可以肯定,白血病就是因为食物营养与基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但是如果想要解决还是需要一些时间。还需要很多的数据才可以知道十万年前的生物是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基因避免了如今大规模出现白血病的情况。”
老人那双慧目忽然收起了玩世不恭的神情,年迈的近乎没怎么习惯因果分析的大脑让他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我想说的是什么。
“所以就是你得要有更多的数据研究?”老人自认为反应灵敏的重复了我之前说过的那句话。
“哎,我看我是只能先陪着女儿登天了。我这个女婿可就有机会再去祸害一户好人家了。”
“您别说的那么绝望,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跨越到一个没有白血病的世界。”
老人很灵敏的意识到了我想要说一些什么,而实际上这个领域就是他的强项。研究中国古代学术一辈子的老家伙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所以你这是来我这里寻求答案?”
“我想要放下白血病的研究,通过跨越平行世界从而让我们见到心爱之人,并且摆脱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枷锁。”
老人不说话了。
很长一会儿时间后,我才意识到他不是睡了过去。
“那么你改变的不会是一个世界,任何世界都不是绝对孤立的。万物相生相惜,阴与阳永远平衡,就算是汇聚了天下阳气于一物,这个物品本身也会内部继续形成阴阳平衡,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继而维持阴阳平衡。至阳至好至善的世界,没有谁会追寻到。”
“然而,你应该去尝试。因为阴阳的发展是在维持自己的平衡,任何由心而发的行为都是阴阳在维持整体平衡中所做出的变数。这个变数,或许在局部没有办法看到,而在整个时空的平衡上将会影响深远。”
“您是说,我做的将会是天命?”
“是也不是。应该说任何人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是天命。我们的行为不是仅仅对自己有所影响。在社会影响的是你周围的人,以及你周围的人影响整个社会,在自然影响的是一砖一瓦的搭建,影响的是一时一地的气候,在宇宙影响的是引力的传递,从而改变了一个星辰的命运。”
“阴阳平衡永无止尽,任何一个行为都会改变了区域内的平衡之道。然而在整个由阴阳构成的世界里,阴阳在无止尽的运行。”
“我们从来没有谁逃出他的掌控,所以也就没有谁不是在执行天命”
“你正在做的是一件独属于你个人的使命。但是这使命的好坏将不会由你评判,也不一定会让你收益,他最终所有的阴阳作用都只有洞悉了历史全局的人才会知道。这就是古人一直追寻的终点。”
“大同。不求个人利益,胸怀天地万物。”
“所以如果你要走下去,首先要明白的是放下所有的个人得失,不要用自己的利益苛求结果,顺着你听到的天命继续。能有什么结果早已不是我们所能控制。”
“我大致明白了。这一路走到哪里谁都不知道。”
老人默不作声了。温室里的他继续欣赏花朵,前言后语说出来的话竟然不像是一个人说的。
他这古怪的说话风格,判若两人,而实际上是他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混为了一体。一方面是天性爱玩,一方面是睿智博学。
“如果我要放下白血病的研究,您同意吗?”在禾令秋面前的这个老人,就在等待着研究成果争取活着。
“你放心去做吧,我这个身子,活到现在已经不赖了。”
老者的结局,那些他曾经一直相信的希望,就这样被自己亲手终结。
或许回答这个问题,会比等待枯树终尽,更加难受。
在那一天稍晚些的时候,禾令秋离开了老人那里。
老人选择要平静的死去,明天他就会离开这个国家,选择安乐死终结自己痛苦的生命。
对于白血病人,安乐死会比一切治疗更加幸福。
然而这个国家没有这种终结生命的权利。
这是法律的哲学问题对于这个世界最悲痛的判决。
而让禾令秋庆幸,张秋还有选择的权利。
他提出了自己的辞职信,从此之后他将再也不是云南研究所的项目领导人。
而如今,年岁逼近四十的他,将要开始自己另一段求学生涯。
这一去,又是多少岁月。
在旅程的起点,他想到的是历史上那些名候将相,他们都曾经与自己一样执行天命,可是历史交给他们的答案都不一样。
例如秦始皇,例如汉武帝,例如隋炀帝,例如慈禧,例如刘备,例如诸葛亮......
这些人遵从了历史的召唤,然而最终所成之事往往褒贬不一。成是成,败是败,还有的声名狼藉,万人唾骂。
可以说芸芸众生都在品尝天命,然而最终善果的未必因为努力,也未必因为成果。
他们做到了那个时候,历史不能没有他们。不然那就不是如今这番面貌。
自己这一去,身后成败,也将风雨与共。
只盼此情,终得以安。
(禾令秋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