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频发灾害,季节风雨不际,天干地旱不收,百姓们便苦闷的围座在一起共商良策。此时已是8月份的时节。良策没有听到,却不知何故,我是鬼魅附身的谣言越传越盛,说近几年的大旱不雨,贫困交加,都因我是鬼魅的缘故,凡身阴气太重,阻碍了广阔天地的浩然正气,才导致阴阳失衡气节失调连年受灾;祖祖辈辈都是风调雨顺,也就他来这十几年才渐渐形成这种状态;又无化解恶缘的良策,只得赶我远离城南村了,否则百姓仍会遭殃,而未来的日子不定又会发生何等灾难呢。于是,附近的村民联合起来要到我家与大哥寻理,商定着驱赶我的策略。这消息是常来“思官”读书的小伙伴悄悄告之大哥的。大哥本想领我去当面对峙,解除村民的心理隐影,而我却是忐忑不安,担心若有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我若呈一时气盛做出飞天之事,之后我远离了倒是无妨,会给大哥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劝说大哥,我就去牛头彩山躲避一段时间呗,一切予我毫无损失,待事情平息下来,悄悄返回也是一样,咱不在风头上硬顶。大哥担心我在野外吃苦受累,可经不住我说愿意远离。于是,我便当即离开了家到了牛头彩山躲避,并说好,如若近期没事,大哥会通知我返回。谁知第二天一早,许多不明旧理的村民便是举着锄头、铁锨等家伙什,围住了我家的院落,高喊着一定要赶我离开城南乡。大哥不慌不忙的打开柴门,让大家进来,在堂屋、西房内寻了个遍,说,早已离开许多时日了,村里贫穷的状态与我家小弟毫无关联,就算得我家小弟永远不回来,咱们也不能富裕起来,更是不敢保证今后的城南乡就永远的太平无事;再说了,一个普通的村民,何能可以造成天干地旱、颗粒无收?
大家思想却也有些道理,加之并未寻到我在,倒也平静的对大哥说,总之吧,这人来路不明,多年相貌不曾衰老,定有不详征兆;既然有了此种说法,若不赶走总觉心中空悬,极不踏实,好在人已远离,不管是否与天干地旱有无关系,总归是心中安稳了许多。然后,大家收锣熄鼓便离开了。但一连五天,一早一晚的都有人到“思官”内查寻我的踪影。我是在牛头彩山躲避了半月之后,才敢晚上愉愉回家睡觉,一大早天蒙蒙亮就得悄悄离开。之后,倒也安静下来。可又过月余时间了,大哥在村外街头,还遇到一位年轻些的陌生男子,先是悄悄打听多年前给李步老人家送过书信的年轻后生是否还在,并拿着我的画像询问去了哪里,吓得大哥连连说,此人早已离开城南乡,说是回家乡通古斯去了。还说,此男子怅然若失,并询问通古斯在何处,如何寻去呢,又在村边街头细问过他人,还游荡到我家的柴门前停足许久。吓得大哥连连对我说,乡人仍不消停,还找个外地人,装作不相识的样子盘查;若在村外看到陌生人士,一定要远远离开,万不可承认自己的身世。我点头答应,心中暗想,我是何人?怎能让他人查到,对吧?我离开家院二个月了,天干地旱也末好转,所以,人们对我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之后我才又回到思官居住。此时年月极其艰难,百姓的生活日不聊生,因与西夏连年争战,国家苛捐杂税甚重,每年秋收时,村民们则是站在田间唉声叹气,说粮食交租后自己所剩无几,有大半得上交,这日子没法活了。不单是城南乡,当地的北沟石、三里河、郭家村等地也是这种状况,整个区域的百姓都度日如年呢。
之后二年的春季里,青黄不接,饥荒连季,更是哀鸿遍野,饿死者众。我与大哥,凭借租赁或售得书籍也是步履维艰,穷苦人们那还有多余的钱子让孩儿读书?所以,大哥便一早去往外乡的集市兜售书藉,并带回些消息。说新一轮的争兵又要开始了,争兵只会加重农村的赋税,虽与西夏的战争频繁失败,但仍要继续争战。这是1040年秋天的光景,是我来尘世第30年的时光,也是我到达城南乡的第28个年头。我仍住在寒露大哥家的这间名为“思官”的土房里,因没有半点关于通古斯及莲花的消息,我只得滞留在这片纯净清贫的山村。我足不出户,少抛头露面,基本与这个世界脱离了关系。足不出户的原因,我不可能在这近三十年里,相貌一直没有变化。大哥也曾提过疑问,怀疑我的出身真的与某些鬼魂混淆一体,才不愿结婚。大哥询问我,要不要请巫师来趋逐恶魔?也好安得家室。我说不必,我身体没事,也不知何故怎会这样。大哥还想起了之前的事情,对我说,对了,你还记得两年前,你躲藏之时曾有外乡人暗中追查你么?当时那人就称你为仙人呢,可惜当时我只顾心慌,没有多想,还被我挡了回去;如若细问缘由,也不定就能寻得些路数呢。又说,那外地人倒也面善温和,嗯,样子清瘦,大眼,方脸,个子不高,也不象坏人;我还对他说,送信的年轻人在这里居住多年,后因恶魔附身,乡民担心引起不良事件,早被驱逐远离了。大哥想了好久又说,此人不会是你家乡来的吧?也有种仙风道骨的神态,要不怎会称你为仙人呢?又摇着头说,应该不是,他还询问通古斯在何处呢;那,定是心怀不规之人了;可是啊,谁敢对仙人心怀不规呢?可惜现在才想起此事,有些晚了,要不然细细追问一番,兴许能得出你容貌不变的结论。我也在深思,没有回答。
关于几十年容貌不变之事由,我对大哥提及了合理的说词。我说,在我们家乡一带,人们终日居住在冰天雪地,所以皮肤与外人不同,有种抗寒力,不易衰竭变化;到了温度适宜的环境,更是不易老化了;再者了,我们长年饮用冰雪消融后的寒水,甚有强健之功能,到了青年身强力壮时,身体各个官能固定,衰老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因环境导致我们那一带的人终生如此,特别在相貌上十几年不会有衰老的痕迹,可到了老年时期,一旦变化会衰弱得很快。大哥开始没信,因为这超出了大哥的认知与思维,但我不是坏人,与世无争,又安然处事,所以大哥只是困惑,也没有再提过其它的看法。大哥还安慰我说,我晓得你的状况,可他人不晓得,所以就算再听到鬼魅附身的话也不要在意,即使你体内存有恶魔与他人也是无关,你安心居住就行。之后,我还听取了大哥的建议,最好不要时常外出活动,免得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便是我终日居住在“思官”的原因。静好的日子,灿烂的时光,我倒也安然。只是没有人时,或风高星稀之刻,我会独自到村南约五六里外的牛头彩山去游走,算是放松一下终日隐藏在小屋的灰暗之心。大哥也同意,说去了牛头彩山也尽量不要与外人接触,不定那句话就会引起大家的惊慌。我自然答应。关于此山的命名,是因为自城南乡的位置看去,山的一边恰似牛头的侧面,鼻眼清晰,高低准确。又因风光无限,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丛丛花儿艳丽夺目,就似彩云铺展在山坡上,便叫做牛头彩山了。
大哥终日忙于收集各大名家的文集或书稿,特别是欧阳修的作品,好印刷出售,换得费用维护家计。我就在家排印装帧。西昆派杨忆的书倒是弄到几册,但大哥就是说内容浮燥无物,除了用词华美便是空弄机巧。开始刻印几册,终也没有售出,便也做罢。我们不紧不慢的活着,战事早已停止,国家百废待兴,百姓日子并未好转。一天傍晚,天很黑了,大哥才托着深重的脚步回来,放下推车,便哀声叹气,说现在的光景差距越来越大,贫穷弱小如平常百姓的日月越来越艰难,而官宦之家则是歌台舞榭锦衣玉食,清寒与苦难全压在靠土地耕作的百姓身上,好不容易收获些粮食还得交予租粮,用来供应官运亨通之人的挥霍。这让我想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词句。大哥自外乡带来消息说予我听,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已经显现,官方大力搜刮民脂民膏,才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特别是张朝天之权贵,腐败贪污,用尽法子卖官买官随心所意加封加爵,弄得一众朝野人浮于事,门槛重重,百姓办事极难;所以啊,有钱有权者挥金如土,平常百姓日不聊生,贫富差距空前巨大,层次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大哥还提及了一些政客也想改变当前的衰退局势,特别是针对朝廷命官,要严惩贪污腐败,改善百姓状态,并倡导道行天下、德范人规,为普通百姓树立标杆之榜样,无奈力量有限未能得逞。大哥细细述说,在景祐三年(1036年)时间,范仲淹便着手呼吁改革,他把时局突出的问题归咎为各类腐败所至,而身为馆阁校勘的欧阳修却看得更加深刻,认为腐败及冗官冗员才是造成时代顽疾的根本原因,并提意把沉重的体制与腐败联同整治。所以,范仲淹与欧阳修倡导的革新一经宣告,如晴天惊雷,震惊朝野上下,因与张朝天的险恶势力对垒,与盘根错节的当政者对立,势单力薄的范仲淹与欧阳修一派,如何也争不过根深蒂固的官僚力量,虽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终归响应者甚少,悬殊巨大寡不敌众而失败,两人双双被贬流放;所以啊,肆无忌惮的官吏更是变本加厉的欺上瞒下欺诈百姓了。
我听后紧张,便问,被贬到哪里去了?大哥叹口气说,唉,坊间传说,就因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正义受阻变革失败;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主将也受牵连,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任一县令。我向来不问时事,官员被贬与末日毫无关联,虽觉可惜,却也不想弄懂争斗的胜败。不知范仲淹是谁?更不知欧阳修是何人?只知欧阳修的文彩甚是出众,读之有种蒸蒸日上的活力之感,在民间流传甚广,其文章可换取些钱币,这便是正事。因被贬事件在大众间传言甚广,时常听人讲些具体的情况,也就知晓了一些细节。又有一次大哥回家后说,如今的百姓对欧阳修评议越来越高,说是个以民为主的好官,之前提奏折子的内容也是改善百姓悲苦倡导高尚风向的内容;从汴京贬离,京城再也没有这种为民请愿的好官了,百姓甚是失望。我又好奇的追问,那、两位大人被贬之后如何?大哥说,范大人年事稍高,被贬之后,倒也安于现状,仍居住京城平静待世;而这个欧阳修被贬之后,远离繁华被迫到了偏僻的乡野,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不过,这位大人倒也懂得权衡利弊,趁机实施开了他改革的新政;所以,当地百姓在新政的倡导下,生活逐渐富裕,精神渐次高涨,三年多的工夫,说是夷陵倒呈现出另一派的繁荣景象呢;唉,这不人们说么,朝上没有了正义的声音,腐败越来越重,政策越来越偏,纲政越发弱化,平民忧患就越陷越深呢,而夷陵却是不同;听说,皇帝这才暗中察访,感知欧阳大人倡导的新政符合天道地纲呢;看看吧,仅是过了三年多的光景,差异就明显的表现出来了,所以不得不于今年(康定元年)召大人回京,采夷陵经验,商议编修崇文总目及纲领之事,大人便鞠躬尽瘁修订纲领纪要,以缓政统危机,救国于危难之中呢。
大哥说,不久之后欧阳大人又返回夷陵过起清贫的日子,仍仗义执言,看来真是位替民请愿的好官呢。我也感到这位欧阳大人能伸能屈,不计个人得失,且心胸宽广,敢为民先,肯定有着过人的本领与才能,使当朝得以倡导新政纲领,让百姓过上好的日月,这样的政策才是好的政策。我还思量过与我的使命是否有关联呢,新政实施也仅是使百姓的日月更加繁荣,与灭亡且无关系,所以此事便与末日无关了。普通的日子,平常的岁月,我与大哥就这样过着紧巴又忙碌的生活,且不急不燥的活着,大哥在逐渐老去。到了1047年的春天,我看大哥的体力越发衰弱,便说,我不能总这样足不出户的只干些家里活计,不能老让你一人早起晚归的辛苦奔波,再说了,我隐藏了这许多年,可百姓的日子也未好转,没有人再有心思管我是否是鬼魅附身呢;于是,无事的日子也跟随大哥走街串巷,挣些币子补贴家用。我们兄弟两人便一起在乡间赶集售书,三天一集五天一市,早出晚归搭伴而行。倒是我们兄弟两人共同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但我并没有忘记那位欧阳修之后的事情。而平常角落随缘机遇,总能听得许多关于欧阳修的传闻。有时听与不听,传闻就一样在坊间流传着呢,所以倒也知晓了他的许多事情。说是,到了庆历三年(1043年)4月,宰相兼枢密使晏殊,因欧阳修不阿谀奉承、不为自身谋利,便举荐进入知谏院,成了一名谏官。于是,大人在外漂泊七年又重返官场;此次回京,立即开启了稳固其根基的策略,接近革新派官员,与善于发现弊端之士彻夜长谈,连同几位谏官恪守职责,以锐利的眼光审视朝野,加上在夷陵实施新政时取得的经验,很快制定了利国利民的一系列纲领,以期提升整个大华汉人的素质;大人还用极大的勇气与胆识指陈朝政阙失,斥责奸相忤逆,向权威挑战,向旧规开火,被人们戏称为“一棚鹘”。
由于新纲领倡导推行的是“富国强民”与“文明开化”,宗旨是改革落后的封建意识、实现大华民族的焕然一新。所谓“富国强民”,即改革旧的风俗,废除封建特权,改变腐朽传统,实行健康的大众文化体系,以提高汉民族的强大;所谓“文明开化”,即变革教育制度,大力兴办学校,从小抓起树立健康的处事观念,杜绝好逸恶劳的不良思潮,来推动民族素质的普遍提高,以稳定国家的根基牢固。新政深得宋仁宗欣赏,并大力赞赏欧阳修“论事切直”的风格,夸奖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一个月后欧阳大人又被任命右正言、知制诰,修正、编制新纪要及方案,大力推崇道倡人间、德行天下的信念,誓言天下繁荣才是太平盛世,百姓富裕才是安康观念。消息一经传出,得到劳苦大众的一致响应。所以,大人信心满满立志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来推动整个民族的前进。大人不改初衷、不惧风险、只管前行的勇气,鼓励着一众同仁前行,于是又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以德才兼备人物,推崇道德规范,领导时代风向;同时还提出,要广开门路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此次革新欧阳大人已是主谋及干将。因实行步伐太快,差池欠缺难免,被守旧派抓住把柄群起而攻,列出二十大罪状上书皇上,造谣说,大人是为了一解被贬之私愤,故意扰乱朝政蛊惑人心,灭国亡族之心苍天可诛。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时,与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不但无果,还被贬到更远的滁州(今安徽滁州)任太守。于是新政又遭重创,改革彻底失败。但是,大人在滁州稍稳根基,又实施起新一轮的政策及主张,还彼受百姓欢迎。
关于如此传言,我听过也就过了,还在想连遭如此不测,这个欧阳修壮志不改,倒也坚韧不拔呢。我唯一的想法是,这位大人倒是位铮铮不屈的汉子,为了众生的安康不惜身陷囹圄,二次被贬也怪可怜,矢志不渝倒显英勇本色,其他却也没想到可以赞扬的词汇。我还想啊,这已是1047年6月,那么欧阳大人被贬已近二年,滁州该是更一番样子吧?不几日后,大哥自外乡售书回来,弄得一本文稿,是大人在滁州写下的《醉翁亭记》,说,如今就大人的书稿流传甚广,远远超过了西昆派的艳词丽曲,因是被贬之人其手稿官印数量很少,民间供不应求,需求者甚众,所以要连夜排列印刷,也趁机多挣些钱币让日子过得宽松些。可以挣得钱币,这可是好事,总算是为我们这帮穷困潦倒的乡人寻得活着的出路,这让我对大人的好感更加深刻了。刻印之时,便认真阅读《醉翁亭记》,果真非同凡响,“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文彩果真了得,开遍便是震人耳目。之前未曾读过如此朗朗上口又栩栩如生的文章,绝对是上称之名篇。被贬之人,能写出这般意境宽敞之佳作,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便对此人充满了好奇,想着若有机遇定要与之相识,也好畅谈一下时日的状况,探寻是否与末日有些内在的牵连,也不定能查寻些与通古斯有关的蛛丝马迹。当然,我也只是随意一想,若去真见,也非易事,好端端去见一个陌生之官人,肯定不得如愿。官人?本就高人一等,面孔朝天,那能低眉去看贫贱之人的灰头土脸。人类本性如此。不在同一层次或范畴内的人,是没有共同语言可以交流的。这个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明了呢。
我加紧逐字印刻,“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刻罢《醉翁亭记》便感此人甚是可敬,被贬之人,能与众同乐体察民情,绝对是为民着想的好官。与之相见的愿望不但没减,反而越发旺盛。看来此人很好相处。我还想,三维的生灵还真有一心为民请愿之贤者,况且能把思维的东西写成文字,让阅读之人深感同受,让莫明的人士引起共鸣,还有种身临其景的赏心悦目,这功底甚是了得,妙笔生花也不过如此。被贬之下有如此的言行与举止,其教悔的作用也非同小可。四维却没有这般的本实。转而又想,这位欧阳修的文彩再好,却未发现与通古斯的关联,更不能寻得末日的枝头末节,还是加紧印制别晚了明日的集市呢。所以,我只是依了大哥的要求连夜印刷一百小册。第二天清晨,便同大哥一道去外乡的集市出售。集市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乡人一看有《醉翁亭记》售出,且是彼为著名的“宋蜀刻”,没用一个时辰,便倾巢而售。人们手握在册,心情舒畅欢喜,并高度评价起欧阳大人呢。于是,我也听得了大人的各种传闻,说他不畏官宦权贵,不怕身陷囹圄,在滁州便是实行着自己所要求的改良新政,虽然依旧是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但为政“宽简”明了,倡导耕种多劳多得,严厉官者以身立法清洁自律,并用平和的心态治世与处世,气节正直,昂扬众生,这不么,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呢;心情轻松了,劲头充足了,日子亦逐步富裕起来。还说,你看,相当年夷陵曾是这样,现如今滁州也是这样,在如此的新政实施下,百姓们欢欣鼓舞,上下同心井井有条,新政被阻说明当今朝圣有失觉察呢。
人们对欧阳大人与众同乐的精神更是赞誉有佳。说,大人与民同乐,善察民情民愿,是局势稳定的法宝;知百姓痛苦之症结,才能制定出好的政策与方案。又说,这不么,大人隔三差五的与民同游,便是察觉民之诉求与期盼呢,就在今年的夏天,大人又携乡人到西湖集会,还举行游乐活动;就是派人采来莲花,插入盆中,叫一众乡间青年取莲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赋诗一首,甚是快乐;百姓身临其境的词句,比之西昆的华美俗语,不知好过多少倍呢。又说,大人这是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情趣也异彩纷呈,比之政客假仁假义的只倡导他人清廉高尚得多;所以,当得知大人喜好饮酒,滁州百姓的生活又渐次富裕,常自备酒水与之欢乐呢,大人便也趁着酒兴写下了诸多好的诗文,且许多诗文亦有关于酒的描写,比如《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就来源于一次春游之事,这叫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哎哟,大人真是雅兴,并自称为醉翁呢,还真有思想,这可是滁州一方百姓的福气。说罢大家便哈哈大笑。可大哥的心思不在这里,而是急切的问道,那么,如何求得大人的另外篇章?那位百姓说,我有亲戚就在滁州县任官,所以一些细节倒也清楚,若有机缘可求得几稿。那人还笑言说,如今风靡天下的便是大人的诗歌词赋了,你们看,读之心明眼亮,似有朝气盈天,谁还会再无聊的呻吟呢?说罢,大家纷纷点头称是。此时,因为提及了莲花,我精神一震,可否是与我有关的莲花么?我想,我不得放过任何一个自然而至的信息呢。是得找些理由前去这位大人时常出现的西湖中,去探寻实事的真相了。
那位人兄说罢,看大众听着津津有味,便意犹未尽,炫耀般的说道,大人来滁州后,对饮酒游山的爱好不减当年,带官吏与民同游,并在山中野餐,是常有之事;大人趁着酒兴,尽展胸中诗华;据说啊,《醉翁亭记》就是这样写就的,大人与众民同乐之时,一体察了民情、二校验了政令,这才是重点。大家又点头称是。我心思已定,须到西湖去。那位人兄又说,你们有所不知,这篇《醉翁亭记》,大人在开头原本花费了好多笔墨,描绘滁州四周的山水田园,最后才把所有的描写,在醉意朦胧中改成“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极显简练又见隽永,大家皆认为是当今最佳句首,说不定也是流芳千古的名篇呢?那人兄仍自豪的述说,我的亲戚就追随大人身边,参与了游乐,当然知道如此的细节了。他的神态与口气仿佛是他亲临其景,还不忘记加上自己的评论,你看呢,为官一任,醉时能与民同乐,醒后写就一流文章,把欢乐的过程记录下来,让众人身同感受,绝对是一种雅兴,也绝对是一种本领;守旧派的压制?官运上的阻滞?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呢;做官啊,为人啊,就应该这样,可不能只顾一已之私利,享受一时之欢喜,而不替百姓着想;你心中若有了百姓,百姓才会念诵着你的功劳,待多年过后,人们提及时,仍思念其好,便是保一方平安的好官了,你们说是吧?大家又连连点头称是。此间大哥多次提及,若求得大人的字稿,一定先睹为快,并尽我所能发扬广大呢。那人便笑谈道,好说,好说。又问,对了,你们有城南乡的么?你们还不知道吧?这位欧阳大人啊,年少时曾在邻村城南乡住过许多时日,他常提及城南乡呢。我与大哥听罢,眼前甚是一亮。那位人兄说完,便收拾起家活什扬长而去。大哥悄声跟随,并问清事情的原委,还问了滁州的大体方位,后放心的与我收摊回家。在路上我们还说呢,如今是1047年6日,若真如此,自欧阳永叔1026年5月赶考,至今我们已是21年没有想见了。
第二日晌午,大哥没有赶往集市,他去前街寻问,人们传颂的欧阳大人是否是欧阳永叔,就是当今滁州的太守?是曾经主持了大考的主考官么?可白大叔全家迁出多年,邻里也不知原委。大哥又辗转反侧到了他乡找得相视之人,有人说,当初还不相信,后来偶然与礼部贡举闲聊,还当真提及过城南乡呢,也提及过一位叫默日的人兄。那人还说,大人现在又被贬到了滁州,真是可惜,可惜啊。大哥返回后告之我的这些。我说,既然如此,便是当年的欧阳永叔了,只是多年末见,不知还曾相识?大哥欣慰的对我说,虽是多年已过,你却仍是原来的模样啊,应该是认识的。大哥又说,说来也奇怪呢,你身子不会真得异与常人吧?样子没有老去呢?我说,是不太下地耕种的原因,我身体没事。然后转移话题说,若真是永叔,可去相见,也把乡下人艰难度日的苦楚述说一番;这样吧,我前去一趟,相见后待情况而定;如若可以就说明苦楚,如若不行我就不说呗;或许还能带回些手稿呢,之后自当回转城南乡。大哥喜出望外点头同意。他还返回堂屋拿出仅有的几个钱币,说,这是盘缠,肯定不够用,总比没有强呢。我接过来放好,说,大哥在家等候消息即可,我可沿街乞求些吃食度日,我会省着使用。我又特别嘱咐说,大哥,关于我的身体状况,外人不问,万不可多说;若再有人好奇探知,寻个理由搪塞就好,否则会因起骚乱,泱及生命。大哥吃惊的看着我,虽然不解仍点头同意。我怕吓着大哥,便轻身鞠躬,大哥不必担心,只要以小弟之言去说就行,待时机成熟我定会告你事件的前因后果。大哥的眼神异样,便也不再追问。只是多年不曾离别大哥,如今走出家门,心中存有许多的不舍与不安。此情便是恋恋不舍么?想想也是为生活所迫,无奈暂切离开,不几日后便会回转了。
欧阳修曾在城南乡居住?我仔细的想着当初永叔年少清涩的模样,记得他当年并未考取功名呢?那是以后考取的?若真是他,应该记得我,也应该记得当年我们的“鼎洞之约”吧。只是多年不见,他还真依了当年的诺言前行呢。我心中慰藉,可前去叙谈一番,也好趁机查证那满湖遍野的莲花是否与我有过关联?主意已定,立即行动。待晚上时间,我想好了说词,对大哥说,我得明日一早就走,先去外村看一位原乡人,是前几天在集市上看到的,先打听些家人的景况,如果顺道也可回家乡看望一下;怕太晚了,原乡人早些出门,别介寻他不着;之后,我就直接去往滁州;所以,明日一早就不再与大哥告别了。大哥高兴的说,终是有了家乡的消息,这是好事,也是安慰,去探寻也是应该,要平安出行,别走夜路;我已看过吉日,明天是九号,易出行呢;还有啊,家乡遥遥,如若有事,可与欧阳大人相见后再回转,准备好盘绕再回家团聚,多年在外,总得给父母带些礼物不是?我微笑答复说,这是当然,如若太远或不顺道,我一定先回这里,转告大哥滁州的状况,日后再做其它打算。此时我也明白了,所说礼物便是表达亲情的一种物件。大哥还帮我整整衣衫,拍拍我肩上的尘土,痛惜的说,你多年不曾远游,又独自一人,路途艰难,须时刻注意安全。我笑笑说,大哥,放心吧,没事的,我尽早返回便是,你早些休息吧。当晚我进“思官”后,心中彼是安慰,暗喜终是听得了莲花的消息,若遇南巴山谷里的莲花当是好事,也明白些末日的相关细节,我还想到了那情不自禁的一吻,虽是轻轻相触却是彼感美好,被师尊的弥沙打散真是可惜。如今思想也是心存甜蜜,春满胸怀呢。第二天一早,公鸡打头遍鸣叫时,天刚蒙蒙亮,我便轻巧回转,凝聚浓雾寒气,打开四维门道,纵身一跃,急速升腾,踏入闪光的云梯通径,在云净空明的走廊里,我定格时日,寻得西湖畔,一个闪回落在岸边。我还看得一道长长的白光尾巴,从城南乡一气飞跃,直落滁州城外的西湖中。这条长长的尾巴是由白云汇聚而成的光影。
自城南乡一飞冲天之后,也是在晨曦微亮时刻到达了滁州城边。飘然落下,便欣赏着太阳从苍苍的山巅之后露出面来,我感到三维的生命真是美好,可以真切的感知存在的踏实。多年不曾远足的红尘世间,霞光似火的景致让我心旷神怡。田园风光绿肥红瘦,有娇艳灿烂的鲜花盛开着,有和蔼宜人的温暖包围着,我的心情一片大好,这时节才是可以远游的好天气呢。如若高兴,我可以与行人尽情喜笑欢颜,也可随意的行走在乡间小巷或溪流旁边;如若烦忧,我可以独座山石树下,看太阳流转看绿叶飘然,可以不理身外的所有境况。六月是鲜花盛开的日子,风光宜人气候刚好,我正可恣意的放肆一番了。我想,自城南乡与永叔离一别21年,如若相见,我还是这般年少面貌,将如何细说所有的缘由?所以我并没有急于去见欧阳大人,而是在滁州城外边走边游的行过十余天,考虑好相见的细节。我走过一沟又走过一壑,走过这山又走过那水。我可以一天吃过许多食物,也可以数日不食一两米粒。清晨的露珠、氤氲的蒸汽,都是滋润我的甘露;飘飞的花瓣、迎风的碧叶,都是我充饥的择食。我可以无忧无虑的行走,可以无所顾及的欢颜,这比之四维的空空荡荡与浑浑噩噩有趣味的多。还是三维的生灵幸福,即便活过的时日只有区区百年,也比碌碌无为的千年较之充实。这可是我真实的想法。我还想过,来到尘世,能够成为可以自由行走的生灵,该是上苍赐于我的福泽吧?这等上好的幸事会是五维的阴谋?思想也是不得其解,暗想却是满满的幸运。我不仅感知了脚踏土地的真实,还懂得了离别时刻的伤感与相见时的欢颜。有这稳稳妥妥的幸福相伴,其它的还真没有不足或悔之不安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