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赴任橘县
书名:大唐刑侦录 作者:乃从 本章字数:3077字 发布时间:2022-11-14

一定是郭庄的那封举荐书起了作用,可王之涣万万没想到他并非在渭县升任县尉。


  见他一脸疑惑,林亶望说起了橘县的一些情况。


  “江南道以北属江州,以南则归南州管辖。”


  “这橘县虽在南州,却离渭县不远,正是江南道的交界之处。”


  “老弟带上朝廷册封的官碟和信印,收拾好行装速速上任去吧。”


  王之涣接过官碟和信印,心中泛起了嘀咕,不由得多问了一句。


  “令公子的事情可有公论了?”


  林亶望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


  “渭县的事,惊动了江州刺史张景玄。”


  “经州司判决刑部复核,最终决定杖责三十流放凉州,十年不得回本籍。”


  “我儿先前在郭庄府上已然受过鞭刑,于是免了杖刑直接流放,三日前已经启程。”


  王之涣听完,眼里不无几分惋惜之意。


  林县令虽然抠门,在渭县的官声还算不错。


  “渭县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我儿犯下此等罪过,理应受罚。”


  “只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看到我儿回来的那天。”


  林亶望哽咽着说完,落寞的离开了王之涣的住处。


  王之涣拿着手里的官碟和信印不禁沉思起来,这纸任命不知道究竟是谁的决定。


  江州刺史张景玄又或是当今皇上,两人都有决定他何去何从的能力。


  若是他在渭县上任,一定会把那三明失踪的女子案件继续调查下去,势必会涉及江州的部分官员。


  如此说来,这纸任命背后最大的收益者莫过于江州刺史张景玄。


  这时舒月从里屋走了出来,她看了官碟一眼眼神当中竟多了几分怒意。


  “这哪里是什么高升,我看把人往火坑里推还差不多。”


  王之涣的思绪瞬间被抽了回来,听舒月这话的意思,刚才林亶望似乎隐瞒了一些橘县的情况。


  “娘子这是何意?”


  舒月一把拧过他的耳朵骂道“你怕是连我爹当过馆驿都忘了。”


  王之涣脑子里全然一片空白,想必还是由于穿越之后记忆混乱导致。


  “岳丈大人是名馆驿和那橘县有何干系?”


  舒月松开了手,呢喃道“记得我爹曾说过,橘县常年被瘴气笼罩,橘县百姓皆被头疾所扰。即便是个好端端的人,在橘县住上几年也会染上头疾终生不愈。”


  王之涣不禁吞了一下口水,上任橘县县尉一事,似乎远远没有他想的这么简单。


  想到这,他对舒月安抚一番后,急匆匆的出了门。


  不久,他来到了于斌的住处。


  对于橘县的情况,他可能也略知一二。


  上次前往江州缉拿谢晖,于斌挨了一棒至今仍未下床。


  见王之涣来访,他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


  “王捕头,您怎么来了?”


  王之涣连忙坐在了床边。


  “于兄的气色看上去好多了许多,相信不久便能痊愈。”


  于斌身上的外伤已然恢复,胸口挨了一棒肋骨应该断了几根,彻底痊愈可能还需要些时日好在问题不大,王之涣安慰了一番。


  “诶,说来惭愧,要不是嫂子,咱们兄弟只怕该到地下见面了。”


  王之涣哈哈一笑。


  “我与舒月在一起生活四年有余,都不知道她有如此功夫,日后咱们兄弟还要勤修武艺才好。”


  于斌尴尬的陪着笑了笑,随即问起了王之涣的来意。


  “于兄有所不知,刚刚林县令亲自前往再下家中,送来了朝廷的官碟和信印,要求再下前去橘县赴任县尉一职。”


  “橘县?王捕头,您可万万不能去呀。”


  王之涣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问道“可是瘴气害人?”


  于斌摇了摇头,眼神当中却多了几分恐惧之意。


  “那橘县的瘴气虽然可怕却并非不治之症,据说二十多年前县里曾来了位神医已将瘴气引起的头疾治好。”


  “那橘县真正恐怖的是至今未破的连环碎尸案,县里早已谣传碎尸案背后真凶并非常人,而.是鬼..魂。”


  “什么?”


  王之涣当了这么多年的刑警,万万不相信这世上有鬼怪一说。


  可于斌说的如此刚毅,又不像是在唬人。


  “虽说上任县尉乃是高升,可那橘县万万去不得呀。”


  “据橘县的捕快说,已有接连三任县尉死在了任上。两年以来橘县县尉一直空缺,如果那里真是什么好地方,为什么如此重要的职务一直没人惦记?”


  从于斌的住处出来,王之涣又沉思了起来,已有两人劝他不要前去橘县赴任。


  可这朝廷的人事任免,岂是他一个小小的捕头可以左右的。


  他想了想,转身去了郭府。


  郭庄似乎早已预料他会前来,王之涣刚进门他便迎了出来。


  “王老弟,恭喜恭喜呀,可是接到了朝廷的任命?”


  王之涣显得稍有犹豫,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必会破格提拔老弟这样的断案人才。”


  “渭县一案老夫有一不解之处,还望老弟赐教一二?”


  “郭参军请说。”


  “老弟怎么知道是那谢晖骗走了我家霜儿?”


  王之涣微微一愣,有一个关键线索他未跟任何人提起。


  “那日前往郭姑娘闺房搜查线索,在书架上的几本书里不仅出现了南麓书院的字样,右下角多处皆平白无故的写了一个晖字。”


  “再下当时也不明白这个晖字有何意义,所以并未对任何人提及。”


  “郭参军宅内院墙两米多高,世间断没有人可以在劫持一名活人的情况下飞身上墙,所以当时再下便猜想郭姑娘是被人带了出去。”


  “只因当事丫鬟推开窗户恰好看到谢晖手牵郭姑娘翻墙而出的一幕,在紧张的情绪加持下,误以为郭姑娘是被人劫持而走。”


  “第二日再下便带捕快前往了南麓书院,五年前郭姑娘离开南麓书院时确实发生了一些不寻常之事,想来与此案有关。”


  “当林琛说出南麓书院五年前那谢晖误闯女院一事时,再下便断定郭姑娘的失踪与那人有关。”


  郭庄欣慰的点了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整个案件之中谢晖从始至终都躲在暗处,要不是王之涣询问林琛关于五年前南麓书院发生的事情,谢晖这个人很容易被忽视,那郭霜此刻只怕已经到了江州,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王之涣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


  “再下至今不解,五年前郭参军为何要强行将郭霜姑娘带走?”


  郭庄听后,脸色立马就暗沉了下来。


  片刻之后他叹了口气,将五年前的事情讲了出来。


  “大理寺少卿卢凌峰与老夫乃故交,二十二年前与卢少卿离别之际,老夫提议日后若是生了儿女当结为亲家。”


  “范阳卢氏乃贵乃本朝望族,老夫可谓高攀,可卢少卿毫不犹豫的当即便同意。”


  “只可惜后来卢少卿受公主一案牵连,辞官隐居,从此便再无他任何消息。”


  “这些年来老夫一直派人打探,五年前突然有了卢少卿的消息,恰好听闻他有一儿子与霜儿年纪相仿,于是老夫便把霜儿接了回来欲完成当年的约定。”


  “可是当老夫派人去燕州送婚书之时却再无卢少卿的消息,想来是当时的情报有误又或者是他早已搬走。”


  “霜儿已年近二十,只怕会贻误终生,霜儿的大事已然成了老夫一块心病。”


  王之涣微微松了口气,自古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郭参军对橘县的情况可有了解?”


  眼见所有的一切都真相大白,他急忙问起了橘县的情况。


  “什么?橘县?”


  郭庄震惊的拿过王之涣手里的官碟看了又看,确认无误后眼神逐渐迷离,似乎想起了一些往事。


  “再下不日即将上橘县赴任,郭参军可有要对再下交待的?”


  郭庄许久才缓过神来。


  “朝廷如此安排定有深意,你且安心赴任。”


  见郭庄对橘县之事止口不提,于是王之涣便主动开口道“再下听说橘县有一连环碎尸案至今未破,坊间传言与鬼魂有..”


  “胡说八道。”


  郭庄当即打断了王之涣。


  “二十多年前橘县碎尸案早已被卢少卿所破,若是坊间还有此等传闻,你到了橘县之后应该本末相顺,勿让此等流言再到百姓口中流传。”


  王之涣双手交叉行了个礼,离开了郭府。


  从郭庄口中得知,大理寺少卿卢凌峰当年被贬之后曾到橘县当过县尉。


  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王之涣心中仿佛有一块石头稍稍落下去了几分。


  第二日,王之涣带着官碟和信印,背着行装便准备前往橘县。


  “你还是决定要去?”


  舒月带着王若奚在城门送行时不禁问道。


  王之涣点了点头,随即弯腰抚摸了一下女儿的脸。


  “父亲不在家时要听母亲的话,母亲要是有事外出,可不准在隔壁王婆家里捣乱。”


  王若奚乖巧的点头了头。


  “相公此去何时回来?”


  王之涣起身将舒月抱在了怀里,在她耳边小声道“橘县与渭县不过二百余里,等为夫将橘县积压的案件处理完了,每到旬假便回来与娘子奚儿团聚。”


  王之涣独自一人出了城。


  不知为何,一路上总感觉有双眼睛在盯着他。


  屡次转头,背后却空无一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刑侦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