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
县委书记大卫当过10多年的纪检干部,有丰富的“反审讯”经验,加上平常春节、中秋节都是“铁门栓”,无情地挡住了县里干部“上贡”的机会,“廉洁书记”不胫而走,所以,市纪委的“询问”开始毫无进展。直到一副精致的博士眼镜出现,他才“竹筒倒豆子”,交代了贪腐的事实。这副眼镜是他的“铁哥们”大康的。
大卫和大康确实“铁”,在山区一起光屁股长大,一个班读到高中。大卫考上了大学,大康虽然学习刻苦,还戴上了近视眼镜,但落榜了。眼镜就是30多元的大路货。上世纪90年代初,大卫毕业分到县纪委上班,打工潮风起云涌,大康也去“闯荡”了。特别是换了一个金丝框眼镜,得意洋洋:“上海产的,1000多元。”10多年后,大卫下去当了乡长,山上探测出贵重的矿石,大康就回乡开发,在大卫的全力“帮助”下,没几年,成了“赫赫有名”的大老板。
大康很会“来事”,无私地“帮助”大卫当了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还为大卫的孩子出国留学等“大事小情”倾尽全力。大康今非昔比,已经换了一副精致的近视眼镜:“1万多,博士,知名品牌。”还不止一次拍胸脯:“没有大卫哥,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大卫也就心安理得了。他在廉洁上就是这样“抓大放小”,私下对老婆嘟囔:“那些干部,多的就送个万儿八千,管球用。”
大康的矿山出了大事故,被协助“调查”。为了“立功”,第二天就交出了那副眼镜,眼镜上安装有精微的摄像机,偷录的有行贿大卫2000多万元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