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书名:童年在乡村▪夏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4863字 发布时间:2020-07-11

  我趴在蚕匾的边缘上,仔仔细细地观察。

  蚕准备脱皮的时候,不吃也不动,静静地发呆,就跟睡着了似的。渐渐地,蚕开始蜕皮:首先是嘴巴脱落。接着,身体缓慢地朝前爬,拼命地挣脱束缚自己成长的那层旧皮囊。最后,彻头彻尾换上新装。刚换上新装的蚕并不急着找桑叶吃,而是安安静静地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吃桑叶。蚕在蜕皮的过程中,显得非常吃力。

  遗憾的是——有些蚕没法彻底挣脱原有的束缚,未能获得新生,只能悲惨地死去。

  没过多久,蚕宝宝们陆陆续续地醒了,爬来爬去寻找食物。我们刚撒进蚕匾里的整片整片的鲜桑叶,不一会儿功夫,就被它们咬得七零八落的。最后,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桑叶梗。

  不久,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当地称“包产到户”)。按照规定——农民纷纷在合同书上签字,盖手印。社员们聚集在一起,群策群力丈量土地,统计树木,按人头划分。每人分得田一亩,地一亩。我家分得七块田,十几块地,一共十来亩,外加几十棵橙子树。与此同时,生产队里的那头年迈体衰的耕牛,已经被社员们换成了一头身强力壮的耕牛,并且不再属于我妈妈一个人饲养,而是由我们陈家沟(地名)的几户人家轮流饲养,轮流使用它耕地、犁田。

  自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大集体的时候,社员们聚拢在一起劳动,由于责任不明确,三天只能做完一天的农活儿。包产到户下放以来,责任到家,各忙各的,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过去三天的农活儿,现在一天就可以做完!为了方便晒粮食,各家各户相继把自家原本凹凸不平的土院坝,改造成平平整整的水泥院坝。

  大春生产已接近尾声。这时候,电工叔叔到我们生产队来了。他们背着鼓鼓囊囊的大包包,安电桩,拉电线,安装电表、广播。之后,我们的小村庄通电了。为了节省电费,我们家用的都是十五瓦的电灯泡。
      清晨,哥哥姐姐一听见广播响起,就忙着生火、做饭……他们吃过早饭,急急忙忙背着书包上学去了。我独自坐在灶下的长条凳上,一边烧柴煮猪食,一边听广播。广播即将关闭的时候,传来了人人都会唱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过了一会儿,爸爸提着一桶煮熟的猪食,不慌不忙地朝外面走去。

  “爸爸,让我来喂小猪吧!”

  爸爸将猪食搁在猪槽旁边。

  “嗯。丽文,别把猪食洒到外面去了。”

  我拿起大铝勺,舀出桶里的菜叶玉米羹,倒进猪槽里,拿着一大一小两把铝勺,互相敲打起来,发出一阵阵“丁零当啷”悦耳动听的声音。小猪们一听见主人的召唤声,就迈开四蹄,从大门外跑回来。

  爸爸看着活泼可爱的小猪,心平气和地说:

  “小猪越长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我们每天都要专门给它们煮一大锅菜叶玉米羹,能够提供的食物满足不了母猪和小猪们的需要。再过一段时间,就得把小猪们赶到集市上去卖。”

  “不——小猪多可爱!我好喜欢它们,一只也舍不得卖掉。不要卖掉它们,好不好?”我望着爸爸,央求道。

  “这么多小猪,怎么养得起?”

  “爸爸,我天天去找猪草喂它们吃。”

  “猪光吃草是不行的,还要喂粮食。再说了,它们每天到地里去拱泥、糟蹋庄稼,会影响收成。”

  我伤感地望着爸爸,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不要不要嘛!它们是我的朋友,如果没有小猪,我就不好耍。呜呜呜……”

  “唉——这可由不得人啊!”

  小猪们吃饱了,肚子撑得圆圆的。我蹲下来跟小猪一起玩耍,看着它们可爱的样子,想起爸爸说的那句话‘要把小猪们赶到集市上去卖’,心里又涌起一阵阵悲伤:如果小猪们能够一直陪伴在我身边,该有多好啊!

   这时候,花母鸡“咯咯咯”地哼着老歌,带着一群可爱的鸡宝宝,来到喂养小猪的石槽周围,津津有味地啄食那些洒落的,飞溅的,以及残留在石槽凹陷处的猪食——分明就是一群尽职尽责的清道夫。鸡们把食槽和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甩甩脖子,抹抹嘴,不慌不忙地朝大门外走去。

  爸爸搬来竹篾和板凳,坐在院坝里编蚕笼。妈妈握着一把高粱扫帚,“唰唰唰——”地扫地。我转过身,径直走进东厢房。

  一束灿烂的阳光穿过灶房屋顶的天窗,斜照在地面上,宛如一根粗壮的柱头。我伸手抱抱又摸摸,把小脚丫放在阳光下。仔细看看,光柱里有数不尽的细小尘土在飘动、飞扬。我在想:只是光柱里才有那么多的灰尘吗?别的地方有没有呢?这些数不尽的灰尘为什么喜欢飞舞?灰尘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也有生命吗?原来,空中有那么多的灰尘啊!

  我带着这些疑问,急忙找来一面小圆镜,让明媚的阳光照在镜子里,反照在墙壁上,旮旯里,床底下……结果,到处都有灰尘在飘动!平日里,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现在借助一面小圆镜,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咦——为什么平时总看不见它们呢?好奇怪哦!哦,原来我们生活在灰尘漫天飞舞的世界!我频繁地摇晃手里的小圆镜,照射在阴暗处的一束亮晃晃的阳光,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妈妈,你看这儿——阳光在跳舞,好好耍哦!嘻嘻。”

  “丽文,别老是顾着耍!你来生火、烧柴。我要做糨糊,打袼褙。”

  我把小圆镜放在八仙桌上,坐在灶房里,一边烧柴,一边看妈妈操作。锅里煮着清水,妈妈舀来一碗碎米,倒进锅里。一顿饭的功夫,就做好了又浓又稠的“糨糊”。

  “妈妈,‘糨糊’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吃。‘糨糊’实际上就是‘米糊’。”

  “呵呵,我想尝尝。”

  “我给你舀半碗,放在这儿。”

  妈妈把锅里的碎米糊舀起来,搁在灶台上,等待冷却。紧接着,她从里屋抱出一摞破烂不堪的衣裳和裤子,以及几捆碎布头。只见她动作麻利地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剪开那些破破烂烂的衣裳和裤子,“呼——”地撕成布片,分作两堆摆放在面前。

  “好一点的布片要留下来,捆好,放进针线笸箩里,用来缝补衣裤。穿朽了的布片只能拿来打袼褙,做鞋底。”

  接着,妈妈拿来糨糊和一个很大的簸箕,将破布片摊开,涂抹上适量的糨糊,平铺在簸箕里,涂涂又抹抹——让这些布片均匀地粘上糨糊。妈妈用灵巧的双手摆弄着形形色色的布片儿(大的,小的,长的,方的,白的,花的,灰的,黑的,军绿色的,浅蓝色的……),布片紧紧相连,层层叠叠。

  “丽文,去菜园里摘半筲箕四季豆回来!记住:只能摘大的豆豆,小的还要长。”

  我搬来一条木凳,踩在上面,取下挂在墙壁上的筲箕。我转过身的当儿,又看见那半碗碎米粥,伸手摸摸,微热。我吃过米糊,拿着筲箕,蹦蹦跳跳地出了门。

  菜园地边的喜树开花了。那一朵朵球形的花儿,既像毛茸茸的小绒球,又像蒲公英的种子。微风拂过,美丽的花朵打着旋儿翩翩而降,宛如仙女散花。又肥又嫩的木耳菜互相缠绕着,悄无声息地攀爬到了竹篱的顶端上。

  我踩着松软湿润的泥土,走进菜园里。

  园子里的蔬菜越来越壮,越来越多:有紫莹莹的茄子,有白生生的黄瓜,有绿油油的辣椒,有翠绿色的四季豆,有青里透红的西红柿……俯身侧耳,似乎还能够聆听到它们成长、呼吸的声音呢!我随手摘下一根泛着白霜儿,长满细刺的白黄瓜,大口大口地啃食起来,咬在嘴里嘎嘣脆。采摘蔬菜的感觉真好:一手握住四季豆,一手捏着它的柄,轻轻一拧,刚才还在豆蔓上顽皮地荡着秋千的四季豆,就乖乖地进入菜篮子里来了!

  最近,我天天跟妈妈一起采桑、喂蚕。桑树上的果子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片片心形的绿叶。桃树上,毛茸茸的水蜜桃刚开始“羞红脸”的时候,就被我们这群猴急的泼孩儿惦记着:今天你摘几个尝,明天我摘几个啃,从不曾等到桃子熟透。现在,只看见满树狭长的绿叶。端午节前的李子,味道又酸又涩。我们等不及了,“嗖嗖嗖”地爬上树,摘下一把未能离核的青李子,揣在兜里,慢慢得吃。

  一天下午,妈妈问我:

   “明天,我要去卖蜂蜜,你想不想去?”

  我一想到繁华的集市和诱人的糖果,还有凹凸不平的漫漫长路,就犹豫不决。

  “我……很想去。只是,那条路……好远好远……”

  “随便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在家里做点轻松的活儿。”

  “让我想想!现在,我要和九儿一起去找猪草。”

  “九儿,九儿——”我一边喊,一边朝西厢房走去。

  “哎——丽文,什么事?”九儿答应着,笑嘻嘻地向我走来。

  “九儿,我们去‘找猪草’,好不好?”

  “好吧。你等一下!我去拿镰刀、背篓。”

  我穿着姐姐穿过的打着许多补丁的蓝色长衣、长裤,将肥大的裤管和衣袖高高挽起。九儿穿着藕荷色的衣服,肩膀上缀着两块补丁。我们俩都梳着羊角辫,光着小脚丫,背着小背篓,拿着小镰刀,不紧不慢地往外走去。

  午后滚烫的大地,不断地冒着热气。美丽的蜻蜓在低空中飞舞,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绿色的。乡村里的音乐家们纷纷露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多情的鸟儿卖弄着嘹亮的歌喉,载歌载舞;骄傲的知了吹着悠扬的长笛;大肚皮的青蛙敲打着清脆的快板;瓜架下的纺织娘断断续续地拨弄着琴弦……田里生长着苍翠欲滴的水稻。地里的玉米、高粱拔节高。风过处,满眼的绿波一浪接着一浪,不断地翻滚、荡漾……

  小河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远方,宛如一条银色的长长的飘带,围绕在绿色的稻田间。清澈透明的河水“叮叮咚咚”弹奏着欢快的调子。河水不深,一眼就能看清水底的淤泥、沙子、田蚌、田螺、招摇的水草,还有那永远也长不大的万年鱼。

  河边杂草丛生,岸上垂柳婆娑。

  我们俩沿着小河的两岸,一面找猪草,一面玩耍。田埂边、小河畔,生长着我们熟悉的猪草:水芹、田边菊、车前草、墨斗草、野莴笋、鸭脚板草……

  “丽文,快看——那儿有一只小螃蟹钻出来了!嘘——小点声!”九儿惊喜地喊道。

  我朝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一只小螃蟹从河边的石罅里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距离那只小螃蟹不远的地方,我又发现另外一只快速爬行的小螃蟹。

  “九儿,河里还有一只小螃蟹!你看见了吗?”

  “看见了。我先把它们抓来耍一会儿,再吃蟹爪。”九儿说着,立即将她的裤腿卷到大腿上,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看着她,担心地问:

  “螃蟹有钳子,要夹手手,难道你就不怕?”

  “我抓住螃蟹背上的盖盖,不碰到钳子就没事儿。”

  接着,九儿小心翼翼地下到河里,趟着水走了几步,赶紧伸手去捉小螃蟹。河床的软泥经她一踩,立马就泛起团团土黄色的泥浆。霎那间,清粼粼的河水变得愈来愈浑浊。狡猾的小螃蟹趁此机会,便逃之夭夭。

  九儿朝小河的下游走了几步,疑惑地说:

  “刚才,我明明看见两只小螃蟹。咦——它们都跑到哪儿去了?”

  我对好吃的和好玩的一向很感兴趣,不由得又想起我的外婆家。

  “九儿,算了吧,别再找螃蟹了。快起来!我们去看看梁家湾那边的山毛桃,是不是可以吃了?”

  “好,我正想吃点东西。——这里坡陡,你快拉我一把!”九儿说着,伸出湿漉漉的小手,喜出望外地看着我。

  我站在河岸上,毫不犹豫地伸出手,使劲地把她拉上来。

  我们一前一后相跟着,走在稻田间的羊肠小道上,时而弯腰割草,时而把光脚板伸进稻田里嬉水,时而东张西望。没多久,我们俩就来到了乌桕树下。

  “九儿,这里是狗狗经常出没的地方,当心被狗狗咬!”

  “丽文,不要怕!我们手里有镰刀。狗狗要是冲过来,我就拿刀砍。”

  我想起那天妈妈带我去外婆家,就是在这棵乌桕树下遇到的几条恶狗,不由得毛发倒竖。

  “九儿,我……我害怕,被狗狗咬……”

  “嘘——别说话!注意点就是了。——瞧,这里的猪草真多呀!”

  “九儿,你闻闻——好香啊!是哪儿飘来的花香呢?”

  我们站在乌桕树下,只听见熟悉的“嘤嘤嗡嗡”的蜜蜂采蜜的声音。循声望去,高大的乌桕树上,开满了一串串马尾巴似的花。我和九儿盼望着能够早一点摘山毛桃吃,因此,不再逗留。  

  “丽文,我流了好多汗水,口渴得很!你呢?”

  “嗯,我也口渴了,好想喝水。这一带我常来,比较熟悉。你看——前面的田埂边有一口水井,去捧水喝。”

  我们俩满怀希望地来到水井边,探头看看——里面的水位比较低。即使趴在井口边,也够不着。

  “唉——完了,我们喝不成水了!”九长叹一声说,失望地看着我。

  “喝不成水就算了。等会儿,我们去我的外婆家喝水。”

  九儿用手一指,满脸兴奋地说:

  “梁家大门前,开了好多白色的花花!丽文,我们去摘几朵花。”

  我望着绿叶丛中雪白的栀子花,不由得怦然心动。

  “好香的栀子花!我想要几朵花,但又不敢去摘,害怕梁家的狗狗冲出来。”

  “丽文,你去摘几朵栀子花。我准备打狗狗,动作要快哦!”

  “好主意。嘘——不要吱声!”

  “喔喔喔——”大公鸡突然打鸣,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栀子花树下。九儿站在一旁观察动静。我踩在树杈上,抓着树枝,动作麻利地摘了几朵洁白的栀子花,匆匆忙忙地溜到一边,分给九儿一半。

  我们俩一边赏花,一边朝前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夏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