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风摧秀木(6)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360字 发布时间:2022-11-13

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将”伊始,却不小心得罪了实际执掌六宫的尹德妃。

事情源于八月时世民微服出巡京郊咸阳、三原县访察民情,这两县原是京畿富庶之地,岂料世民了解下来,发现已颁行数年的“均田令”,就在这与京城咫尺之遥的京畿之地也未得切实执行,大部分农户只得了应分田亩的二、三成,究其原因,一是这一带人口较为密集,个别地区田地不够分;但更重要原因,却是某些富户超标准兼并土地,一些人依仗在朝中有后台势力,无视朝廷法度,地方官吏也无力约束,致使某些田地不足农户沦为佃农,一年辛苦下来田间所获大多上交给业主,自己所剩无几,生活无保障。

咸阳县原富商尹祖文,正是尹德妃之父,隋大业年间,利用连年灾荒,囤积居奇,放高利贷,借出米粮以小斗放出大斗收进,百姓怨恨其贪婪悭吝,人称外号“尹阿鼠”,近几年仗着女儿在后宫走红,尹祖文也跟着沾光,被李渊赐了五品散官,只是个名誉职衔,并不承担具体职责。尹祖文俨然以皇亲国戚自居,愈发横行乡里,侵占大片良田。

秦王微服出巡时,发现皇妃之父尹祖文超标占田之事,便命王府府属杜如晦做进一步核查。杜如晦经月余调查,掌握确实证据,证明尹祖文确系超标占田。考虑到是皇妃之父,世民就写了封措辞十分委婉的信函,奉劝其将多占田地退还官府,以便分发给田地不足的农户。

杜如晦奉命带了几名随从,去尹府拜会尹祖文商讨此事。那尹祖文初时也还客气,一听杜如晦说明来意,说是秦王殿下希望他退还超标田地,立马变了脸!一语不合,竟当面撕毁秦王信件,令几个家丁恶奴将杜如晦凌辱暴殴一番,还指着他破口大骂道:“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过问我尹某人之事!别以为你有秦王做靠山就不得了!须知尹大爷是不怕他的。”

几位随从拼力护卫着杜如晦离开,如晦为避免给秦王惹麻烦,却不准许几名侍从还手。待如晦被送回府,家人忙请医生诊看,发觉如晦竟被殴打至左手手掌骨骨折。

侍从们请求如晦立即将此事禀告秦王,请求秦王主持公道,如晦却因事涉皇妃,担心闹大了对秦王不利,意欲息事宁人。

岂料尹祖文恶人先告状,故意撕破自己衣服,忙不迭乘车轿进宫见女儿,尹德妃见父亲竟衣冠不整,发髻散乱,惊问为何如此,那尹祖文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女儿哭诉,说是秦王纵容手下人欺凌他,竟对他施以暴力,以至于此。

尹德妃勃然大怒!暗想太子虽曾在我面前流露过担心秦王功高会滋长其夺嫡之心,我也只是在皇上面前称颂过太子心性仁孝忠厚,并未派过秦王的不是,为何你竟如此欺凌我家人?

尹德妃带了父亲向皇帝哭诉:“妾不知如何开罪了秦王,他竟纵容手下人凌暴妾父!”

武德见那尹祖文狼狈不堪,信以为真,立即传召世民,不由分说,将他斥责一番:“我贵妃家尚且为你手下人欺凌,何况一般百姓!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父皇?有没有国家法度?”

世民甚觉委屈,他虽不知事情详细经过,但料定以如晦为人不会做出什么不法之事,就辩解几句,道是德妃之父违规占田,他派人去交涉此事,想是言语之间有所冲撞误会,断不至殴打皇妃之父。

武德盛怒之下,根本不听世民解释,说道:“我看你秦王府之人,来路太杂。他们在外做出什么,你未必全知道。以后务必要严加约束,若有违犯法度之事,朕绝不姑息!”

世民只得连声称是。

 

不久,武德接李孝恭和李靖前线传来捷报,唐军经两月奋战,已逼降萧铣,占领江陵。

原来李孝恭和李靖亲率战舰两千余艘出三峡,一路势如破竹,连拔荆门、宜都等军事重镇,梁鄂州刺史雷长颖、江州总管盖彦举先后降唐,主力战将文士弘数万精兵被击溃,退至江北。唐军直指江陵城下。

萧铣见唐军兵临城下,文士弘又战败退至江北,又因罢兵屯田,江陵城内仅有数千军队驻扎。萧铣惊惧万分,仓猝征兵。但江南路远又有阻隔,远水难解近渴,加之唐将田士康于路拦击,一些增援部队被阻于路途。

唐大队人马续至江陵城下,攻破其外郭城,围困内城。

李靖又率水师攻其水城,拔之,缴获许多舟舰。

李靖让将缴获的舟舰尽散于长江之中,任其漂流而下。众将不解其意,问道:“破敌所获,应留下供我军使用,奈何弃之以资敌?”

李靖道:“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我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敌援兵四集,我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又有何用?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其沿江州镇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待其往来侦察动向,须费时旬日,彼时我军必已克江陵。”

李孝恭与诸将听了,由衷佩服李靖的谋算。

果不出李靖所料,梁国援军见上游漂来舟舰,误以为江陵失守,皆不敢冒进。

萧铣被困城中,内外阻隔,久等不见各地援军,渐生绝望之意。他问计于中书侍郎岑文本,文本劝其投降。萧铣心灰意冷,对群臣道:“天不祚梁,数归于灭,不可复支矣!若必待力屈,则百姓蒙患,奈何以我一人之故,陷百姓于涂炭!如今城尚未拔,宜先出降,希冀以此免除乱兵,幸得全众庶。众人失我,何患无君!”

萧铣以太牢告于太庙,下令开门出降,守城者皆哭。

萧铣率百官着缌缞布帻诣李孝恭军门,对李孝恭说:“当死者唯铣耳,百姓无罪,请勿纵兵杀掠。”

李孝恭入据江陵,岑文本对李孝恭道:“江南之民,自隋末以来,困于虐政,重以群雄虎争,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翘首以盼真主。是以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归命,以为百姓或许可以从此安定。今若纵兵俘掠,使士民失望,恐怕自江陵往南的广大地区,不再有归化之心!”

李孝恭认为言之在理,禁止士卒掳掠。

唐军将领有人认为,梁军将帅前与唐军拼死力战者,罪大恶极,请籍没其家,以赏赐将士。李靖道:“王者之师,应当以仁义为先声。这些人为其主死战,乃是忠臣,岂可如同对待叛逆籍没其家?若如此,恐自此以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是良策。”

于是唐军出榜安民,秋毫无犯。

隔数日,梁援军十数万齐至,见萧铣已降,皆解甲归降。

同月,萧铣黄门侍郎刘洎献南方五十余州降唐。

武德接前线捷报,嘉奖有功将士,诏命李孝恭为荆州总管,李靖为上柱国、检校荆州刺史,封永康县公,旋又命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令其安抚岭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