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风摧秀木(5)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3233字 发布时间:2022-11-13

“自秦汉以来,创业之初的太子往往难以善始善终。我今虽忝位东宫,却难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先生之见,不知我这太子之位,能否得以克终?”建成直截了当地问。

魏徵抬眼望向建成,这位大唐太子面容儒雅,举止温润,但魏徵分明看到,在他那看似平和的双眸中,隐藏着一丝隐忧——那是猛虎被缚时的焦躁,蛟龙遭困时的不甘。

魏徵略一沉吟,说道:“徵既已为太子洗马,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徵之见,殿下如今处境非常危险,非但皇嗣之位摇摇欲坠,且有性命之虞,已是危在旦夕!”魏徵同样直言不讳,暗想:太子既开门见山就以此大事相询,我若不语出惊人,以诚相见,何以令太子对我另眼相看?

话一出口,举座皆惊!

一旁王珪和韦挺听了,心跳不已。他们虽感太子正受到来自秦王的严重挑战,但在太子面前,又岂敢如此放言无忌?他们久随太子处理朝政,平日所见俱是官场老手,个个世故圆滑,八面玲珑,纵是心腹密友也是话留三分。二人这些年来耳濡目染,说话行事,不知不觉竟也处处留有转圜余地,失却了初入东宫时的凌厉锐气。

建成面色微微一变,问道:“先生所言,危险可是来自秦王?”

“不错,秦王功高,朝野归心。殿下以为,我大唐之所以创立,是为何故?”魏徵反问道。

“这……”建成道,“一是天命所归,二是人谋所致,三是兵锋所加。”

魏徵道:“天命幽微难测,庙算潜运弗彰,唯有兵锋,天下人皆可感。秦王一战擒双王,自东都凯旋,玄甲军过处,山河震动,在万民眼中,此乃真真切切的大唐气象!”

建成道:“我大唐既是兵锋所致,岂不人人俱以为大唐乃是……乃是……”

“乃是秦王殿下所创!”魏徵毫不客气接过话头,“大唐既是秦王所创,这储君之位,自然也该为他所有!”

“不!”建成仿佛挨了一刀,嘶声道,“大唐乃陛下所创!我乃陛下嫡长子,依礼太子之位理应为我所有!”

他这一失态叫喊,殿中诸人俱不敢接口,只是低头不语。殿内刹时一片死寂。

建成脑中却似有千军万马在呐喊!其实早在二郎西征薛秦获胜之后,太子妃郑观音就跟他说过类似的话,但一开始,他只觉得那是妇人的小心眼儿。

以前他总觉得,二郎虽然东征西讨,手握重权,可毕竟名分早定,有道是“长兄如父”,“君为臣纲”,二郎纵使功比天高,也不可能超越他李建成!只要父皇或自己一句话,就可解了他的兵权。

然而如今二郎竟渐渐声势凌人,离京之前他还听德妃说起,上次二郎在洛阳得罪了张婕妤,张婕妤回京后向父皇哭诉,父皇当着二郎的面竟连提都没提这事!如今还不照样封他为“天策上将”?他连在后宫风头正盛的张婕妤都压了下去,又有谁还敢说他半个“不”字?

二郎在秦王府开立文学馆,竟有人拍马屁说进“文学馆”如同“登瀛州”——那岂不是羽化升仙了?

他忽然发现:不知何时,二郎世民竟已凭空超越了他,成了大唐的开创者!俨然是大唐的“君上之君”!——在世人眼里,大唐江山竟成了秦王李世民所创而上奉父兄的。

大唐江山既为李世民所创,不要说他李建成,连父皇都成了坐享其成的“窃居者”!

父皇和他既作为“窃居”天下的君上,又如何能解得了秦王李世民这个实质上“开创”大唐的“君上之君”的兵权?

若父皇和他强行掳夺二郎兵权,二郎登高一呼,岂不是天下影从?

这太可怕了!建成越想越是心惊,眼中不由流露出哀恳求助之色。

“殿下英明!大唐的确为当今陛下所创,太子殿下依礼应居储君之位。但天下人已被秦王所惑,不能明辨是非。是以才智之士,竞相投入‘文学馆’;悍勇之夫,纷纷归于‘天策府’。朝中大臣,也俱对秦王献媚示好。秦王威名赫赫,屡建奇功。手下谋士如云,勇将如雨。他岂甘屈居人下?秦王势已布成,只待迫使圣上下废立诏书。远者秦二世继位,扶苏公子自尽;近者杨广登基,废太子杨勇被缢。秦王若是夺嫡成功,又岂能留殿下存活于世?这不是性命之虞,还有什么算是性命之虞?”魏徵目光炯炯,毫不客气地说。

“这……先生韬略非凡,可有破解之法?”建成语调竟已微微发颤。

“《道德经》有云:‘柔弱胜刚强。’秦王如日中天,看似不可撼动,实则刚极易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臣有上、中、下三策,以报太子知遇隆恩!”魏徵道。

“愿闻其详!”

“上策乃殿下当机立断,明诛也好,暗杀也罢,诛除秦王,永绝后患!”魏徵斩钉截铁道。

“杀了二弟?”建成摇头道,“手足相残,古今之大恶。况秦王有大功于社稷,其并无过错,杀之何以能服众?又何以塞天下悠悠之口?父皇那里又如何交代得过去?此计万万不可!”他虽担心秦王谋夺其储君之位,却也并不忍心杀害他。

魏徵从容不迫道:“‘功高震主’,秦王功高势大,非但对殿下构成威胁,便是当今陛下也会于心不安,‘鸟尽弓藏’乃自古通例。若能借圣上之手除掉秦王,乃是上上策,如此可以不损殿下仁名;由殿下设计杀秦王,乃是上策之下;最糟糕的是决计不杀秦王,任由其坐大,终有一日,殿下和圣上都反会被其一并算计。殿下万万不可心存妇人之仁!”

王珪、韦挺二人闻此言,心中震动不已!王珪道:“秦王恃功而骄,然眼下其罪不彰,又圣眷正隆,若杀之万一圣上震怒,人心难服,恐殿下难以收拾。再说秦王既已起逆心,定会有所防范。要向他下手,只怕不易。”

韦挺也道:“诛除秦王虽可永绝后患,但过于冒险!殿下已居东宫之位,非万不得已,不宜行此险绝之招。先生可有其他良策?”

魏徵见他们下不了决心行此险谋,只得道:“中策乃是固本强基,深根厚植,方可枝繁叶茂,来日可期;外示其虚,内强其实。多以虚事让秦王,少争无益之名。朝臣、宗室,无论贤愚,太子都应多多结交,折节礼让,以扬温良之名;后宫诸妃,无论亲疏,太子均宜谦恭相待,以显孝贤之德。殿下还需多加笼络京师以外各州县豪杰,以济缓急。收录壮士,示恩间敌。”

王珪赞道:“此计虽只可渐行,却是万全之策!”

建成心中亦赞同,点头道:“洗马果然贤才!尚有下策,却是为何?”

“下策乃殿下立刻上表皇帝,请辞太子之位,退居藩王,以博秦王之怜,或可保全身家性命。”

建成闻听,连连摇头道:“如今嫌隙已生,就算我肯辞太子之位,二弟未必肯放过我。此实为下策!”

“殿下果然英明,洞悉事理,非臣等所能及!”这“下策”本是魏徵抛出来试探太子心意,见太子未允,正中下怀!

建成笑道:“孤得玄成公在身边时时请教,如鱼得水也!以后先生可如王、韦二位先生一样,无须通报,便可直入东宫。”

魏徵深深一揖道:“能入东宫随侍殿下左右,徵之幸也!”

随后,众人又议定具体行事方略,然后各自分头行动。

 

一时间东宫送往迎来,热闹非凡。

魏徵所献中策之首为“固本强基,深根厚植”,建成利用其太子地位优势,广与诸王及宗室来往,尤其是多与齐王元吉来往,同时又不忘与朝廷重臣尤其是裴寂多相往来。

于是,皇帝几乎天天可以从亲近的诸王宗室与朝廷重臣尤其是他的莫逆之交裴寂口中,听到对太子的赞誉之声。

魏徵所献中策之次为“外示其虚,内强其实,多以虚事让秦王,少争无益之名”,建成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朝政之事千头万绪,虚事极多,又极易得罪人,建成主动上表父皇,请求父皇多示恩于秦王,并多委政事于秦王,既显自己谦让之风,又让秦王陷于繁琐政事易于招怨。

而后宫嫔妃方面,也由精明的太子妃郑观音亲自出马,不论荣宠与否,遍赠厚礼,并重点结交在后宫如日中天的尹德妃、张婕妤两位皇帝宠妃。

后宫中万贵妃跟随李渊时日最久,对建成、世民几兄弟感情甚深,兄弟几人也都敬之若母,建成觉得这位万姨对他们兄弟可能只会不偏不倚,且父皇如今内宠甚多,万姨毕竟年长貌衰,恐怕父皇也难得几回驾临其宫中。万贵妃如今深居简出,不问宫中诸事。

比较麻烦的是宇文昭仪,父皇登基之初一度想立年轻的宇文氏为皇后,宇文氏竭力推辞,道是自己兄长化及、智及参与弑杀隋帝,恐为人腹诽,有累圣君之德,且谦称自己才德不足以母仪天下,最后只愿接受了二品昭仪封号——低于万贵妃、尹德妃一个品级。此人与秦王妃长孙氏为闺中密友,其兄长士及如今又在天策府任职,只怕难免要向着秦王。

不过,我有尹德妃、张婕妤二位贵人助力,在后宫已无人可以抗衡!想起丹霄殿那位仪态万千的美人尹德妃,建成嘴角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至于下连州县,收录壮士等等,建成也按计划逐步进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