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一掌经》又称《达摩一掌经》——唐。一行禅师所作。
一行自幼才华出众,并博闻强记。有一次他的师傅普寂在寺中聚会,各处高僧及高人纷至沓来,其间有一位名叫卢鸿的隐士在会上写了篇文字极其艰深并晦涩难懂的祝词,并说:“谁要是能读懂这篇文章,我就收他为门生。”一行走上前漫不经心地看了看便放下了,卢鸿见一行如此随意地不上心,便有点不高兴甚至于冷脸。但,过了一会儿,一行便当着众人不仅将此文背诵了出来,还阐述了其中讲的是什么。卢鸿及一众高僧、高人均惊讶不已;卢鸿便对一行的师傅说:“这学生不是你所能教的了的,你最好还是让他出外游学吧!”
一行为了学习《大衍之术》,不远千里甚至于跋山涉水来到天台山国清寺。寺内古松森森、流水潺潺。一行便静静伫立在门前等候,静听着寺内算筹的声音不绝于耳。片刻,里面有人说:“有人前来求学,已经到了门前,为什么不进来呢?”接着那人又运算起来,过了会儿,那人说:“门前的水要退向西方流去了,求学的弟子该进来了。”于是一行礼拜了这位世外高人为师...向他学习了《奇门》《天文历法推演之术》。
之所以要引入这段玄妙之文。在于说一下,下面的散文诗虽然是文学——但文字下面却还有流行性文字没有的深层含义——自然山水万事万物皆有灵性。不是故作高深,而在于人怎么看和品味了。
【创原】(构虚非并)(诗文散美精)景绘中江 ←——
王立伏
伫立船头观三镇两岸的风光,仿佛在画中游。
那一串串如珍珠般明焰闪烁的灯火,使脑中原本清晰的构思,被目不暇接地变为朦胧了;真有如梦里水乡的味道。
天空因季节的推移,也变得不再一览无遗或轻快;竟凝重得莫测高深起来。让人好不感叹无形之手——造物主的神奇;还谈什么树呀岸呀......只感受江中驳船拖着岁月悠长身影的律动。船也发出了一声声鸣笛,一种飘逸在三镇上空的极赋历史意味的深沉鸣笛。
不要以为深沉就不好;那是时代战鼓中的思索。
该怎样想象呢,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历史光阴的词句儿,太老太龙钟了似的可不是什么好事。就像倒影着时代的波纹那样,每时每刻都是新的该多好啊,唤你透视,唤你领悟尘世风云,认识并且超越自己。
——江中绘景纯属多余了,我对身边日新月异的巨变报之一笑,这才是最实在最由衷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