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上千万大洋!李志行有么?
有,真有。循环投资是什么概念?就是财富以平方的速度增长!目前只有1千多万,这还是因为荣家的投资红利未收回。
荣宗敬现在犹如脱缰野马,年年建新厂,大力发展荣氏纺织,真是有魄力!
但荣家是不能再投了,李志行在荣家的投资已经很巨大了!
李志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祥生。
王祥生现在和李志行是很好的朋友,他一定要劝他扩大生产!
志行到上海没几天,荣宗敬和王祥生就派人送过拜帖。因为志行太忙,一直没时间见面。
他先去见了荣宗敬。
荣宗敬非常热情,带着志行参观工厂,讲经营利润,硬要在公共租界送一套洋房给志行,因为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股东了,不要一分红利,一心壮大工厂资本!但被志行推辞掉了。
荣宗敬的经营方针很明确,那就是尽一切能力扩大生产。只是李志行的确不想再对荣家追加投资,这是风险控制!
王祥生终于开窍了,也准备扩大生产,再搞5万锭。
李志行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纱厂这么好的利润,你才扩建5万锭?
王祥生的理论却是全面风险控制,说行业都有周期,要尽量分散投资。
这个理论其实很高明,也很有远见。
不过,这不是李志行想要的。
于是,李志行不得不又施展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始极力说服王祥生,也包括王先生身边的高参老侯。
香茶喝了无数杯,厕所上了还几次。终于,王祥生答应扩建20万锭。
真是重大胜利!李志行花出去了一大笔钱。
但是还有好几百万需要花,于是李志行又咨询王祥生是否还有可靠的人需要建纱厂?
王先生思索了一会,说了几个人。
李志行详细问了几人的情况,最后李志行选中了穆藕初,让王祥生放风给穆藕初。
穆藕初很快来访,两人相谈之后李志行很快拍板,向穆藕初投资,终于钱又花出去不少,不过还剩近300万。
唉,志行和萌生两人现在整天愁眉苦脸,而且心情越来越不好。
因为按照两人的计算,随后几年的投资会越来越大,高峰时一年之内大约要投资9千万元,这太难了!
两个人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整夜不睡觉想办法,早晨顶着黑眼圈。
大家都知道他俩遇到了难事,但两人谁都不说,别人也自然不好问。
大家只觉得当东家实在不容易,东家多半是为了缺钱发愁。唉,这么为难,还给自己优厚的待遇,真是应该干好事情,为东家分忧才是呀!
最后,李志行哥俩一致决定,在上海成立银行!派人常驻上海,不间断投资。也就是持续寻找机会,分红一收到,就立刻开始投资。为了不引起注意,银行多开几家。
应该说,这个决定无比英明!因为如果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李志行迟早会成为纺织业无人不知的巨头,而这样疯狂投资,必然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因素。比如,遭到的暗杀!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而且,最有可能这么干的,就是日本人!
因为,纺织业其实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国本!如果某一个中国人对日本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那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刺杀,日本人很喜欢这么做。
而事实上,由于李志行的投资及带动效应,最终中国棉纱业比历史上增长了约20%,导致日本棉纱出口一段时期减少了至少30%,的确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
不过,幸好此时中国棉纱业的盘子比较大,总资产约在5亿元左右,李志行的操作尚在一般商人的范畴之内,并未引起日本人的特别关注。
另外,李志行在纺织业获得的巨额利润,也应该尽快投入到经济运行中,否则中国的经济将会受到不小的损害。
因为此时中国的货币总投入量,不过30亿元左右,将巨额的货币囤积在自己手里,必然引起中国市场的萎缩。
换句话说,也就是全国流通的所有钱,大约只有30亿左右,将巨额的钱握在自己手里,大家就没钱用,从而就会影响大家生产、贸易的积极性。
这也是晋商的传奇人物乔致庸,晚年要将自己几千万的白银积蓄,设法散出去的原因之一。
既然想到了开银行,就开始布局。
此事做的比较隐秘,地点圈定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请王祥生、杜月笙、洪阿四分别介绍了地方。
志行和萌生看过后比较满意,就买了下来,后续将进行分别改造,此事由桂萌生单独负责。
这样,钱又花出去一些。
不过还有不少钱,若无法投资,就只能作为新开银行的资本了。但是,银行的利润能达到200%吗?差远了!
就在李志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上海时,王祥生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人,此人名叫苏汰馀(yú),想在汉口投资建纱厂。
李志行一听,马上来了精神。
一谈之下,却有些失望。因为此人并不是什么资本家,只是汉口楚兴公司的协理,兼管财务,想来没有多少资本。
不过经王祥生介绍,这个楚兴公司有些来头,其经理徐荣廷与黎元洪是“金兰之交”,所以利用这层关系,承租了湖北官办的纺织、纺纱、缫丝、制麻四个官办局,经营的非常好,据说年利润有几百万。而苏汰馀,正是徐荣廷从四川老家带到汉口的最信任的嫡系,王祥生与苏汰馀也已认识多年。
哦,这样呀?李志行还是没有说话。
这位苏汰馀却是极聪明的人,知道李志行心中犹豫,便激昂澎湃地说起了自己的计划,包括资本如何筹集、原料和市场怎么安排、场址选在哪里,机器怎么采购、工厂怎么管理、有什么优势……等等。说的头头是道,的确在行。
李志行眯着眼睛听了半天,忽然问“你觉得日本人好还是美国人好?”
苏汰馀愣了一下,随口说“哪个都不好!”
“尊翁高寿?”李志行忽然又问。
“家父五十有三,现在二老一起与我住在汉口,怎么了?”苏汰馀被问懵了。
“你有多少钱?”李志行又问。
李志行的做派有点唐突,但王祥生不以为怪,这老弟本来有时候就有点魔怔,但却是个好人。
苏汰馀一听问钱,忙打起精神说“我有12万元,是公司给我的分红,另外还可邀请朋友入股,筹集约40万。”
“那你需要多少?”
苏汰馀犹豫了一下,说“大约120万”。
这时王祥生忽然开口说“志行,我可以提供担保。”,可见王祥生极信任苏汰馀。
“老哥!不用担保,我投了!”
“什么……这就投了?”这太突然,苏汰馀一时没反应过来。
“对,我投了!”
苏汰馀和王祥生头目瞪口呆。
众人看着李志行,仿佛在看一只大猩猩,这是什么稀罕玩意?
不过苏汰馀很快反应了过来,却说一定要请李志行到汉口实地去看一看,见见自己合伙筹集资本的朋友,也看看了汉口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苏汰馀为何对到手的钱却要推让?因为今天的事情,有王祥生的面子在里面,承情太大!不要给朋友惹出什么岔子才好,这是一个重信誉的生意人的思维。
这次还不到李志行开口,桂萌生先说话了“我看可以。”
李志行看了看桂萌生,笑着说“也好。”
这事就这么定了。
等苏汰馀和王祥生走后,萌生问志行“哥,100多万的投资,你怎么不多问问?”
志行笑了笑说“王祥生本就为人极其谨慎,又极重声誉,他能提出担保,此人人品必然不差。而此人又比较爱国,30岁带父母出来经商,说明也很孝顺。另外,你也听出来了,此人是纺织业的行家,所以基本错不了。”
桂萌生说“还是谨慎些好。”
“嗯,你带大家去看看。”
嗯,要我说,这是什么骚操作呀?李志行你就骚吧!
嗯,这家伙的确是骚,我看是有钱烧的!
钱还没有花完,但李志行却实在不能再在上海再待下去了,他必须回去上学,免得被除名。
于是志行最后与上海的朋友欢聚了一次之后,便动身前往保定。其他人一起随桂萌生去汉口。
李志行回到军校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学不少天,他先找学兵连长报了到,又去尹科长等各位老师那里溜了一圈,无一例外地悄悄送上了自己带回来的小礼物,嬉皮笑脸地说着各种问好的话。
尹科长训诫他要认真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其他老师则让他尽快把拉下的考试补了。
今年开学,李志行算是晚归,可还有一个人直接没来!那就是学霸邹作华。
不过人家可不是逃学,是留学了!去了日本,陆军部特选的,去学习日本炮科,这一届也就一个名额!
唉,人比人气死人,各有各的缘法。
邹作华倒来了一封信,跟大家道别,表示同窗之谊永难忘怀,来日方长,大家共求救国之路!
看看,人家信写得多好!
从此,保定的街道上,便少了一道风景,再也看不见那个年轻帅气的军官从街上矫健地走过;那个卖雪花膏(一种护肤品)的老板,也少了一个忠实的客户。
这会,乔修远和李志行正躺在床铺上聊天。
李志行是刚回来第一天,可以不上课,而乔修远则是逃课,理由是肚子疼。李志行不在,他觉得军校很无聊,正躺在被窝里呼呼大睡。
志行忽然推门进来,乔大少一下从床上坐起来,骂道“你这家伙怎么才回来?我以为你要退学了呢!”
除了邹作华的事情,学校倒没什么大变化。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乔修远说大家其实都从家里带了好吃的东西,等志行回来一块聚餐,一直都没舍得吃。
志行一听有些尴尬,自己可啥都没带。
乔修远一下看了出来,说“你不会啥都没给大家带吧?亏得大家还想着你!”
志行脸一下红了,却说“你呢?你带的啥?”
“我带了一只又肥又大的烤鸭!”
“哦,那鸭子呢?”
“吃了!”
“吃了?!你为啥不给我留?”
这回轮到乔修远尴尬了,乔大少讪讪地说“你也知道,鸭子凉了不好吃。”
“切!……”
于是李大少拉了乔大少,偷偷上街买东西,要买大家以为是陕西特产的东西。
走了很远,看见一个骆驼客在吃自己带的风干牛肉。
这玩意行!于是,志行便上去将一大包全买了下来。
这个骆驼客少了下酒的美味,手里却多了两块银元,放在嘴边一吹,发出悦耳的声响。
晚上大家见志行回来了,俱各欢喜。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珍藏的东西。
严重拿的是熏腊肉,吴克仁拿出的是一大块狗肉、楚溪春拿出来的是一大包炒花生,说是自己家产的;王冠军拿出盐鸭蛋,个个流油,这是她母亲腌的!知道志行回来,他哥哥王冠英也赶了来。最妙的是傅作义,从床下竟然拿出两瓶汾酒!这是好玩意,可在学校敢喝吗?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没事,关起门喝!
于是很快,宿舍里就传出低低的欢快的笑声,偶尔还能听见碰杯的声音。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你外行了吧?熏腊肉能直接吃吗?我们那里都是……
谁说不能吃?不信你去问问李志行那些同学!
第二天,志行一个人在宿舍的时候,傅作义忽然进来,从床下神秘地摸出一个瓶子,对志行说“正之,这次回去,家父说特别感谢你,让我一定带点礼物给你。”说完,将瓶子往志行怀里一递。
“这是……汾酒?”志行愣了愣问道。
“这是陈醋……最好的清徐陈醋!”傅作义兴奋地说,同时似乎咽了一下口水。
“啊,是醋呀!”
一想到山西人嗜醋如命,傅作义这个心意不轻!
李志行立刻把盖子拧开喝了一口:啊!味道真不错,酸香绵醇,估计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佳品。
志行还在砸吧嘴,仔细回味,忽然听见屋外有人来,急忙将醋瓶子塞进被子里,和傅作义马上有说有笑,两人攀着肩膀出去了。
大概七八天后,桂萌生来了,是来汇报苏汰馀的事情。志行抽出时间和萌生谈过,投资苏汰馀的事情就定了下来。
桂萌生调查的很仔细。这家伙还花了300块大洋,偷看了楚兴公司的账,苏汰馀的确有12万元的分红,已经发放了,另外见过了几个有合伙意向的人,基本都是楚兴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是拿分红出来合伙的。
……
学校的时光总是这么快乐,一转眼已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
这天周末,乔修远神秘地邀请李志行去逛一个好地方。
啥地方?志行问乔修远又不说,只说志行一定喜欢!
于是,志行便带了戴庆,和乔大少出发了。要坐火车,因为在北京。
到了北京,也不去乔修远家,直接雇车去了南苑。
哈,南苑?搞什么飞机?
对,还真是飞机!乔修远带李志行来的,乃是南苑的航空学校,两人一起来看飞机!
那么早就有航空学校了?有,好几年了,1913年袁世凯办的。
原来,这南苑航空学校发端于一个人,此人名叫秦国镛,湖北土家族人,早先因成绩优异被批准湖北官费留学,先在比利时、法国学了7年陆军军械,后来转学飞行,成绩非常好,得到外国教官的一致好评。
这么说此人是个海龟?
嗯,资深海龟!而且还是一个长了翅膀的海龟!为什么?您接着往下看。
话说秦国镛学成回国时,可不是自己回来的,还带了一架飞机,并要在北京南苑表演飞行,这下朝野震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土上做飞行表演,王公贵族、达官贵戚,纷纷到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不出所料,表演非常成功!秦国镛以精湛的飞行技艺折服了大家,人潮轰动,十几个外交使节席上的年轻洋人,冲下下欢呼着将秦国镛抬过头顶,还有外国小姐献花。
此举一炮打响。接着秦国镛向袁世凯上书,建议购买飞行器、开办航校为建立空军做准备。
袁世凯很快答应,将南京行营2架飞机调到南苑,并拨款30万元从法国购买各种飞机12架,拨款6万元建设地面设施。至此,南苑航空学校正式成立,秦国镛任校长,这是亚洲第一所航校。
而自视先进的日本,于1916年才有了第一所民间航空学校,1919年才建立了第一所正规航空学校。
乔修远和秦国镛有些渊源,这次是带李志行来开开眼。
秦国镛这个老海龟,似乎很喜欢乔修远这个小海龟,带着他们一起参观航校,其间还和大家讲了一番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航空的道理。只是现在袁世凯倒台了,北洋政府财政紧张,学校发展的有些艰难。
乔修远也高谈阔论地附和着秦国镛,不住拍马屁,最后不好意思地说“秦叔叔,能不能让我们也坐一下飞机,飞到天上看看?”
秦国镛笑了笑说“没问题!”,就招呼了一个飞行教官,让乔修远坐一架教练机过过瘾。
乔修远很谦让,请李志行先坐。
但李志行却不想坐,这不是坐A320或波音737,这些小飞机很危险的,这些人真是无知无畏!
在乔修远不住地谦让和秦国镛不住的鼓励下,李志行只好问“那飞机上有没有降落伞?”
秦国镛一听,哈哈大笑,说“没想到你这个朋友很懂飞行,这个自然有!”
秦国镛是个军人,他自不怕死,又自恃教练机很安全,不愿说出好多危险使大家害怕,所以秦国镛一贯喜欢鼓动来参观的人坐飞机。
等你放飞了自我,再给你讲危险你必然已经无所畏惧,所幸的是从来没有出过事,否则对中国航空事业将产生很大打击。
再者,对一个军人来讲,如果有危险,关键的是要先保飞机,第二才是保自己。因为飞机太贵,这是当时国情决定的!所以跳伞固然重要,但秦国镛并不总是强调。
唉,这个老海龟,为了让中国长上翅膀,真是不择手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