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版权局审核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统一审核监制/鄂作登字-2022-A-00006620
【原创】(并非虚构) 艳荷 (精美散文)
王立伏
天上的艳阳朗照着,满池中的荷花卓丽地盛开了。
朱自清先生曾把荷叶比喻为亭亭玉立少女的裙,她的梦仿佛缥缈的歌声中浮现着一个朦胧的、如花的笑;笑的味潇洒地荡开去,串成了温馨的,小提琴上宛转的音符。那份‘田田’的感觉,真有些捉摸不定了。
而台湾的方瑜先生,则喜欢夕阳下的荷叶。并且,还列举了一些例子说:古今中外许多人赏荷都是在清晨,或者是在黄昏。方瑜先生却在夕阳中,是凭着荷花的自然高洁之美,描绘了一幅晚晴时分浓烈创意的泼墨的。
沿着园内的亭栏漫步,说自由,却又说不上很自在;因为熙熙攘攘嘈杂的人太多了。这些悠闲站着,或者坐着的游客,把这里的雅致氛围都破坏了。我望着四周,四周的亭阁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所留下的斑驳疏影,仿佛印在片片荷叶上似的。就像是在画里一样,有些恰似轻盈的伞,撑着骄阳,向着蓝天;有些又如舞女的裙,多姿而高洁;虽在刺眼的艳阳强光照射下,却没有俗态,所以看上去更显得清新......这时,一丝微风拂来,满池的荷还有花便悠然地一闪;接踵而来的,是熏熏的,直奔鼻孔的清香!这飘逸的芬芳顿时令人精神一振——哦,爽!叶子和托着的花呢,一个,绿的是那么纯;另一个呢,粉红粉红的,又恰似含苞欲放的姑娘般娇美。因为艳阳是直接照射下来的,所以能见到飘舞中的荷叶下如芒、又如鱼鳞一般闪烁着的耀眼光芒的水影,刺得你眼帘如花一样的缤纷。在这艳阳天,若这光芒与倒影的反射刺的受不了的话只有眯上眼睛了。闭上眼呈现出的,那便是一片纯红色的景象。纯白色或者纯红色都能带给人想象,这带来的想象也正是人感触着的,瞑瞑尘世中如梦般的意念。这种意念可以说是一种感悟,对生活的感悟。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熏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一个头发上卡着粉红色蝴蝶花,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子站在不远处吟诵出一首赞荷花的诗,似乎,是哪个中国古人的诗篇却一下想不起来了。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另一个结伴的穿著粉红色花连衣裙的女子附和着吟诵出王昌龄的《采莲曲》。
哦,这是在暗中指我们站在这里多余的扰了她们的雅兴么。
“两位姑娘好有兴致呵。”我侧头望着她们说道。
她们听到我说话才注意地望向我们。“我们好有兴致,难道你没有?”其中一个姑娘微笑着说。
“哦,我在这荷花池的情景中想到的并不是古人吟咏的诗词,而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在晚上看荷塘像有一首朦胧诗般的意境之美。但是,在白天,而且是在艳阳天里看荷塘情景就不一样了。”
“哦,怎么个不一样的,说说看?”头发上卡着粉红色蝴蝶花,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子说。
“在白天看荷塘和荷花虽然没有那种朦胧诗一般的意境,像雾里看花似的美;却是清晰的,有如风景画一样和摄影中的美,晚上不可能看到很清晰的,而在白天就能看到很清晰很鲜艳的叶子和花,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我与她们微笑着又说:“荷叶与荷花整个的往往比喻人的心灵和精神,若是在白天体会,也会更清晰明朗一些,人的心灵和精神是体现在生活中的,只有在生活中树立了自身的人格和精神的人,才有权利追求生活、懂得生活,享受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接受血与火、汗与泪的洗礼。若是有人问我,这世上最能让人思索,最伟大的作品是什么?那我就会说——是人面对一张白纸。这是无极状态,你想写和画或者构思什么,那便看你的思想呈现出的是什么了。就如高考的试卷,虽各地方的题目大同小异,却有人得高分上名校,有人却只能上二本或者三本高校。
这么认为应该是真实或内在的东西,‘出污泥而不染’啦!
“你的体会还很深的嘛!哈哈哈......”她们听我这样说不禁笑了。
是啊,许许多多的事物其本质或者说寓意不都是如此么。味虽淡,日子愈久愈现浓;像情人的微笑,其中的滋味,也只有有心人才能体会得到。
这,就算是欣赏了艳阳中荷塘的感触吧。
——于北京颐和园游后
(此作是与朱自清经典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反意境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