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周伯昌站在华山之巅,仰望苍穹,对着天空咆哮。在外游学的吕尚,知道了自己表兄弟兼挚友的姬昌当前的困境,特地带他前来华山取道。
“尚,昌的好兄弟、昌的挚友。先考罹难,我原以为灭了崇国,大仇得报。不想那崇伯临终之言,一语惊醒梦中人。尚,你说我如今该怎么办?”
“昌,你的处境我已知悉。你可还记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阙中’。”
“这我怎会不知,这是尧、舜、禹三位先贤总结的十六字心传。”
“昌,尚以为,其一,殷人自古尚武,传三十又一王,尔来已五百年有余,故而树敌甚多,如今虽仍旧雄踞中原腹地,兵精粮足,然而依尚之见,实则犹如风中残烛,一吹即灭。其二,西、北皆为戎、狄之人,以放牧为生,进攻中原不过是为了抢夺粮食、财物,我们不妨依旧为殷人藩屏,戍守边地,保境安民,以消除殷王的戒心。东部诸夷,原本与殷人同宗同源,时而叛乱,时而稳定,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灭商之人,必在今屈居西南一隅的夏后氏遗族,灭国之仇、亡国之恨,不共戴天。若我周人能从中斡旋,代夏后之名征商,则名正而言顺,天下必归其心。其三,我周人如今尚且弱小,兵不过五千,车不过几十乘。唯有积蓄力量,谋定而动,假以时日,我周人兵精粮足,、,伺机与西南夏后氏遗族结盟,借以夏后氏遗族之力,三分天下有其二,同仇而敌忾,则大业可成矣。”
“听君一言,如沐春风,昌已知尚的深意了!华山奇谲,自古的道理便像这华山取道,过窄过宽皆不可取,唯有我们此次登顶之道,不宽不窄、不偏不倚,为此人间正道。”
“哈哈,好兄弟,任重而道远。尚虽驽钝,愿常伴君左右,助我兄弟成就大业。”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走,我们下山!”
下山之后,周伯昌在好兄弟吕尚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改良,并在原崇国所在地修建了丰、镐二邑。在周伯昌的眼里,修建丰、镐二邑绝不仅仅是因为此处地理位置绝佳等原因那么简单,更是因为丰、镐二邑让周人的复仇之路变得更近了。
《诗》曰: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