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感情危机(一)
书名:风雨丽人路 作者:燕笑语 本章字数:2604字 发布时间:2022-11-07

齐莹去了一趟县城。照例直奔书店。那个卖书的胖阿姨拿了几本《读者文摘》合订本给她看,有5.5元的,也有7.5元的,齐莹翻了翻,不是很中意。


胖姨问:“不买啊?”


齐莹并不想买,就说:“我不想看《读者文摘》。”


胖姨脸一沉,说:“等以后有钱了再来。”


齐莹心中气恼,但转念一想,自己不是没有卖过书,何必和她一般见识。她并不想空手而归,于是继续在书架中搜寻,竟然发现了一本《围城》,5.45元,她立刻买下来了。


后边看到一本《教父》, 6.2元,她钱不够了,只好作罢,心中觉得很遗撼,这本书也是她想买很久的书,之前在洪山县一直没看到有卖。


她想下个学期无论如何还得继续做家教,不做家教的话花销根本不够,要买喜欢的书,美美的衣服,以后还要跑分配……哪样不需要钱?钱是胆,有钱才能潇洒大方,自在从容。而不是象现在这样,遇到一本早已想买的书,却只能忍痛割爱。或者遇到一场久以盼望的音乐会,但看着那炒得惊人的票价,只好作罢。还得为肉价、米价上涨而忧心忡忡,为油盐酱醋茶精打细算;为买一件心爱的衣裳讨价还价半天。


如果有钱,就不必为日常生活开销烦恼,也不会被家务琐事缠身,只需将一切交付一位能干的保姆,你自己则可以在明亮安静的斗室里,优哉游哉,尽管做你爱做的事,看你爱看的书……也许没钱也能活得潇洒,但肯定没有有钱活得自在。


齐莹希望自己将来生活不至于太拮据,经济不至于太窘迫,这样干起事业来也心情舒畅些。


场部分配来一个西南州民院毕业的大学生, 以前也是紫田县中学毕业的。比齐莹高一届,齐莹和他聊天得知他一个月工资才116元,很是吃惊。大学生分配到农场真的是屈才。


想想如果大学毕业了,分配的单位效益不好,又有什么意思?工资少,待遇低,让人怎能安心工作?有志的男儿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刘春“下海”是肯定的了,齐莹也希望他拿出勇气和气魄来,趁着年轻,大干一场。齐莹自己则尽力分配到青凤,争取稳定下来,如果真混不下去,说不定也会“下海”追随刘春去。


听分配到场部的这位大学生说,他们原班的一位同学,自费读了西南州大学中文系,今年毕业后到《西南州工商报》应聘,被录用了。齐莹有些吃惊,这个同学她认识,文字功底远不及她。齐莹心中不服气,不如自己的同学都能办到的事,她想她也一定能办到。


周末齐莹的爸爸和场部医院的一个医生到县城下边的一个乡镇练摊,卖自己配的痱子水,晒了一天太阳,除去路费,伙食,每个人才净赚四元钱。挣钱太难了!齐莹真的很想减轻父母的负担。


这些天,她在家里自制了16个牛皮信封,要在学校买的话,要1元6角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她决定再继续做一些。她平时要经常写信,投稿,需要大量的信封。


她越发觉得不当家教不行,她挣“外快”惯了,没有了“外快”,她就觉得极不自在。她还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法子,学校里同学们经常要寄信,很需要邮票,经常缺乏,她想开学后就到洪山县邮局联系,买进100张邮票,卖完邮票可以赚个5元,反正邮票是保期保值的,不愁卖不完。


齐莹看了一篇《“两人家庭”在中国》的文章,文中说,“DINK”是英文缩写,意思是“双收入,无子女”,也就是两人家庭。


据妇女问题专家估计,自愿不育者在全国大城市中占育龄夫妇的10.2%左右。在这些不育者夫妇中,有70%是女方提出的。几名高校讲师一致认为生育加重了她们的生活负担,使她们不得不在事业上有所停缓或放弃。一名法院书记员说:“有人说,孩子是家庭的纽带,我认为这话没道理。现在婚姻不是一张结婚证能捆绑得了。如果你是为了家庭不破才要孩子,这本身就已证明夫妻间感情已出现了危机,要孩子反倒成了一种拖累。”


早在70年代初,美国已有20%的已婚妇女不打算生育,而30岁以下的已婚妇女中,有40%以上没有生育过孩子,这种现象在西方一些工业化国家比比皆是。


未来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权的社会,人们必须对个人不赞同而一些人乐于做的事抱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个人都有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因为学会选择,才能少留遗撼。


可不少人习惯按一个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于接受走在面前的东西,习惯于按别人的样子行事。其实每个人容纳生活的能力不一样,别人适应的,自己不一定适应,你有你生育的借口,别人自有别人不育的理由。有人星夜赶考,有人天明辞官,这叫人各有志。


齐莹不久前和刘春聊天时,半开玩笑地说:“以后我不生孩子的。”刘春说:“那没人敢娶你了。”齐莹想,如果是和刘春生孩子,那她还是愿意的,但她想这应该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情了,“人母”这个角色对她而言实在太遥远了。但她很欣赏文章中的说法,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只有一回,做自己想做的,不要强求自己勉强自己,努力为自己而活吧。


齐莹回了一趟母校,看高考录取的光荣榜。浙江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齐莹为学弟学妹们能跨出州外感到高兴。


正看着榜,遇到了以前的一位老师,教过齐莹历史,现在已经是紫田县中学的副校长了,齐莹和他打了声招呼。


他还记得齐莹,笑眯眯地问齐莹:“明年打算回紫田吗?”


齐莹笑了:“回呀!紫中要我吗?”


“要!只要你回来!”


齐莹心中几多感慨,明年这个时候,她会在哪里呢?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


她日思夜想,逐渐悟出了毕业分配的一些道道儿。如果不想统分回紫田,那就得自己在规定时间前找到接收单位,让接收单位开出接收函,再拿着接收函去地区人事局和地区教育局盖章,拿着盖好章的接收函回学校交给学生处,再交给学校一笔教育违约金,也就是所谓的培养费,学校会把你的档案发到接收单位,你只要按时去报到就可以了。


妈妈从县城赶集回来,说遇到了华老师,华老师告诉她现在有人上门给华声说媒,介绍的是县医院的一个女医生。可华老师一家还是中意齐莹,希望齐莹能考虑考虑。


齐莹说:“我没什么可考虑的。”


妈妈说:“你真是不会享清福,放着十万家私不要。我们和华老师家知根知底,你嫁过去,一定不会吃苦,华声人也不错,也是大学本科毕业的,不比刘春差。”


齐莹一听,恼了:“为了钱就和人结婚,那干脆什么猪狗都可以嫁了。不是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就是有十万家私又有什么意思?”


妈妈说:“十万家私你一辈子都挣不来。”


“我还没毕业,你怎么知道我以后没钱了?”


“你如果和华声好,你想调去青凤也可以,他们家有钱又有门路。”


“我不用依靠他们的力量,依靠我自己就可以去青凤。”


齐莹心想,明年毕业就去青凤给他们看,她不是嫌贫爱富的人,即使家有金山银山,但自己不爱那个人,就和死了无异,八抬大轿她也不去。她注重的是人本身,她相信,钱财是人创造出来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雨丽人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