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动物缺真情,“肝肠寸断”由猿来
书名:古知夜航船(第一辑) 作者:坯逆翘楚 本章字数:1337字 发布时间:2021-01-15

古时临川郡东兴县有一个人进山,偶然捕到一只猿猴幼崽(猿子),便带回了家。不期这只猿猴幼崽的母亲(猿母)随后紧追而至,欲待相救。

此人就故意把猿子捆缚在自家院中的树上,意在使猿母看到后知难而退。

那猿母竟猛然对着此人跪倒自打耳光,像是苦苦哀求的可怜模样,只是无法口吐人言明说罢了。

可此人根本毫无怜悯之心,不仅没有释放猿子,反而当场将它活生生打死。

猿母见状极为悲痛地哀呼,蓦地蹦跳进入院中,但没行多远就遽尔死去。

此人不惊反喜,随即剖开猿母之腹,骇然发现它的肠子业已一寸一寸地断裂!

不出半年,此人全家独遭瘟疫,男女老幼无一幸免,尽皆惨死。

上面这则故事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肝肠寸断”一词正是由此而来。

人捉住猿子,猿母便悲号而死,肝肠寸断,后世遂引据为典,用“猿肠寸断、断肠猿”等表示思念极其悲切,或写猿的悲鸣;“肝肠寸断”——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比喻伤心到极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中也记载了一篇类似的故事:

相传桓温由水路进军蜀地,到达三峡时,其手下曾捕到一只猿子,母猿沿着江岸悲哀地号叫,一直跟随船队走了百余里也不肯离开。最终,猿母凄然跳上船去,未几气绝而死。

有人剖开猿母的肚子查看,其肠子赫然一寸一寸地断开。后来桓温听说了这件事,不觉勃然大怒,当即下令革除了滥捕猿子的那名手下。

另外,明代宋濂著有《猿说》,其文大意如下:

武平(今福建境内)这个地方有猿类出没,它们的毛发恍若金丝,闪闪发光可堪观赏。

猿母生性狡黠,一般人极难捕捉。猿子殊为奇特,秉性驯服,但从不离开猿母。

曾有一猎人在箭头上涂毒,趁着猿母哺乳分神之际,侥幸射中。猿母身中毒箭之后,自己猜测命在顷刻,就将乳汁洒在树上,以供猿子舔舐。乳汁堪堪洒尽,猿母就毒发坠树,断气而死。

此猎人赶上前去,狠心鞭挞猿母的尸体并残忍剥皮,猿子边悲哀地嚎叫,边爬下树来,径自束手就擒。自此后,猿子虽被驯服豢养,但每夜定要枕着猿母的革皮方能入睡。更骇人听闻的是,一旦有人相夺相迫,猿子势必抱着猿母的革皮跳跃而死!

再有,《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三·禽鸟四》中记载了“莺”一篇,出自五代王仁裕所撰笔记小说《玉堂闲话》:

听说近些年来,有个人捉到黄莺鸟的一只幼雏,见之心喜就养在竹笼中。孰料这只幼雏的父母竟很快寻踪飞来,它们翅膀相连,没日没夜地围着竹笼哀鸣,既不吃东西,也不饮水。

那人见此情景心中不忍,于是忙取出雏鸟放在笼外,其父母很快近前哺育,丝毫无惧。就这样,那人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将雏鸟放出笼外片刻,其父母总是衔来蛾蝉等的幼虫捕食。

忽有一日,那人因事外出未能如常放雏鸟出笼,其父母不明就里,悚然围着竹笼边飞边叫,过不多久,雌鸟竟自投火盆,雄鸟则一头撞死在笼外。

入夜后那人方才回家,旋即发现了死在竹笼外的雄鸟,他默然有顷,自感失责不安,心中对其死因不免有所猜测。

那人下意识地剖开雄鸟的腹部探视,其肠子已然寸断,立时瞠目结舌,愕然变色。

坯子写到此处,亦不觉黯然神伤,就以三首古诗聊表寸心吧。

其一.唐代柳宗元《入黄溪闻猿》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其二.唐代常建《岭猿》

杳杳袅袅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其三.唐代杜牧《猿》

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
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