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鲜鱼汤 饭店
书名:瞧,这三个女人 作者:曾家三妖 本章字数:3310字 发布时间:2022-11-05


上一章咱们说过,在张青他叔和婶子的帮助下,颜云搬进了一个倒闭的工厂暂住。

金属加工厂倒闭以后,厂房就被东营一位有钱人的大老板承包了。承包以后大老板把所有厂房重新装修了一遍,改造成了一个大型的高级饭店。大厂房被隔成了一个个雅间,吧台、厨房用的也都是最先进的设备和炊具。

颜云搬进来的时候,饭店还没有正式开业,正在试营业中。饭店的门头做的相当有气魄,八十公分见方的九个烫金大字:“仙河镇独一家鲜鱼汤”,字体在一圈霓虹灯的映照下,更显得高贵大气。

饭店的大老板家在东营市,他的产业很多,根本无暇顾及仙河镇这边的事,就安排了一个叫耗子的心腹,来替他管理。

耗子一米六几的个头,短脖子,稍微有点罗锅腰,走起路来外八字脚,一双眯缝眼的眼球总是四下里乱转,基本不拿正眼看人,不知道他的嗓子是不舒服,还是什么后遗症,总是时不时的就“ 咳咳”两声。看他的神态表情,活脱脱一只两条腿的大耗子。

耗子和颜云的叔很熟,颜云的叔和耗子打了声招呼,耗子就把颜云安排在了吧台。就这样,颜云不但有了住的地方,还在加工厂的饭店里打工,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上班第一天,耗子跟颜云说:“你叔把你的情况都和我说了,我也很相信你的人品,你就在吧台给我管账吧!咱们这个情况你也看到了,现在还没有正式开业,人员也不到位,这样吧!咳咳!你多受点累,吧台不忙的时候,你就去别的地方帮帮忙,你看怎么样?”

“行,我干啥都行。”颜云满口答应下来。耗子客客气气的言语,让她觉得:这老板乍一看不像好人,说起话来还行,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啊!

有个固定的工作,也就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颜云已经很知足了,哪里还敢挑肥拣瘦的挑活干?


从此,颜云就全身心地扑在饭店里,厨房里摘菜、配菜;客房里撤桌、打扫卫生。那里有活她就去那里干,像个陀螺一样,一刻也不停地转着。她在用劳累来麻痹自己的身心。因为,她无法计划未来,未来有太多无法预料的变数;更不敢去回忆过去,回忆里都是眼泪和悲伤。

现在,张青已经被押送到了东营市看守所,离得太远,颜云已经没有能力每个月都去看他了。她现在所能做,只有把眼前的事做好,剩下的只能等待时间给她结果。


饭店马上要正式开业了,耗子说:“开业那天,我要把油田所有单位的领导都请过来,大概要十几桌,开业那天肯定很忙,我们饭店的人手少客人多,大家干活都麻利点啊!饭店最重要的两项就是,服务员和厨师,这个服务员的事,我来解决,再就是厨房了,颜云去厨房帮帮忙,这样的话厨房两个人,老王你能想办法找两个人过来帮一天忙吗?就你那两把刷子(本领、技术)我看够呛能行啊!”

厨师老王一拍胸脯说:“老板,你放一百个心,厨房你就不用管了,到时候我保证不给你耽误事。”

耗子笑了笑说:“老王,你可想好了,别让我在那些官老爷面前丢脸啊!”

“绝对没问题,只要我一句话,三个五个帮忙的好找,让他们啥时候到,他们就啥时候到。”老王胸有成竹地说。

可能有人要问:这老王是什么来头,不会是在吹牛吧?

在此,特别交代一下,这个老王还真不是在说大话。我讲一下他的前半生,你就知道他绝不是一般人了。

老王五十多岁,身材不高、微胖,老家是河北沧州的。他家境虽然贫穷,但是,却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也是因为家里穷,没人愿意把闺女嫁给他,快四十岁的时候,才娶了一个二婚的病秧子老婆。妻子虽然不能干活,却是生孩子“能手”,连着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儿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该上学了,老王却连五块钱的书本费,也拿不出来。沮丧之余,他觉得再这样耗下去,不但自己吃一辈子苦,就连孩子的前程也给耽误了。得想办法出去挣钱,去寻找一条别的出路。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腊月二十八这天,老王把家里喂的鸡和鹅,全部拿到集上卖了,卖的钱他没有置办过年的吃穿,而是都买成了鞭炮。回到家,老婆一看他没买过年吃的面和菜,却买来一大堆不顶饥,不解渴的鞭炮,气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要和他拼命。

老王说:“你个妇道人家懂啥?今年过年不买面包饺子,是为了明年让你们吃上大鱼大肉。”

老婆说:“我看你是穷疯了,在说胡话把?这日子没法和你过了。”说完又放声大哭起来。

“傻娘们别哭了,你就不怕让村里人听见笑话你吗?”老王声色俱厉的低声制止老婆。

听完老王的话,他老婆止住了哭声。抢白他说:“过年都没饺子吃,你就不怕人笑话了?你说你买那些没用的鞭炮干啥?”

“这你就别管了,明年过年保证让你吃上大鱼大肉。”老王说完,就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给他们看自己买来的鞭炮。

男孩子都喜欢鞭炮,两个孩子看到眼前花花绿绿的一堆鞭炮,笑得嘴都咧到后脑勺上去了。拿起一挂最大的鞭炮,就跑出去跟小伙伴显摆去了。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天真的他们,哪里知道大人的疾苦?看到孩子们高兴,老王老婆的心情也好了很多。说归说,闹归闹,老婆还是舍不得两个孩子,没有办法只能苦熬着。

那年老王家放的鞭炮最多;那年他老婆的眼泪也最多。

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回到家后,他对两个儿子说:“去把电灯全都打开,再把大门关上睡觉去,等下年爹就让你们吃大鱼大肉。”两个孩子撅着嘴,爬到炕上,去梦中吃大鱼大肉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拜完年,人们三五个人一伙,七八个人一团的聚在一块,就开始议论了,这个问:“老王今年过年放那么多鞭炮,哪来的钱?”

那个搭话说:“你还不知道啊?老王挖出了他们祖先埋在地里的一大坛子银元。”

紧接着又有人出来辟谣说:“人家不是挖到银元了,是腊月二十八那天赶集,在集上捡到一个挎包,里面全是钱,有好几千块呢!”

“捡到钱?哪有那么好的事,该不是偷的吧?就这样,不多时老王发财的经过,就有了好几个版本。但是,让大家共同认同的一个事实就是:他家现在有钱了。

结果,过完年,老王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成功。顺利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他来到仙河镇后,从买早餐开始,两年下来,脑瓜灵活的老王就把卖包子油条的早餐店,经营成了一个象模像样的大饭店。他的饭店地处在交通要道上,紧靠着仙河镇的海兴村,生意很好。

海兴村的人都是做海货生意的,霸占了海滩,还把海港的海货都垄断了,人们出海打到的鱼、下海摸到的嘎啦,都得卖给他们,价钱还得由他们来定,所以,海星村很快富裕起来。

富裕起来的海兴村,成立了个海星集团,并开始”开疆拓土“,启动了多方位发展模式。

老王的饭店早就被他们看中了,最后,海兴村以收回地皮为由,把老王赶了出来,饭店全部没收,折合成这几年的地皮税,三下五除二小算盘这么一打,老王还倒欠了他们五千块钱的地皮税。海星集团财大气粗,势单力薄的老王只能忍气吞声。

老王也是从老家贷款才开的饭店,眼下刚把贷款还上不久,就又无缘无故地欠了五千块钱外债。没办法,他只好出来给人家打工,暂时维持生活。

他的饭店虽然没了,但是,人缘还在,所以,他才敢跟耗子拍着胸脯打包票。


开业这天,上午十点来钟,来了三个长相帅气,打扮入时的小伙子,见到老王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师傅。”

老王应了一声说:“十桌的菜都在这里了,开始吧!”

老王今天像换了个人,严肃凝重,没有一句废话。这形象和他在饭店里这几天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

三个小伙子也不多说话,摘菜 、洗菜 、配菜,杀鱼、剁鸡、备料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不大一会案板上摆满了备好的菜品。这时候,耗子也来了,身后跟着六七个衣着鲜亮,浓妆艳抹的女人。她们跟在耗子后面,指指点点说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相互品评着身上的穿戴。

颜云瞥了一眼,见她们中年龄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岁了。虽然个个妩媚,但是,粉黛却遮不住岁月刻在她们身上的痕迹。

本来计划是十二点上菜的,因为,耗子是这样算的,油田单位规定是十一点下班。等领导们下了班,来到这里,再安排好席位,十二点上菜正好。谁知道这些官老爷们,十一点就基本到齐了。

耗子一看客人到齐了,菜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服务员也全体到位,那还等什么?

“上菜。”耗子一声令下,两个年轻的大厨,起锅烧油,各种的煎、炒、烹、炸一顿操作,只见那些菜在他们手里像是长了腿,大炒瓢轻轻一颠,就乖乖地流进了盘子里。

另外一个负责凉菜的小伙子更是麻利,此时,各色小凉菜,早已板板正正地躺在菜碟里,就等着食客享用了。

颜云和老王负责往外传菜,服务员穿梭似的来回上着菜。不多时,菜全部上完。包间里传出吆五喝六的劝酒声,和男女混杂的嬉戏声。

人间百态现实版,在酒后慢慢拉开了序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瞧,这三个女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