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断言,绝对没有人能凭任意一个念头凝聚意念。
但,这样的人物,绝对是少之又少。
当然,这里是指修习与自己相当者,而不是鬼仙大成者,那没讨论的必要。
于自身而言,每次凝聚意念,都只会以脑洞中的虚无为念头。
只要念头沉浸下来,出现了虚无,一股意念便告凝成。
可谓熟能生巧,简单至极。
同样,小手的道理不遑多让,只要臆想虚无中有一只光亮小手,便能快速凝成意念小手。
能这么迅捷,其实是得益于,自己被柴婆婆赋予了第一股意念的结果。
……
既想到第一股意念,那得说说。
以前不清楚第一股意念的不凡之处,现在终于有所体会,那便是如引子一般,不仅能引导念头,还能被驭使。
在意念凝聚前,念头再多,也只能是念头,无法驭使。
但意念一旦生出,便会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强,如臂使指。
这其实是量和质的关系。
再多的量,也不一定会有质变,但质变后,一定会有无穷量的累积。
普通人凝成意念,便多止步于此,无法质变。
念头没有经过质变,不出意念,就算不上真正修习之人!
原先以为,意念凝成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但现在想来,这里面也是大有玄机。
因为小言和阿水的神魂可谓强悍,在修习伊始,不过三天,便能隐约感知到脑洞场景。阿水的情况特殊,魂体都有了,自不用多说。而小言却是一个普通鬼物,神魂强大是得益于生前药食。正因如此,他的修习才走在其他人之前。
可偏偏,在他服用了数十颗唤灵丸后,仍然没有凝成意念。
现在回想,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从自身“老资格”而言,服用了将近百颗唤灵丸,致使无数的天魂白珠,都生长了多次,魂力和意念之力也是双双大幅度提升。
显然,说明唤灵丸非同一般。
照理说,对于一个“新人”服用后,该进步更多才是,但事实就是相反。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第一股意念的凝成,是多么艰难吗?
不过,即便想到这点玄机,丁贵还是没想明白,自我开魂者,该如何自我捅破这层窗户纸。
小言的“量”,可能已经够了,似乎需要做点什么,才能升华。
的确,很有这种可能性。
可惜,凝神诀,并没有过多意念阐述。
丁贵勉强想出一个办法,或许能以自身意念提携对方。
当然,并不是曾经多次做过地,简单地溃散意念碎屑,令对方吞噬。
这样或许有用,但效果还是不显。
此办法,却是真正的提携,或叫裹胁更好。
和对方约定好不反抗,一旦探寻到对方念头后,便以意念小手纠缠住,然后一起探索其脑洞。这样,应该会能达成事实上的脑洞画面可见。对方的念头,只要感知到了脑洞中场景,就意味着内视成功,意念岂能不出?一遍不行,就来多遍,这应该不算揠苗助长,因为自己就凭空得到一股意念,不也完好?
很可惜,现在倒没法验证此法的效果了。
像曾经给小灰豆和少年度阳时,都无意中接触过他们的念头。
之后其他人,考虑到隐私,自己便刻意回避了。
但月儿和袁熙,自己又曾刻意搜寻过。
两人的念头,居然无法汇聚到光亮仙阳和洁白的意念碎片附近,不被感知到。这并不是说二人没有念头,而是二人对脑内的感知力度,弱到极点,尚处于一片懵懂之中。这可能便是所谓的修习资质吧,才致各人情形不一。哪怕月儿神魂再强,却有点“愚笨”。举个不好听的例子,空有好“身体”,“脑”子不灵光。
……
清楚记得,第一根魂须分离成功的过程,异常艰难。
还是在食用臭果后,偶然实现突破的。
本来,自己的意念之力,在当时是无法拔高魂须,达到十八丝高度的。
但有了臭果机缘,致使魂力提升,也附带着意念“可驭使能力”,被推升到一个更高档次。
若那时先学会意念小手,便能知道,小手必比之前要大一点。
正是意念之力增强到一个新高度,才有分离成功的突破。
说起来,意念之力,倒像受益于外在影响,再次走了捷径。
那不禁要问了,这和魂力不是同样一个过程吗?
为何魂力就能说成是由外界能量——臭果,而内化?而意念之力却要说成自身在内在转化?
当然不一样。
第一根魂须分离成功,其实是通过修习,将自身内在——臭果蕴含的非凡能量——转化为意念之力所需的能量。
魂力得益于臭果,是直接转化。
而意念之力得益于臭果,是需要修习转化。
也就是说,若不加以修习利用,魂力增强了,虽会附带着提升一点意念之力,但更多的意念之力,却不会凭空而来。至于为什么神魂增强,会附带提升意念之力,这个尚未知,还是只能说一句,是由魂魄构造造成的。
如此,恰好也说明,意念之力是由自身内在转化而来。
毕竟,魂力,不也是自身内在的一种么?
有点绕,但道理说得通。
假设摒弃掉臭果影响,凭一次次的修习,意念之力最终,同样可以提高一个档次,将第一根魂须分离成功。只是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具体何时,无法言说。但肯定比意念凝成要简单,因为意念纠缠魂须的高度是从一丝,到两丝,三丝……每一次变化都可以感知到。
终点只有十八丝,终会到达,这可与念头至意念的“深不见底”,截然不同。
好了,不管以上揣测,严不严密,合不合理,丁贵却愈发坚信,意念之力定是自身内在转化而来的能量。
为何要执着于这一点呢?
因为正常来说,魂魄分为三魂七魄。
而他现在定然不正常,实际上形成了五魂七魄的魂体。
正常的三魂中,天魂若与魂力相关,那地魂和命魂,又与什么相关呢?
所以,他才迫切想探求意念之力的本质,好加以对应。
那得问了,为什么又不与七个魄球对应呢?
的确,七个魄球之一或其中几个,也有可能与意念相关联。
这,对于鬼魂来说,还真不好区分其中联系。
因为,无论绳魂还是魂体,魂和魄都处于一体了,哪能体会出意念出自哪一个球体这种极细微的事实?
恐怕也只有真正的仙人,才能感知到这种极微的微观世界的脉动。
须知,魂魄者,极其玄妙。光一个脑洞虚无里,可不是肉眼所见的那点方寸之地,而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空旷黑暗,更遑论魂体中的每一个球体。每球内部,同样是一片空旷黑暗,不妥,该说是空旷混沌。如果某个球体中的某一角落,产生了一丝魂力或一丝意念之力波动,岂能感知得到?
其难度,实在无法想象了。
毕竟,这种感知,完全比海底捞针,比海水斗量还要艰难和可笑。
但神奇的是,意念或小手居于其中,却又不同。
有点像瞬移的意味,又有点像“缩地成寸”,所以它们出入脑洞并未受到空旷的影响。至于为何如此,还是仅有一句,魂魄构造很玄妙。但终有一天,自己一定会弄明白!
举个例子,如果魂体之上,某处产生撕疼,却有可能感知清晰,并可能定位到“事发所在”。因为这种撕疼,既有实物参照,又有不小的动静,已达到意念的感知程度。但真想以意念寻到具体所在,对于丁贵来说,也只有理论上的可能。实际说来,他还没成功过。只知道,每每过于疲累或比斗不堪承受时,撕疼均产生于魂体之上。
以上细数脑洞和魂体的玄妙,无不表明,想要将意念对应某个球体,绝非一般鬼魂可为。
尽管艰难,实力又不够,丁贵却想到一个办法。
有一个事实,可以借用——
灵魂和神魂,分属活人和鬼魂。
而意念,不对,这时候该称意念的前身——念头,皆能产生于活人和鬼魂身上。
只要知道活人的念头产生于哪里,便知道鬼魂的念头产生于哪里,二者必然一样。
因为本质上,灵魂和神魂,都属魂魄。
早已知道,活人魂魄,即灵魂,是三魂在脑,七魄在体——大脑以外的身体。
而念头,只不过是一种想法,必然产生于大脑。
在冥地,大脑已衍化成脑洞,想来思维的作用,不可能改变。
如此,岂不就能说明念头产生于“在脑”的三魂之一、或之二、或之三?
若还不信,少年的魂体——一体两分,也是明证。
少年乃修道亡魂,算是一类特例。
其生前开过灵,且将开灵的魂魄状况,延续到冥地。
于是,便得以延续生前的修习成果。
虽然在尘世,其七魄之球,分布在脑外的身体之内。
但入了冥地,它们仍回归了脑洞之中,与三魂合归一处,形成一体两分。
少年生前已有不弱的意念,对于意念产生大脑还是身体,最具发言权。
虽然两人相处,不曾问过这个严肃又完整的问题,但少年从没否认过自己关于意念小手的任何见解。这从事实上,便是认同了意念出于三魂的判断。
……
之所以纠结于意念诞生于哪里的问题,又做出如此细致推论,只因其特别重要。
显然,丁贵已然说服自身。
那么,它具体关联哪个魂球呢?
以正常魂魄来论,魂球有三,天魂能首先被排除。
不是因为魂力已经贮存其中,占用了天魂空间。
而是因为在失天魂的情况下,自身意念修习仍进步神速,便说明其和天魂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