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重伤”的井岳秀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5331字 发布时间:2022-11-05

等赵夫人走后,李志行就问道“师兄,刚才来时听说有人骗了你,是谁这么大胆子?”

井岳秀一听问道这事,气就不打一处来,满胸郁闷刚好给这个师弟说说,其他都是自己的部下,没法吐露,所以恨恨不已地将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井岳秀到榆林后,一心想振兴经济,说白了就是要搞钱扩充实力,刚巧有朋友介绍了一个能人,就是赵夫人提到的那位严先生。

这严先生也确有见识,几番长谈,井岳秀十分信服,就依严先生的主意开了个毛毡厂,专门赚外国人的钱。开始生意的确不错,很是赚了一笔。不过好景不长,外国人忽然不买了,生意就一落千丈,井岳秀想借助这笔生意扩充兵力的事情,也就落了空。

不过这事嘛,市场有变化,谁也说不清,也不能全怪严先生。井岳秀恨的是后面的事。

毛毡厂的事情不行,严先生又出了个主意,这次是开银行。在榆林开个银行,业务立足榆林,可以给在榆林做生意的商人提供周转,主要目标是天津的皮毛商人。天津商业发达,商人生意都好,回钱快,赚钱肯定快。

井岳秀对生意不在行,严先生说的天花乱坠,也就信了。可井岳秀就本来就穷,凑来凑去凑了10万大洋,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挪用的军饷,严先生觉得本钱太少,说至少20万才好,本钱越大利越大。

井岳秀也想赚大钱,就利用自己的威望,召集了一些榆林地方有实力的名门大户,又筹集了约10万块大洋,银行就轰轰烈烈开了起来。

金融是商业的血液,有银行助力,榆林的毛皮生意就好了起来。借贷的有本地的,也有外地客商,开头是不错的,比开毛毡厂利润好,井岳秀眉开眼笑。

陕蒙地区毛皮的大客商基本来自于天津,银行和天津客商打交道自然就多,数量自然也就大些。严先生就提出天津行市好,不如在天津开个分行,赚钱更快。

这感情好!于是严先生就到天津。不过后续可不怎么好,严先生带走了银行的一多半资本,不到半年竟然亏了上万。人呢,在天津不回来。

这还了得?要知道井岳秀本来就是个“穷人”!

于是井岳秀就派人到天津去,把这个严先生抓了回来。再一听严先生在天津的所作所为,井岳秀鼻子差点气歪了!

这老家伙居然在天津住小洋楼、包戏子!出手阔绰,生意做得很烂,亏了好几万,还有五六万的烂账,再加上自己挥霍,十几万本钱就剩了不到两万!亏了的肯定是亏了,烂账呢也要不回来,挥霍了的自然也没有了!总之,井岳秀和股东们的血汗钱,就这样没了!

这个严先生也不知道是先有预谋还是后来起意,总之挥霍了井岳秀的辛苦钱,现在被抓回榆林打了又打,可又有什么用?井岳秀说完似乎更加生气,“咝咝”地吐着气,原来是上火牙疼了。

听完井岳秀的话,桂萌生和李志行对视了一眼,就开口说“志行哥,你看大哥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该想想办法。这样!我想办法从纱厂的周转资金里,抽2万块出来给大哥,怎么样?就是洋人那边,志行哥你想办法打打掩护。”

“这个么……好,我来想办法,就这么办!”李志行想了一下说到。

井岳秀没想到桂萌生要拿钱给他,愣了一下后,立刻说“不行!志行、萌生,你俩都是好兄弟!但是我这个当大哥的,怎么能让做弟弟的犯险?此事绝对不能做!我也不会要!”

井岳秀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尤其是在两个小兄弟面前,他一个堂堂的陕北镇守使,地盘占了三分之一的陕西,大丈夫做事怎么能这样?

桂萌生一听为难了,低头思索了半天“那怎么办呢?大哥正缺钱用……”

大家一时无话。

李志行仿佛忽然想起什么,“哎呀,师兄,有一件事可以来钱!”

“啥事?”井岳秀立刻来了精神,他太需要钱了。

“做碱可以赚钱!就是神木官碱厂搞得那个!”李志行说。

“噢?那个赚钱吗?”井岳秀问道。

“赚钱!能赚不少钱!”

“你的意思……咱把那个官碱厂搞过来?”

“那个官碱厂没啥价值,我说的是我们自己搞,再建一个大厂,能赚超过官碱厂10倍的钱!”

“那需要投资多少钱?多久能开始赚钱?”井岳秀问道。

李志行装着盘算了一会“大概得10万块大洋,半年后开始赚钱,每年最少能赚3、4万大洋吧”

“是挺赚钱,可资本也很大……”,井岳秀现在是真正的穷人。

“资本是挺大……让我想想……。这样,师兄你要愿意干,我去想办法搞钱,看看能不能说动那些外国人投资。”李志行沉吟道。

“志行,外国人投资不会有什么事端吧?”

“师兄你放心,我虽然也帮外国人办事,但绝对不会做对你不利的事情,也断然不会做卖国的事情!”

“哦,那就好!那我需要我投多少?”

“这样,师兄你拿2千块大洋,我想办法给你算1万块钱的股份,如果生意赔了,你的2千块我自己退给你。”

“这样……,不过你能保证洋人能投钱,而且不生事端?”

“不会!师兄,其实我那些外国朋友早就提过,想在榆林投钱做生意,我那些朋友和其他的洋人不同,他们只想赚钱,不插手地方的事情,你看看三原的纱厂就知道了,我每年把赚的钱给他们就行,厂里的事情他们不管。”

“他们想在榆林做生意?做什么生意?就是指这个碱厂?”

“不是,他们想在榆林开面粉厂,想让你手下的兵都吃面粉厂的面粉,说白了就是想赚你的钱!呵呵,还想给榆林通电灯、在榆林城盖房子卖!我一直不了解师兄的意思,所以并没有给他们答应过任何事情。”

李志行趁机,将自己的计划假借洋人的名义简单说了一遍。

这些投资可不少!井岳秀听后想了半天,说到“志行,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师兄,其实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外国人又不干涉地方政务,他愿意投钱在榆林做生意,就让他做!赔了自然他们自己负责。不过,据我打交道这几年发现,其实外国人很精明,他们看准的生意很少赔钱。所以,师兄你若想投资。也可以投一些。不过,碱厂的事情师兄你一定要投,这个保准赚钱!”

“还有,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只要愿意在榆林投钱,榆林的老百姓多多少少会得到一些好处,对榆林发展也有好处。我这次来榆林路过太原,就知道阎锡山正在找外国人给山西投钱建工厂。”

“哦,你认识阎锡山?”井岳秀抬头问道。

“见过而已,我与他外甥比较熟。”

“哦,这事让我再想想……”

……

赵夫人将油泼面已经准备好,大家高兴地围坐一桌,准备大快朵颐。赵夫人并不上桌,陕西人有客在女人不上桌的习惯,但今天因为认了桂萌生这个弟弟,所以赵夫人并没有离去,在旁边看着。客人的饱餐是厨师最大的欣慰,这油泼面可是赵夫人亲自下厨做的!

大家刚准备吃,不料井岳秀却对卫兵说“去把鲍贵喊来一起吃面,今天的面是夫人亲手做的,香的很!”,卫兵应声就去了。

赵夫人本来还在高兴地和志行说话,闻听此言,脸立刻拉了下来,说“你们先慢慢吃,我到后厨看看。”,直接出屋去了。

志行和萌生本来准备开吃,闻听此言,也就只好等鲍贵。

一会,门口就传来了鲍贵大呼小叫的声音“姐夫,啊呀,面香的很,在门口都闻到了!”

井岳秀笑着骂道“你狗日的快进来,为等你面都粘了!”

鲍贵大踏步进来,一手将军帽递给卫兵,然后挽袖子就坐下,说“噫!李志行,你咋在这里?”又指着桂萌生说“这个是谁?”

李志行笑着说“鲍营长,这是我弟弟。”

“你俩长的不像呀!不是一个妈生的吧?”鲍贵说完,再不看桂萌生一眼。

“你快吃面!哪来那么多话?”井岳秀说。

“啊!姐夫,就是,先吃面!”鲍贵不再看一眼桂萌生,但接着又说“噫,咋没醋?吃面咋不放醋,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鲍贵又开始骂勤务兵,勤务兵和丫鬟都赶快把醋端到鲍贵面前。

“噫!面真的粘了,算了,姐夫你再换一碗。还站着干啥?马上给大人再换一碗!”鲍贵又呵斥道。

丫鬟闻声颤了一下,赶紧把井岳秀的碗端走了,动作快得井岳秀都没反应过来。

“唉,就你事多!”井岳秀没有办法,只好拿筷子夹了一片猪头肉吃。

不料丫鬟很快又回来了,端的还是那碗面,小心地说“老爷!太太今天和面少,一人只有一碗,说让您先吃,她马上再和面。”

“什么和面……”鲍贵又想发作,但一想不对,立刻闭嘴,将碗从丫鬟手里接过来,说到“哎呀,姐夫,我亲手给你调,保证和刚捞出来的一样。”,然后就马上往里放各种调料,快速搅拌,最后自己还尝了一口,递给井岳秀说到“姐夫,你尝尝我调的,绝对好吃!”,此时的鲍贵,心中有点小得意,他知道井岳秀一定会因此事,对赵夫人不高兴。

井岳秀的确有点不太高兴,有点因为赵夫人,也有点觉得鲍贵多事,但还是接过碗尝了一口,说“嗯,还行。”

于是志行和萌生就准备也开吃,刚拿起筷子,鲍贵又开始说“李志行,你在姐夫这来了一回,怎么就再没人了?不是姐夫开口,你能在榆林挖煤?你能开铺子?我可一直看着姐夫的面子,没找你麻烦,但你也别尾巴翘到天上去了,我不是不能收拾你!”

桂萌生本来一直在安安静静在听大家说话,此刻不禁有点变色,抬头深深看了鲍贵一眼。

“啊,师兄的情义我怎么敢忘?只是我在保定上军校,平常来不了。还有,多谢鲍营长的关照。”志行说完向鲍贵拱了一下手。

“哟,李志行,你还上上军校了,怎么?想当官呀?不过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枪子可不长眼,别官没当成丢了小命,哪有规规矩矩做你的买卖好?”鲍贵又嬉皮笑脸的说道。

“鲍贵,志行上军校你应该鼓励!大家都不扛枪,谁来保卫国家?什么枪子没长眼?你会不会说话?”井岳秀赞成志行上军校,听着鲍贵乱说就训了两句。

“姐夫,我这可是为他好,你看他细皮嫩肉的,哪知道咱们拿枪的人的辛苦呀?”

“好了好了!那个姓严的怎么样了?有没有说出来藏钱的事情?”井岳秀觉得如果再让鲍贵说下去,面子上就有点挂不住了,就问哪个严先生的事情。

“我把狗日的两条腿都打断了,可这个老家伙一直说没藏钱,就是花光了,除了包养女戏子,这狗日的还赌博,输了不少钱。”鲍贵一提起严先生就目露凶光。

“这个老东西,真是气死我了!”井岳秀听了气愤地说。

……

随后鲍贵又喋喋不休的咒骂那个严先生,搞得井岳秀心情又不好起来。总之,这顿饭没吃好,可惜了赵夫人亲自下厨,可惜了一碗好面。

等李志行走后,井岳秀跟鲍贵说了办碱厂和外国人投资的事情。做生意的事情鲍贵根本不懂,但这货的思维很有特色,那就是“出钱的不要,统统的拿来”,劝井岳秀答应外国人来投资,最后再想办法把生意夺过来,这货是一个不怕事大的主。

井岳秀看着这个妻弟,没好声气地说“洋人的产业是那么好夺的吗?”

鲍贵被骂的垂下头,不过很快眼睛轱辘一转说到 “姐夫,李志行说话你也信?万一那就是李志行自己的钱呢?”

“嗯?”井岳秀沉默了。

不过思考了一会之后,说“志行做生意没几年,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再说了,他是我师弟,人又不错,是咱们自己人,而且他和胡景翼关系也很好,以后你对他不要有什么想法!”

李志行当然不知道,他的事业差点坏在鲍贵的一张嘴上,他此刻和桂萌生正走在街上。

“志行哥,这个鲍贵着实可恶!”桂萌生目中喊着怒气说到。

“不要动他,以后打交道注意!”李志行沉声说到。

“嗯”桂萌生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随后,李志行和众人又商议投资和加强煤矿保卫的各项措施。程名恭几个就碱厂、面粉厂、电厂、房产都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之前的计划进行了完善。

李志行又觉得,原先预计招收600名护厂队可能有点少,他始终不敢大张旗鼓。但后来想来想去,去他妈的!此处天高皇帝远,土匪都敢明火执仗的杀人,我一个为求自保的商人,还有什么要瞻前顾后的?就在与大家商议后,索性决定招1千人!保险点。

小五和桂萌生负责,年后正月里到位。

过了几天,井岳秀说他愿意让外国人来做生意,也筹集了2万块钱,投碱厂和面粉厂,碱厂投5千,电灯厂5千、面粉厂投1万,盖房子的事情估计觉得不赚钱,不想投,但一定会全力支持。

李志行给他算了碱厂2万元股份、电灯厂2万元股份、面粉厂3万元股份,井师兄在“重伤”之下,出这些血也很不容易,实在让人感动。

随后井岳秀请志行哥俩吃饭。这次排场大,榆林的大官、井岳秀手下的几个营长都出席了。鲍贵自然也在,还是那么目中无人,不过李志行又不与他多说话,又不得罪他,最终相安无事。

在席上,听高双成说,那个骗了井岳秀的严先生被鲍贵活埋了,埋的时候双手、双腿都已经被鲍贵打断。高双成还提醒志行,与鲍贵打交道一定要小心,这货可不是什么善茬!

洋人来投资的事情,终究还是有人闻到了味,喝酒的时候二营长李福成就将李志行拉到一边,悄悄说他想入股,入1万块大洋到面粉厂。

这家伙真有钱!井岳秀都穷的快当裤子了,他开口就是1万块!不过这不关李志行的事。李志行笑着答应了,两人又勾肩搭背的说了一会话。

任光远也悄悄找李志行入了2千块钱面粉厂的股份,还有黄师爷也入了2千块,李志行都笑纳了。高双成和郗月三却没什么动静,可能是没钱,也可能不愿意入股。而鲍国舅根本就没想入,他的习惯是直接勒索,而不是搞什么投资。

这次宴席后,驻防在神木的那个排长张德胜,却有意外之喜,因为上次护送有功,又保护了刘子风等县里的大员安全,李志行很是为张德胜美言了几句,对井岳秀说神木驻军太少,难以保证地方安全,最好能驻一个连。

结果,张排长就变成了张连长,人马自己去招。李志行每月给张德胜赞助100块大洋的军费,井岳秀给增加了部分枪支。

消息传到神木,张德胜高兴地不得了,立刻将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200块大洋拿出来,带了两个手下,骑马到榆林城来感谢李志行。

不过没有见到,李志行一行已经出发回关中了,只是见到了赵琦,张德胜一再表示谢意,甚至给赵琦鞠了几个躬,还要让赵琦转交那200大洋。

这赵琦能要么?结果是,赵琦请张德胜和两个手下好好在榆林吃了一顿馆子,还安排张德胜在榆林最大的青楼过了一夜。张德胜终于明白了,李志行就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贵人!

张德胜向赵琦发誓,以后谁敢跟李先生、跟赵掌柜过不去,就先问问他张德胜手里的枪答不答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