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人哪里知道边境的苦,城墙的守备在面对匈奴大军是发挥不出多大的用处的,城墙不过片刻就被匈奴大军给登了上去,一群人在那上面跟撒欢儿了似的拔起刀就往对手身上砍,作为百夫长之一的李狗蛋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上阵杀敌了。
这一战他们的作用不是能够杀多少敌人,而是拖延时间掩护百姓后撤,当然关键还是保证拒北关的将士们能够得到黄沙镇即将失守的消息。只要能有一刻钟的时间,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届时就算是撤退,也不会被认为是逃兵。
但关键就是这一刻钟的时间,他们能不能够抗住匈奴大军的冲击,还算是个大问题的。
李狗蛋也没去多管这些了,他率领自己的残部开始抵抗匈奴大军的突击,城墙上是尸横遍野,一方是为了活下来的几百将士,而另一边,是为了能够入主中原烧杀掠抢的北方马贼。
这一次的李狗蛋已经没了上次那般寻个机会围着一人杀的机会,而他也不打算再用那种方式了。这一次的战场,本就不适合用那样的方式作战,人数上不如人,又是在城墙上,活动空间少,也只能如此。
随机应变在战场上是必不可少的,要视情况而选择作战方式,在行伍中过了三年的李狗蛋深知这一点,所以每一次作战的时候他都会多多注意一下周围的环境,这也让他成功在这三年里活了下来。要知道,整个黄沙镇中军龄比他高的,不过二十之数!
也许其中有不少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但对于李狗蛋而言,更重要的还是他在作战时候的那股机灵劲儿。
实力与脑子兼备,再配上一些运气,才能在这种尸山血海中生存下来!
但人太多了,不是说随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活下来就怎么活下来,城墙上的空间是不多,但站上几百人还是够的,李狗蛋不敢保证自己杀了一个之后,在他身后就不会出现第二个人,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把后背交给战友,如此,他才能活下来。
当初和他一起作战的四个弟兄如今也只剩下三个了,战场上就是这么残酷无情,无情到他李狗蛋看到老战友二狗子死了的时候,他都不敢大喊出声,他都不敢有多大的动容,只能是心里一颤,鼻子发酸了一下,又是强忍着心里的悲痛继续作战。
不是他李狗蛋无情,而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这么一片土地上,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他们要做的,只能是活下来,打下去,守卫身后的那一片净土。
但是京都里的人又哪里知道前线的苦?
二十多年过去了,老将们的刀与枪是该生锈的生锈,该落灰的落灰,能有几个是还在战场上的?又能有几个还是在继续发光发热的?
打了一辈子的仗,总有养老享受的时候。
蒙上祖辈余荫的人,更是不知道前线的苦,该纨绔的纨绔,该娶妻生子的娶妻生子,哪怕身上有些武艺在,却也没能经历过多少的血与战,多的,是在京都里的舒适生活。
这是王朝的悲哀,是上官泓瑜一心想改变但依旧改变不了的局面。
不是人人都是商鞅,也不是盛世开始之后依旧能够用乱世的重典。
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靠的就是百姓,就是黎民,但是,君王依旧不能做到人人平等,都不能做到大同世界。
所以,李狗蛋就必须在前线厮杀,想活下来就得想尽一切办法。
刀尖上舔血的生活,便是如此。
当然,这个时候的李狗蛋也不会再去想后边的人是怎么样的了,他现在唯一的信念就是坚持下去,就是活下去,活到将军的一声撤回令下,活到大军顺利撤回到拒北关。
拒北关是占据天险,里面可以屯兵上万人,由于常年处于备战状态下,关内又是留有了无数的作战器械,等退回到了拒北关内,李狗蛋至少就有些可以休息的时候了。
外边又是一刀砍了过来,李狗蛋靠着自己一直以来留有的余力躲过了一刀,枪也没多舞动,就是一拳往那匈奴贼子的脑袋上来了一些。
战场上的都是杀招,不只是兵器是兵器,身上的每一处都能作为杀器,这也就有了每一次的出击不可能都是靠着长枪的突击,也就有了李狗蛋的那一拳挥出。
拳头不找脸,专门是找的太阳穴。
人体要害那么多,脑袋上的太阳穴就是其中一大要害,李狗蛋在这里摸打滚爬了这么久,自然是知道这些个要害在哪里,慢慢琢磨出来的招式,自然也是一招招的都是杀招,都是朝着要害而去。
战场上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那匈奴人也没想到眼前的这个两脚羊居然会有这么凶残的一面,也没想到那羊儿居然会抛弃自己的武器选择肉搏,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的他脑袋上着了一下,整个人就昏昏沉沉的了,却还没等他缓过来,又是一拳过来,还是那个位置,还是那个力道,直接是脑子“嗡”的一声,人昏过去了。
李狗蛋自然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也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直接是在喉咙上来了一枪,算是补刀。
他可不是没有看过这种侥幸活下来的人成功反杀自己战友的人,那一次那个人也是昏过去了,但自己的战友托大,还以为是死去,继续作战,最后却被那人醒来一刀砍死。
至于为何补刀是在喉咙,那也是李狗蛋见过那种心脏长在右边的,从那一次以后,他再也不敢在心脏上补刀,而是选择喉咙,虽然费神了一些,但好说歹说也是最能够保证自己不会出事的一点。
但是补刀这一点也是有风险的,就比如现在,李狗蛋废了些心神时间补了一刀,却又要再度面对前面不远处一个冲过来一刀就是劈头盖脸砍过来的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