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暗流涌动(二)
四下寂静,外面各自的扈从似乎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荣威公主毫不在意地抖了抖飞溅在裙裾上的细碎瓷片,旋即转身淡定地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茶舍内,小炭炉上茶壶的水汽氤氲,弥漫上升随即消失。
“荣威公主知道了什么?”
洪真昭眼神睥睨盯着荣威公主的动作,一时揣摩不透她的意思。
“也没有什么……”
荣威公主此时却兀自叹了口气。她素手一抬,在一旁拿了一个新的茶盏,亲自为洪真昭斟了一盏热茶,腕间的一只羊脂白玉镯子滑了出来,衬得手腕有些嶙峋的骨感。
“洪国相,如果本公主要与你为敌的话就不会在这里,而是在太极殿!”
洪真昭端起了桌前的那杯茗茶在手中细细端详了一下,却是不喝。 他看向荣威公主,似是要将她看穿,
“那荣威公主意欲何为?”
“洪国相……”
荣威公主眼神清透,淡定地回看,为表诚意,她将自称换成了“我”,
“世道维艰,普通女子要好好活着实在是太难了!国相问我意欲何为,其实我无欲无求,只希望能以己之力庇护一方弱女子!洪国相亦清楚,京中的济善堂与慈心院,是我这八年来的心血,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些年两院恩泽妇孺老少无数!”
她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
“所以,烦请国相转告太子妃: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执着于男子的爱恋,终身只为为男子而活!不是所有的妇人都愿身陷宫闱,向往那后宫之首!我此生余愿只愿一人终老,福泽孤寡幼小!我现在是帝后的义女,以后也还是!而太子妃以后则是一国之母,所以希望她能将心思多多放在太子与皇长孙身上,而不是无关的旁人这里!”
洪真昭此时方才松弛下来,笑了一下道,
“婉儿的确不如荣威公主心怀众生的宽宏抱负!是老夫教女无方了!”
他似真似假地轻叹道,“唉!老夫生女若能如荣威公主这般的话,此生也就无憾了!”
荣威公主谦逊笑了笑,“国相过誉了!”
既然达成一致意见,二人也便不再多话,洪真昭就此告别离开了。
看着洪真昭及其随从消失在翠绿竹林的身影,荣威公主方才松了一口气。
洪真昭这个老狐狸,素来走一步棋要往后想三步,她道出了洪真昭那么大的秘密,依然没有被他当场击杀,看来这步棋走对了!
往后一段时间,东宫妃应该都不会给她找麻烦了!如此一来,她往下行事就会方便多了!
“盈儿!”
“公主?”
“派人去府尹衙门大牢门口接老堂主,他今日随时都会被放出来!”
“是!”
坐回黑檀木马车的洪真昭,随着马车的摇摆,轻轻地拂过受伤的指腹。
只是一想到方才荣威公主对自己的暗示要挟,他便不禁蹙眉——这种把柄在别人手里,真的颇为不安。
但无论如何,的确要尽快进宫好好敲打一番东宫妃了!他的女儿,竟会做出如此幼稚的置气之举,还这么明显如此轻易地就被人追查出来,使得自己身陷被动。
只是他捉摸不透,为什么这种儿女情长引起的事情,荣威公主会拿雾净山莲花峰的后山小庙来要挟他,查到了他这么好的把柄却为何不去德武帝那边告密。帝后若是知道此事,他洪真昭恐怕难逃一劫。
难道,荣威公主是忌惮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势力,真的只是单纯地想让他约束东宫妃的妒妇行为?
想到自己的女儿,洪真昭也略微无奈。两朝更迭,风云变幻,他纵横谋略,依然能在朝中屹立不倒!但他的两个女儿却都是儿女情长,没有一个能像荣威公主林阳萍独当一面,能当重任的。
唉,看来只能期盼那个人了!
晚间,荣威公主府。
余小玉和莫珍子接到了前院婢女的通告,说是荣威公主回府,传她二人共同用膳。
二人心情各异,随着那婢女来到了荣威公主住的院子,桂园。
这园子余小玉还是第一次来。只见院墙高立,白墙黑瓦,园子里种满了桂树,在孟冬时节,桂花虽然没有开放,但桂树依然青绿,给这园子增添了几分生气。
“余司籍、莫娘子请进!”
婢女撩开了那门上厚重的防风门帘,屋里的炭盆升起的温暖,夹着熏香的味道,让进门的余小玉在冷暖交织间有些头晕目眩起来。
“坐吧!”
荣威公主坐在餐桌前看着她们含笑道,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多谢公主!”二人连忙谢恩。
莫珍子袅袅婷婷地弯腰施礼。在烛光摇曳下,她黛眉似柳,唇如点绛,即使着一身初冬夹袄也能看出来身姿窈窕。
余小玉明显地看到荣威公主的眼中一亮。她很会看荣威公主的脸色,知道荣威公主对莫珍子的第一印象很好。
坐下之后余小玉立马 感觉到不同寻常。这餐桌是玉石材质,桌下不知有何机关使得整个桌子微热,竟然还能给桌上的菜碟保温。这奢华的感觉与她在府内感受到的 简朴很是不符。
此时,她发现平日在荣威公主身边寸步不离的盈儿此刻却是不在,屋内只有眼生的婢女,在二人落座后,拿起桌上的象牙镶银尖的筷箸为她们夹菜。
这个时节,桌上竟然还有一道螃蟹。
余小玉很少食荤,看着被那婢女夹到碗里螃蟹有些不知所措。
她转头看向莫珍子。
只见她拿起了手边婢女备好的工具,用剪刀剪下了螃蟹的蟹脚与大鳌,又换了一个小镊子和叉子将脚鳌中的肉取出;然后拿起小柄小巧的锤子将蟹壳击松后,用斧切断蟹脐撬开蟹壳,用匙挖出其间的蟹黄和膏体,再以刮将蟹肺去除,最后将蟹体内的肉都刮取了出来。
她动作慢条斯理,取出了完整的螃蟹一盘蟹肉后,却将那个碟子递给了余小玉。与此同时,那婢女也恰好帮荣威公主剥好了一盘蟹肉。
荣威公主一直打量着二人的动作,突然问道,“莫娘子是哪里人氏?”
莫珍子听到公主的问话,立马站起来恭顺道,“回公主话!妾自幼在京城长大!”
“你入济善堂的引荐书信上写着是德武七年的遗孀,是吗?”
“是!”
“那入堂也有两年了,两年啊!”
荣威公主说道此处停顿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平淡无波 道,“本公主记得两年前京中有一件大事,不知莫娘子记得否?”
莫珍子的睫毛微扇,眼下阴影略动,“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不知公主指的是哪一件?
【p.s.致各位读者小可爱:我的作者后台阅读数进入了万位数,没有办法再清晰的看到每日具体到个位数的读者阅读数量了……还是希望读者小可爱能多多留言、收藏,与我评论互动~不然写文真的很孤独~哈哈哈哈,万分感谢~~~~】